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空间的另一扇门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处不在的空间,无处不在的虚无”,当我步入安东尼·葛姆雷的《另一个奇异》,我不知道对于展场而言,究竟我是侵入者,还是这些金属材质的作品。我丝毫感觉不到任何材料附加给我的沉重感,反而是在所谓具像与抽象的对抗中,迷醉于空间的召唤。
  雕塑的发展,当然如果我们一定还要这样称谓它的话,从本体着眼,探讨的问题始终在空间之上,无论它是具像、抽象,还是牵涉观念与否,众多元素的参与不过是令这个问题沿着更高的一个基点螺旋式上升和深化。同样是从身体出发,同样反思艺术之外的异质,安东尼·葛姆雷的思维方式和介入视角让我又一次感受“奇异”之妙!
  位于主展场的大型装置《另一个奇异》可以说是这次展览的轴心之作,它运用空间的分割、整合,再分割,再整合的处理手法让每一个划分出的局部都合乎规律,又试图在划分的新空间内制造新的秩序。重构——解构…一再重构,在进发与遏制的临界点上,安东尼·葛姆雷找到了平衡。而观者,除了惊叹以外,最大的难度在于克服自身误入视觉陷阱的可能,融入空间,感受艺术家为我们创造的每一个虚拟的空间几何体,顺着物体本身的线索,反诉艺术家延展到空间里又突破其外的感性世界!
  其余的5件作品是与身体有关的,在这里,“身体”不再是我们熟悉的某一个具体的符号,它仍然是艺术家所做的一次空间冒险之旅。与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不同,葛姆雷的作品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具普遍性的“自我”,个性在这里不被无限拔高,也不会被妖魔化。它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空间对于你我来说是无国界、无种族、无歧义的;而空间的构成方式在葛姆雷的创造之下又是排他的。他总是具有这样的魅力,一旦你进入到他的语境,似乎就被强制地吸引到了他构建的“艺术磁场”,一根根钢丝、钢条、金属块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占据空间,作品借助正负空间的相互质疑和交换完成表达。每一件作品都是独立的,但是它们又巧妙地发生着微妙的联系,这种彼此之间的联系,通过共享和排斥的空间互相传递着。
  “空间”之于安东尼·葛姆雷,是他创作思维的一条主线,但不是一道单行线,而是可以对外连接无数可能的触角。作品从这个核心的概念中汲取营养,由理性反思艺术之外的种种感性,艺术家的深度在于他从不甘于风格、样式和所谓的观念,而是贡献性地提供一种思维,这种思维终结了传统的对雕塑概念的认知,开启了一个更为宏观和博大的课题。因此,我们要感谢《另一个奇异》,它的启发意义远超过作品本身的价值,特别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关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创新”“符号与风格”等等问题的思索。
  安东尼·葛姆雷的创作可以清晰地辨识出一套非常富于个人化的艺术创作方法论,尽管他的艺术面貌在不断的变化,没有任何文学性和寓言性线索作为观念传达,但我认为这正是他成为一位伟大艺术家的先决条件。在他的作品中,表象层面我们只能捕捉到关于艺术本体的空间、材料元素(虽然这次展览所选择最多的金属材质没有太多的视觉新奇,但这种材料的取舍也正体现出艺术家本人的材料直觉,他不是在玩“眼球经济”,而是在选择符合他的艺术表现,用他最为擅长驾驭的手段完成作品,从这种角度而言,他的创作心态是平和、真实的)。对于母题的把握,葛姆雷显然表露出对人体相当大的兴趣,但他却能从空间的基本点出发突破传统对于人体的认知,把对人体美的精神性表达延展到对人体空间关系的哲学命题之上,当然这不是纯然的理性思考,这一系列作品也触及到多维度的心理体验,只不过这种体验不是确定的,不像现在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常出现的观念预设。他的作品是从一个对人“本我”的基本初衷着眼,根据不同的场效应和时空变换把这个问题的无限答案留给观者。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葛姆雷作品的参与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它在展场中占据主动,不是偶发的单体现象,更不会像传统的架上雕塑一样,满足于在展台上自闭地勾画那些感动受众的精神世界的画面。葛姆雷的艺术是成功的,但他的思维方式是个人化的,他不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当代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无限的创新性,创新不是死死抓住表象的视觉语言,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贡献。只有新的思维的延续,创作才能走向成熟,我想这也是这次展览让中国艺术家最为受用的启发。或许我们的艺术家也该问问自己,同样是在创作中围绕“人体”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对着“形象”打转,总是摆脱不了前人制定的条条框框……,混乱,迷茫、无序等等左右中国艺术突出重围的因素终究是会消散,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还是要靠中国艺术家冲破所有禁锢思维的壁垒,大胆地奔向艺术的下一站。
其他文献
走进这幢坐落于广州城郊僻静山腰上的宅院,着实吃了一惊:庭院内、砖墙上、壁橱中、茶几旁,屋主的雕塑作品几乎布满每一个角落。别墅、庭院的构造和装潢也如同屋主的雕塑作品,精雕细琢。唐大禧先生将这座宅子取名为“他山石屋”,取义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暗示着他雕塑家的身份。    石头砌起的房子  16年前,唐先生看中了城郊这块幽静的山野,开始在这儿建造宅子供居住及创作之用。身为颇有成就的艺术家,他认为
在日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里,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划区上学。各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没有明显的高下分别,不允许有“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类的区分。在学校里,也不会划分“尖子班”和“普通班”,更不会有“奥数班”,老师不会把考试成績作为关键指标。所以,在日本几乎没听说过家长为了孩子上学买学区房、付高价学费的事。虽然社会上也有一些被称为“塾”的补习学校,但那基本上是为参加高考的学生“抱佛脚”用的,中小学生去补课的
当戴安·洛克哈特一觉醒来,发现电视里播放着2017年希拉里当选总统的画面,癌症找到了治愈方法,北极熊数量过剩,热带雨林被拯救……以至于“特朗普当选总统”更像是一个过于真实的噩梦,需要花费三年之久才能醒来。  于4月9日回归的美剧《傲骨之战》(The Good Fight)第四季,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卡夫卡式的幻想开局。对于疫情时期频频被特朗普的“中国病毒”、“注射消毒液治疗新冠”等奇葩言论刷低认知
“乌纱帽”也叫纱帽,它的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东晋成帝时,都城建康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朝宋明帝时,乌纱帽传到了民間,成为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隋唐时,皇帝、官员和百姓都戴乌纱帽。但为了区别官位高低,乌纱帽上都配有不同的装饰玉块:一品有9块,二品有8块,三品有7块,四品有6块,五品有5块,六品以下没有装饰玉块。北宋时,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
美国海军军舰在国际海域遭遇伊朗快艇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声称,他已命令美国海军击毁所有“骚扰”美方舰只的伊朗快艇。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约翰·海滕当天也警告伊朗,若存在敌意和敌对行为,美方将在必要时使用武力作出回应。到底伊朗的快艇有何厉害之处,让美国政府和军方的领导都亲自发话要对其下手呢?  从2020年年初开始,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开始了所谓的快艇狼群战术,也就是出动近十艘快艇围绕
最近,非洲最大的国家苏丹即将解体,然而各方反应都正面积极,成为当今这个动荡世界罕见的异数。这与之前的科索沃独立引发的争议全然不同。  首先,如此意见一致的全民公投,在世界各国是少见的。  根据2005年南北双方签署的《全面和平协议》,苏丹南部民众进行了公民投票,而投票委员会于2月7日晚在喀土穆正式宣布了公投的最终结果:98.83%的选民支持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1.17%的选民支持国家统一。  更为
克拉科夫(Cracow)是波兰最热门的旅游城市。直到1596年,这里还是波兰王室所在地,到处是中世纪的古旧建筑和美丽街道。我到达的时候正下着毛毛细雨,街角的青苔散发出茵茵的潮气,浅浅的积水映射出商店的霓虹。这小城规模远逊华沙,又因未遭二战破坏而面貌完好,是真正的古都。  作为犹太人街区,卡奇米日是克拉科夫最迷人的所在之一。远离城中心开阔的中世纪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卡奇米日的狭窄街道和低矮建筑有着
1993年出生的董子健和孙怡从恋情曝光到公布婚讯,都快得让人惊讶,坦荡得不留余地。最开始是甩出一张两人合影就算宣布了恋情,之前被偷拍到的种种路边照两人也从未否认过,显然是真的不想向大家隐瞒恋爱这件事。再后来被拍到去医院做孕检,随后就登上封面宣布结婚,几乎像普通人一般顺理成章。认真和坦白这两种品质,在遮遮掩掩和习惯性撒谎的明星中,实在显得太清流了。    董子健的母亲是第一代明星经纪人王京花,出道至
相对于不断升级的伊博拉病毒和伊斯兰国局势,歧视和反歧视案例更能轻易地挑动英国国民的神经。  新闻视频里几百名同性恋者在一个超市里热烈亲吻,酷似一场行为艺术。  这则新闻发生在距离伦敦七十多公里的海滨小镇布莱顿,这是著名的同性恋聚集地,每年夏天都会举行盛大的同性恋大游行。事情缘起一对女同性恋在超市过道亲吻而遭超市保安警告,这名保安称如果继续该行为必须离开超市。两天后,几百名同性恋者和他们的恋人涌入该
刘巽达在2013年6月19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一些人被“法不责众”的“安全感”迷惑,不少丑陋行为尚未受到“群起攻之”,不堪的涂鸦正给社会文化带来斑斑劣迹,并污染着民族的灵魂。北大是中国知识界的圣地之一,在我们的认知中,想进入这一殿堂的莘莘学子,应该是最具理性和科学精神的青年。然而诡异的是,一些人却用迷信的方法为自己考北大祈愿,在北大未名湖南岸的花神庙后,面对飞翘的屋檐、雕花的石拱、古色古香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