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全年总目录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xinqi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题报道
  ◆寄语2006,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展望 1(P4)
  信息技术课程理论建设:关注基础,研究关键 董玉琦1(P6)
  抓住总结性评价这个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牛鼻子 李艺1(P7)
  面向“十一五”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与教学 苗逢春1(P8)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将跨越式前进 王陆1(P9)
  辞岁迎新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裴纯礼 1(P10)
  ◆面向“1对1”增强学习技术 2(P4)
  面向“1对1”增强学习技术——科技增强学习的研究和实践 陈德怀2(P5)
  增强学习技术创新应用的可能性思考——探索“1对1”增强学习技术内地发展前景 林建祥2(P9)
  产学研互动推进增强学习技术 2(P14)
  ◆探寻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之路 3(P4)
  寻找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供与求之间的平衡点 马志强 杨明月 张剑平等3(P5)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思考 黄荣怀 张进宝 3(P11)
  国外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究 王盈 李利 朱晓男 3(P14)
  ◆Web2.0催生Edu2.0——Web2.0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 4(P4)
  Web2.0与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化发展 阳英 杨英4(P5)
  Web2.0教育应用 庄秀丽 4(P10)
  Web2.0在教育中应用的精彩案例 张渝江 杨立建 齐伟 4(P13)
  ◆加强课堂数字化环境建设,推进课堂教学创新与发展——2006课堂教学信息化发展论坛综述 李光良 王彬彬5(P4)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探索信息化创新应用——专访山东省淄博市教育局局长张洪亮 王晓波 邵秀蔚5(P7)
  2006课堂教学信息化发展论坛专家报告解读 司洪海 周微波等 5(P10)
  ◆共创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智慧——ISC走进中国 郭雨6(P4)
  桑新民、李曙华教授谈ISC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曹丹6(P6)
  ISC的知识框架和服务 梁丹 6(P10)
  ISC全球化学习中心学校的十大标杆与个案分析 罗筱 6(P12)
  ◆信息技术推动优质学校建设 7(P4)
  优质学校的理解与建设 刘向永7(P5)
  创造无线学习的新可能 李华隆7(P9)
  无限学习 学习无限 陈庆洋 7(P11)
  无所不在的学习 许哲伟 7(P14)
  天津一中:使数字化建设发挥最大的效益 杨仲禹 程凯成 7(P16)
  ◆2006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创新论坛隆重举行 8(P4)
  创新引领发展——2006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创新论坛综述 刘向永8(P5)
  普及应用 提高效益 李天顺8(P9)
  一个网站与一项实验 朱永新 8(P11)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年历程回顾与总结 李克东 8(P13)
  教师博客的兴起:教育学视角 蒋鸣和 8(P14)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概念、热点、问题 张际平 8(P15)
  21世纪学习与资讯素养 李芳乐 8(P16)
  台北市资讯教育现况与未来发展 韩长泽 8(P17)
  信息环境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层思考 游泽清 8(P18)
  学校、区域、企业代表发言 陈晓明等 8(P19)
  VCMEDU.com杯2006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主题网站展评活动隆重举行 8(P26)
  应用引领教育网站建设——2006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主题网站展评回顾 陈美玲 柳栋 8(P27)
  主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的反思 陈庆贵 8(P28)
  数位学习内容与学习社群 林奇贤 8(P29)
  基于网络的校本研究 叶平 8(P30)
  主题学习资源设计探索 柯清超 8(P32)
  根据新课标建设特色教育主题网站 庄秀丽 8(P33)
  Edudig.net,挖掘教育智慧 张渝江 8(P34)
  教育主题网站的应用之道 武健 8(P35)
  教育博客发展之路 柳栋 金陵 李光良 陈耘 8(P36)
  ◆对话高中新课改:理论指引与经验借鉴 董玉琦 段青 叶金霞 方其桂9(P4)
  实践高中新课改:实施策略与理性思考 9(P7)
  积极、稳妥、创新、务实——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实施策略 魏雄鹰9(P7)
  天津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策略 高淑印9(P9)
  福建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策略与思考 周锋 9(P10)
  福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实施策略 黄道亮 9(P11)
  求真务实稳中求进——扎实推进沈阳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陈莹 9(P13)
  让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在理性思考中走进课堂 王勇军 9(P14)
  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解读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八个“关键词” 郭凤广 9(P15)
  ◆“教育在线”与数码社区建设 10(P4)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与“教育在线”的故事 张曼凌等 10(P5)
  数码社区的理解与建设 朱永新10(P13)
  ◆台北市资讯教育推动现况及未来展望 11(P4)
  建立优良便捷的资讯教学与学习环境 11(P5)
  提升教师运用资讯科技融入各领域的教学能力 11(P8)
  发展数字化的课程教材与软件 11(P9)
  培养学生现代化及自主学习的资讯能力 11(P11)
  台北市资讯教育未来展望 11(P12)
  ◆点亮手中的“阿拉丁神灯”——运用魔灯(Moodle)创建和管理网络课程 12 (P4)
  黎加厚教授答魔灯(Moodle)相关问题 黎加厚 冯均芳12 (P6)
  教师如何创建魔灯(Moodle)课程 邢丹平 12 (P10)
  魔灯(Moodle)网络课程学习资源中的活动设计 刘荣光 12 (P10)
  魔灯(Moodle)在网络探究式学习中的应用 兰青 严超 12 (P15)
  
  探索
  数字故事——打开可视化学习的新视角 陈静娴 刘云华 2(P23)
  翅沉高翔难——农村学校校园网应用一瞥 彭敦运 5(P27)
  构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持续发展机制 文付才 5(P30)
  教育博客区域推进的实践与思考 李光良 王迎军 6(P21)
  英特尔R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实施效益评估综述 韩立福 左晓梅 7(P2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技术理性应用思考 房雨林 9(P23)
  依托数字化校园实现网络化无缝隙管理 段天虹11(P15)
  
  视点
  从教学手段的整合到课程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探索 蒋鸣和 1(P18)
  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与教育改革 朱浩东 初娜娜 6(P19)
  以典型示范带动应用普及发展——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访谈录 周轶 孙雷 9(P19)
  “网络一代”的学习 胡泳 9(P21)
  
  巡礼
  应用带动建设 实践促进提高——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信息化建设纪实 钱澜 1(P22)
  中外名校校长对话:沟通 协作 成长 1(P24)
  新课程:探索、开发与实施——郑州市第102中学信息化探索之路 崔振喜 穆力军 2(P26)
  中外名校校长对话:推动技术应用的创新策略 吴秉健 穆力军 2(P28)
  对网络教育的思考 李静 2(P30)
  “一网情深”做管理——一位校长平常一天的工作“流水账” 邱华国 3(P23)
  架构应用型校园信息网——“蠡风”校园信息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黄祥平 张程 王小平 3(P25)
  中外名校校长对话:网络教育项目协同共建 吴秉健 苏晓春 3(P27)
  打造虚拟学习社区 构建嘉信数字化校园 刘宇平 许勇辉 4(P23)
  中外名校校长对话:发挥校长的领导能力 强化学校信息化教育 吴秉健 许勇辉 4(P26)
  教育信息化及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 郑芳 4(P28)
  放眼全球化视野 聚焦开放式办学 吴秉健 甘培霖 5(P22)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 甘培霖 5(P25)
  中外名校校长对话:参与国际校际交流 共享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智慧 吴秉健 钟和军 6(P23)
  让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需要之中 王晓波 冀风芳 7(P22)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邓华声 7(P24)
  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提升学校教育服务品质 顾文权11(P17)
  营造信息化环境,谱写教育新篇章 吴仁昌11(P19)
  信息技术条件下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邹江文11(P21)
  悉心规划 运维有度——上海位育中学数字校园规划与建设交流访谈录 刘晓峰11(P23)
  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 刘晓薇12(P17)
  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行动研究 赵文安12(P19)
  提高“整合”的层次,让学生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网络教学实践与体会 梁力佩12(P19)
  最是书香能致远——《多维互动阅读》网络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思考 熊金辉 施虹冰12(P17)
  
  域外采风
  信息化浪潮中崛起的学校——以教学软件在萨腾小学的成功应用为例 魏小山 1(P26)
  开源软件进学校,准备好了吗等 张渝江 陈凯 1(P28)
  开启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门的12把金钥匙 Bruce M.Whitehead 吴秉健 2(P31)
  教育技术应用的七个金点子 Bruce M.Whitehead 吴秉健 2(P33)
  用电脑游戏进行历史教学等 张渝江 周华杰 2(P34)
  游戏与学习 张渝江 周华杰 3(P31)
  美国校长对NCLB教育法案的反思 Pete Hall 吴秉健 4(P29)
  美国新教师技术整合的自我评价方案 洛丽·杰克逊 吴秉健 5(P32)
  技术投入的新方向——美国《教育周刊》Technology Counts 2005译介 柴胜福 包正委 6(P26)
  布什政府教育技术投入的侧重点已不同其前任 王慧敏 6(P28)
  远程合作学习——互联网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新窗口 刘慧琴 7(P29)
  当学校教育遇到Web 刘晓峰 张翼 罗文云 9(P26)
  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述评 朴成日 9(P29)
  韩国重视U-learning实践与研究 朴成日 9(P33)
  美国教育技术整合论坛:技术提高教育质量 吴秉健10(P16)
  虚拟旅游:足不出户环游世界 王文10(P18)
  发展韩国Edutainment产业,打入中国市场 朴成日10(P20)
  黑白之争 张渝江11(P25)
  韩国掀起M-learning浪潮 朴成日11(P27)
  韩国建构“网络学习体系” 朴成日12(P29)
  Web2.0融入教师的每一天 David Warlick 张渝江 周浩慧12(P30)
  
  信息技术课
  纵情演绎 放飞声音——“声音的采集与加工”单元学习活动 Michael Miller 吴秉健 1(P32)
  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内容的对话 王志忠 1(P37)
  揭示计算机软件的奥秘——编程加工信息 王爱胜 霍瑞英 1(P39)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林杉 1(P42)
  学生能尝试 尝试能成功——信息技术课“排版”中的尝试教学 朱斌 1(P45)
  以评优课为载体,丰富教师业务培训 方其桂 张骏 2(P36)
  以活动交流促教学提高 李尚仁 2(P38)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亟待深化 朱光明 2(P39)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学体系的构建 叶志坚 2(P41)
  “任务驱动”教学的误区及其策略 夏建生 2(P46)
  用“任务驱动”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窗口的组成与操作》教学案例 姚武东 史宏文 2(P49)
  我理想中的信息技术课堂 陈莹 3(P33)
  从举轻若重到举重若轻 沈松华 3(P34)
  走进信息技术教学现场 曲玉苹 张成光 3(P36)
  高中信息技术“网络下载”一课教学现场 王爱胜 3(P38)
  高中Prolog教学与问题情境的创设 黄秉刚 3(P40)
  《和键盘握握手》教学设计与反思 丛琳 3(P46)
  令人费解的人工智能 陈凯 4(P31)
  我们理想中的信息技术课堂 钟和军 陈红 李妮 4(P33)
  “我也能做好3D特效”一课教学现场 石东妮 4(P36)
  真的神奇吗——《神奇的闪客之旅》课堂观察分析 汪细强 4(P39)
  巧妙构思 以“生”为动——《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教学案例 姜莉 冯季伟 4(P43)
  编码与通讯 陈凯 张杨 5(P34)
  小学信息技术课《神奇的图块》教学现场 叶柳苗 5(P36)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以《网上交个好朋友》教学设计为例 李伟 郑雷 5(P39)
  “落叶缤纷”——Flash曲线运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廖滨 5(P42)
  给数据库教学支几招 郑丽君 5(P45)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用能力培养的体现 万缨 5(P47)
  程序设计与逻辑陷阱 陈凯 王浩乐 6(P30)
  小学《字形与字体》 卢声怡 6(P31)
  Word综合应用——制作电子贺卡 李玉霞 彭菊花 6(P34)
  游戏法教学:抽象性算法的最佳溶剂 蔡晓云 6(P37)
  搭起信息“台”,唱响创新“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渗透创新教育的方法 张国伟 6(P40)
  关于信息 陈凯 7(P32)
  初中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索 樊志华 7(P33)
  设置文字格式 沈松华 7(P36)
  “二次分组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彭朝仓 7(P39)
  传统节日知多少 夏学华 7(P41)
  玩转搜索引擎 陈凯 8(P38)
  电子教室软件合理应用的策略与实践 王志忠 8(P39)
  图形与图像的数字化 孙芳茜 8(P41)
  小球作平抛运动 谢归元 8(P44)
  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自主研讨 傅蕾丝 8(P47)
  一次机会 一点压力=创造精彩 李华 8(P48)
  分布式计算 陈凯 江华 9(P34)
  我是电脑绘画小高手——《创作画图》教学设计 包士娟 冯伯虎 9(P35)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 马艳梅 9(P38)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曹恒来 9(P41)
  生活: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高中信息技术课如何与生活紧密联系 高燕芬 9(P44)
  课近尾声师不怠铃声虽响意犹存——谈信息技术课的收尾技巧 韩玉珍 9(P46)
  分支语句 陈凯10(P21)
  《图像的合成与表达》教学设计 郑文云10(P22)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与管理 李玲10(P25)
  小学信息技术课成功要素浅析——以“文件与文件图标”一课为例 张龙10(P27)
  “技术淡化”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刘超10(P29)
  以博客推动信息技术活动课的开展 欧阳玲 吴爱玲10(P31)
  IP地址 陈凯11(P28)
  《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教学现场 方琴11(P29)
  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数字生活体验——《获取信息的渠道》一节的教学设计 徐劲梅11(P32)
  小学信息技术《图文混排》案例分析 谢琪11(P35)
  电脑游戏:让人终身眷恋的“玩”中“学” 沈峥嵘11(P37)
  小学信息技术任务设计的“六性” 郑玉国 董自明11(P40)
  有趣的网络域名 陈凯12(P32)
  “for循环结构”的教学设计 郑玉国 张丽12(P33)
  “数值计算”教学现场 丛宏12(P36)
  从“启发式”教学到“互动式”教学 游建波12(P39)
  应该重视知识技能还是理论方法 程建娜12(P4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试验与研究——以“体验程序的运行过程和作用”为例 张骏12(P45)
  伙伴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尝试 张秀常12(P48)
  探究学习——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 高卫豪12(P49)
  
  课程整合
  读史使人明智——课程整合的脉络梳理及各家观点 任春亮 1(P49)
  整合前与整合后的变革 张际平 1(P51)
  整合:用技术去重构 吴向东 1(P53)
  整合因需要而精彩 肖年志 1(P54)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分析方法——S-T篇 魏宁 1(P55)
  痛定思痛——近年课程整合状况“追诉” 张熙春 1(P58)
  教育Blog引领我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徐邦桃 1(P60)
  网络环境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郑芳 1(P62)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的再认识 王荣良 2(P52)
  中小学管理学视野的课程整合 陈海洋 2(P54)
  教学设计是整合的灵魂 刘党生 2(P56)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走出整合的困境 唐晓勇 朱爱军 2(P58)
  整合,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宋慧平 2(P59)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分析方法——FIAS篇 魏宁 2(P60)
  几何画板与物理教学 张熙春 2(P63)
  足球教与练 巧用计算机 汪玮琳 兰师文 2(P66)
  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郑敏芬 2(P67)
  《动物的进化》教学设计 陈燕玲 3(P49)
  鸣鸟——当地鸟类的研究 金玉 3(P50)
  我们的理想,授人以渔 余建文 3(P51)
  “整合”有学问——《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分析 李军 3(P52)
  失败的收获 李霞 朱晓红 3(P54)
  “网络版化学元素周期表”在教学中的应用 邹少兰 周国芳 3(P56)
  网络评价——学生课外学习的新动力 费海明 3(P58)
  FlashPaper2在电子教案开发中的应用 邹晓 3(P61)
  超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金陵 3(P6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之效能 王勇 3(P64)
  永远的英雄 张仙 张艳明 4(P46)
  走进“英雄的世界” 马立新 4(P48)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教育永远的追求 杨为中 4(P50)
  精彩出在学生那里——《拉丁美洲音乐》整合教学尝试 王一然 4(P51)
  《月球探秘》课例设计及评析 冯伯虎 张锋 4(P54)
  图形计算器在数列探究中的应用 林米儿 4(P56)
  网络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层次、模式及误区摭谈——网络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思考 刘泽培 4(P59)
  让语文课堂走向“自由王国”——“老三样”与新手段的结合 穆憬 5(P48)
  《利用信息技术定量分析三角函数图像》教学设计 张伟 5(P51)
  深层次探索网络教学的有效性 刘泽培 5(P54)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功能解析 夏一蓁 5(P56)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实验复习 黄咏梅 5(P58)
  一堂网络课《古代诗歌赏析》对我心灵的震撼 陈英 5(P61)
  整合课的评价首先是对评价标准的整合 沙凤林 5(P63)
  博客: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平台 柳永忠 5(P64)
  博客:我的成长根据地——一位青年教师与博客的不解之缘 顾忠良 5(P65)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概念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高奎德 闫红云 6(P42)
  小心步入网络环境下课程整合的误区 张志刚 6(P46)
  E网反思随笔促我成长 周如俊 6(P49)
  基于网络教育论坛的教育反思:教师教科研成长之路 谢道权等 6(P51)
  Inspiration与Blog及其整合策略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叶鹏松 6(P54)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李静 6(P56)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几点认识 张志平 6(P58)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之我见 薛朝花 6(P59)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建模课程整合的研究 骆魁敏 7(P44)
  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运用试探 蔡祖泉 赵刚 周恩兴 7(P48)
  在整合中优化 在审美中教学 齐斌 7(P52)
  一切从需求出发 周美英 7(P56)
  别让语文教学仅仅成为学生的“表演秀” 成定能 7(P58)
  “聊聊京剧”教学之技术篇 林颖 黄吉雁 8(P50)
  “聊聊京剧”教学之资源篇 林颖 黄吉雁 8(P54)
  “聊聊京剧”教学之设计与体会篇 林颖 8(P56)
  博采众长,探索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陈莹 8(P59)
  因效果而选择,因整合而精彩 陈鲁峰 李冰 8(P62)
  多媒体与音乐教学 胡倬 8(P64)
  “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胡泽彬 9(P48)
  “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及其应用”教学片断实录 汤永东 9(P50)
  《梁山伯与祝英台》课件赏析 赵姝 卞龙宝12(P66)
  积件整合模式的优秀范例——评《梁山伯与祝英台》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杨春发12(P68)
  基于XML的Flash选择题测验模板的研究与实践 张培山12(P69)
  不等式a2 b2≥2ab的证明 许思贵 张雁12(P72)
  定位入侵校园网服务器的黑客 牟晓东 杨鑫芳12(P73)
  
  教育连线
  超链接
  网络管理 轻松实现——网管工具软件 张文 于清华 1(P78)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史小教育在线 张立新 1(P80)
  让你的课件更精彩——视频文件处理软件 国文成 严伟 2(P78)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中华诗词网 张驰 2(P81)
  让你的课件更精彩——音频文件处理软件 国文成 韩文智 3(P75)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机器人教育在线 黄利锋 3(P79)
  让你的课件更精彩——图片文件处理软件 国文成 吴卫国 4(P72)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中华在线词典 刘明 4(P74)
  让你的课件更精彩——文字文件处理软件 国文成 李洁辉 5(P78)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中学政治教学网 黄华林 5(P80)
  让你的课件更精彩——动画文件处理软件 国文成 李洁辉 6(P74)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龙之志”网上读书网站 郁栋 6(P76)
  轻松实现“屏幕”一手抓 王红丽 宫淑红 7(P71)
  应用促进发展,发展服务教育 朱家良 8(P77)
  网页浏览软件的教学应用 李玉萍 丁秀凤 9(P79)
  远程控制类软件的教学应用 袁泮年 林旭红 张金丰10(P68)
  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教育城域网建设永恒的主题 陈锡坤10(P70)
  佛山支教在线:壮志河池,情洒壮乡 吴雄刚10(P72)
  电子阅读软件的教学应用 李建伟 苏丽 张金丰11(P72)
  音频软件的教学应用 冯树奂 张金丰12(P74)
  博客展示
  行走教育 记录精彩 1(P82)
  新教育实验:“追梦人”的“梦想剧场” 朱永新 1(P83)
  汉博教育博客:科学教育的学习共同体 张国宪等 2(P83)
  为了博客,为了教育 2(P84)
  成长博客:教师共同成长的摇篮 蒋敦杰 3(P81)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想 刘良华 3(P82)
  ME博客: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可靠平台 朱宇辉 伍文杰 4(P76)
  我与“ME博客”共成长 赵三多 4(P77)
  搭建教师博客群,开启自由心路历程 梁辛 5(P82)
  我的博客情结 何胜 5(P83)
  天津教研叙事群——助推新课程改革 霍晓宏 6(P78)
  探索基于Blog的网络教研 高淑印 6(P79)
  博客因我精彩 我因博客生动 陈小丰 7(P73)
  剑出鞘 顿生辉 林辉剑 7(P74)
  大家语文博客网 芮琼 8(P79)
  诗意语文精彩“大家” 郭学萍 8(P80)
  江阴教育博客:为教师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刘开 9(P81)
  在Blog中欢跳教育舞蹈 郭利东 9(P82)
  化学教研博客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郑少敏10(P74)
  斑斑马的化学世界 郑少敏10(P75)
  博客——让生命更灿烂 吴艳11(P74)
  畅游Blog 天地竞宽 吴艳11(P75)
  芦芽——记录我们的成长足迹 徐明荣 晏君良12(P76)
  在Blog中成长 陆美娟12(P77)
  论坛热点
  整合的瓶颈:观念和技术的矛盾 黄利锋 1(P84)
  博客=教师专业成长? 郭凤广 2(P85)
  利用博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张拥军 2(P86)
  课堂中如何真正落实评价 陈亮 3(P83)
  追求评价与课堂教学的和谐融合 谢作如 3(P84)
  信息技术老师,你具备合作意识吗 郭凤广 4(P78)
  合作,不能好到这种地步 王爱胜 4(P79)
  “整合”与“应用”、“辅助教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夏建生 5(P84)
  认识整合 指导实践 马忠明 5(P85)
  信息技术教师该怎样实现自身的价值 郭凤广 6(P80)
  走专业成长之路,实现自身价值魅力 邓亚玲 6(P81)
  新课改条件下,信息技术优质课“优”在哪里 刘芳 7(P75)
  信息技术优质课,先“忧”后“优” 郭凤广 7(P76)
  面对信息活动无原则地泛滥,如何找到课程的位置 郭凤广 8(P81)
  关注活动内涵体现课程价值 夏建生 8(P82)
  信息技术新教师,路在何方 朱莉 9(P83)
  信息技术新教师,路在脚下 顾忠良 9(P84)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
  成果展示
  携手助学,助我成长 常慧钦 1(P86)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展示(一) 2(P87)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展示(二) 3(P85)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展示(三) 4(P80)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展示(四) 5(P86)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展示(五) 6(P82)
  “携手助学”项目:为西部农村中学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文廷军 7(P77)
  一个活动成长了一批教师,一个项目成就了一所学校 常慧钦 7(P78)
  打开网页,与世界握手等 宗伟等 7(P79)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间均衡发展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合作项目的新发展 陈美玲 陈丽12(P78)
  动态信息
  “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成功开展 1(P89)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成果评审会在上海召开 2(P90)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师资培训2006年度工作会议召开——师资培训项目硕果累累 4(P83)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百间计算机教室落成投入使用 7(P80)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第三批项目启动会胜利召开 12(P81)
  支教活动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第二届志愿者行动启动 8(P83)
  扬激情演绎青春 献爱心携手助学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第二届志愿者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9(P85)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第二届志愿者行动展示(一) 10(P76)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第二届志愿者行动展示(二) 11(P76)
  
  课题在线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2005年年会表彰优秀部署结题工作 1(P90)
  在新的平台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节选) 常洪伟 刘刚 1(P92)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实验校子课题结题指导书 1(P93)
其他文献
眼下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高温天气下,千万别把中暑当小事。愉悦度夏,谨防中暑。这份度夏秘笈,请收下!中暑的危害,超乎想象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很容易出现中暑症状。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千万别把中暑不当回事,中暑病情可轻可重,重度中暑引发的死亡不在少数,必须引起重视。那为什么
大哲学家都不喜欢吃饭。柏拉图说,我们的味觉总跟卑下的冲动相关。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的味觉比不上其他生物的味觉,灵敏度也不如我们的其他知觉。康德最通俗的一本书叫《实用人类学》,他把人的感官分为两种,触觉、视觉和听觉这高级的三种属于机械作用,嗅觉和味觉这两者比较低级,属于化学作用。对于享受来说,嗅觉和味觉非常重要。嗅觉能使我们避免吸进有害气体,还能让我们闻出来食物坏掉了。但嗅觉终究是一种“得不偿失并且显
好消息  咖啡因饮品对健康有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聚焦于含咖啡因饮品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在有利于健康的用途中,该研究强调了咖啡因可用于减轻疲劳、缓解疼痛等。通常来说,咖啡、能量饮料和咖啡因片剂中的咖啡因含量较高,茶中的含量居中,其他提神饮品的含量较低。就咖啡而言,其所含的数百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可以减少氧化应激,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并调节葡萄糖和脂肪的代谢。(参考消息网)  唱
朱德庸在他的漫画《当我从十一楼跳下》中,描绘了女主人公因生活痛苦而跳楼的经历。那短短的几秒钟,她看到每层楼的人都有各自不为人知的痛苦。跳楼前,她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倒霉的人。而落到一楼时她才发现,自己其实过得还不错。  哲学家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绝大多数人,在某个时刻都想到过死。有的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有的终会酝酿成计划。二话不说就上天台的是少数,多数人会忍不住找人倾
2015年3月27日至29日,以“发现 创新 责任”为主题的第35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一〇一中学圆满举办,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北京地区青少年在科技活动方面蓬勃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实践能力。  今年北京的学生仍然有很高的参赛热情,共有30余万人参加了初赛。有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社会科学领域等13个学科的197个北京项目和34个其他地区项目来到活动现场参加展示及答辩。  由我国清华、北大、中科
挂壁式磁铁吸皂器  被誉为“吸皂黑科技”的它不仅能解决传统香皂盒积水泡烂的问题,还非常节省空间,拿取方便。使用方法也简单,架子背面带有黏胶可以粘在墙上,底部吸头自带磁铁,只需要将带吸力的笑脸吸头按进香皂里即可。铂金硅胶棒冰模具  这个棒冰模具材质是铂金硅胶。铂金硅胶不是塑料,是食品级的硅胶,直接接触食物完全OK。环保稳定十分耐用,不会因为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产生有害物质。即使冰得时间再久,轻轻一按,就
2005年11月,比利时考古学家展示了在意大利南部出土的一块陶器残片。这块公元前500年左右的陶片上描画的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地区的地图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西方文明最早的地图。  邮票大小的陶片记录13座城镇分布  这块黑陶罐残片的大小相当于一枚邮票,上面的图案为高脚靴形状的亚平宁半岛的“鞋跟”部分的地形。残片由来自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比利时考古学家蒂里·凡·康珀诺尔领导的发掘小组于2003年发现的。研究
真正显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交流深度和影响的,应该是文化,这也是人类文明最崇高的选择。四百多年前,中国瓷器、漆器、玉器等进入欧美国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美人的日常生活,并影响了他们的审美观。      程庸,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上海男人。在办公室,他是传媒工作者,走出办公室,就成了圈内尊重的收藏家、思想者。收藏界历来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海,而况在素有收藏半壁江山之称的上海,但许多人讲起程庸还是
《自然》2020.03.05  一名因遗传导致失明的患者首次直接接受人体CRISPR-Cas9基因治疗。这项治疗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的一部分,目的是测试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去除先天致盲基因突变的能力。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尚無治疗方法。最新的试验中,基因编辑系统组成部分编码被直接注射到患者眼中,接近光感受器细胞。怀孕期间压力影响胎儿终生  《细胞》
医学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前进,而人类跟传染病的博弈、抗争、共存,却从来不曾停止。即便进入21世纪,传染病仍是吞噬人类生命的主要凶手。全球每年有1500万~2000万人死于传染病。每个人的一生,大约都要经历100次~150次感染。  当人们洋洋得意于医学的胜利和技术的进步,甚至觉得健康可以高枕无忧时,一场新发传染病往往就如同当头棒喝,以残忍的方式告诉大家,应该警钟长鸣。如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