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参加教研活动,听一位教师执教《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一课时。在学习完生字词之后,教师直接出示课文的第二小节,让学生默读找中心句。尽管教师对第二小节的解读还算深刻,但笔者觉得直接学习课文的第二小节太唐突,缺少整体感觉。这样的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究其原因,可能不少教师觉得整体感知课文很单调,有点沉闷,不容易出彩。公开课教学尤其如此。但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在初读课文阶段,一定要强化整体感知。这不仅符合认知规律,也利于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深入对话。
首先,整体感知课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知道,人类在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基本规律。如果没有总体上的感知,就可能出现类似盲人摸象的笑话。认知事物如此,学习课文更是如此。学生拿到一篇课文,如果对课文没有一点整体印象,怎么可能与课文进行全面对话,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呢?难怪许多语文名家都提出,在第一课时,学生课文读不熟不开讲。其实,就是针对许多教师淡化整体感知而言的。整体感知虽然不容易出彩,但却是学习课文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第一课时学习重点所在,理应要强化。
其次,整体感知课文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
我们在教学时,总喜欢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句段,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品读感悟,给人感觉课上得很实在。其实,如果淡化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学生就不可能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即使勉强说出来,大多也是根据教辅资料上的内容照本宣科。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支离破碎,就像上例《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一课时的学习一样,学生通过对第二小节的深入学习,知道了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却不知道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都。第一课时学习的目标达成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整体感知课文还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我们许多教师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喜欢课堂精彩不断的动态生成。须知精彩的动态生成首先来自于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如果我们在与文本深入对话时,没有从整篇课文的背景切入,联系全文来解读,可能会造成对课文内容的曲解、误解。笔者就曾听一位教师执教《诺贝尔》一课,两次出现对文本的误读。在交流对“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一句的理解时,一位学生没有联系全文来理解,而是认为诺贝尔不是毫不气馁,而是毫无人情。这是对课文中心的背离,对人物精神境界的亵渎。第二次误读出现在指导朗读“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这句话时。学生在朗读时,嘻嘻哈哈,完全是一副嘲笑、搞笑的语气。很显然,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也就谈不上走进人物的内心了。
综上所述,整体感知课文是初读课文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只有很好地整体感知课文,才能有后面的深入对话、精彩生成。一句话,初读课文一定要强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首先,整体感知课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知道,人类在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基本规律。如果没有总体上的感知,就可能出现类似盲人摸象的笑话。认知事物如此,学习课文更是如此。学生拿到一篇课文,如果对课文没有一点整体印象,怎么可能与课文进行全面对话,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呢?难怪许多语文名家都提出,在第一课时,学生课文读不熟不开讲。其实,就是针对许多教师淡化整体感知而言的。整体感知虽然不容易出彩,但却是学习课文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第一课时学习重点所在,理应要强化。
其次,整体感知课文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
我们在教学时,总喜欢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句段,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品读感悟,给人感觉课上得很实在。其实,如果淡化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学生就不可能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即使勉强说出来,大多也是根据教辅资料上的内容照本宣科。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支离破碎,就像上例《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一课时的学习一样,学生通过对第二小节的深入学习,知道了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却不知道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都。第一课时学习的目标达成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整体感知课文还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我们许多教师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喜欢课堂精彩不断的动态生成。须知精彩的动态生成首先来自于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如果我们在与文本深入对话时,没有从整篇课文的背景切入,联系全文来解读,可能会造成对课文内容的曲解、误解。笔者就曾听一位教师执教《诺贝尔》一课,两次出现对文本的误读。在交流对“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一句的理解时,一位学生没有联系全文来理解,而是认为诺贝尔不是毫不气馁,而是毫无人情。这是对课文中心的背离,对人物精神境界的亵渎。第二次误读出现在指导朗读“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这句话时。学生在朗读时,嘻嘻哈哈,完全是一副嘲笑、搞笑的语气。很显然,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也就谈不上走进人物的内心了。
综上所述,整体感知课文是初读课文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只有很好地整体感知课文,才能有后面的深入对话、精彩生成。一句话,初读课文一定要强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