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及课程建设的探索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学教育是医学文化的传承,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造就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结构,使医学生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实现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达到 “医乃仁术”之境。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精神 临床医学 医乃仁术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96-02
  
  2001年《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中指出面向21世纪医生的任务(Role):医生应促进健康,防治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医生应遵守职业道德,热心为病人服务和减轻病人的痛苦。医生还应是优秀的卫生工作管理人才,病人和社区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开业医生和努力终生学习的学者。五星级医生(The five star doctor)的标准是:1.保健服务的提供者(Care provider):从整体考虑病人,把病人看成既是一个个体又是家庭和社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长期信任关系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综合的、持续的和针对个人需求的服务。2.决策者(Decision maker):在加强她或他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同时,选择符合伦理道德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3.健康教育者(Health educator)或交际家(Communicator):通过有效的解释和劝说,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使个体或群体有能力增强和保护他们的健康。4.社区领袖(Community leader):在所工作的人群中赢得信赖,能代表社区协调个人和社区的卫生需要,并代表社区采取行动。5.服务管理者(Service manager):能与卫生保健系统内外的个人和机构协调工作,以满足病人和社区的需要,恰当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料。当前社会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治疗性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主动参与模式”。所以现代医学模式下培养的医学生,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医学人文精神素质。只有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医学人文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方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具备德高、学博、医精、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多层次、多类型、实用型的医疗卫生工作的全科医学人才。
  一、现状分析
  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素质教育先天不足加之后天营养不良: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就被分在理科班,由于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理科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忽视文科课程的学习,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先天不足。考上医学院校后由于惟科学主义的主宰,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模式,学生们局限于繁重的医学专业技术以及计算机、英语过级考试等,将人文社会科学抛在脑后。加之我国各医学院校相关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很少,使医学生一心只读医学书,重医学专业技术知识,轻人文关怀的现象,致使医学教育中缺失人文精神,导至医学生在人文关怀素质方面后天营养不良。
  二、医学人文精神的诠释
  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的贲卦彖辞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人文精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含历史、语言、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二是指为关心、关爱、关照人的主体行为。医学人文精神可理解为人道主义。
  目前中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道德教育弱化的现象。其课程设置按类别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大类。其中涉及到的人文课程极少,只是片面重视科学教育与技术训练,忽视甚至摒弃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先进仪器和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医学从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接触,医生忙碌于观测各种影像、图示、波形和数据,而不重视患者对病情的诉说,忘记了应该关心患者,医学工作的对象成了一部需要修理或更换零件的机器,医学丧失了它应有的人性温暖。缺失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医学生发展不全面,造成部分医生职业道德滑落;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应该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三、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当今医学生所必须具有的人文精神重要内容
  孔子是被全世界尊称为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榜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其发展的历史中,历经诋毁与褒奖、改革与融合,在不断更新与完善的文化嬗变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儒家经典之一《论语》被尊称为中国的圣经,是集中西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行政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是古今相通、中外互融、扬高凿深、阐幽发微的旷世之书,对其去糟取精堪称“人学”。儒家文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手段,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不仅是君子为人处世的指南,亦是当今医学生必须具有的人文素质重要内容。孔子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教育家,是人类的精神灵魂导师,是人道主义的启蒙者,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孔子学院现在己经遍布世界多数国家。1988年诺贝尔奖金得主聚会巴黎,会后发表的宣言指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四、儒家教育的根本“仁”是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论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有此仁爱之心,其医术方能称之为仁术。儒家教育的根本“仁”是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儒家文化精华蕴涵丰富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医学生的教育具有资源性意义。儒家所倡导的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仁”“智”并举,有助于人们纠正惟科学主义的偏差。在校医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该弘扬儒家文化精华培养医学生的“仁爱”情操,博大的仁爱精神能抵御不良影响的侵蚀,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领悟“医乃仁术”之境界。
  五、感悟“医乃仁术”永远是医学的灵魂,并且作为将来行医生涯的基本原则
  (一)仁心仁术
  仁者爱人,不光爱自己,更要爱他人。教育医学生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看到病人的痛苦,看到病人家属的忧虑,就会动恻隐之心。
  (二)敬畏生命
  教育医学生必须有敬畏生命之意识,才会尽力救死扶伤。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告诫人们:“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天地之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於人”《黄帝内经
其他文献
[摘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大量的关于教育公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教育的目的等论述散见其中,重温和研究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分析当前教育公平问题,提出解决教育公平的方法,以及教育公平对创建和谐社会的作用都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马恩的教育思想 教育公平 对策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236-02    一、马克思、恩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师生在课堂上如何实现积极的互动备受关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提问此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互动,还可以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自主思考、探究,加深对所学的理解,进而在寓教于乐中提升英语教学质量。要想实现课堂提问的此价值,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立足提问艺术,有效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课堂提问,实施对策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灵活地
摘 要: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河池学院学生社团的现状调研,了解学校社团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规章制度、落实监督管理、稳固思想引领导向、加强社团干部培训四个方面论述解决目前社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对策     学生社团是学生第一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教育和校园文化教育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是高
[摘要]《纯真年代》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并为她赢得了1921年的普利策小说奖。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主题是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即当时传统权威的冲突及最终的和解。本文通过对作品主要人物角色的分析,探讨作者对于自我意识与社会群体意识之间关系的评价,以及作品本身给现今崇尚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社会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华顿夫人 《纯真年代》 群体意识 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
摘 要:高尔基说过:“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烂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诚然,古往今来,“读书”二字时刻萦绕在耳边,世人都知读书的好处,父母耳提面命让我们多读书,老师苦口婆心叫我们读好书,国家迫切希望我们好读书。  关键词:读书,励志,精神  或许是常常提及,对于一些人而言,读书的存在感不再那么强烈,他们低头玩手机,沉浸在虚拟缥
[摘要]“疯狂英语”是多年来在我国年轻人当中较流行的英语学习法,其学习氛围浓厚,上课气氛活跃,方法独特,积极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在分析“疯狂英语”教学当中情感因素的同时,也给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疯狂英语;情感因素;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5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30-02    “疯狂英语”是李阳推出
[摘要]在考研英语的文章中,复合句出现频率很高,而且经常出现从句套从句的状况,这其中定语从句是最常出现的。也是最难理清中文思路的。我们曾经讨论了定语从句转化为原因状语和结果状语从句的情况。本文作者仍以考研英语文章中的句子为语料,介绍考研英语中定语从句转化为条件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和转折状语从句的辨别和翻译。  [关键词]考研英语 定语从句 状译法  [中图分类号]H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摘要]本文围绕一个创业青年农民工家庭在成家、立业的家庭策略中,探究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突出婆媳关系的分析及形成原因,认为婆媳不和的原因有父权的影响、儿媳的“现代性”“传统性”因素以及家庭利益之争。  [关键词]创业青年   [中图分类号]DF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25-02    一、问题提出  婆媳相处之道是一个值得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尤其处在深
[摘要]中等收入家庭是否具有支付小户型住房的能力是个应该研究的现实问题。基于对住房支付能力内涵的理解和对现有衡量方法的分析,提出以家庭月住房消费支出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衡量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等收入家庭内部住房支付能力差距很大。对于60~90平方米住房,中等偏下户不具有支付能力,中等收入户支付能力较弱,中等偏上户基本具有住房支付能力。  [关键词]中等收
[摘要]本文从新课标教学理念出发,阐明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报刊的必要性,教师可通过科学地指导学生了解英语报刊常识、选择阅读材料、掌握阅读技巧,确保为学生在报刊阅读中“读之有效”。另外,为了保证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注重主次分明、注重反馈等策略。  [关键词]英语报刊阅读 阅读材料 阅读技巧 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