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固定与变化的选择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hong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都在为了更快达到自我要求或他人对我们的要求而做着努力。固定的模式方便了很多人,也让人们更快的了解。但是,这样的模式真的适用于所有的吗?佛教音乐由于宗教的特殊性,在继承和传播中,需要固定的唱法让人们更快、更容易认识它吗?这便是笔者的思考。通过走访调查,以自身的亲身体验得出了结论,固定与变化的选择,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因为无论哪个选项都有片面性。希望本文引发大家的思考并可以做出选择。
  【关键词】固定;变化;佛教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5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民族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也正是因为这场精彩的答辩会引发了笔者的共鸣和思考,从而写出这篇论文。
  答辩老师对一位同学关于藏传佛教音乐的传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疑问“僧人是否应该固定唱法?”,几位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一过程也让笔者有了新的思考,是否应该固定统一的唱法呢?当时笔者正在阅读萧梅老师的《田野的回声》,里边也有一个疑问是笔者感兴趣的“为什么越是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女孩模仿能力就越强?”[1]笔者认为,这两个有趣的问题其实是有共通性的。书中对这一疑问的解答是:“也许是因为工具的中介,使人的认知能力产生了依赖,从原生自然的整体性具体感知转变为依靠工具中介的形式化认知,这种对工具的掌握扩大了人的认知范围,但相对减弱了自然模仿的本能。”[1]擴大了认知范围的同时也就减弱了模仿自然的本能,也就是说,按照萧梅老师的说法如果固定了僧人唱法,就会让后人对已成型的唱法产生依赖,大多数学习者就会不再思考其中所蕴含的佛教教理,以及佛教教理对唱法所提供的帮助,一味地练习浅层的音准、节奏等,也就削弱了佛教音乐本身的意义,这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吧。
  再次引发老师们的讨论,也使笔者真正计划深入探究的是另一位同学的论文,是关于瑜伽唱诵,是通过练习瑜伽时的唱诵达到自我身体与心灵的联结。大家随着这位同学一起进行唱诵来感受不同发音的振动频率会对身体不同器官产生的影响,有的人就可以感受到身体的变化,而有的人则需要多练习几次才能感受得到。这时有老师提出问题“如今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既快又准确地体会到身体变化。”同学说“没有很好的办法,只有在量的保证下才能决定是否正确。”现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极有效率地生活着,“快”已经成为社会能力的“标配”。然而,我们的心灵有时太需要慢下来,结果固然重要,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享受过程。因此,瑜伽这一运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热爱,这个方式让社会人终于可以得到心灵以及身体的放松,从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挑战。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固定的模式或者规律有时并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或许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但你所失去的却远远比你得到的要多很多,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人们越来越理解了。笔者也曾多次亲身去感受了瑜伽的体式、冥想以及唱诵,从最开始注重体式的标准到后来感受每一个体式背后所带动的变化,笔者的身体给出了最明显的答案。最开始练习总在观察别人,为什么这个动作我做不到?结束后身体很累,心情也很压抑。后来慢慢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在自己舒适的状态下去完成动作,或许和教练的有些偏差,但觉得身体舒展了很多,每个体式所侧重练习的也体验到了,才真正感受到瑜伽带来的快乐。所以,真的有必要固定吗?答案显而易见。
  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僧人是否应该固定唱法呢?笔者认为不应该。在笔者近期的田野调查中,在对山西省临汾市净土寺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观音寺咨询时,两个寺庙都特别强调过梵乐是区分南腔北调的,虽然学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不论是北方寺庙的人去南方寺庙,还是南方寺庙的人去北方寺庙,必须遵守的规矩就是外来的和尚三天之内是不可以碰寺院的法器,要先学习和看当地寺庙的唱法、不同的演奏方式和需要注意演奏的细节,这些就是必须要遵守的,等了解了之后才可以用法器来唱赞。因地理位置不一样,每一个地域的演奏都是不一样的,都是需要人们严格遵守的,应不应该统一唱法其实人们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作出了选择。但是,也不得不说可能统一唱法的好处,便是更有利于梵乐的继承和弘扬,可以让更多的人学习它,让这一文化得以传承下去,可是我们也要认清楚,统一的、固定的唱法又还有多少原生性在里边呢?
  中国是一个广阔而又多元化的国家,文化差异、宗教差异、地域差异等都是我们多元化的因素,共性与特色、固定与变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当代社会人去选择、去探究,我们不能说统一就是好,也不能说特色就是正确,我们一定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事物。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忠于自己,忠于内心。
  参考文献
  [1]萧梅.田野的回声[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贺钰(1994—),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6级在校研究生,音乐与舞蹈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长笛课程已经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长笛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之后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相关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发挥长笛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了长笛课程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大学长笛专业学生的现状做了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长笛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希望以此能够对长笛教学效果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进而有效的提高长笛课程教学的效果。
本文重点分析芬兰、韩国、日本三个典型国家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演进历程,归纳整理后发现,这三个国家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轨迹是"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自主创新"。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脑加强注射液中萘呋胺酯草酸盐的含量,在283nm波长处测得E|%cm=144。方法践性范围10~6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d%,RSD为0.52%(n=5)。
L3技术公司11月4日宣布与美国陆军达成协议,利用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进行改装.以实现“有人/无人编队-能力扩展”(MUMT-X)的项目。该项目由美国陆军授予,合同金额达9700万美
作为我国第一部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著名选段,《一首桃花》深受大众所喜爱。本文从该作品原创分析、演唱分析和情感处理三方面进行阐述,呈现其深厚艺术魅力。
摘要 随着图书馆的发展,读者服务月成了各级图书馆每年举行的活动。对于图书馆文化建设起到良好的作用,对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图书馆读者服务月的基本开展情况,阐述了图书馆文化的内涵,说明了读者服务月对图书馆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读者服务月 图书馆文化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的发展,网络化、数字化资源的普及,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也表现出多样化,服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是新一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由于CPFX具有对呼吸道、泌尿道、胆道各系统感染的优异疗效及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国内经过三四年的临床应用,已经逐
诺氟沙星是新一代喹诺酮类药,口服吸收迅速,有效杀菌浓度维持时间长,t<sub>1/2</sub>3~5小时。近年来更广泛应用于临床。原料及其制剂已收载于《中国药典》(95版),原料及胶囊剂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监测头孢拉定制剂中间体颗粒含量,并且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结果相比较。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20μg/ml范围内(检测波长261mn),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