一节亮点颇多的课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观摩了江苏南通中学潘雪峰老师的一节健康教育模块课,课的主题是《常见运动损的处理》,笔者感触颇多。
  一、教学气氛:平等尊重 互动交流
  这节课一开始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我们熟悉的室内课教学形式大不一样,课桌只有两张,先前整齐的座位被两个大组所代替,这种布局的变化马上让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将会是一个多方互动,绝对不会是单一强势话语的控制,结果确实如此;整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都显得很是投入,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大胆表白、大方示范;教师给人的感觉教态自然而又随意,与我们通常熟悉的那种“老学究”的形象截然两样;这节课还表现出潘老师具有相当的掌控能力和教育智慧,由于课堂气氛很活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调皮的声音,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潘老师请学生上来示范,结果下面有学生大声的喊了一声“做人工呼吸”,大家哄堂大笑,但是潘老师对于个别声音并没有去追究,课后我问他缘由,他解释很正常,没必要大惊小怪,学生之所以喊一声,说明大家在课堂上真正投入了,而且他相信学生对此也是一笑而过,对整个教学秩序不会产生影响,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整节课中,我们听到的除了潘老师的不断启发、不断整合,更多的是学生们开心而又热烈的讨论和畅所欲言,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热情但又不失秩序,环环相扣,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教学。
  二、目标设置:重构能力 服务生活
  再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的目标设置是:1.了解运动创伤的相关知识,懂得处理运动创伤的方法。2.能够运用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处理自己或同伴的运动创伤。3.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结合自己或他人的运动创伤实例,说明自己的见解。从目标的设置不难看出,学生对认知性知识的习得不是这节课的主要目标,这节课教师希望学生通过课外生活与课内知识的结合,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要让学生获得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这种能力的获得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对于个体或是他人,都将是一种有效的保护与帮助。因此这节课的目标设置把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同时重视让学生由单纯的书本知识向认知向能力方面的转化,为今后的体育锻炼提供一种有效的保护,也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体现和落实。
  三、教材处理:基于生活 经验迁移
  再看潘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关于“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这个内容在体育教材中存在已久,而且多次被许多体育教师选择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在以前所看到的关于这个内容的教学,对于教材的处理主要是侧重于两个方面,有的教师侧重于对运动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进行生动详细的讲解;有的教师是侧重讲解运动损伤的处理,并结合一些伤员搬运的技能设计一些身体练习。这两种处理方法也是有利有弊,前者讲解得非常细致,但是可能又会显得过于专业,学生不会留下多少学习痕迹,后者呢,则可能重于形式的转化,会导致有些知识的传授过程过于简化,也会让学生觉得杂乱。我们通过这节课可以发现,潘老师对于教材的处理,重视的是让学生课内教学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注重由书本知识的认知向能力获得的转变,对于所有这些教学内容并没有选择教师为主的讲解,而是通过按照教师自己预设的教学逻辑,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启发、再启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发言,而教师再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因此整节课的教学就会表现为学生不断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知识的构建,再由教师的点评和总结获得一个源于自己生活的被系统化的知识,由于这些知识是课堂教学中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场构建,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四、教法设计:跨科渗透 妙用启发
  纵观整节课,可以看到潘老师的教学思路很清晰,环环相扣,首先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运动经历和生活经验提出自己所熟悉的运动损伤,然后根据运动项目进行损伤的分类,再让学生根据教师以英语单词RICE作为线索,结合自己的处理经验进行运动损伤处理流程的设计,再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互动进入深入学习,最后还安排了一个当堂学习效果的小测试。这个教学设计很新颖,新颖之处在于这节课中知识点的出现不是依靠教师的单向讲解,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讨论,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进行经验的呈现、汇总,最后经过教师的加工形成一个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知识点。这种思路的设计之所以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现,说明潘老师的教学思路是基于对学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而进行设计的,例如让学生根据RICE的线索进行处理流程的设计,如果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不足以支撑这个设计,那么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意图就根本不可能得以实现。也正是基于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和判断,这个教学预设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不断地生成,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这节课,潘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有些老师觉得启发式教学不好操作,认为学生被启发后的思路不着边际、神游四海,远离课堂教学主题,还有的老师就是因为存有这样的顾虑,导致进行的启发式提问其实就是让学生做选择题。潘老师的这节课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启发式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潘老师在这节课中,通过对学情的充分了解,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而每个问题的提出都会有一些方向性的引导,例如根据英语单词RICE进行处理流程的设计,每个字母都是一个关键词的首字母,在这个提示下,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就有了方向,虽然最后两个组回答的都不是很完整,但是思考的方向是正确的,因此学生内隐性的思考过程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所以潘老师对于启发式教学的娴熟运用也给了我们一个很有效的启发,那就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是教师进行问题设置的基础,另外对于问题的设置还要辅助一些方向性的提示。其次,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用学习评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于当堂课的教学效果也进行了及时的诊断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潘老师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互动的同学都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并且给予一定的分数计入最终的学习评价,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另外,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及潘老师的教学风格让整个课堂教学表现出一种师生的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与互动,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没有明显的强弱势之分,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这让我想起《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先生(山东嘉祥县)在一次报告中开玩笑说的,让酒鬼戒酒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喝酒的过程按照学生的上课过程进行改造,他认为,严肃的课堂气氛和对学生的强势管制,是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也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漠视,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干预。潘老师这节课就相当于是用反证法再一次证明了李炳亭先生的观点。
  这节课亮点很多,学生参与很积极,教学效果也不错,但是在最后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测试中,教师是通过学生的两块答题板获得信息的,所获得的信息比较片面,在进行教学效果检测时应该考虑检测对象的全体性,这样才能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有一个客观评价。建议潘老师事先给每位同学发一张答题卡,学生答完后再集体上交,这样对于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就有了比较清晰和客观的了解。
其他文献
【编者按】: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清楚了,要求练到什么程度明确了,就该留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这就是“精讲多练”,在教学设计中应始终要贯穿这一传统理念。让学生动脑筋,想了练,练了想;想中练,练中想,边想边练,这一过程需要教师持续的欣赏与鼓励,并有及时反馈和适时指导,这就是教师“主导地位”的落实,在基本部分设计中必须关注这一理念。教师要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
2012年12月7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隆重纪念《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发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五周年,集中展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取得的成果,积极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的落实,教育部在北京地坛体育馆举行了“少年强则国强——2012年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展示活动”。  展示活动由
一、有效研修活动需要任务驱动  学校研修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作为基层学校,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主阵地,教研组研修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所以,有效研修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体育教师需要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两条腿走路,更加需要有效的体育研修活动。  研修活动只有指向预定的研究目标,才是有效的。有效研修实质上是有效学习,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个
2006年5月,接“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优秀体育课比赛通知后,立即按通知要求,确定选取高中的“跨栏跑”教材。
学校的体育工作围绕“四会”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和实施,使学校成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为此学校始终把加强体育阵地建设、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一、加强课程改革,提升学生身体素养  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重点是以兴趣发展为抓手,项目学习为载体,健身意识为目标,终身发展为导向
一、说课的意义、作用与重点  【村姑】:说课,主要以听觉信息为主要传递对象,以阐述“为什么这样设计”为主要任务,而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相比,是很容易丢失的。怎样给听课者留下深刻印象,个人认为首先应突出层次性与重点问题,使听者也能跟着说者的思路进行思考,因为有思考便不容易遗忘。其次,体现层次性。在每一环节的衔接与递进,即环节与环节之间有一条主线,相互联系。再次,关注重点问题。个人认为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
一、教法的合理性  在教法分析中合理地选择教法是首要任务,合理选择需要在分析、思辨、取舍中完成。分析就是寻找合理性,思辨就是对教法过去使用过程的思考辨析,取舍就是在合理与不合理之间进行选取。教法的合理性体现在既要合乎教理,也要合乎学理。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既要遵循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学的一般要求,也要遵循本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的特殊要求。所以用科学的教理、学理去指导
一、技能学习受伤型  体育课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目的之一在于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运动技能。因此,在课上出现受伤是在所难免的。受伤情况包含两点:教师在示范技术动作时,出现受伤;学生在技能练习时,出现受伤。  我们教师在做动作示范时,都力求技术动作做到规范、到位、准确,以强化学生正确的动作表象概念。而绝大部分老师在做示范前并没有做过准备活动,因此导致在课上做动作示范时受伤的机率较高。从防控角度来看,教师
加拿大是世界占地面积第二的国家,有3300万人口,10个省3个领地,是英联邦国家。国家政府不设教育机构,教育由各省的教育局管辖,负责制定教学大纲等一系列教育文件、教育法等措施,其中教育法包括教学的安全规范。安全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安全是学校的职责,教育局给学校制定一些安全规范,以减少伤害的发生。在体育活动中,不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的学生都有可能发生运动伤害事故,为了及时有效处理、预防运动
摘 要:简约而丰盈的课堂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都在努力追寻的。本文从“精”目标、“实”方法、“简”媒介三方面提出对体育课堂适度“瘦身”,又通过更新内容、传授知识、给足时间三条途径,提出对体育课进行有效“增肥”,从而让现时的体育教学再次拥有“健康、阳光、自信”的味道。  关键词:“瘦身”;“增肥”;简约;丰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