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sunday_to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知识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基于此,提出以兴趣为主导的情景教学、生活化教学措施,希望能够为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
   从教育的驱动力来看,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教师要分析当下教学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改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增强学习效果。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自制力差
   小学生的年龄小、自制力差,从小就接触到了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容易被电子设备中画面感强、娱乐性强的内容所吸引,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降低,在网络的吸引下,他们更倾向于玩手机、玩平板,而不愿意学习。
   (二)数学知识的难度大
   数学是小学的基础课,对比语文、英语、音乐等课程,数学只注重理性思维,面对数理运算,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此外,数学知識具有连贯性,很多学生没有听懂基础课程,后期的知识深化后跟不上节奏,成绩一落千丈,也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比如,很多小学生没有理解教师教授的加减乘除关系,在计算的时候不知道先乘除后加减、先计算括号后分开计算的基础知识,基础不扎实,教师讲分数知识时候又是一头雾水,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传统
   因为小学数学知识对比初高中而言较为简单,所以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候只注重加快教学进度而不注重教学质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一些数学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十分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也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变得十分被动,存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涣散的问题。
   二、以兴趣为主导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小学生自制能力差,对新知识会产生短暂的好奇,但是耐心不大,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
   (一)采用生活化教学法
   数学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应当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提升自己数学思维的同时,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产生正向的学习反馈刺激。
   对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多结合学生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生理和发育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一些有趣的生活案例:小刘的妈妈让他去书店买一本习题册,剩下的钱可以让他自由购买。店里一本蜘蛛侠的漫画书要5元,买两本可以减1元;一本米老鼠的绘本要4元;一本数学习题册要8元,买两本漫画书送一本习题集,小明有9元,请问可以怎样组合购买?怎样组合购买才是最划算的呢?此时学生朋友的脑袋瓜也动了起来。面对开放式的题目,学生也不会有学习竞争压力,答题错误后也不会产生负面情绪,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传统的数学运算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够带动课堂氛围,十分有效。
   (二)采用实践教学法
   因为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和其日常积累有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情景化的教学融入课堂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思维联动性,改进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圆的面积”“三角形的计算面积”“正方形计算面积”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的形状,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剪纸的方式组合图形,让其了解计算图形方法的多样性,可通过组合、拆除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增加了课堂互动,更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采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交流、协作与竞争意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在讲授“位置和方向”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扮演童话世界的人物,如将抽象化的概念变为人,让四位学生站在四个角落分别代表东、南、西、北,让一个学生来扮演太阳,一个学生来扮演地球,最后让他们来模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自转。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创新教学,积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可结合现有的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科学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数学钻研精神和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林永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知识文库,2021(7):27-28.
   [2]周青.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学苑教育,2021(9):59-60.
   [3]李静威,于立波.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5):81-82.
   [4]祁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学周刊,2021(10):33-34.
   作者简介:马成明(1975.4—),男,宁夏人,学历:大专,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也得到了重视。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过程,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方面可以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丰富学生自我的想象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全方位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更加重要,其中的重点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蒙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拥有自主认知与个人理解,实现全方位发展。小学时期,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挖掘语文学习和想象力之间的关系,探索适合学情以及教育需要的教学策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想象力。以经验为参考,以小学生想象力为切入点,探索新时期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自身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在教学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能力,科学运用教学形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综合素养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需要对教学策
提问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借助问题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提问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发展科学思维,突
摘 要:首先简述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契合性,探究二者整合的可行性;然后概述语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揭示二者整合的教育价值;接着论述语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落差问题”“主客问题”;最后阐释优化语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引领小学生探究二者的关联性、相似性。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问题;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教师群体积极探究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之路,力求为
摘 要: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沿用“一言堂”教学方式,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自素质教育提出后,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一些教师提出了更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教学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展开综述,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措施   在我国教育体系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话,这对小学中年段学生来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因为在英语对话课中以读代说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学生不会说或者也不愿意开口说,说的多是单词,不是完整的句子,因此口语教学的意义并没有生成,在小学中段也正是培养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一个重要时期。只有让学生具备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英语方面才能不断提高。就小学中段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加以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
摘 要:新课程改革指出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创新教学活动,将自主探究融入其中。对此展开相关的分析讨论,提出小组合作、问题启发、情境构建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可行教学对策,希望能够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合作;问题启发;情境构建   自主探究能力,就是针对具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兴趣的激发,才能真正使他们对知识产生好奇心,探究所要学习的知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分析,进而建構自我的知识体系。小学数学教学要保证有效性,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通过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适宜学生心理需求的方式,让学生爱上数学,从而真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法;兴趣;激发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为抽象,同时也需
摘 要:拓展小学英语的学用渠道,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要构建轻松、和谐、有趣的英语课堂,要注重营造家庭学习环境,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要注重英语竞赛类活动的开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告别英语学习的“干涩时代”。结合教育经验,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学习氛围;优质课堂;联系生活;学习潜能   何为学用渠道?在我理解应分为两部分:一是学习的渠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