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64-02
一、超量命制试题,限量解答试题
2个统筹:题型和难度;
2个保持:科学性和规范性;
2个兼顾:传承和创新;
2个结合:知识和能力
2个呈现:理性思维和应用前景;
4个突出:基础、方法、技能、思想。
二、考查植根课时,比例保持一致
必修1:约10%;必修2:15%—18%;
必修3:3%—15%;必修4:10%—13%;
必修5:11%—18%;自选系列:6%;
必选2-1:15%—26%;必选2-2:11%—18%;
必选2-3:3%—15%。
从以上统计中我们发现: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考查比例与实际课时所占比列基本保持一致,充分说明高考服务课改,高考支持高中数学教学。
三、传统内容主体,新增内容主导
传统内容约占80%(120分)左右备受重视,在高考数学试卷中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处于主体地位。新增内容约占20%(30分)左右备受青睐,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占有突出地位,支持课改力度。
四、重视文理差异,反映考生实际
全国Ⅱ卷数学命题正是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适当定位数学命题。
首先采用背景和要求完全相同的“共同题”,强调同题不同序,突出共性,体现共同基础,有利于促进中学数学对文科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
其次采用背景完全(部分)相似但要求不同(相同)的“姊妹题”,强调相同内容的不同考查要求,体现不同基础,有利于反映对文理科数学教学的不同要求,有利于文理科考生的不同发挥,有利于促进文、理科数学教学的和谐发展。
再次采用试题背景和考查要求完全不同的试题。理科数学试题突出数学本质的深刻性和抽象性,文科数学试题注重数学工具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这一命题思想体现差异,体现数学基础的标高要求。
五、注重整体把握,强化主干知识
首先通过小题对“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三角与平面向量,数列与不等式,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直线与圆锥曲线,概率与随机分布列(理科),统计与案例分析,推理与证明,算法与复数,计数原理与二项式定理(理科)”等22个主体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对它们的核心内容进行全面考查,以达到对主体知识的全面覆盖。
其次,通过解答题对“函数(代数函数、三角函数、离散函数、不等式与方程)与导数,几何与图形(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三视图与几何证明)”,概率与统计(随机抽样、总体分布、变量的相关性、古典概率、几何概型、概率分布列及其应用,统计案例),运算与算法(程序框图、算法语句、计数原理、与课程相关的运算求解)等支撑学科知识的4大主干知识进行重点考查,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六、注重内在联系,强化课程整合
怎样才能继续保持“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制试题的原则又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国数学Ⅱ卷试题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模式:模块内交汇,强调本模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合;模块间交汇,强调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这一命题要求,避免了新课程数学试题在难度上大起大落的现象发生,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纵观全国数学Ⅱ卷近11年的试题,在这方面的特点尤其显著。
①同一模块同一知识体系的知识交汇
(11年理5文7)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
②同一模块不同知识体系的知识交汇
③不同模块同一知识体系的知识交汇
(10年理12)已知双曲线E的中心为原点,P(3,0)
是E的焦点,过P的直线L与E相交于A,B两点,且AB的中点为N(-12,-15),则E的方程式为:
④不同模块不同知识体系的知识交汇
(08年理12)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a和b的线段,则a+b的最大值为( )
七、注重通性通法,强化思想方法
通性:就是有关数学的特征性质。
通法:既指有关的运算规律,亦指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主要通过函数问题、立体几何问题、解析几何问题、统计图表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函数与方程思想主要通过函数、方程、不等式、导数等问题和解析几何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分类与整合主要通过函数与导数的综合问题和排列组合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转化与化归思想主要通过三角恒等变换、立体几何问题、解析几何问题、导数的应用等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特殊与一般思想主要通过数列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或然与必然主要通过概率统计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八、深化能力立意,检测学习潜质
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强调其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
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以立体几何试题为载体,主要体现在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的互相转化上。
九、创新试题背景,考查创新意识
1.利用“试验田”创新试题类型
在高考数学中,填空题是高考数学试题创新的“试验田”,如果在“试验田”出现这样的题目,那么后续几年将会对这种新题型加大力度考查,使它逐步趋于成熟。例如08年文理科的茎叶图(第16题),此题是“图表”结合的最好实例。
这一做法在09、11年的统计概率的解答题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10年的定积分概念和几何概型(10年文理16题同题异景)知识背景和发生过程结合,是一种新的导向,这类试题讲究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对新课程理念做了最好的诠释。
2.利用开放型试题颠覆评价理念
让我们思维的脚步不要停留,继续链接在11年的填空题上,理科“正视图为一个三角形的几何体是(写出三种)”,文科“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为一个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下列几何体中的( )(填入所有可能的几何体前的编号①三棱锥②四棱锥③三棱柱④四棱柱⑤圆锥⑥圆柱)”。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理科完全开放,文科适度开放,这种题型是考查学生探究精神的很好题型,力图考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准确地说,这样的试题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能力的空间,而不是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考查学生的能力。
3.陈题翻新考查数学素质
高考命题,不回避重点知识的重复考查,这是当前高考数学试题的另一个特色。重点知识就是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主干;重要方法就是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思想与方法。将这些“陈旧”的知识點与思想方法设计成新颖的数学试题,整个试卷才会显得“骨骼强大”、“肌肉丰满”。
4.数行运动变化考查直觉思维能力
数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数,还有图形,而且对数和图形的讨论与研究,不是孤立开来分割进行,而是有分有合,将它辨证统一起来。这个特色在全国Ⅱ卷高考数学试题中已经得到充分的显露。
一、超量命制试题,限量解答试题
2个统筹:题型和难度;
2个保持:科学性和规范性;
2个兼顾:传承和创新;
2个结合:知识和能力
2个呈现:理性思维和应用前景;
4个突出:基础、方法、技能、思想。
二、考查植根课时,比例保持一致
必修1:约10%;必修2:15%—18%;
必修3:3%—15%;必修4:10%—13%;
必修5:11%—18%;自选系列:6%;
必选2-1:15%—26%;必选2-2:11%—18%;
必选2-3:3%—15%。
从以上统计中我们发现: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考查比例与实际课时所占比列基本保持一致,充分说明高考服务课改,高考支持高中数学教学。
三、传统内容主体,新增内容主导
传统内容约占80%(120分)左右备受重视,在高考数学试卷中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处于主体地位。新增内容约占20%(30分)左右备受青睐,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占有突出地位,支持课改力度。
四、重视文理差异,反映考生实际
全国Ⅱ卷数学命题正是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适当定位数学命题。
首先采用背景和要求完全相同的“共同题”,强调同题不同序,突出共性,体现共同基础,有利于促进中学数学对文科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
其次采用背景完全(部分)相似但要求不同(相同)的“姊妹题”,强调相同内容的不同考查要求,体现不同基础,有利于反映对文理科数学教学的不同要求,有利于文理科考生的不同发挥,有利于促进文、理科数学教学的和谐发展。
再次采用试题背景和考查要求完全不同的试题。理科数学试题突出数学本质的深刻性和抽象性,文科数学试题注重数学工具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这一命题思想体现差异,体现数学基础的标高要求。
五、注重整体把握,强化主干知识
首先通过小题对“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三角与平面向量,数列与不等式,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直线与圆锥曲线,概率与随机分布列(理科),统计与案例分析,推理与证明,算法与复数,计数原理与二项式定理(理科)”等22个主体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对它们的核心内容进行全面考查,以达到对主体知识的全面覆盖。
其次,通过解答题对“函数(代数函数、三角函数、离散函数、不等式与方程)与导数,几何与图形(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三视图与几何证明)”,概率与统计(随机抽样、总体分布、变量的相关性、古典概率、几何概型、概率分布列及其应用,统计案例),运算与算法(程序框图、算法语句、计数原理、与课程相关的运算求解)等支撑学科知识的4大主干知识进行重点考查,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六、注重内在联系,强化课程整合
怎样才能继续保持“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制试题的原则又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国数学Ⅱ卷试题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模式:模块内交汇,强调本模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合;模块间交汇,强调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这一命题要求,避免了新课程数学试题在难度上大起大落的现象发生,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纵观全国数学Ⅱ卷近11年的试题,在这方面的特点尤其显著。
①同一模块同一知识体系的知识交汇
(11年理5文7)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
②同一模块不同知识体系的知识交汇
③不同模块同一知识体系的知识交汇
(10年理12)已知双曲线E的中心为原点,P(3,0)
是E的焦点,过P的直线L与E相交于A,B两点,且AB的中点为N(-12,-15),则E的方程式为:
④不同模块不同知识体系的知识交汇
(08年理12)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a和b的线段,则a+b的最大值为( )
七、注重通性通法,强化思想方法
通性:就是有关数学的特征性质。
通法:既指有关的运算规律,亦指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主要通过函数问题、立体几何问题、解析几何问题、统计图表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函数与方程思想主要通过函数、方程、不等式、导数等问题和解析几何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分类与整合主要通过函数与导数的综合问题和排列组合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转化与化归思想主要通过三角恒等变换、立体几何问题、解析几何问题、导数的应用等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特殊与一般思想主要通过数列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或然与必然主要通过概率统计问题进行全面考查。
八、深化能力立意,检测学习潜质
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强调其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
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以立体几何试题为载体,主要体现在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的互相转化上。
九、创新试题背景,考查创新意识
1.利用“试验田”创新试题类型
在高考数学中,填空题是高考数学试题创新的“试验田”,如果在“试验田”出现这样的题目,那么后续几年将会对这种新题型加大力度考查,使它逐步趋于成熟。例如08年文理科的茎叶图(第16题),此题是“图表”结合的最好实例。
这一做法在09、11年的统计概率的解答题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10年的定积分概念和几何概型(10年文理16题同题异景)知识背景和发生过程结合,是一种新的导向,这类试题讲究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对新课程理念做了最好的诠释。
2.利用开放型试题颠覆评价理念
让我们思维的脚步不要停留,继续链接在11年的填空题上,理科“正视图为一个三角形的几何体是(写出三种)”,文科“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为一个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下列几何体中的( )(填入所有可能的几何体前的编号①三棱锥②四棱锥③三棱柱④四棱柱⑤圆锥⑥圆柱)”。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理科完全开放,文科适度开放,这种题型是考查学生探究精神的很好题型,力图考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准确地说,这样的试题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能力的空间,而不是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考查学生的能力。
3.陈题翻新考查数学素质
高考命题,不回避重点知识的重复考查,这是当前高考数学试题的另一个特色。重点知识就是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主干;重要方法就是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思想与方法。将这些“陈旧”的知识點与思想方法设计成新颖的数学试题,整个试卷才会显得“骨骼强大”、“肌肉丰满”。
4.数行运动变化考查直觉思维能力
数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数,还有图形,而且对数和图形的讨论与研究,不是孤立开来分割进行,而是有分有合,将它辨证统一起来。这个特色在全国Ⅱ卷高考数学试题中已经得到充分的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