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理念下的语文课堂组织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c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我们每个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必然追求。笔者认为,钻研文本、明确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与起点;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核心;注重积累、学会运用是有效教学的归宿与终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目标指向   合作探究   积累运用
  有效教学是基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有效。从“教”的角度来看,有效教学侧重于课程理念的实施、教学内容的落实;从学生“学”的层面来看,有效教学则是看教学内容是否满足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需求。有效的语文教学,首先要遵循语文学习规律,适应语文学习环境,其次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一、目标明确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与起点
  每篇文章都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所以要承担的教学任务也是不一样的。明确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与起点,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达成为核心,才能保证有效教学,打造有效课堂。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坚守课程标准目标内容和语文单元要素,教师就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例如,《黄山奇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单元要素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感知文化底蕴丰厚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本文突出了黄山石的“奇”,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美轮美奂,奇丽无比。本文教学目标:一是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二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黄山石的赞叹,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黄山石的“奇”需要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三是激发学生热爱黄山的情感。教学目标三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边读边想象,能够让学生感受黄山石的奇特无比,培养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合作探究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核心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以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为基础进行的,它的前提是必须有丰富、开放的课程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大量的开放性的课程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创造学生动手实践、直接体验、感性认识的机会。有效的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启发学生去追问,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不断发现,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这样的教学当然会是有效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课《守株待兔》时,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寓言故事是文學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单,多用借喻手法,用简单的故事说明哲学道理。《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是学生非常喜欢阅读,并乐于接受的,它可以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讲寓言故事的方式导入课堂,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通过学生讲寓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自己讲的故事的含义,鼓励学生把讲的寓言中的道理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然后引导学生看文中图,读课文。因为本文既是寓言,又是文言文,所以教师应该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注意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欣赏动画片《守株待兔》,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探究此寓言说明的道理,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这个故事演一演,通过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这样既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表演的才能。
  倡导学生“学的主体”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真正地把学生置于课堂学习、思考、探究的最中央的教学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学生的学而教,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发挥自主学习的优越性,进而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
  三、积累运用是有效教学的归宿与终点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以此观照有效教学可得,有效教学就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学到的知识会不会用。语文素养的提升是知识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知识是多元化的知识,语文知识的积累有语言积累,也有文化积累和形象积累等。知识的累积、运用就是有效教学的归宿,有效教学要围绕激发学生、服务学生展开,关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_________》时,要注意本单元的课程主题是“成长的故事”。围绕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小英雄雨来》等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都属于记叙文并且篇幅都比较长。一单元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另一单元要素是“学习作者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本次习作是写“我学会了什么”,很显然就是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将两个单元要素整合起来运用了。
  有效教学的归宿就是要学生正确地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此习作属于半命题作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填上学会的一项本领,再把学会这项本领的经历和同学分享,要写出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另外,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遇见了什么困难,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的,这些都是需要在文章中详细描述出来的。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此习作课是检验前面的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让学生“看一看,忆一忆,说一说,写一写,评一评”从文本上的图画到实际生活中学会的本领,并主动分享与交流。课堂伊始,教师借助课件,把文本上的图画呈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叙述画面的内容,让学生在感叹别人的本领的同时,忆一忆自己的本领,说一说:“会的本领很多,到底要说哪项本领呢?为什么?”学生的话匣子一打开,课堂气氛自然也就活跃起来了。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畅谈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先要说清楚。“我手写我口”,学生只有说清楚了才能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写清楚,才能学会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写清自己学会的本领,用文字清晰地将事件的经过展现出来。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离不开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认真钻研教材,立足文本,关注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与起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一线教师需要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既能够学到知识,又能够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L·W·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M].皮连生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3]崔英杰.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混合学习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7):357-358.
  [4]刘建华.新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浅见[J].新课程,2021(5):166.
  [5]邱尚群.新理念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探索[J].文理导航(上旬),2016(11):17-18.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HIV阳性手术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IV阳性手术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6 w后对两组患者进行HAMA、HAMD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 HAMD迟滞和性症状两组患者减分程
摘 要:在高中历史学科考查中,基础性历史知识是必考项,而学科素养也是考查要点。在历史学科素养中,质疑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审辨思维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强调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辩证、批判地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审辨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解析问题,从而不断获得进步。  关键词:高中历史 审辨思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压疮、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社会功
摘 要: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脑科学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质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词语信号也包括在信号活动的范围内,并且词语信号只有与它所代表的事物建立联系的时候才有意义。借助儿童喜闻乐见又符合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童话故事阅读,让儿童在有滋有味的故事情境中体验词语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力、审美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表
目的 探讨强化性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生
摘 要: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工具性作为语文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文本”层面;人文性则体现在对“人本”的落实上。因此,关注“人本”和“文本”之间的相互统一,积极开发文本中的情感資源,促进“双本”之间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尊重学生 情感冲突 “双本合一”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其中,工具性作为语文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学生语
目的 探讨岗位带教对病房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中专护生148例,随机编为1~148号,编号奇数的护生设为观察组,偶数的护生设为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一对一带教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增加岗位带教的方式。比较带教老师评价护生的教学效果、患者对护生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工作主动性、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工作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往往很难与民族情怀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民族情怀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情怀更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情感。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另外一门语言,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还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适当渗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癫痫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癫痫患者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癫痫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包括心理状态调查、解释指导、认知行为疗法及团体心理治疗。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SAS及SDS评分无
摘 要:提问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的重要方式。没有高效的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维运转,也就没有学习语文的乐趣。只有在实践中,教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关注文本内容,更好地将自身的思维浸润在文本中,从而真正为学生的言语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虽然问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但很多教师设置的问题所给予学生的认知空间相对逼仄,内涵也相对有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生长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对此,本文提出“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