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不免存在一种误区,即教学是为了教一篇文章而教,为了把这篇文章教好,设计了许多手段,如完美的导语,气氛的渲染,各种辅助手段的借助。穷尽一切手段,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本文,甚至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而课文只不过是一篇范文而已。长此以往,如果学生离开课堂,离开了老师,没有了气氛的渲染,没有了辅助手段的帮助,又怎样有兴趣去读?又怎样读懂一篇文章?语文的学习和运用既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过程,最终达到工具性的目的。如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实现大语文教学,提高自学能力,只是一句空话。为达课标要求,对一篇文章的学习,我尝试着这样进行:
1.当学习到这篇文章时,不做任何提示,不借助任何辅助手段,让学生先粗略地看一遍,观察学生是否有兴趣。这时不外有三种情形:A.一部分人努力思索,本文该学到什么;B.一部分人已进入学习状态,按自己的意图进入学习之中;C.一部分人没有兴趣。
2.再将课文回顾一遍,使A、C两类尽快进入状态,使B类有自我检查的机会(此环节用时不宜过长,以免产生“审美疲劳”)。
3.提示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应该学到什么?学生进行讨论(要注意这是一个明显的暗示:既然选入课本,必有可学之处)。
4.将学生的讨论摘要板书,要注意的是,对每位学生的发言内容都应板书,如有相似、雷同或显得“不靠谱”的观点,可将其“挂靠”于相似点之上,以体现尊重、公平,特别是对平时胆小不发言的学生加以肯定,至少是对其发言的胆量加以肯定。也借此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而切不可认为其观点不值得板书而忽视不理。这样,不但使其感到受尊重、被重视,又使师生关系和谐愉快,进一步奠定交流的基础。
如果出现漫无目的的情况也不可怕。在开始阶段,漫无目的至少有两方面好处:广泛思考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养成一种思考习惯。对于可能出现的面面俱到,而无轻重之分,也不足虑。毕竟每方面都是学习的内容之一,既然学生已探究出这个问题,就要把它解决好,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有了以上环节,无论开始有无兴趣,此时也都会进入学习状态中的。通过两篇文章以上的训练,便可以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即通过一篇范文的学习应达到的目的:
一、理解。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意;结合作者介绍及练习,理解文意。这其中,肯定会涉及分段及总结段意。这不是无谓的肢解课文,而是达到理解文意的必要手段。
二、识记。对未接触过而在文中出现过的生字、词,必须识记,而不能仅凭理解。知识必须要有“量”的体现,而新知识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的,即所谓“厚积而薄发”、“温故而知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也是这个道理。要强调的是,识记离不开手动,即书写。眼过千遍不及手过一遍,能背不一定能写,而能写肯定会背,也只有通过手动,才会理解得彻底,基本功才扎实。曾有一个真实的事例:一次乘车,邻座的乘客与其友谈到他的遗憾——在录取公务员考试中,有一个走过场式的题“我国国家主席是谁?”他知道是胡锦涛,却不知道是哪个“jin”。如果他写过一遍,就决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我们自己在平常生活中不时会遇到此种情况,况且绘情状物,也得靠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若无一定量的词语的积累,谈何运用?
三、运用。运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为达到理解的目的,可通过一定时间、一定情景去收集、获取、分析、处理、运用信息,主动搜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此环节不一定非得在规定课时内完成。
2.创造性地再造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就像观看立体电影一样,去体验、揣摩文中人物的思想、言行,然后进行评判,既为自己的评价做佐证,也为自己在今后的实际社会生活中“面世”提供经验。
3.置换文中的字、词,通过比较,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4.调换段落次序,体会如何组织安排段落。
5.试着截取后文,续写前文,然后与原文中后文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体会原文的精妙之处,也锻炼了思维和写作能力。
6.自由感悟、交流。虽说“得失寸心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要学生把自己的体会用语言说出来,也并不是一件易事。通过此项练习,一方面与同学讨论、交流可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相互检查。课文照上述环节完成后,除了用课后的思考练习检查自己的学习程度之外,还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相互检查。在此过程中,通过彼此出题、回答、讨论,对课文的领会又会提高一个台阶。
五、评价。评价也可分以下几类。
1.学生评价课文:对文中值得学习的地方给予肯定、学习,不迷信书本,对于书中的观点、写法等建立自己独立的认识。
2.学生互评:可取长补短。
3.教师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观点和认识给予评价(以肯定为主);对学生的认识方法给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给予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不仅表现在横向方面,还表现在对学生个人前后认识的纵向方面。
做到这样,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
(责任编辑袁妮)
1.当学习到这篇文章时,不做任何提示,不借助任何辅助手段,让学生先粗略地看一遍,观察学生是否有兴趣。这时不外有三种情形:A.一部分人努力思索,本文该学到什么;B.一部分人已进入学习状态,按自己的意图进入学习之中;C.一部分人没有兴趣。
2.再将课文回顾一遍,使A、C两类尽快进入状态,使B类有自我检查的机会(此环节用时不宜过长,以免产生“审美疲劳”)。
3.提示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应该学到什么?学生进行讨论(要注意这是一个明显的暗示:既然选入课本,必有可学之处)。
4.将学生的讨论摘要板书,要注意的是,对每位学生的发言内容都应板书,如有相似、雷同或显得“不靠谱”的观点,可将其“挂靠”于相似点之上,以体现尊重、公平,特别是对平时胆小不发言的学生加以肯定,至少是对其发言的胆量加以肯定。也借此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而切不可认为其观点不值得板书而忽视不理。这样,不但使其感到受尊重、被重视,又使师生关系和谐愉快,进一步奠定交流的基础。
如果出现漫无目的的情况也不可怕。在开始阶段,漫无目的至少有两方面好处:广泛思考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养成一种思考习惯。对于可能出现的面面俱到,而无轻重之分,也不足虑。毕竟每方面都是学习的内容之一,既然学生已探究出这个问题,就要把它解决好,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有了以上环节,无论开始有无兴趣,此时也都会进入学习状态中的。通过两篇文章以上的训练,便可以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即通过一篇范文的学习应达到的目的:
一、理解。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意;结合作者介绍及练习,理解文意。这其中,肯定会涉及分段及总结段意。这不是无谓的肢解课文,而是达到理解文意的必要手段。
二、识记。对未接触过而在文中出现过的生字、词,必须识记,而不能仅凭理解。知识必须要有“量”的体现,而新知识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的,即所谓“厚积而薄发”、“温故而知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也是这个道理。要强调的是,识记离不开手动,即书写。眼过千遍不及手过一遍,能背不一定能写,而能写肯定会背,也只有通过手动,才会理解得彻底,基本功才扎实。曾有一个真实的事例:一次乘车,邻座的乘客与其友谈到他的遗憾——在录取公务员考试中,有一个走过场式的题“我国国家主席是谁?”他知道是胡锦涛,却不知道是哪个“jin”。如果他写过一遍,就决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我们自己在平常生活中不时会遇到此种情况,况且绘情状物,也得靠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若无一定量的词语的积累,谈何运用?
三、运用。运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为达到理解的目的,可通过一定时间、一定情景去收集、获取、分析、处理、运用信息,主动搜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此环节不一定非得在规定课时内完成。
2.创造性地再造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就像观看立体电影一样,去体验、揣摩文中人物的思想、言行,然后进行评判,既为自己的评价做佐证,也为自己在今后的实际社会生活中“面世”提供经验。
3.置换文中的字、词,通过比较,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4.调换段落次序,体会如何组织安排段落。
5.试着截取后文,续写前文,然后与原文中后文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体会原文的精妙之处,也锻炼了思维和写作能力。
6.自由感悟、交流。虽说“得失寸心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要学生把自己的体会用语言说出来,也并不是一件易事。通过此项练习,一方面与同学讨论、交流可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相互检查。课文照上述环节完成后,除了用课后的思考练习检查自己的学习程度之外,还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相互检查。在此过程中,通过彼此出题、回答、讨论,对课文的领会又会提高一个台阶。
五、评价。评价也可分以下几类。
1.学生评价课文:对文中值得学习的地方给予肯定、学习,不迷信书本,对于书中的观点、写法等建立自己独立的认识。
2.学生互评:可取长补短。
3.教师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观点和认识给予评价(以肯定为主);对学生的认识方法给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给予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不仅表现在横向方面,还表现在对学生个人前后认识的纵向方面。
做到这样,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