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血尿酸水平与Killip分级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来源 :心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4767893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程度Killip分级的血尿酸(SUA)等临床资料的特点,探讨青年AMI患者Killip分级严重程度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收住的45岁以下成年AMI患者430例,采用心功能Killip分级评估全部青年患者发生AMI时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依据Killip分级,分为Killip低分级组(Killip分级Ⅰ级),设为对照组;和Killip高分级组(Killip分级Ⅱ~ Ⅳ级)设为试验组.比较2组间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分析SUA与Killip分级程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青年AMI患者Killip分级严重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试验组SUA水平和心率(HR)明显高于对照组[(448.50±66.06)vs.(386.51,±58.01) μmol/L和(83.86±14.53)vs.(73.97±15.50)次/min](均P<0.01).青年AMI患者SUA水平与Killip分级严重程度呈直线正相关(r=0.61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SUA水平升高、HR增快和舒张压(DBP)增高是青年AMI患者出现Killip分级心功能严重恶化的重要危险因素(OR=1.050,95%CI:1.355~8.127,P=0.035;OR=1.053,95%CI:1.020~1.087,P=0.003和OR=1.075,95%CI:1.008~1.145,P=0.026).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SUA水平与Killip分级严重程度密切相关,SUA水平升高是Killip分级严重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 收集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3月15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抗疫医疗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七病区整建制收治确诊COVID-19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人口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结果 共计纳入3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1.1±14.4)岁,均为武汉患者,无明确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23例,慢性肺脏疾病3例,消化系统疾病2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是一种发病隐匿、具有高复发率和进展率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占所有尿路上皮癌的5%~10%,预后较差.由于有着共同的形态和组织学外观,UTUC的诊断和治疗往往参照膀胱癌的方案执行,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尽管二者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的特点,UTUC相对于膀胱癌是一种独特的疾病实体,需要不同的临床管理策略.本文就既往UTUC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分歧及目前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
目的:探讨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相关性及其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300 mg负荷剂量后12~24 h行血栓弹力图,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定义为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50%和MAADP >47 mm.通过组间比较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高纤维蛋白原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之间的相关性.K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合并及不合并高纤维蛋白原的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患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围术期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行早期介入治疗的NSTEMI患者,术中行微血管功能评估.监测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计算cTnⅠ绝对量的围手术期变化(AcTnⅠ).使用配备多普勒和压力传感器的导丝同时测量基线及充血期间的冠状动脉内压力和流量,计算相关血液动力学指标,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入选41例.结果: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和远端冠状动脉压力显著改善.PCI术后的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冠状动脉血流储
目的:初步探讨既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压塞患者再次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可行与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安贞医院自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间,既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压塞并再次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10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数据、消融参数,随访临床事件与窦律维持情况.结果:1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3.6±11.4)岁,男6例,3例复发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7例复发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围术期8例应用华法林桥接抗凝,2例应用不间断达比加群酯抗凝.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再次导管消融治疗,1例患者术后因继发
目的:冠状动脉钙化是否与斑块回缩相关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冠状动脉钙化和斑块回缩(PS)之间的关系.方法:15例患者,16支血管纳入本研究,术后即刻和术后5年联合应用OCT和IVUS评估钙化斑块面积变化和斑块回缩,及二者之间的关系.IVUS检测管腔面积(LA)、血管面积(VA)和斑块/中膜面积(PA).将斑块/中层回缩(PS)定义为PA相对减少>5%.OCT检测钙化面积、钙化弧度和钙化长度.结果:术后即刻和5年随访时,共有72个OCT和IVUS完
目的:右冠状动脉右心室支为维持右心室功能的重要血管,本研究旨在评估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右心室支受累与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病历资料回顾的方法入选2011年8月至2020年1月,就诊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急诊综合病房的急性下RVMI患者111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影像资料中右心室支血运重建前后的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术前术后右心室支血流均正常组(正常组)、术后右心室支血流改善组(改善组)和术后右心室支血流无改善或恶化组(受累组),比较三组间血运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抑制素2(SST2)与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组188例慢性HFmrEF患者,测定其血浆sST2浓度,随访1年,观察其全因死亡和心力衰竭(HF)再住院的发生与血浆sST2浓度的关系.结果:HFmrEF患者平均年龄为66岁,51%为女性,平均血浆sST2浓度为34.47 μg/L.在随访1年周期内,31例患者(16%)死亡,58例患者(31%)因HF加重而再次住院.血浆sST2浓度越高,患者入组时心率越快,BNP和cTnI水平越高(P均<0.0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2型糖尿病伴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男性患者中正常范围内hs-TnⅠ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8~80岁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CCS的男性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既往病史以及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实验室指标以及造影手术资料,主要观察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或因心绞痛再次住院的复合终点.使用对数秩检验以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hs-TnⅠ与不良心血管
目的: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结扎术后残余分流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PDA外科结扎术后残余分流患者,根据主动脉造影情况选择合适封堵器进行封堵治疗,术后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共26例PDA结扎术后残余分流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年龄(42.4±15.9)岁,介入治疗距离首次手术时间为(21.3±10.8)年,术前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平均压为26.33(24,36.67)mmHg(1 mmHg=0.133 kPa),主动脉造影测量残余分流最窄处直径为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