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来源 :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沟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张营村沟湾组东,北距县城约6公里,淅(川)邓(州)公路从其东北部边缘穿过,中心点坐标为东经111°28′25″、北纬33°05′28″,海拔171米(图一)。遗址处于黄龙庙沟与老灌河(古淅水)交汇处,在老灌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周围群山环绕,东为小山,南为走马岭,西邻峰子山,北望小北山.
其他文献
沙塘北塬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沙塘镇北侧的渝河二级台地上,312国道和青兰高速分别在遗址的南北两侧穿行(图一)。1984年宁夏第一次文物普查、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1988年被隆德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曾对该遗址进行过钻探和发掘。经钻探发现遗址面积约3.5万平方米,分布在沙塘村北的一整块塬地上,东西两侧被冲沟和村路隔断,南侧一直延伸到村边,北侧到田路为止。根据钻探情况对其进行了发掘,为便于工作,采用象限法布方,所有
鄯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兰陵县向城镇的鄯城前村和鄯城后村之间,东南距兰陵县城10公里。城址坐落在鲁中山区的南缘,三面环山,北面为黄龙山,西面为抱山和文峰山,东面为石龙山。城址的西侧为季文子河,东侧为阳明河。两条河流均发源于故城北侧的鲁中山区,自北向南流,至向城镇汇人西伽河,为西伽河的支流,也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的水源补给河。鄯国故城北依鲁中山区,南临淮河平原,地理位置突出(图一)。
<正> 山水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一个特色,一宗丰富的遗产。翻开古代诗人的集子大多可以看到有一定数量的山水诗,大诗人李白、杜甫、苏轼、陆游都留下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诗歌史上有过山水诗派。刘宋谢灵运;南齐谢胱;盛唐孟浩然、王维;南宋杨万里、范成大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山水诗产生于魏晋。魏晋前诗赋中已有对山水的描写,但不作为独立的题材。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魏时期,曹操父子,王粲等已有描写山水的诗篇。两晋描
大李庄墓地位于鹤壁市淇县庙口镇大李庄村东,地处淇河西岸二级台地上,东距著名的辛村遗址2.7公里(图一),属辛村遗址外围区。2011年6月初,当地文物管理部门获悉该处盗墓活动猖獗,经核实后土报河南省文物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院随即对该处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商代晚期墓葬19座(图二)。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本次共发掘墓葬19座,均为竖穴土坑墓(附表)。叠压于耕土层下,距现地表0.4~0.6米不等。近一半墓葬口底同大,极少数口大底小,其余口小底大。
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1公里的宝贝河(古金河)北岸,东临2 0 9国道,北距呼和浩特市约38公里,南距和林格尔县城关镇约11公里(图一)。古城东傍蛮汗山,北依大青山(古阴山),西濒黄河水道,南扼杀虎口古道,地处中原通往漠北的山口要冲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古城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由西城、南城、中城和北城四部分组成,南北长2290、东西宽1450米,面积约332万平方米。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传统中心城区南部,是珠江前、后航道之间的一个江心岛。江燕路为海珠区西南部的一条交通干道,268号地块位于江燕路西段北侧,东邻宝岗大道、西邻工业大道(图一)。地块所在地势较高,原为低矮山岗地貌,后在建设厂房和城市改造过程中被挖低,原地貌已发生较大改变。这一带是广州市重要的古文化遗存分布区,20世纪50年代曾发现汉墓多座。
泥河湾盆地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主要涵盖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和大同盆地三个地理单元,其间桑干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流过[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分布于泥河湾层、河流阶地及黄土序列等多种沉积相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发现[2],使得泥河湾盆地成为研究东北亚地区古人类演化扩散与适应生存行为的关键与热点区域,被称为“东方的奥杜威峡谷”[3]。
2006年,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及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在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南坡发现并发掘了大型建筑基址F4,随后于2008年、2011年先后两次对杨家湾遗址进行了发掘。2013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在F4西部和北部进行了发掘。2006~2013年的发掘基本厘清了F4东、北、西三面的堆积状况。为了配合盘龙城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同时探明F4南面堆积状况及性质,201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在杨家湾南坡进行了解剖式发掘。
汉长安城直城门大街为东西向,西起西城墙中段的直城门,向东先后与横门大街、厨城门大街和安门大街相交,是进出西部城门、连通长安城西郊的重要通道。经勘探,直城门大街从直城门至安门大街十字长约2900米,其间道路最大宽62米[1]。为进一步了解该大街的宽度、路面结构及使用沿革情况,受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的委托,在考古勘探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选择在西距直城门约990.7米处、今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街道办事处小刘寨村北进行试掘(图一),布93.5米×2米的南北向探沟(T1)一条,面积为1
“小白礁Ⅰ号”沉船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南约26海里的渔山列岛小白礁北侧水下24米处(图一;图二)。2008年10月,该沉船发现于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2009年6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实施了重点调查和试掘[1];2011年6~7月,结合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对遗址进行了表面清理;2012年5~7月,基本完成船体以上船载遗物的清理发掘[2]。2014年5~7月,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象山县文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