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改革思路

来源 :经济视角·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eidafeife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分割的二元养老保险等现实问题,剖析了我国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险发展思路,提出相互贯通又相互递进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期待对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所借鉴。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养老保险;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3 .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2.3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70-02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模式,是在我国城乡二元发展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带有明显的二元性。在我国城市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农村的养老保障依然停留在“自我保障”层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养老保障制度。二元发展理论固然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但农村落后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阻碍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一、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从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到1958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被固定下来,中国人也由此分为了“非农业人口”及“农业人口”两种模式,而占少数的“非农业人口”却享受着由国家提供的比“农业人口”多的各种“优惠”。虽然改革开放后,政府对这一非均衡发展模式进行了一些调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性质。这种以户籍制度为主要标志的城乡二元体制的资源配置,客观上就形成了城乡二元的养老保险制度问题。
   (一)城乡养老保险差别过大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分治制度与计划经济的遗留影响,和经济水平偏低这一客观原因,我国养老保障的城乡分割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市以正规的社会保障群体为主,农村以家庭子女供养非正规群体为主的养老保障格局依旧(参见表1)。
   这种格局的直接后果,是农村养老保障水平更低,199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口的月平均收入仅为城市的28.3%,尽管城市的老年人口的平均月收入水平也不高。农民对老年生活有“后顾之忧”,部分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都很难得到满足。
   (二)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在弱化
   我国农村二、三产业还不发达,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自家的农业收入。因此,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农民的养老基本上是靠土地保障来解决的。但是,近些年来土地的保障功能不仅没有得到强化,反而不断减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经营的绝对收益在降低。目前,多数农产品受到国内外双重影响,面对降价的压力增大。同时,在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农业组织结构之下,农产品的成本又在不断增加。资料显示,2004 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农业收入仅为1056元,而同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则为2016.74元,缺口达到960.74元。在价格和成本的双重夹击下,我国农业经营的绝对收益不断降低。
   2、耕地面积也不断减少。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耕地面积2005年为1.22亿公顷,比上年度净减少36.16万公顷,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004年的0.094公顷(1.41亩)降为0.0933公顷(1.4亩)。
   3、农村税费的一系列改革,加大了农业经营风险。税费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对农业经营的扶持体系,使农民失去了来自国家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撑。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由于农业技术的落后、发展不足,以及农业科技体制和推广体系的不适应性,使得农业技术的进步相对于农业产量的增加进展缓慢,还不及发达国家的50%,从而加大了农民经营土地的风险。
   (三)农村式家庭赡养功能在减弱
   1、农村家庭规模的改变使得传统家庭养老的作用逐渐弱化,表现为农村家庭的逐步小型化、核心化。资料显示,1990年我国农村家庭一户的平均人口为3. 96人,1999年降到3.58人,2003 年为3.38人,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趋势日渐明显,这使得农村家庭式养老模式越来越难“生存”。另外,家庭规模的缩小,必然伴随着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在65 岁以上老人户中有76.21%是一个老人或两个老人与其子女或亲属在一起生活,只有一对老夫妇生活的占11.27%,有10.73%为单身老人户,老年人与未成年人生活在一起的为1.5%。这些变化,对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提出挑战。
   2、由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国策,家庭结构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形成了4、2、1(少数则是4、2、2) 的新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妻要同时赡养4个老人,抚养1个或2个小孩(见表2)。由此表可见,1997 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0.35,2000年上升到15.60,而到2050年,则猛增到48.49。同时,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内部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高龄(70及以上) 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快于低龄老年人口。
   表2 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统计与预测
  
   3、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对农村家庭养老产生了消极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展开,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人口开始了跨地区向城乡迁移,这种转移使农村家庭应有的凝聚力逐渐降低。同时,这种生活上的长期分离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纽带逐渐松散。
   4、在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也对传统家庭和伦理道德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许多农民开始走出“养儿防老”的思维定式。种种客观发展条件迫切要求农村人口在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上与城镇居民相持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家庭养老的模式。
   二、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思路建议
   应充分认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复杂性和难度。立足现实,设计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现阶段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即构建一种 “三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根据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收入水平做为唯一的划分标准,分3个层次对全部农村人口的养老需求提供保障,确保满足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
   首先,开展“救济养老”。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且有大量贫困人口,应该针对收入水平低于一般标准的贫困老年人口提供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过大,农村人口被迫面临贫困等现象都将在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农村老龄化的加剧,迫切需要由政府尽快建立起相应有效的“救济养老”制度。
   其次,深化“家庭养老”。收入水平超过“救济”标准但还不足以达到“小康”水平的农村人口都可采用家庭养老的方式。家庭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最具持久稳定性的社会组织及基本经济单位,其养老保障功能的合理实现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性质一个方面。
   最后,完善“养老保险”。这方面主要是对一些较发达地区有着较高收入水平的农村人口展开,实现养老保险制度,与城市养老保险制度类似,主要是依靠农村人口在自愿的基础上,按要求缴纳的保险费,实现保险在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统一。
   在这3个层次中,“救济养老”是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中坚;“养老保险”是今后时期内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需要不断完善的要点。3个层次相辅相成融汇成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善军.农村家庭养老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人口与经济学,1995,(03).
  [2] 李郁芬.社会保障的二元结构分析[J].经济学家,1996,(04).
  [3] 安增龙.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 孟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理论·机制·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 王国军.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6] 田雪原.“二元经济”与农村养老保障改革[J].南方人口,2003,(01).
  [7] 杨华.论中国城乡社会保障模式的二元结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8] 陶勇.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透视[J].财经研究,2002,(11).
  [9] 林珊珊.浅析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08).
  [10]王蕴波、景宏军.试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
其他文献
在医学图像处理上常常需要提取器官精确的轮廓.由于人体器官所处的背景较为复杂,边缘检测算法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而效果不佳.Snake是提取物体精确轮廓常用的算法,针对在医学
会议
对目前国内常用的四种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对合理选择数据库提出建议。
本文叙述了一种新型医用脉动真空灭菌器的智能控制系统.系统以STC89C58单片机为主要核心部件并配合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温度、压力传感嚣及信号放大和A/D转换电路,以及相应的
会议
该文报告医学常用的35种需氧兼性厌氧菌259株,用经典的冷冻真空干燥保存法和一种新设计的特殊棉拭子冷冻保存法进行比较研究。在预试验中,7株嗜肺军团菌,5株淋病双球菌和1株脑膜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