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整合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源整合是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由于经济相对滞后而导致资源缺乏比较严重,同时这些社区在社区环境、资源结构和社区文化等各方面也比较特殊,因此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要重视挖掘社区已有的经济、文化、组织和人力资源,同时又能够将这些资源与来自于社区外部的支持有机整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农村的建设。而有效的资源整合不仅需要根据社区社会发育状况选择不同的资源整合模式,还要构建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及有利于资源整合的外部保障体系。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036-03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新农村建设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要战略意义基本上已经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取得了共识,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的实践也在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开展的。不过从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实践来看,有两个方面明显存在误区,一是许多地区基本上只关注外部社会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输入因素,对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内部因素和主体性认识不足,二是倾向于从经济发展或者物质增长的单一角度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及其他目标的实现。要纠正这些误区,确实有效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必须要重视资源整合问题,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资源整合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资源可以理解为用以协助特定社区解决其问题、满足其需求、促进其成长的所有动力因素,是一切可以转化为效益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总和。具体来看,可以按照资源的来源分为社区内部资源和社区外部资源,也可以按照资源的形态把资源分为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资源整合就是把各种资源有效组合起来,使各项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用,以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相应的社会发展目标,它既包括不同类型资源的整合,也包括不同来源的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资源整合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资金缺乏的有效措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普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地方财政收入十分有限。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资源整合可以通过各种综合性资源弥补资金的缺乏和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社区建设和发展项目实质上都可以理解为利用资源促成社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因而资源整合是一个关键环节。
  第二,资源整合有利于激发少数民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是少数民族的新农村,而不是政府的新农村,也不是某些领导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要真正符合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愿望,满足他们的需求,必须要激发少数民族社区本身的主体力量,而社区外部资源只能起到支持作用,必须要经过少数民族社区本身转化和内化才能成为社区成长的基础。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不应该只重视到外部资源输入,而应该激发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主体的力量,充分挖掘社区内部资源,从而使社区内外部资源有机整合,才能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第三,资源整合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少数民族社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诉求和文化特性。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具有少数民族特征、反映少数民族需求的新农村,因此,这些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考虑到其独特性,要使其能够展现少数民族风貌,体现少数民族需求,而不是对应其他地区如法炮制。而要使新农村建设能够体现出少数民族的独特性,单纯依靠外部资源往往很容易走入复制其他地区的误区,只有结合少数民族社区自身传统、习俗,并能够让少数民族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式。
  第四,资源整合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目标。根据新农村建设中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构想,新农村建设同时包含了经济发展目标、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因此,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综合性的,除了需要经济的投入,还需要考虑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社会关系因素以及基层政治机制因素。而资源的形态本身就是多样性的,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目标,除了需要经济资源以外也离不开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其他资源的支持。
  二、社区内部资源的发掘和运用
  资源整合首先需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少数民族社区内部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几个方面。
  经济资源的发掘和运用。社区内部经济资源的发掘和运用主要取决于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村民生活水平以及基层政府的财政状况。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落后于其他农村社区,因此,发展生产经营,夯实村落经济实力是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点。首先要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合适产业,推动少数民族社区经济增长。另外,还需要建立良好的财力投入机制。依照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现状来看,政府投资为主是必要的,但是同时也需要社区筹资,例如,可以充分发挥村民的社会资本,鼓励回流农民工以及在村富裕农民以个人的技术、信息、劳力等方式投入新农村建设,积极争取民间投资、捐资兴办建设项目,努力取得本村籍外地工作人员的支持。
  组织资源的发掘和运用。民间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就是少数民族农村社区中最重要的两种重要的组织。民间组织对乡村社会的组织协调、资源整合、文化教育、调节人际关系、维权、社会服务、教育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会发挥积极的影响,将成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力量之一。村民自治状况和自治水平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效果,村民自治通过“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用事业。
  文化资源的发掘和运用。社区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特有的风俗习惯、民族结构、宗教信仰以及历史传统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考虑到其独特性,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重大意义。另外,有些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文化资源本身也可以转换为经济资源,例如文化旅游可以成为一些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种途径。
  人力资源的发掘和运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人力资源主要体现为村民文化素质、社区权威以及村里的教育资源几个方面。村民文化素质水平决定着村民的主体觉醒程度,也会影响到村民的参与程度、民主意识和文明意识水平,从而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效果。社区权威是指在一定的社区内享有威望的人或组织,它是一种与国家行政体制权威不同的民间权威,因此可以说是一种体制外的权威。社区权威对乡村社会的文化教育、调节人际关系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会发挥积极的影响,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其他村民的行为,因此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社区权威的作用,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
  三、资源整合途径
  (一)社区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模式
  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除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内部资源以外,还需要把这些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再与来自社区外部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新农村建设中采取哪种资源整合模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特征决定了不同社区的资源拥有状况和配置状况是不同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资源整合的模式必然要求不同。探索新农村建设中不同的资源整合模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该社区的社会发育状况。社区的社会发育状况主要是指社区现存各种结构和机制的成熟程度,表现在多个方面,如社区是否有成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社区居民的组织水平,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权威在社区中的影响效力,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关系是否大体协调等等。
  在那些社会发育程度比较高的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可以走一条以社区内部力量主导、引入外部资源的资源整合模式。这种模式要求社区要有比较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社区内部存在着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组织力量,如由村民委员会、社区权威或民间组织形成的力量,这种力量对社区的发展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而且在居民中也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由这种社区内部力量主导整合社区内部资源,再去争取政府的支持,并开拓多种资金来源渠道,从而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
  在那些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对外部社会依赖性比较大的地区,可以采取以外部资源支持带动和激发内部资源的资源整合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具体类型:一种是行政主导型,即由上级政府主导,对该农村社区的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对社区的经济发展进行明确指导,给予直接的经济、人力、物力的支持,同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带动社区内部力量的积极参与,引进社区外部的民间资源参与社区的新农村建设,从总体上对各种来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另一种是民间渠道主导型,即由来自社区外部的民间渠道主导,同时争取政府支持,又通过各种机制带动和激发社区内部力量的作用,进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不过和行政主导型的资源整合相比,民间渠道主导型的资源整合模式很难实行,最主要的原因与现行政治和行政体制有关,在行政化色彩很浓的社会管理体制中,中国的民间组织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而且许多民间组织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按照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社会发育程度来构建的资源整合模式只是一种纯粹理论性的探讨,事实上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状况非常复杂,社区与外部社会的关系也千差万别,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其资源整合的模式不可能完全按照这种理想模式来实施,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资源整合模式,应该是能够真正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有利于少数民族农村构建和谐社区的模式。
  (二)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公共产品也称公共物品,就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公共产品通常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提供上具有非排他性两个特征。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农户自己的家庭生产生活建设以外,还有许多是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例如道路、水渠、电力设施、卫生、文化等等。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由于各种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比较单一,供给效率低下。要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推进供给机制的改革,构建政府、市场、民间组织及公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在这一机制中,政府以其权威性和合法性,必然成为公共产品供给的主导力量。政府主要通过专项拨款及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是权威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但是政府供给也会出现“失灵”现象,例如浪费、低效益等,因此需要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有些公共产品尤其是准公共产品可以探索市场供给模式,例如通过鼓励企业投资,村企联合,信贷等多种方式形成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方式多样的新型投资体制。另外,可以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生物农药、肥料、农田灌排、农业设施、农业信息、绿色环保等各类农业科技公司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民间组织方面,主要是要引导各种农业技术协会、农户联合组织,通过自律、志愿、互助等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项目。除此以外,也要采取措施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主体作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以工代赈、劳资结合,进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整治和改造。只有整合各种力量,形成财政补助、项目支持、社会赞助、企业资助、群众自筹等多种资金来源,在农村公共产品中充分发挥来自政府的权威供给作用、民间组织的志愿供给和互助供给、企业和公司等的市场供给以及村民的私人供给,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促进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完成。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整合不仅需要挖掘社区内部资源,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还需要在社区内部创造有利于资源整合的环境,构建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这不仅需要从机构设置上考虑,还需要从运行机制上进行探索。
  第一,构建合理的协调机制。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源通常来自于各种项目、各个部门、各个层次,这些零散的资源要整合起来,发挥集中力量,就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和整合工作。另外,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分出社区中各种项目的轻重缓急,集中资源重点解决那些阻碍社区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也需要通过协调和整合机制来完成。协调机制的建立,一方面需要有一个机构,例如成立领导小组,在各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设办事机构;另一方面还需要从机构的有效运行入手,建立协商、民主讨论、规划引导、分口管理等机构运行机制,探索确保各种资源可以高效整合的途径。
  第二,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资源来自哪里,用途是什么,是否用到了必须的领域,取得的效益如何……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体系。因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项目同时也包含着潜在的一些利益分配问题,所以涉及到公平和民主问题。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要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也必须让村民广泛了解,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首先要提高村民民主意识,使其能够感受到利益攸关,主动关注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其次,要大力推进村务公开进程,尤其是财务公开,包括本村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等;积极倡导举报、质询、评议、听证会等多种群众监督方式及各种媒体和舆论监督;除此以外,还要加强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加强资金的督导、监察、评估、审计和验收工作。
  
  参考文献:
  [1]邱柏生.论社区资源类型及其整合方式[J].探索与争鸣,2006,(6):33-35.
  [2]詹春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12):39-40.
  [3]张祖晏.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2):22-24.
  [4]方长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62-64.
  [5]花传国.村落社区资源整合研究——以遇驾山村落社区为例[J].社会工作,2007,(2):33-35.
  [6]何斯强.少数民族村寨社区管理资源的利用与整合[J].思想战线,2006,(6):82-88.
  [7]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其他文献
立足西安地区现状,深入分析制约西安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西安地区、体现西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为西安市循环经济的规划和发展提
9月17日,北京上演了一场气势恢弘的残奥会闭幕式,为6个星期来成为全球体育焦点的北京奥运画上完美句号。尽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已经结束,但那些催人奋进的精彩赛事和感人肺腑的
他是中国首届财经博客大会“最具预见性博客”得主,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这轮下跌最成功预言的代名词,他的博客和言论是许多股民每天“必修的课程”。“在我们这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里,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来重塑中国股市形象”,侯宁先生在接受《小康》采访时强调。    《小康》:黄光裕被审查,这是不是一种信号,说明证监会开始并正在清查股市不健康的操作行为?证监会还应该注意哪些不健康因素并作为?    侯宁:民营大
和谐财务的经济学含义是降低财务运行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高低又取决于财务运行的机制。和谐财务的运行机制是交易成本最小化机制。高等学校和谐财务的构建,应从财务运行的
性教育的普及若想“犹未为晚”,就不能只教学生,必须教师、学生、家长三管齐下。北京市的小学生性教育试点教材,不妨让市民人手一份    今年9月,北京市的小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试点教材《成长的脚步》投入使用,而日前教育部又发布了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一时间,性教育又似可借东风,趁势而起,但非议同样纷纷,山雨欲来。  《成长的脚步》一抬腿
从亮相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始,卸任外长一年有余的李肇星就成为了两会期间媒体“围堵”的对象。李肇星对记者是一如既往的热情,有问必答。对于工作人员、记者和其它代表的合影要求也是有求必“合”。  从国事到家事,和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时一样,李肇星依然是言必提《宪法》,谈到具体条款还让记者回去查看。  李肇星说:“我是发言人,不是新闻发言人,没有新闻两个字。发言人不光透露消息或新
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能充实我们的生活和精神。只有潜心阅读,在朗读中唤起对生活的了解,引发兴趣去思考生活,去体会情感。利用想象去再现生活,深入挖掘,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摘要:从非营利性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念开始,对其特点、意义进行阐述,对当前非营利性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由此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并就非营利性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趋势进行展望。通过对非营利性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增强管理意识,合理利用与整合医疗资源,防止成本核算片面性。因此,积极稳妥、科学合理的做法应当是非营利性医院成本核算在系统分析的基数上,采取适当的方法,如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核
课堂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巴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热点,亦是难点所在。本文从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三个环节探讨了在文秘教学过
对服务业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正确发挥服务业国家专项引导资金的作用,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中国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