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宛椒506农艺性状,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以宛椒506为材料,设置株距分别为25cm、30cm、35cm和40cm共4个栽培密度,通过田间观察、测产及病害调查,统计宛椒506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 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其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部分农艺性状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病害的发生整体呈升高趋势,在产量上,前期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而总产量在35cm时最高,且病害发生率相对较低.通过以上试验发病率和产量情况,得出宛椒506在株距35cm时,综合
【机 构】
:
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宛椒506农艺性状,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以宛椒506为材料,设置株距分别为25cm、30cm、35cm和40cm共4个栽培密度,通过田间观察、测产及病害调查,统计宛椒506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 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其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部分农艺性状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病害的发生整体呈升高趋势,在产量上,前期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而总产量在35cm时最高,且病害发生率相对较低.通过以上试验发病率和产量情况,得出宛椒506在株距35cm时,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以电分析化学法课堂教学为例,阐述了“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旨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创新教育及科学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介绍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让少数民族学生宿舍和谐稳定运行.
简要分析了“五位一体”教学法及其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切入点,对“五位一体”教学法在中职农业机械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
阐述了创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必要性,介绍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对教学管理创新进行了研究.
研究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叶面喷肥不同比例的N/K试验,为苹果生产合理施肥提供参考.试验选用尿素和氯化钾对7年生红富士进行叶面喷肥,采用两因素三水平,2因素为尿素(C)和氯化钾(K),尿素与氯化钾各设置3个水平浓度],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测定叶片和果实相关指标.叶施氮肥、钾肥均可促进果实产量、单果重、果型指数,叶施氮肥增加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叶施钾肥对果实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有促进作用,当喷施氮肥浓度大于等于2.5g·L-1时对果实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有抑制作用;氮钾配施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
为有效控制当地番茄晚疫病的发生,选用当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4种番茄晚疫病防治药剂75%百菌清、80%烯酰吗啉、霜脲·锰锌和5%氨基寡糖素,对当地主栽番茄品种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旨在筛选出对番茄晚疫病具有显著防效的药剂.试验结果表明:除75%百菌清以外,其余3种药剂的二次防效均高于一次防效,防效最高的药剂为5%氨基寡糖素(防效65.03%).第一次施药时处于病害始发期,第二次施药时处于病害高峰期,病情指数达到40以上,表明施药对于此阶段的病害发生控制作用不显著.对比9个处理的防效结果,除75%百菌清用药后病
以19杂2和19杂3大白菜为试材,设计追肥过程中的化肥减施试验,以期为种植户提供科学施肥方案.每个品种设置4个处理,处理1(CK),常规追肥;处理2至处理4:从第二次追肥开始按照大白菜需肥规律改用配方肥,化肥总量分别减施20%、30%和40%,收获前调查各处理下大白菜的生长状况、产量及品质.与对照比较,19杂3大白菜处理4株高、株幅最大,分别增加4.49%、10.1%;处理2球高、球宽最大,分别增加2.28%、2.35%;处理3单株毛重、单株净重、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最高,分别增加57.75%、57.8
引进16个品质番茄品种,以冠粉8号品种为对照(CK),在陕西省大荔县韦林镇田园村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为较大型红果番茄品种中,从适宜保护地栽培和果实外观、丰产性、外观品质和采收期来看,以西润1726为最佳,但是从番茄口感风味相比较,美戴和品质菜用品质最佳;樱桃番茄以甜贝502和红樱桃最佳;黄色番茄品种以皇后70和阳光11最佳.同时对参试品种的糖(Brix%)、原酸、糖酸比进行了测量分析.
通过十种多肉植物的水培试验,探索不同类型的多肉植物的耐水能力,试验表明景天科伽蓝菜属、仙人掌科丝苇属、昙花属、金琥属均适合水培,光照、温度、养分影响其生根及长势,这为多肉植物水培产业化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水杨酸(SA)浸种处理对黄花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我国黄花菜的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支持.试验以当年采收的黄花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浸种处理确定种子萌发最适浸种时间与温度,结合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SA浸种处理等方法,找出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优化方法.结果 表明,常规浸种处理中,黄花菜种子萌发最适条件为温汤浸种24 h;不同低温处理中,发现低温处理7d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5%,且萌发速度最快,发芽最整齐,低温处理4d也可促进种子萌发,但萌发速度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