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课堂 创设情景 注意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如何帮助学生学呢?经多年实践证明,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不失为一种极有效的教学法。因此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时简单谈淡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1.1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文章虽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阅读文章就是一种重新再创造。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样说的是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是联系着的。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那么更能让学生积极完成再创造。比如在《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中,笔者联系班上一位腿残的女同学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个女同学身残志不残,每天坚持早起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成绩在班上名列前十名。在说出这样的情况之后,笔者这样提问:“同学们说,这个同学美不美?经过讨论得出:这个同学很美,因为身残志不残。之后这样导人: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残疾人雕塑的美的文章,那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阅读这篇课文时,请同学们想一想,维纳斯之美何在?”这样利用生活中即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创设情境,让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
1.2 通过辅助设备创设情境
这里说的“辅助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小黑板、投影仪、图片,当然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小黑板上可以写小故事或画图,投影仪也可以将文字和图画投影到黑板上,如果没有这些,也可以展示比较大的图片加文字卡片。但在乡镇以上的学校里一般都有多媒体教室,所以最好是用它进行教学。而据笔者调查,本校学生大多不愿意去多媒体教室上课,原因是教室里面光线不足,坐着使人头晕欲睡。所以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更加要细心准备教案,想想怎样才能不让学生有欲睡的感觉。如果幻灯片播放太快,对于基础低的学生来说不易接受。所以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播放速度。如果利用多媒体展现声、图、文创设情境,那么以上问题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解决。声音、画面和文字同时展现,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活跃课堂。
如,在赏析《荷塘月色》的时候,播放月光下的荷塘画面和配乐朗诵,展开情境,让学生在享受中提出疑惑,并让学生一起讨论解答疑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创设不同的情境,为提出问题创造时机。
1.3 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
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是指在让学生表演(话剧等)、小辩论、演讲等活动中创设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插入小辩论,可以使全班同学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参与其中。在进行《雷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表演,也就是让一些学生人戏。当然前提是学生必须对文本很熟悉。课文选取的是三十年后的周鲁相遇之后发生的事情。当鲁侍萍出现在周朴园面前时,鲁认出了周,但周没认出鲁。可是鲁的开窗动作和对周家的熟悉却又让周感到奇怪,终认出是鲁。两个人的对话特别精彩。因此让学生表演了这精彩部分。两组表演。表演结束后,问学生:“同学们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过真的感情?怎么看得出来?”当时有的学生说:“没有,因为他们是在演戏。”大家笑了起来。当时笔者说:“是的,这几个同学是在演戏。但是他们表演得还不差吧?让他们表演是为了使同学们更加熟悉课文而理解人物形象。我们要结合课文,结合三十年前后的背景来理解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表演过后是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在讨论之后一定要点评,鼓励学生下次继续努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的问题
2.1 注意学生的心理
高中生已接近成年,心理上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师生中的反应,比如说很爱面子就是教师要格外关注的学生心理。他们害怕回答问题,所以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的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他们就怕回答不对被笑话而丢了面子。有的学生是因为自己举了手而教师没有注意到,所以也怕被笑话而丢面子。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
2.2 要结合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依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问,但情境千万不可脱离教学目标,就正如写文章,论据事实一定要符合中心论点一样的道理,否则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如果目标是让学生说,可以通过讨论、辩论等来创设情境;如果目标是让学生提问题,教师就不要把问题说出来。
2.3 要把握时机
找准时机提问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话说的就是把握时机提问学生。在创设情境时,当学生脸上表现出有疑惑而不得解决,或者是欲愤勇提问时。就是教师提出问题的最佳时机。
2.4 要注意双向性
演唱会经常是讲究和观众互动的。同样道理,语文教学也要讲究互动才能“活”。创设问题情境时,提出问题的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最好是两者的结合,即教师要提问,学生也要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比学生更加符合教学目标,因为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是不着边际,乱扯的。
三、小结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说和思的能力。无问不成课。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每次教学中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但不要忘了教材、学生、生活的互相联系。要新颖、双向互动、灵活。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课堂 创设情景 注意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如何帮助学生学呢?经多年实践证明,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不失为一种极有效的教学法。因此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时简单谈淡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1.1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文章虽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阅读文章就是一种重新再创造。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样说的是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是联系着的。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那么更能让学生积极完成再创造。比如在《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中,笔者联系班上一位腿残的女同学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个女同学身残志不残,每天坚持早起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成绩在班上名列前十名。在说出这样的情况之后,笔者这样提问:“同学们说,这个同学美不美?经过讨论得出:这个同学很美,因为身残志不残。之后这样导人: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残疾人雕塑的美的文章,那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阅读这篇课文时,请同学们想一想,维纳斯之美何在?”这样利用生活中即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创设情境,让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
1.2 通过辅助设备创设情境
这里说的“辅助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小黑板、投影仪、图片,当然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小黑板上可以写小故事或画图,投影仪也可以将文字和图画投影到黑板上,如果没有这些,也可以展示比较大的图片加文字卡片。但在乡镇以上的学校里一般都有多媒体教室,所以最好是用它进行教学。而据笔者调查,本校学生大多不愿意去多媒体教室上课,原因是教室里面光线不足,坐着使人头晕欲睡。所以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更加要细心准备教案,想想怎样才能不让学生有欲睡的感觉。如果幻灯片播放太快,对于基础低的学生来说不易接受。所以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播放速度。如果利用多媒体展现声、图、文创设情境,那么以上问题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解决。声音、画面和文字同时展现,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活跃课堂。
如,在赏析《荷塘月色》的时候,播放月光下的荷塘画面和配乐朗诵,展开情境,让学生在享受中提出疑惑,并让学生一起讨论解答疑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创设不同的情境,为提出问题创造时机。
1.3 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
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是指在让学生表演(话剧等)、小辩论、演讲等活动中创设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插入小辩论,可以使全班同学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参与其中。在进行《雷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表演,也就是让一些学生人戏。当然前提是学生必须对文本很熟悉。课文选取的是三十年后的周鲁相遇之后发生的事情。当鲁侍萍出现在周朴园面前时,鲁认出了周,但周没认出鲁。可是鲁的开窗动作和对周家的熟悉却又让周感到奇怪,终认出是鲁。两个人的对话特别精彩。因此让学生表演了这精彩部分。两组表演。表演结束后,问学生:“同学们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过真的感情?怎么看得出来?”当时有的学生说:“没有,因为他们是在演戏。”大家笑了起来。当时笔者说:“是的,这几个同学是在演戏。但是他们表演得还不差吧?让他们表演是为了使同学们更加熟悉课文而理解人物形象。我们要结合课文,结合三十年前后的背景来理解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表演过后是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在讨论之后一定要点评,鼓励学生下次继续努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的问题
2.1 注意学生的心理
高中生已接近成年,心理上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师生中的反应,比如说很爱面子就是教师要格外关注的学生心理。他们害怕回答问题,所以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的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他们就怕回答不对被笑话而丢了面子。有的学生是因为自己举了手而教师没有注意到,所以也怕被笑话而丢面子。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
2.2 要结合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依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问,但情境千万不可脱离教学目标,就正如写文章,论据事实一定要符合中心论点一样的道理,否则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如果目标是让学生说,可以通过讨论、辩论等来创设情境;如果目标是让学生提问题,教师就不要把问题说出来。
2.3 要把握时机
找准时机提问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话说的就是把握时机提问学生。在创设情境时,当学生脸上表现出有疑惑而不得解决,或者是欲愤勇提问时。就是教师提出问题的最佳时机。
2.4 要注意双向性
演唱会经常是讲究和观众互动的。同样道理,语文教学也要讲究互动才能“活”。创设问题情境时,提出问题的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最好是两者的结合,即教师要提问,学生也要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比学生更加符合教学目标,因为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是不着边际,乱扯的。
三、小结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说和思的能力。无问不成课。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每次教学中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但不要忘了教材、学生、生活的互相联系。要新颖、双向互动、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