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非文化交流之推进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是人类所独创的,反过来又对人类的发展和交往具有重要作用并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中非之间交流频繁,但是,中非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人文交流仍然欠缺,做的远远不够,成为中非交往之间的一块短板。文化交往对中非双方都及其重要,具有支柱性地位。中非交往需要进一步有效地推进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才能有助于中非关系的全面发展,携手共创中非关系的美好明天。
  关键词:文化;中非文化交流;中非关系
  一
  文化是人类特有之现象,影响文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地理环境、生态对文化生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在这一方水土上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区域地理环境给一方之人提供了其历史文化活动之舞台。由于各地区和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不同,所以文化是具有区域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当然,所有人类创造的文化又具有相通之处,因此文化又是具有同一性的。文化的发展途径无外乎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与外界文化交流、碰撞,在交流碰撞中吸收借鉴他者的优秀成果,为本民族的文化注入新鲜之血液。当今世界是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也是文化多元的世界。由于世界的一体化,所以各民族文化之间碰撞交流就成为可能。历史已经表明,凡与世隔绝、封闭保守的民族,其文化必然会落后,成为弱势。因此,在当今文化多元的世界,积极地进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亦应采取正确之态度。首先,我们应深深植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要不得。其次,应积极的与外界交流,与他者交往,在交流中尊重差异,相互借鉴,博采众长,共同发展,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拿来主义可取,封闭保守主义、民族狭隘主义要不得。只有秉持这些正确的态度,才能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从而有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
  中国与非洲,虽远隔重洋,相去万里,但双方交往由来已久。目前,中非之间经贸交往密切、政治互访频繁,但目前中非人民对对方的了解与认知,特别是在历史、艺术、观念、传统与价值观等更深层次和领域的交往与与认知,总体上还是比较笼统,比较表层的。双方文化交往、人文交流远远不够,这是当前中非交往之间的一块短板。当下和以后中非人文交往尤为重要,应加强彼此间的文化往来。因为:首先,著名的“木桶效应”:决定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板。因此,需要加强中非双方的人文交流,弥补中非交往中文化交往之短板。其次,只有双方加强人文交流才能更全面的理解对方,才能更持久地进行交往,这是“民间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务实双方交往的民意基础。另外,双方文化的交往,有助于各自的文化自觉,并且在交往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从而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彼此的文化,也有助于中国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完善。再者,与非洲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在全球化时代拓展当代中国人的全球文化视野,有助于当代中国人形成更具异域文化包容度的心胸,及对多元文化风格与样式的鉴赏能力,这对变革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及思维方式,激励当代中国人的创新灵感与想象力,都有积极的意义。最后,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经济发展较快,文化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硬实力和软实力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因此,在提高国家硬实力的同时也需要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文化的进一步走出去。非洲不仅是经济开发的新边疆,也是文化走出去的新边疆。积极地与非洲开展文化交往,加强对非洲的了解,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中国提高软实力,更进一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并非像双方的经济与政治交流那样具有基础性作用,但是我们不可忽视它在中国对非洲战略中的重要支柱作用。
  三
  文化传播和交往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含:战争、教育、商贸往来、人口迁徙,当代还有大众传媒等。当前中国文化在非洲的传播、中非文化的交往,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
  (一)、不断加强中非双方的学术交流、著作翻译和教育合作。
  中非双方文化的交往应当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加大彼此之间对双方学术活动的支持,积极举办学术会议、智库论坛和学术互访、思想交流活动。加强学术的话语体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加大对双方学术作品和文化常识的介绍、翻译和出版。扩大中非教育合作,增加双方留学生的人数和留学交流活动的频次,加大双方的人才联合培养力度;不断完善孔子学院在非洲的建设和对当地的融入。
  (二)、推进中非之间的文艺活动和文艺演出。
  中非双方应该积极的举办文艺活动演出:1.让非洲的文艺团积极的在中国民间进行演出;2.让中国的演出团到非洲演出,传播中国文化;3.联合组建中非文艺团体在中国和非洲进行巡回演出。如此,既可以加大民间对双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双方文艺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加大中非文化产业合作和赴非企业、在非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积极推进中非文化产业的合作,既能生产出体现中非各自特色的文化产品,也要能生产出融合中非双方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鼓励在非企業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积极的了解和尊重非洲文化,融入当地社会。在汲取借鉴非洲艺术,共同开发非洲旅游资源上,中非企业合作可以有新的空间和领域。
  (四)、加大中非双方公共媒体的合作与交流。
  加大中非媒体之间的合作,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作用。中国与非洲有关国家应尽早将公共传媒的交流与合作列为双方文化交流的重点内容,使中国的广播、电视在不久的将来能实现在非洲多数国家“落地”。中非应加大影视、报刊、广播、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地互派媒体记者,深入双方的民间进行实践、调研从而加深对彼此的真实报道和真实印象,避免被西方报道的干扰和歪曲。多增设一些报道点和媒体的分支机构,加大双方媒体对彼此的了解力度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社会文化的报道。
  (五)、推进双方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非双方应加大文化团体、社会组织、企业联合会、慈善机构、旅游机构的合作以及双方活动的频次。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文化宣传、互利合作和亲近社会、贴近民众的作用,务实好文化交往的民间基础。
  总之,文化具有差异性和互通性,中非要在进行经贸合作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人文之间的交流;在进行文化交流时,中非双方需要加强合作,尊重差异,相互借鉴,积极地认识和发扬彼此文化的共同性,求同存异,避免分歧和冲突。如此,彼此文化才能和谐共处,中非双方才能互利共赢,中非关系才能全面可持续发展,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鸿武.非洲文化与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杨君.投资非洲文化先行[N].国际商报,2006-10-26(003).
  [3]周海金,刘鸿武.论文化的互通性与差异性对中非关系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11(6):41-47.
  [4]解飞.中国同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J].西亚非洲,2006(06):59-61.
  [5]卡林·巴蒂利,宋捷.中国对非洲的文化战略:重要性、前景与挑战[J].西亚非洲,2009(5):24-28.
  作者简介
  修浩(1991—),男,安徽亳州人,浙江师范大学2016(非洲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洲历史与文化、中非关系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的高校中隶属于的文科,是基础性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经历了较长时間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更是加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为了能够在高校中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教育部颁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大纲。现如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在以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中我们除了继承原有教学模式中的优点,还要开拓新思路,培
期刊
摘 要: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项目的贯穿,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形成一个整体,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并掌握,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能够明白学到的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融会贯通,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从而最终使学生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高就业质量。将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融入到室内设计教学中呼应了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与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作者在进行经贸翻译中发现的相关问题,经过分析得出克服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经贸翻译的质量,对英语学习者提高经贸翻译水平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翻译;经贸;技巧  一、经贸翻译的定义及特点  1.经贸翻译的定义  查找资料不难得出,经贸翻译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确定的定义。结合众多对经贸翻译的定义,笔者认为经贸翻译就是在各国经济贸易交流中,将一国语言准确无误地转化为另一国语言
期刊
摘 要: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对中国的侵略,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改变了一部分士大夫的心态。他们一些人开始转变观念,积极向西方学习,其中,冯桂芬也逐渐改变传统思想,试着提出新的观点,以此实现社会变革。  关键词:冯桂芬;社会变革;观点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西方国家多次侵略中国。而当时的中国还是处于清朝封建统治之下,统治阶级在风雨飘摇中竭尽全力维护爱新觉罗氏政权。在士大夫群体中就有人试着接
期刊
摘 要:相声是一种艺术的笑料,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在相声中已成为“快餐”不可或缺的“人民食品”。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影响,相声的发展不尽人意。本文就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相声的起源;现状;未来  一、相声的起源  相声起源于清代咸丰、同治时期的一个民间笑话。据史料记载,《海游》的表演最初被一个人形容为第一部单口喜剧中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后来又增加了歌唱,在唐代,有
期刊
摘 要:在设计学校建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教学的使用功能需求得到满足,而且需要弘扬地域特色和校园文化。而通过绿色建筑设计,能够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使学校建筑的环境更加节能环保。所以,学校绿色建筑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及健康成长。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学校;绿色;建筑;设计  在设计学校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生态环保,利用创新设计来实现建筑资源的节约,
期刊
摘 要:电梯是现今人们出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类型,为了能够对人们的电梯使用要求进行满足,进一步提升电梯使用舒适性,做好电梯物联网的应用则成为了一项重点内容。在本文中,将就电梯物联网建设管理的新思维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电梯物联网;建设管理;新思维;  1 引言  在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使得电梯成为了人们出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且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对其使用的舒适性与
期刊
摘 要:普法栏目剧是以真实案件为原型,通运用情景剧及微电影等形式进行还原再创造,展示在广大观众面前,以达到普及法律常识,提高人们的法律意思为目的。普法栏目剧出现之后收到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在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一些地方卫视均开播普法栏目剧,虽起到了普法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提高品质更好地发展是本文探索的目标。  关键词:普法栏目剧;存在问题;发展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因好心人见义勇为的行为没有得到公正对待,甚至因为自己的好心,在实施救助过程中却让自己权益受损得不到补偿,更有甚者将自己也卷进了案件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冷漠,基于此,《民法总则》新规专门出台了相关条款来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本文以此为契机,对见义勇为的保护和救济进行研究,并对进一步完善相关条款作出一点思考。  关键词:《民法总则》新规;见义勇为;保护;救济  一、我国对见义勇
期刊
摘 要:词作为音乐文学,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在宋代消费文化与享乐风气盛行的背景下,大放光彩。《鹧鸪天》词作为一个受欢迎的词调,其填制发展历程和整个宋词的发展趋向相一致,并有大批词人填制此词。本文从题材和艺术特征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宋代《鹧鸪天》词的特色,以期对该词调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宋《鹧鸪天》词题材研究  在文学史上,宋词与唐诗相提并论,但宋词的题材长期以来却被人们认为“狭窄”。叶嘉莹在《唐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