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细节魅力 感触研究乐趣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h50470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兴趣,思考,研究,修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15-02
  
  读张元先生《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后,我的感想恰恰是张先生怕听到的:这么教固然不错。学生也喜欢,但我们一线教师可能做不到。但《(商鞅变法)教学设计》使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甚至也有了想试试的欲望。
  如果说张先生的《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是学者“教师化”的尝试,那么周老师和任老师的《(商鞅变法)教学设计》则是教师“学者化”和学者“教师化”相结合的探索。下面具体谈谈我的读后感想:
  
  一、这份设计的主要亮点
  
  1 以细节激发兴趣。本课所选故事注重真实性,主要取材于《史记·商君列传》。当然,对于史记的解释问题,学术界也多种不同看法,但中学教学不是做考证文章,设计者结合教材使用,以白话形式讲述,就贴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故事和细节,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在轻松愉快中进入学习状态。
  2 以问题调动思维,本课的问题设计重点突出,而且逐步深入。如“问题2:魏国丞相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就杀了他,说明什么?”这个问题很有力度,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还有“课本上说‘商鞅变法……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不难理解吧?留一个问题,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扩大视野,看看古代世界上哪个国家建立了官僚制度和户籍制度。”这个问题的设计,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能够引发他们深入思考。
  3 以思维触发研究。如:“问题6:《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这件事。可是,这么多黄金的赏赐,秦孝公多心痛啊。司马迁说的是赏‘十金’‘五十金’,春秋战国时,黄金的单位有时论‘镒’,有时论斤,一镒20两、一斤十六两,怎么算也不少啊,《史记》会不会有夸张的成分?”这个问题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渗透了历史重证据的意识。我估计,课堂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引发学生课后的议论,如果教师再作一些延伸学习的指导,他们就能初步体验历史研究的过程,感触其中的乐趣。
  周、任老师以学者研究的态度,凭教师细密的用心,将历史故事与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我想,一般讲课娴熟、善于控制时间的教师若采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将会大大提升历史课堂的魅力,使学生乐于学习、轻松学习,不仅上课有兴趣,再看课本感受也会不一样;不仅能够很快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甚至能够感触到历史研究的乐趣。
  
  二、在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我也假想,我要是用这个设计进行教学,结果会怎样?除了上述优点,可能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一,如果对问题展开讨论,可能会牵涉诸多指向,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还要控制学生的思绪,这对像我这般普通教师的素质真是个考验;其二,有些问题,很难落实在具体的故事上,比如问题9的“中央集权制度”、问题10的“户籍制度”,设计方案中的内容,其实既不是故事,也不是细节,学生仅仅依据故事是很难回答的。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可以对本课设计进行一些引进。
  1 删繁就简。保留那些确实的“故事”与自然衔接的“问题”,至于搀杂其中的“细节”与相应的“问题”,则不指望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进行说明。这样,教学时间可能就比较从容了。
  2 比较引申。既然教学对象是高二选修历史的学生,针对难以落实在具体故事上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初中的通史知识以及高中的必修内容,进行比较式的串讲、总结性的引申。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如问题12和问题13是关于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问题。设计者的结论“读教材:新制度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教师发挥:我们现在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还会走回头路吗?不可能了。古今同理。”由古代到当今,跳跃似乎太大,显得唐突。
  我的修改方案是:首先,让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充分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依据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所述的“新制度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最后,教师对中国古代改革按分期的、断代的特点做一简明概括:秦、西汉的改革,以建立、健全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为核心;十六国北朝以胡族入主中原,汉化、封建化改革是无可选择的主题;封建社会前期的唐朝与封建社会转向后期的宋朝,改革也表现出不同的面貌:隋唐前后相继的不断改革,促成了大唐盛世的到来,宋初强干弱枝、分化事权的改革,却导致了两宋冗兵、冗官、冗费的恶果;到了明、清,改革促成了极端的君主专制,也造就了大清盛世,然而封建制已走向衰朽,封建社会的崩溃,却非改革所能挽回。
  课后思考问题:你们认为改革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如何?对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家应如何评价?
  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改革与社会历史发展相伴,一部改革史,是与许许多多改革家的个人活动紧密关联的;虽然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家无一例外地都是当时社会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改革的根本目的也都是为了巩固其阶级统治,但只要改革家的举措代表了社会进步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就可以认为他们的思想与实践有利于国家和人民,
  本课的设计原则中有“结合考试”。我翻阅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其中有“……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等考核目标与要求。细节能使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感触到历史研究的乐趣;而联系的、比较的、宏观的、开阔的认识,能够帮助他们驾驭具体的历史背景、事件、人物,更好地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应试能力。
  有考试就有应试,这是回避不了的问题。
  
  [责任编辑 任世江]
其他文献
编者按:戴加平的思考很深入,尤其是最后一部分,他提出的几个问题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未曾考虑过。记得一度流传日本历史教育界的一个事例:未来中日是否可以避免战争?如果中日发生战争原因是什么?日本应当怎样做?(大致如此)日本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惊讶而又担心。我们不会提倡这样的历史教育。但是,我们应该将历史教育与中华民族的未来联系在一起,联系起来考虑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可能就有所不同。这个争论有些问题还没有说透。历
[摘要]社会主义作为一个词汇,起源于拉丁文;作为一种思想,最早出现在空想社会主义理念中;作为一种社会运动,起源于西欧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革命。作为一种现实制度,既有以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也有北欧瑞典等国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更有混杂着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成分的民族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局部社会主义实验。这些模式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什么样的社会
作者简介:  齐树同(1969~),男,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任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识图,历史信息,美国历史教科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8-0035-03    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精心选配了大量的插图,与正文相辉映,为学生营造出图文互动的立体阅读空间。这些插图的内容、形式多种
近日,本刊编辑部陆续接到读者举报,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便利,以历史教学编辑部的名义私设电子信箱,并向投稿者索要审稿费。对此类诈骗行为,请各位作者提高警惕,切勿上当。  本刊郑重声明:  1、向本刊投稿,可通过两种方式:  (1)通过普通邮件,可寄至:  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35号 历史教学编辑部 收  邮编:300051  (2)通过电子邮箱:xsb07@126.com  2、本刊对所有审阅的稿件,
[关键词]高考,知识点,信息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1-0037-04    高考早已结束,各高校录取的新生已陆续入学,而关于高考试卷的讨论却仍然相当热烈。就高考试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的批评、合理的建议,对于高考命题、中学教学乃至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然而有些专家提出的意见却令人难以苟同。  冯一下先生撰文批评2
英国工党历来强调种族平等,痛斥种族歧视和肤色偏见,主张种族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外来移民给予道义同情与法律支持。二战后,在自由、自治和种族平等的新联邦理想主义的指导下,艾德礼工党政府制定了《1948年国籍法》,明确规定,无论英国及其殖民地公民还是独立后的英联邦国家公民,都能以英国国民的身份自由移民进入英国,为英联邦国家有色移民的涌入提供法律依据。1962年,麦克米伦保守党政府制定英国战后第一个带有种族
人教版2007年第三版《历史1(必修)》第14页,在谈及隋唐时期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时,专门对“户部”这一名称的来历做了注释:“户部,隋初名度支,后称民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为避其名讳,改为户部。”将管理全国户口和赋税的民部,更名为“户部”。确实是为了避李世民的名讳,而这个改动,是不是发生在唐太宗在位时呢?  介绍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唐六典》在卷三中《尚书户部》记载:“隋初日度
摘 要 宗教改革前期,中世纪那种狭隘而不顾民众需要的大学教育招致了民众的普遍反感,建立务实、适合民众需要的大学教育应时而生,并獲得了新教改革家和民众的广泛支持。作为新教运动中心的维滕贝格大学率先开始了近代医学教育的尝试,通过病理学和解剖学的教学,为谋求新型的大学教育提供了经验和样板。从维滕贝格大学医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不仅为近代医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还实现了大学的自我调整,使其逐步适应乃
[关键词]全面发展,最近发展区,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9-0059-01    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2007年6月第2版第95-96页有这样一段话:  首创包产到户的小岗生产队所在的安徽凤阳县,长期以来属于贫困县,22年来没有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3.8亿斤粮食。但在实行包产到户后,1979年凤阳全县粮
[关键词]“五大奇迹”,自由经济,重新审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9-0057-02    平时上课和与同行交流,经常提到“西方”,但到底什么是“西方”,却也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最近,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菲利普·尼摩所著11万字的《什么是西方》一书,对“西方”的认识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菲利普·尼摩是大师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