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命题中的重头戏。它直接影响着学生高考语文分数的高低。然而,学生很多的失分并非来自学生自身的能力,而是来自题目命制的失误。因此题目命制的质量影响着高考的公平性,影响学生的得分,也影响着学生的未来。笔者在指导学生备考的过程中,发现近年安徽省现代文阅读命题中存在一些不足。为避免走老路、蹈故常,笔者不揣谫陋,把拙见胪陈于此,以祈引起重视。
不足表现一:选择的文本失当
毋庸讳言,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不一定出自名家,但理应是名篇。只有好的“料子”“坯子”,才能裁制出漂亮的“衣服”。因此要想命好题,第一步就要选好文。入围高考的选文理应如《新课程标准》所说“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是语言、结构、章法,还是文体特征、主题等都应该是经得起品读、耐得住琢磨的。然而安徽省2009年选的《董师傅游湖》,2012年选的《往事》(二)显然就不具备上述特征。
作为一篇小说,《董师傅游湖》的文体特征并不明显,读来更像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小说是叙事性极强的文体,叙事是小说的突出功能。而《董师傅游湖》全文共41句话,与情节有直接关系的叙事话语只有7句,更多的是作者交代性的语言。比如“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得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小说的前四段都是这种笔法写下来,让读者觉得缺少了品味的空间。同样在读这篇小说时,读者会发现作者表达主题的意愿太过强烈,基本上每一段都有而且不止一处的流露作者观点的语句。情节、人物成了作者观点的点缀,这是典型的马克思所批判过的“席勒式”的创作方式。由此可见,命题者选择的这篇小说很难说是篇优秀的小说。
2012年选的是《往事》(二)。作为高考的选文,笔者认为这篇散文有以下不足:一是情感的不真实、显豁。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我”和父亲的灯下对话。主要围绕“我”想去做灯台守,遭到父亲的质疑展开。“我”强烈地向往着去做灯台守,认为灯台守是伟大的、高尚的、富有诗意的,并为之处心积虑了三年。然而父亲却说灯台守不要女孩。这像一盆冷水泼灭了我燃着的梦想。读到此我们很难相信为自己高尚的理想处心积虑三年,却不知道实现这一理想的条件。如果知道实现这一理想的条件,前面的对话就显得多么不真实、做作。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早就指出文学作品,“写景宜显,写情宜隐”,然而通读这篇散文,我们会发现“我”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高尚与伟大,一再地强调灯台守的伟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二是语言的晦涩、藻饰。通读全文,作者在语言上的雕琢痕迹是非常明显的。可能是时代的原因,作者处在文白交替的时代,文中大量的不文不白的词汇,也使得文风不够畅达。“支颐”、“言次”、“慰安”、“中边”等等,这些生僻的词汇使得文章显得晦涩拗口。这样语言风格的文章缺少典范性,选入高考,笔者认为也是失当的。
不足表现二:命题语言和参考答案的失范
梳理近年安徽省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语言,笔者还发现存在表述失范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干语言表述的指向不够清晰明了,甚至存在歧义现象。比如2010年选文《碑》的第12题题干表述为:“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其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就既可以理解为“景物的特点”也可以理解为“景物描写的手法”。而从答案来看,命题者考查的是后者。就这个题干问法而言,学生不答手法其实也不应该扣分。其实如果命题者对题干稍作修改,就会避免理解上的分歧。“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作用作简要分析”,指向就很明确,学生自然也会把景物的特点涵盖在答案中。同样,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的问法也存在两解,兹不一一赘述。二是提供答案术语过于艰深,学术化气息太浓,严重超越了高中生的认知水平。2010年选文《碑》的第14题探究题提供的答案就存在上述弊病。“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何谓“暖笔、亮笔”,命题者语焉不详,这样的理论术语让学生和老师如堕五里雾中。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问“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的第一点就匪夷所思:“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行文舒徐自然。”联系全文来看,这样的答案大概只有命题者可以想得出来,“行文舒徐自然”这样的理论术语大概也只有教授文学理论的教授、博士们会用。命题者大概忘了,应考的只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还有《樱桃》的第12题题干问“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了便于研读,笔者把该句摘录下来:“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春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很显然,这是道考查“语句作用”的题型。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内容上该句写了什么,结构上该句与上下文什么关系,主题上该句对主题有什么作用,三个维度来组织答案。以这样的思维路径,我们不难得出该画线句的作用:①突出强调“樱桃”在传统文化中是“春天逝去信号”的感伤特征。②与下文作者赋予“樱桃”新的内涵形成鲜明对比。③有利于突出文章主题,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息。这样的答案可能更符合常态的思维习惯,也可能更合乎高中生的认知、鉴赏水平。而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①转入对樱桃寓意的阐发。②为樱桃新的寓意作衬托。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从阅卷结果来看,该题的赋分为4分,而难度系数为0.21。得分如此之低,这不能不让人深思,答案的规范是多么重要。不按常理的、不“接地气”的、不合规范的答案,直接干扰学生的正常得分。“阳春之曲,和者必寡”,我们的命题者拟制答案时不可不慎。
不足表现三:参考答案内容的失准
高考题提供的答案最基本的要求应该准确、全面、严谨而有条理。然而近年安徽省现代文阅读命题者所拟制的答案,却存在着明显的失准现象。笔者下面就胪举几例,供方家正之。
安徽省2009年选的《董师傅游湖》的第11题题干表述为“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为“董师傅领小翠游湖”。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关于情节理论的经典命题,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是个故事。‘国王死了,王后死于心碎’就是个情节。”可见情节强调了前后事件的因果情感逻辑。这一理论也早就为我国的文艺理论家所接纳。如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已采纳了这一著名论断。由此来看,安徽省提供的答案就不符合“情节”的特征,而是“故事”了。这一失准的答案就暴露出我们省命题专家小说理论的滞后和不足。
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问“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命题者提供的答案为:“①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行文舒徐自然。②在前五段叙述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借樱桃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丰富文章内涵。③后三段从不同层面提示樱桃寓意,升华文章主旨。”纵观全文,这样的答案也是不够严谨的。文章前面写桐庐的变化,桐君祠正在重修整修、古铜树生发新芽都表现了桐庐的未来充满生机,丰富、坚实、健旺。在此基础上,后三段写樱桃,实际上是借樱桃的形象和寓意来进一步表现桐庐的的生机。可见,前面的内容为后面集中写樱桃做铺垫,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因此参考答案中应该补足这一点才更为完整。同样,2012年安徽省选的散文《往事》(二)的第11题问“‘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而提供的答案中很显然也少了“灯台守是光明的使者的象征”这一种重要的信息。
以上就是笔者在指导学生备考时,发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中的一些不足。不揣冒昧,“无意揭伤疤,有意引疗救”。毕竟高考对考生来说太重要了。
郑伟,赵文汉,语文教师,现居安徽阜阳。责任编校:郑利玲
不足表现一:选择的文本失当
毋庸讳言,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不一定出自名家,但理应是名篇。只有好的“料子”“坯子”,才能裁制出漂亮的“衣服”。因此要想命好题,第一步就要选好文。入围高考的选文理应如《新课程标准》所说“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是语言、结构、章法,还是文体特征、主题等都应该是经得起品读、耐得住琢磨的。然而安徽省2009年选的《董师傅游湖》,2012年选的《往事》(二)显然就不具备上述特征。
作为一篇小说,《董师傅游湖》的文体特征并不明显,读来更像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小说是叙事性极强的文体,叙事是小说的突出功能。而《董师傅游湖》全文共41句话,与情节有直接关系的叙事话语只有7句,更多的是作者交代性的语言。比如“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得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小说的前四段都是这种笔法写下来,让读者觉得缺少了品味的空间。同样在读这篇小说时,读者会发现作者表达主题的意愿太过强烈,基本上每一段都有而且不止一处的流露作者观点的语句。情节、人物成了作者观点的点缀,这是典型的马克思所批判过的“席勒式”的创作方式。由此可见,命题者选择的这篇小说很难说是篇优秀的小说。
2012年选的是《往事》(二)。作为高考的选文,笔者认为这篇散文有以下不足:一是情感的不真实、显豁。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我”和父亲的灯下对话。主要围绕“我”想去做灯台守,遭到父亲的质疑展开。“我”强烈地向往着去做灯台守,认为灯台守是伟大的、高尚的、富有诗意的,并为之处心积虑了三年。然而父亲却说灯台守不要女孩。这像一盆冷水泼灭了我燃着的梦想。读到此我们很难相信为自己高尚的理想处心积虑三年,却不知道实现这一理想的条件。如果知道实现这一理想的条件,前面的对话就显得多么不真实、做作。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早就指出文学作品,“写景宜显,写情宜隐”,然而通读这篇散文,我们会发现“我”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高尚与伟大,一再地强调灯台守的伟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二是语言的晦涩、藻饰。通读全文,作者在语言上的雕琢痕迹是非常明显的。可能是时代的原因,作者处在文白交替的时代,文中大量的不文不白的词汇,也使得文风不够畅达。“支颐”、“言次”、“慰安”、“中边”等等,这些生僻的词汇使得文章显得晦涩拗口。这样语言风格的文章缺少典范性,选入高考,笔者认为也是失当的。
不足表现二:命题语言和参考答案的失范
梳理近年安徽省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语言,笔者还发现存在表述失范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干语言表述的指向不够清晰明了,甚至存在歧义现象。比如2010年选文《碑》的第12题题干表述为:“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其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就既可以理解为“景物的特点”也可以理解为“景物描写的手法”。而从答案来看,命题者考查的是后者。就这个题干问法而言,学生不答手法其实也不应该扣分。其实如果命题者对题干稍作修改,就会避免理解上的分歧。“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作用作简要分析”,指向就很明确,学生自然也会把景物的特点涵盖在答案中。同样,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的问法也存在两解,兹不一一赘述。二是提供答案术语过于艰深,学术化气息太浓,严重超越了高中生的认知水平。2010年选文《碑》的第14题探究题提供的答案就存在上述弊病。“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何谓“暖笔、亮笔”,命题者语焉不详,这样的理论术语让学生和老师如堕五里雾中。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问“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的第一点就匪夷所思:“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行文舒徐自然。”联系全文来看,这样的答案大概只有命题者可以想得出来,“行文舒徐自然”这样的理论术语大概也只有教授文学理论的教授、博士们会用。命题者大概忘了,应考的只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还有《樱桃》的第12题题干问“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了便于研读,笔者把该句摘录下来:“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春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很显然,这是道考查“语句作用”的题型。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内容上该句写了什么,结构上该句与上下文什么关系,主题上该句对主题有什么作用,三个维度来组织答案。以这样的思维路径,我们不难得出该画线句的作用:①突出强调“樱桃”在传统文化中是“春天逝去信号”的感伤特征。②与下文作者赋予“樱桃”新的内涵形成鲜明对比。③有利于突出文章主题,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息。这样的答案可能更符合常态的思维习惯,也可能更合乎高中生的认知、鉴赏水平。而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①转入对樱桃寓意的阐发。②为樱桃新的寓意作衬托。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从阅卷结果来看,该题的赋分为4分,而难度系数为0.21。得分如此之低,这不能不让人深思,答案的规范是多么重要。不按常理的、不“接地气”的、不合规范的答案,直接干扰学生的正常得分。“阳春之曲,和者必寡”,我们的命题者拟制答案时不可不慎。
不足表现三:参考答案内容的失准
高考题提供的答案最基本的要求应该准确、全面、严谨而有条理。然而近年安徽省现代文阅读命题者所拟制的答案,却存在着明显的失准现象。笔者下面就胪举几例,供方家正之。
安徽省2009年选的《董师傅游湖》的第11题题干表述为“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为“董师傅领小翠游湖”。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关于情节理论的经典命题,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是个故事。‘国王死了,王后死于心碎’就是个情节。”可见情节强调了前后事件的因果情感逻辑。这一理论也早就为我国的文艺理论家所接纳。如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已采纳了这一著名论断。由此来看,安徽省提供的答案就不符合“情节”的特征,而是“故事”了。这一失准的答案就暴露出我们省命题专家小说理论的滞后和不足。
2013年选文《樱桃》的第13题题干问“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命题者提供的答案为:“①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行文舒徐自然。②在前五段叙述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借樱桃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丰富文章内涵。③后三段从不同层面提示樱桃寓意,升华文章主旨。”纵观全文,这样的答案也是不够严谨的。文章前面写桐庐的变化,桐君祠正在重修整修、古铜树生发新芽都表现了桐庐的未来充满生机,丰富、坚实、健旺。在此基础上,后三段写樱桃,实际上是借樱桃的形象和寓意来进一步表现桐庐的的生机。可见,前面的内容为后面集中写樱桃做铺垫,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因此参考答案中应该补足这一点才更为完整。同样,2012年安徽省选的散文《往事》(二)的第11题问“‘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而提供的答案中很显然也少了“灯台守是光明的使者的象征”这一种重要的信息。
以上就是笔者在指导学生备考时,发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中的一些不足。不揣冒昧,“无意揭伤疤,有意引疗救”。毕竟高考对考生来说太重要了。
郑伟,赵文汉,语文教师,现居安徽阜阳。责任编校:郑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