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教学细节 成就精彩课堂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细节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积淀,积淀的是灵动的智慧;细节是一种长期潜心的准备,准备的是博广的大气;细节是一种精心雕琢的实践,锻造着对教育的执著和忠诚。关注教学细节是教学智慧和教学能力的体现。
  【关键词】初中 教学 细节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24-01
  一、关注把握规范化的细节
  (一)学生作业习惯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体现。通常在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时,教师更多地是重视学生作业的对与错,而对学生的作业格式和作业习惯关注得比较少。学生的作业对其个人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业书写认真的学生,做事一般也认真负责;解题前会分析题意、注意解题格式的学生,做事一般都很有条理;作业能及时检查的学生,一般来说都能经常自我反省;错题能及时订正好的学生,通常能在平时的失败中汲取教训而不犯相同的错误。所以对于学生的作业,不仅仅从知识层面上用对和错去判断,更需要从学生一生的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严格要求作业的格式。同时极力表扬那些作业习惯好的学生,在教师作解题示范时也特别注意树立榜样,形成一个良性的作业习惯氛围。
  (二)错题的订正符号
  学生的错题需要订正,对订正符号的要求本来也属作业格式,但是对作业订正符号的要求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注意。通常学生对错题的处理都是大笔一挥,把错题一涂或一个大圈,这样不但作业不美观,而且习惯不好,也不利于学生对错题的特别注意。建议:对错题,要求学生在本次作业的后面写上订正二字,同时将正确的解答过程书写出来,教师及时复批。当学生作业订正后,教师批改后,再在边上记个“△”或其它符号。这样做,一来能使作业更加整洁,二来也能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而且还能让学生以后翻看作业本时对错题特别注意,加深印象,并在以后也能看清这些题是否已订正,便于复习。
  二、挖掘资源性的细节
  细节是可以挖掘的,细节的挖掘必须有教学智慧来支撑的。这就要教师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
  (一)精彩的细节,来自于对学生的倾听
  倾听就是“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寻求其含义和理解的智力和情感的过程。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听的时候要抓住这样的几点:一听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是听别人解答问题的思维策略,采用的思考方法;三是听别人表达的思想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自己准备随时进行质疑或补充。
  (二)精彩的细节,来自于对教材的探究
  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它既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也不是为刻意追求精彩亮点而创设的应景之作,细节,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巧妙创设。在去年,听了某小学有位教师教学“循环小数”,她在课开始的时候就进行了巧妙的孕伏,他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了两遍后,他问学生:“这个故事你们能接下去讲吗?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学生兴趣盎然地讲了起来:“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巧妙地发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循环”的含义。他不像有些教师不停地强调“循环”就是反复不断地重复出现,但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循环”的含义,而是用一个学生熟悉的故事来理解循环的含义。
  (三)精彩的细节,来自于对情感的体验
  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而且要备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数学教学中情感的发展主要指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应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几个方面获得发展。
  三、捕捉过程性的细节
  切入课堂操作实际,使新课程教师研修进入到课堂的深层探索阶段,所有内容都是建立在对课改实验区已有实践反思的基础之上,它从理念的神坛走下来,面向具体的操作层面,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之上致力于解决实际操作层面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值得“延伸”的环节
  教学细节的处理,往往无法预设,有许多要靠教学机智,也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发现,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教学行为细节,画龙点睛,点石成金,是细节成为教学的突破点,成为学生的兴奋点,从而创造精彩互动的课堂。如:教学“升与毫升”,生1:1毫升等于多少克?师:我举个例子,1小时等于多少米?生2:时间单位不能和长度单位相等,容积单位和质量单位也不能相等。师:你说和对,你们能理解吗?生1他茫然地点点头。如果教师在生1有的问题上作个修改,变为“1毫升( )等于多少克?”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了。对具体的物体而言,就有答案了。在根据学生的问题设计一个延伸的问题:称一称100毫升水、油等其他液体,他们的质量各是多少?这样既让学生区别两者表示物体的不同属性,又让学生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值得 “延迟”的评价
  我曾看到某老师的《万以内笔算退位减法》教学片段,老师问学生能否从高位减起。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这时老师并不是采取直接告知能与不能,也不是回避、堵塞、应付,甚至是置之不理的做法,而是用极大的耐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质疑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经历和体验“从高位减起”的方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教师不轻易做出评价,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采用延迟性评价。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这是哈佛大学师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课程标准》中也把“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问题意识”列为具体的目标。实际上,教师并不是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而是应该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对此问题性的细节进行延伸。
  总之,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经借鉴,我们要记录、交流教学细节,积少成多,聚少成塔,建立“细节优势”,铺就专业成长之路;我们要注入理论,搭建平台,构建团队,协力攻关,突破“细节难点”,共享教学智慧。
其他文献
随着多媒体技术逐渐引入课堂,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必然随之改变.多媒体技术与化学学科特点充分结合、巧妙运用,可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能够有效地增加
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统一起来,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宽文化视野,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英语,提高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5月一共有两站“郑洁杯”的赛事,一站是5月13日-14日的山东泰安站,一站是5月20日-21日的北京站.除此之外,今年由YONEX“郑洁杯”选拔出来的“法网未来之星”也即将在月底踏上
期刊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而成本控制作为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减少项目的应用成本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使企业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
内容摘要:《山雨欲来》是剑男以故乡为背景创作的一首诗歌,描写了村庄在被大雨冲刷之前晦暗、压抑的景象,以及后来天空透出的些许光亮而让人感到了一丝生机和希望。诗人在山雨欲来这样一个生活常见场景中投射了自己的真实情感,通过诗歌形式的顿挫和诗歌内涵的隐喻等手法,寄寓了自己在面对命运的苦难时坚忍沉稳、不卑不亢的达观态度。   关键词:故乡 诗歌形式 隐喻 命运 坚忍   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增加,很多人会在不
与文学翻译相比,科技翻译较强的实用性更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近年来,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教学领域,科技翻译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事科技翻译的人员越来越多、科技翻
近日浏览报刊,发现了一条令人尴尬的消息:巴金老人赠给北京图书馆(以下简称北图)的一些外文期刊竟出现在北京街头的旧书摊上!说其尴尬,是因为这些书中,巴金老人的毛笔签名、
内容摘要:寓言一般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常常蕴深刻哲理于浅显语言和生动故事中。寓言结构简单却富有表现力,一般具有明显的讽喻性和教育性,常用比喻、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它的故事情节多为虚构,主角多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者自然界的其他事物。   关键词:寓言 特征 阅读 要点  一.寓言的内涵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寓言的: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