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田病与\“中浆\”的讨论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07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 27岁 因以眼视物变形、视力下降10天来我院门诊就诊.专科检查:视力:VOD:0.3VOS:0.5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双眼黄斑区水肿,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左眼黄斑区神经上皮盘状脱离,其余未见异常.门诊医师对此病例进行讨论摘要如下:

其他文献
患儿 女 4岁 出生后其父母发现右眼角膜两个黄白色肿物,针尖样大小,未诊治.其后肿物缓慢生长,因角膜肿物逐渐增大就诊于我院眼科.眼科检查:右眼:视力不配合,眼球运动无受限,颞上方角结膜交界处可见一黄白色椭圆形肿物,8mm×5mm大小,颞下方角膜交界处可见一黄白色半球形肿物,4mm×3mm大小,两肿物边界清晰,表面粗糙似皮肤,质韧,可见毛细血管,中央部少许毛发生长.诊断:先天性右眼多发角膜皮样瘤。
期刊
目的 总结儿童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36例眼眶爆裂性骨折的儿童的致伤原因、就诊时间、手术时间、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眼眶骨折的患者中受伤原因依次为撞伤、摔伤、车祸;超过7岁的眼眶骨折患者26例,占72.3%;就诊时间1d至7个月,平均为28d;伤后至接受手术治疗时间,最短4d,最长60d,平均18天;发生于眶下壁19例,占5
目的 探讨双侧斜肌减弱术对A-V征斜视上下方斜度矫正的定量研究.方法 收集253例伴有双侧上(下)斜肌功能亢进的A-V征斜视,其中V征221例,A征32例,均行双侧上(下)斜肌减弱联合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观察手术前后上下眼位的斜视度数、斜肌亢进程度、眼位、双眼视觉及A-V征斜视度与手术和术后残余量的量效关系.结果 221例V征患者术前上、下眼位的斜视度数差平均为(25.69±9.27)△;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OrbscanⅡ测得角膜后表面高度及角膜中央厚度改变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6人53眼,常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记录术前、术后1d、1w、1m、3m的角膜后表面高度、角膜中央厚度及角膜内皮镜计数,采用SAS8.2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指标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简单直线相关计算术后3m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与术后第1
目的 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弱视治疗结果及屈光状态的最后转归.方法 追踪观察287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年龄、弱视程度、屈光度数对疗效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此病的眼位恢复一次正位率83.62%;远、近视功能均恢复者占57.14%;弱视的总治愈率为75.18%;屈光度大于或等于8.00DS时,治愈率为45.63%;重度弱视治愈率27.69%;年龄小于或等于3岁时治愈率91.57%
彭× 女 33岁 患者自出生后家属即发现患者左眼眼眶部颞侧有一包块,逐渐增大,无红肿、热痛.近两年来,自觉包块增大,于2007年7月2日来我院就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1.2.左眼眼眶部颞侧可见一包块,大小2.4cm×3.0cm,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活动度差,无压痛.双眼无眼突、眼球运动障碍,双眼前段及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期刊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可能因为晶状体后囊破裂后,晶状体碎片脱人玻璃体腔中,但有些病例在晶状体后囊完整的状态下,仍可发现有晶状体碎片脱入玻璃体腔中.现收集我院2006年1~12月收治5例此类患者,现报道如下。
期刊
近年在我国随着各类新型毒品滥用日趋突出,大中城市文化娱乐场所也发现吸食K粉现象,一些吸食K粉所致精神、心血管等毒副作用已屡见报道,在眼部毒副作用有眼压升高、眼球震颤及复视报道[1,2].我们观察到6例(12眼)患者吸食K粉后出现瞳孔散大、远视屈光增加及调节不足,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女 53岁农民.左眼无明显诱因红、痛、视物不清15 d.曾于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经治疗病情加重,于2008年2月13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眼角膜溃疡,性质待定,入院治疗.患者否认左眼有外伤史,无吸烟史.曾于1年前右眼有眼红、眼痛史,未做诊断及治疗。
期刊
目的 评价Artisan与Verisyse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不适宜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或透明晶状体摘除手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64例(112只眼),植入虹膜固定型前房人工晶状体治疗屈光不正.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80±.35,术前平均屈光度球镜为-14.22D(-6.75~-29.0D),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范围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