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分子在光合膜内取向初探

来源 :植物生理学报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oliver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正常大麦与缺乏叶绿素b大麦突变种的类囊体中分离提纯捕光叶绿素a /b—蛋白复合体和光系统Ⅱ颗粒,比较其线二色光谱,以及光合膜受到不饱和脂肪酸处理时线二色光谱的变化,参照几种光合色素的标准吸收光谱,初步分析和探讨了叶绿体光合膜中各种线二色组分可能的取向,提出了难以分辩的710~730 nm区域、624nm和595 nm处存在弱二色成分的证据。 七种高等植物叶绿体线二色光谱的成分大致相同。离体叶绿体在不同贮存条件(温度、时间等)下的线二色光谱,在一定范围内表明其色素及色素蛋白复合体具有稳定性。
其他文献
轻度水分胁迫使小麦幼苗叶片呼吸升高时,叶中琥珀酸去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均明显升高;而同样胁迫使根呼吸下降时,根中这两种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叶和根中ATP酶分解活性在胁迫下都明显升高。轻度水分胁迫使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叶中有明显的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抗旱品种的酶活性较高,胁迫使此酶活性降低。
期刊
当根层土壤水分含量不足,作物体内出现水分胁迫时,小麦叶片两面气孔的反应有明显差异。远轴叶面气孔对水分胁迫的反应比近轴叶面气孔敏感。当出现水分胁迫时,远轴叶面气孔首先收缩,且收缩的程度比近轴叶面气孔大。远轴与近轴叶面气孔阻力的比值(r_(ab)/r_(ab))与根层平均土壤水势(Ψ_s)有关,当Ψ_s大于-50 kPa时,r_(ab)/r_(ad)基本稳定在1.5左右,而当Ψ_s小于-50 kPa时
期刊
四棱豆根瘤固氮酶活力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两个峰分别出现在14:30和20:00;其固氮酶活力日变化与叶片酰脲含量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67,且与根、茎、叶的酰脲相对丰度(URA)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61,0.76。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根瘤固氮酶活力与叶片酰脲含量以及酰脲相对丰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贮存在30℃条件下5 h不影响植物材料的酰脲相对丰度。四棱豆叶片酰脲相对丰度可作为估价根瘤固氮酶活力的
期刊
BR促进小麦胚芽鞘伸长的生理活性大于IAA,但高浓度的促进现象不如IAA明显。BR刺激乙烯生成与浓度相关。BR和IAA混合处理,对芽鞘切段的伸长、乙烯释放和H~+分泌都表现了加成作用。这二种激素在作用时间上有明显的差别,BR作用的滞后期更为清楚。BR有拮抗ABA对小麦胚芽鞘切段伸长的抑制作用。
期刊
以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技术,研究从水稻、玉米、花生和苋菜的成熟及衰老叶片分离的叶绿体中O_2~-的形成,以及干燥叶绿体和叶片粉末的有机自由基。经紫外光照射后老叶叶绿体的O_2~-浓度比成熟叶增大10~249%。冷冻干燥叶绿体及烘干叶片粉末在辐照前后皆有明显的单峰信号。辐照引发两种干样中形成更多的有机自由基。老叶制备的干样不论辐照或暗下都有较高水平的自由基。以上结果表明,叶片的衰老与自由基引起的损伤有关
期刊
萌发豌豆的上、下肢轴均能诱导子叶中淀粉酶活性,外源GA和6—BA具有类似胚轴的作用。离体子叶的淀粉酶凝胶电泳只有一条活性极低的酶带,连生子叶中有两条酶带,其中由胚轴诱导新出现了一条活性很高的同工酶带,它的活性受亚胺环己酮的强烈抑制,而受放线菌素D影响不大。推测豌豆子叶中存在淀粉酶的长寿命mRN—A,胚轴和外源激素的作用在于促进mRNA的翻译。
期刊
外源NAD~+对小麦叶片线粒体内甘氨酸、苹果酸及α—酮戊二酸氧化都有促进作用。当几种呼吸底物同时存在时,其中甘氨酸的氧化抑制了其他底物的同时氧化,因为催化这两类废物氧化的酶对NAD~+的亲和力和对NADH/NAD~+比值的敏感程度有差异,催化甘氨酸氧化的甘氨酸脱羧酶对线粒体基质内可利用的NAD~+的亲和力分别比苹果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亲和力大约1或2倍。另外,甘氨酸亦可通过保持线粒体基质
期刊
纯化的高粱PEP羧化酶活性随pH升高(pH6.6~8.0)而增大。在G6P和Mal存在下,酶活性仍有随pH升高而增大的趋势,但G6P对酶的激活百分率和Mal的抑制百分率随pH升高而降低。高粱PEP羧化酶活性的最适温度高于40℃、酶的催化效率(V_(max)/K_m)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高温下,反应激活能降低,Mal对酶活性抑制百分率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I_(0.5)值增大,Mal增大K_m(PEP)
期刊
以NO_2~-处理作为模式试验,研究了大气污染物NO_2对菠菜的伤害。NO_2~-对植物细胞的伤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伤害,在暗中或光下皆发生,表现为对膜透性的破坏和酶活力的抑制;另一类仅发生在光下,通过自由基反应引起膜脂过氧化和叶绿素的破坏,O_2~-和·OH的自由基清除剂能明显减轻由NO_2~-引起的伤害。
期刊
离体的大豆下胚轴线粒体,在人工衰老条件下,产生了结构膨胀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下降。衰老的线粒体也发生膜脂的过氧化作用——丙二醛、脂质的氢过氧化物和荧光脂褐色素明显增加。而且,线粒体衰老时产生的膜脂过氧化产物雨二醛,可能是膜脂的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亚麻酸发生过氧化反应的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