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相关淋巴肿瘤的发病机制及FDG PET/CT显像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B病毒(EBV)是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90%的成人会感染EBV。一些淋巴肿瘤的基因组已被探明,其组织病理亚型有多种,病史和病程也多变。许多与免疫功能不全相关的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都与EBV感染有关。随着器官移植和免疫抑制药物使用的日趋普遍,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而且,一些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也会患EBV阳性的淋巴瘤。利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评价不明原因的全身淋巴结病变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应考虑有淋巴肿瘤的可能,需仔细分析其病史和病程。该文描述了EBV相关淋巴肿瘤的发病机制,展示了部分典型病例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并综述了其他EBV相关疾病(如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鼻咽癌)。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切口克氏针联合空芯螺钉治疗足部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复合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小切口克氏针联合空芯螺钉治疗Lisfranc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患者。平均随访2年,按照AOFAS中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6例均获随访,随访12~72个月(平均24个月),按AOFAS中足评分标准(0~100分)评价疗效,结果:优4例,良8例,可4例。随访期间发生感染1例及空
目的检测抗真菌药单用及联合对皮炎外瓶霉生物膜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96孔板构建皮炎外瓶霉生物膜,通过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及卡泊芬净单用或联合抗皮炎外瓶霉生物膜的活性。结果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及卡泊芬净对皮炎外瓶霉生物膜50%和80%最低抑菌浓度(SMIC50、SMIC80)均> 32 mg/L,两性霉素B的SMIC50为1~ 2 mg/L,SMIC 80为4~ 8
目的构建自身启动子调控、含有红色荧光蛋白(RFP)标记的钙调蛋白烟曲霉菌株,观察菌株生长过程中钙调蛋白的动态分布。方法设计烟曲霉钙调蛋白基因的两端侧翼序列,对两序列及含有RFP-烟曲霉pyrG营养标记(mRFP-AfpyrG)的质粒分别进行PCR扩增,再通过融合PCR对上述3个片段进行整合,形成转化用的线性片段。随后采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将上述片段转入烟曲霉受体菌株中,构建钙调蛋白-RFP烟曲霉菌株。
目的探讨进展期非节段型白癜风(NSV)患者外周血中CD4+ T细胞各亚群的免疫状态。方法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收集30例进展期NSV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T细胞各亚群细胞因子。ELISA方法检测血清CD4+ 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在进展期NSV组外周血CD4+ T细胞中,Th1与Th17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8.68 ± 4.5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的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样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24只BALB/c小鼠分为4组,分别使用卵清蛋白(OVA)、SEB、OVA+ SEB联合组及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建立经皮诱导的AD样模型。对模型小鼠AD样皮损进行临床观察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组织病理切片并行甲苯胺蓝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的数目、分布及形态,计算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比。结果
期刊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和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活动,特别是与皮损和肺间质病变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流式微珠阵列法检测40例DM/CADM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7A、IL-18、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8种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细胞因子与皮损、炎症指标和肺间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①DM/CADM患者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