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过程中之所以教学实效不佳,除了社会大环境和教材本身原因外,还与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和对话,不能回应学生的诉求等有关。“参与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学生“双重主体”、“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对话、互动讨论、学生论坛等,激活学生主体性,赋予思政课教学全新教学理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实效 参与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85-02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教学实效
2000年秋季以来,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进行了尝试性改革,教师对教学目的的充分认识及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有效掌控基础上,从教材庞大教学体系中提炼出主题鲜明的专题,针对当前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问题,将课堂中枯燥的灌输说教演变成引发思考的问题,突出教学重点,凝练教学内容,进行专题教学,从而留出课堂空间,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参与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克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传统灌输式教学不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参与式教学内容由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富有时代气息,而且随着现实的变化经常上“新菜”,内容有针对性,能吸引学生视线,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大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第二,缺乏沟通交流的问题。传统政治理论课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唱独角戏,缺乏与学生交流,没有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当然也就不能触动学生心灵。参与式教学要求老师课堂留出时间与学生“对话”,包括学生发问、质疑。这种师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传统课程学习主要以学生个体学习的方式进行,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组建课题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团队合作,互相交流,彼此对话学习,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参与式教学通过问答、交谈、辩论,老师加以引导暗示,把学生的思想导向应然的结论。
第三,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讲学,学生被动参与课程学习,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生死记硬背以应对课程考试、取得学分。讨论和论坛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收集资料,写发言提纲,上台演讲,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文采、口才和思辨能力。
第四,教学实效不佳的问题。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虽然一直在进行,但教学实效一直不理想,原因在于这些改革没能抓住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点,未能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规律。传统政治课教学把学生简单地看作是可以任意填充的“知识箱”、“美德袋”。这是一种外在强制方式,不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兴趣的激发、主体性的调动,很难实现教学宗旨。心理学规律告诉我们,个体人格和价值观必须通过个体感悟思考和内心体验才能形成。参与式教学是在充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让主流价值观深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灵,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训导,而是在对话与合作中的观念生成和思想生成。它激活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必然增强教学实效。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为贯彻参与式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采用了以下措施和方法。
第一,师生对话。教师在每一专题或相关教学内容完成后,留出时间(一般留出15-20分钟),让学生提问,就相关问题展开对话,敢于直面问题,回应学生诉求。老师鼓励学生对所讲内容提问、讨论,运用所学理论剖析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老师对学生演讲进行评讲和引导。或采用电子邮件、QQ留言等方式交流。对学生理论思维、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第二,课题组团。每个教学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据不同兴趣和爱好、关注相同热点问题的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围绕一个主题,收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具体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加强组织学习和团队合作攻关,共同撰写研究论文。老师采用团队集体指导的方式,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论文,最后形成论文和演讲稿,并指导学生演讲。
第三,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论坛”。经过层层选拔,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从全校本科生中筛选出20名学生参加“四川大学青年马克思论坛”。老师对筛选出参加论坛的学生进行精心地个别指导,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内的专家组成评判团队对学生在论坛上的表现进行了仔细评判,对荣获论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颁发奖金和奖状。
第四,推进课程考试改革。教研室积极推进平时学习过程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改革。降低期末考试分值比重(只占总成绩50%,课堂考勤和参与占50%),引入加分激励机制,对平时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课堂提问、积极参与师生交流对话、参加论坛的学生,老师据其表现,给予考核加分,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000年秋季以来,参与式教学在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堂全面推行,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在2011年四川省思政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四川大学向其他高校做了经验介绍,其参与式教学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在2012年国家行政学院“两课”教师培训班上,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老师对参与式教学改革做了经验交流报告,反响很好,受到同行的好评和关注。近两年来,常有国内个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察团来校考察交流,四川大学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有一定影响。
三、参与式教学模式赋予思政课教学全新理念
第一,营造民主课堂氛围。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师生关系往往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教师是教育者,是绝对的权威,高高在上;学生是被教育者,对教师心存敬畏,只能洗耳恭听。这种等级关系影响了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与沟通。久而久之,学生表现出思维惰性,不愿思考,不会提问,甚至漠不关心。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的对话情景和场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营造参与氛围。学生的参与会主动学习消化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用”是最好的“学”。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民主平等、关系融洽,这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 第二,构建双向主体模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之上。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一个主体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这种单向灌输教育模式,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造等主体性特征被窒息。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被看作有生命的人,他们有思想、有主见和独立意识。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内容、以参与为途径,学生不再置身于教学活动之外,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其教学理念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参与,让师生在“教”与“学”之间交流互动、相互提问、相互表达和相互质疑,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主体”作用,调动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向激活,形成整体教育合力。参与式教学模式所设计的讨论对话和论坛交流,充分尊重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规律——问题在对话中解决,困惑在沟通中释疑,共识在交流中产生,思想在论坛中升华。
第三,重塑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体,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立情感,他们需要教师的关爱、理解和尊重。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没有对学生的爱、尊重和理解,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参与式教学重塑教师角色,教师从传统话语霸权地位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权威角色让位于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给学生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权力,摆脱师生之间二元对立关系,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形成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四,回应学生诉求。教育者不能只管自说自话,不顾及受教育者的感受和期待,否则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不能达到应有效果。参与式教学走进生活世界,要密切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密切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和内心诉求。教师的教学不仅要考虑文本,更要深入了解学生对教育的需求。教育者不仅要传播信息,还要反馈来自社会和学生的信息。参与式教学的双向互动模式,时而教育者在传达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时而受教育者在传达信息,教育者在接受信息。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人假大空不切实际的形象。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玉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本蕴与方式[J].理论与改革,2010,(2).
[2] 陈正群.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从灌输到对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3] 刘文芳.基于思政课实效性的学习型教师与学习型教学团队研究[J].大学教育,2013,(2):9-11.
[4] 玉素甫·阿布米提.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6-47.
[5] 李万发.目标与理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J].大学教育,2013,(1):49-51.
[责任编辑:碧 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实效 参与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85-02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教学实效
2000年秋季以来,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进行了尝试性改革,教师对教学目的的充分认识及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有效掌控基础上,从教材庞大教学体系中提炼出主题鲜明的专题,针对当前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问题,将课堂中枯燥的灌输说教演变成引发思考的问题,突出教学重点,凝练教学内容,进行专题教学,从而留出课堂空间,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参与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克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传统灌输式教学不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参与式教学内容由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富有时代气息,而且随着现实的变化经常上“新菜”,内容有针对性,能吸引学生视线,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大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第二,缺乏沟通交流的问题。传统政治理论课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唱独角戏,缺乏与学生交流,没有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当然也就不能触动学生心灵。参与式教学要求老师课堂留出时间与学生“对话”,包括学生发问、质疑。这种师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传统课程学习主要以学生个体学习的方式进行,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组建课题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团队合作,互相交流,彼此对话学习,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参与式教学通过问答、交谈、辩论,老师加以引导暗示,把学生的思想导向应然的结论。
第三,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讲学,学生被动参与课程学习,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生死记硬背以应对课程考试、取得学分。讨论和论坛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收集资料,写发言提纲,上台演讲,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文采、口才和思辨能力。
第四,教学实效不佳的问题。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虽然一直在进行,但教学实效一直不理想,原因在于这些改革没能抓住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点,未能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规律。传统政治课教学把学生简单地看作是可以任意填充的“知识箱”、“美德袋”。这是一种外在强制方式,不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兴趣的激发、主体性的调动,很难实现教学宗旨。心理学规律告诉我们,个体人格和价值观必须通过个体感悟思考和内心体验才能形成。参与式教学是在充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让主流价值观深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灵,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训导,而是在对话与合作中的观念生成和思想生成。它激活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必然增强教学实效。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为贯彻参与式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采用了以下措施和方法。
第一,师生对话。教师在每一专题或相关教学内容完成后,留出时间(一般留出15-20分钟),让学生提问,就相关问题展开对话,敢于直面问题,回应学生诉求。老师鼓励学生对所讲内容提问、讨论,运用所学理论剖析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老师对学生演讲进行评讲和引导。或采用电子邮件、QQ留言等方式交流。对学生理论思维、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第二,课题组团。每个教学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据不同兴趣和爱好、关注相同热点问题的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围绕一个主题,收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具体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加强组织学习和团队合作攻关,共同撰写研究论文。老师采用团队集体指导的方式,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论文,最后形成论文和演讲稿,并指导学生演讲。
第三,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论坛”。经过层层选拔,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从全校本科生中筛选出20名学生参加“四川大学青年马克思论坛”。老师对筛选出参加论坛的学生进行精心地个别指导,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内的专家组成评判团队对学生在论坛上的表现进行了仔细评判,对荣获论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颁发奖金和奖状。
第四,推进课程考试改革。教研室积极推进平时学习过程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改革。降低期末考试分值比重(只占总成绩50%,课堂考勤和参与占50%),引入加分激励机制,对平时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课堂提问、积极参与师生交流对话、参加论坛的学生,老师据其表现,给予考核加分,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000年秋季以来,参与式教学在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堂全面推行,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在2011年四川省思政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四川大学向其他高校做了经验介绍,其参与式教学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在2012年国家行政学院“两课”教师培训班上,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老师对参与式教学改革做了经验交流报告,反响很好,受到同行的好评和关注。近两年来,常有国内个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察团来校考察交流,四川大学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有一定影响。
三、参与式教学模式赋予思政课教学全新理念
第一,营造民主课堂氛围。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师生关系往往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教师是教育者,是绝对的权威,高高在上;学生是被教育者,对教师心存敬畏,只能洗耳恭听。这种等级关系影响了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与沟通。久而久之,学生表现出思维惰性,不愿思考,不会提问,甚至漠不关心。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的对话情景和场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营造参与氛围。学生的参与会主动学习消化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用”是最好的“学”。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民主平等、关系融洽,这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 第二,构建双向主体模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之上。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一个主体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这种单向灌输教育模式,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造等主体性特征被窒息。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被看作有生命的人,他们有思想、有主见和独立意识。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内容、以参与为途径,学生不再置身于教学活动之外,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其教学理念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参与,让师生在“教”与“学”之间交流互动、相互提问、相互表达和相互质疑,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主体”作用,调动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向激活,形成整体教育合力。参与式教学模式所设计的讨论对话和论坛交流,充分尊重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规律——问题在对话中解决,困惑在沟通中释疑,共识在交流中产生,思想在论坛中升华。
第三,重塑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体,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立情感,他们需要教师的关爱、理解和尊重。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没有对学生的爱、尊重和理解,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参与式教学重塑教师角色,教师从传统话语霸权地位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权威角色让位于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给学生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权力,摆脱师生之间二元对立关系,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形成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四,回应学生诉求。教育者不能只管自说自话,不顾及受教育者的感受和期待,否则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不能达到应有效果。参与式教学走进生活世界,要密切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密切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和内心诉求。教师的教学不仅要考虑文本,更要深入了解学生对教育的需求。教育者不仅要传播信息,还要反馈来自社会和学生的信息。参与式教学的双向互动模式,时而教育者在传达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时而受教育者在传达信息,教育者在接受信息。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人假大空不切实际的形象。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玉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本蕴与方式[J].理论与改革,2010,(2).
[2] 陈正群.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从灌输到对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3] 刘文芳.基于思政课实效性的学习型教师与学习型教学团队研究[J].大学教育,2013,(2):9-11.
[4] 玉素甫·阿布米提.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6-47.
[5] 李万发.目标与理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J].大学教育,2013,(1):49-51.
[责任编辑:碧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