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感知力是一个大课题。以外研版教材为例,其中多处引用的中英诗歌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以翻译对比为主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鉴赏和分析两种诗歌所反映出的两种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跨文化的感知力、同理心和传播力,进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 中外诗歌中的“典故”翻译
“典故”,常被运用于诗歌当中,通常来自于一种文化历史悠久的文化典籍、神话传说、宗教故事等。它们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极具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长久累积的宝贵财富和文化精髓。在汉语诗歌中引用典故非常普遍,大大增添了中文诗歌的色彩和魅力,但在翻译成英语诗歌的时候,很难具体地体现出来。
(一)中译英中的典故翻译
案例1:外研版Book3 Module3 The Three Gorges Dam里引用了毛主席诗词“walls of stone to hold back clouds and rain till a smooth lake rises in the narrow gorges”,汉语诗歌原文为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三个步骤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翻译背后的文化。
在教学中,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英文翻译很容易就猜测出这是毛主席的诗《水调歌头·游泳》,写于1956年,毛主席巡视南方,在武汉畅游长江时。全诗气势磅礴,恢弘大气,充满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骄傲和憧憬。在了解了原诗的写作背景、感情色彩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原诗句的意思。例如更立西江石壁中的“西江”指哪里?(三峡在武汉的上游,即“西部的江段”);截断巫山云雨中的“巫山”又是什么典故?(巫山指三峡中的一处“巫峡”所在的山峰)高峡出平湖中的“高峡”指什么,“平湖”又是什么?(高峡指三峡,平湖指三峡大坝建成后出现的大湖)。
学生通过课上讨论、课下查找资料等方式理解了毛主席诗词中每个典故的由来和指代的对象,才能批判性地鉴赏课文原文中引用的英文诗句。因此下一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毛主席的原诗句出发,对教材上的英文版本进行鉴赏,找出翻译的不准确不传神的地方,这一步教师在引导学生去理解汉语诗歌的内涵的同时,使学生明白中译英中准确理解诗歌内涵的必要性。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英文译本中对“西江”“巫山”等典故没有体现。那么在第三步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尝试翻译更体现中国文化的版本,培养学生未来进行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意识和基础。
(二)英译中里的典故采用
案例2:无独有偶,在一篇英文经典歌词翻译成中文的典型案例中也熟练地运用了典故,可以拿来作为上篇教学的辅助拓展材料。
阿黛尔的经典歌曲 《Someone like you》中,有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
Never mind,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运用典故的古风翻译:
无需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
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
其中,引用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两个典故。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原歌词全文,理解歌中所述故事的背景和情感态度,然后尝试用多种风格自己翻译。我挑选其中一个运用东北俗语的案例“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然后给出了经典的古风翻译版本,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翻译词语的选取、典故的运用、情感的倾向及风格的把握的奥妙之处。
二、中外诗歌中的“意象”把握
“意象”是中国诗歌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指的是可观的事物(象)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意)产生联系的结合体。西方诗歌中“意象”用image一词来指代,跟中文诗歌中意象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中外诗歌在同一外在事物所代表的不同情感,表达同一情感所运用的不同事物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
(一)以“浮云”为例,不同文化中相同的情感表达——“floating cloud”与“lonely cloud”的互通
案例3:外研版Book8 Module6 The Tang Poems一章中,引用了李白的《送友人》一诗,原诗为: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教材中引用的英文版本为:
Farewell to a Friend
Blue 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
White riv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
Here is the place to say goodbye;
You’ll drift like lonely thistledown.
With floating cloud you’ll float away;
Like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
You wave your hand and go your way;
Your steed still neighs “Adieu! Adieu!”
通过这首詩的原版和英文版本的翻译对比,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着重体会中英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及翻译。原诗中着重运用了“浮云”和“落日”两个意象。
“浮云”这一意象在中国诗歌中含义非常丰富,“浮云”意味着漂泊不定,身无归处,当它同“游子”,“别离”这种典型情景相结合时,常常负载了孤寂的游子思乡,怀友的凄凉之情。当翻译成英文时,由于“cloud”在英文中也有这种孤寂之感,所以译者直接采用了“floating cloud”的翻译方法。 案例4:非常巧妙的是在本单元的Speaking部分中节选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William Wordsworth的诗《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咏水仙》)的第一小节, 原文如下: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这首诗的标题及开头部分便采用了“a lonely cloud”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漫无目的、漂浮不定、孤寂缥缈的感情,这和前面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师带领学生对两篇文章中的“云”意象呼应着学习,体会跨文化交流中的奇妙相似之处,让学生注意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从直白地表达字面意思,转向注重文化内涵的一致性,达到跨文化感知与交际的目的。
(二)以“落日”为例,同一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
——“parting day”与“setting sun”的选用
“落日”代表光明的消逝,总会带给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奈。上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兩句,依依惜别,友人之间的情谊感人肺腑,借“浮云”比友人漂泊不定,借“落日”比自己依依不舍,就像夕阳依恋大地而不忍落去一样。
在英语中,“parting day”代表“黄昏”,常在诗歌中指对一天流逝的惋惜之情。所以,在译文中,译者并没有直接把“落日”翻译成“the setting sun”, 而是遵循了英语语言文化,翻译成了“parting day”, 这样能让读诗的英语母语者更好地体会和感受到原诗中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中外诗歌中的“炼字”与“意境”
中国传统诗歌讲究炼字和写意,像“疏影”代“竹影”,“暗香”替“桂香”,化用后而成经典;西方诗歌则是在用词的基础上更注重烘托出一种“意境”,比如在《当你老了》这首诗中所表现的那样。
案例5:外研版Book6 Module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一课的Reading Practice中,选用了爱尔兰诗人W.B. Yeats的《When you are old》,原文如下: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本诗中渗透着一种朴素的语言风格,整首诗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但正是通过这种朴素的语言,作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五步教学法去引导学生体会英文诗歌通过“炼字”所达到的烘托“意境”的效果。
第一步,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诗,扫清语言障碍;第二步,教师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意境与情感;第三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挑出一些体现作者情感的用词,即原诗作者的“炼字”,并交流探讨这些词语对烘托文章“意境”起到的作用;第四步,尝试让学生翻译原文;第五步,学生优秀范文赏析鉴赏。
在诗歌第一节,作者仅用“nod,take down, read, dream ”等几个简单的动词连用,烘托出了一个垂垂老妪的形象,烘托出了回忆过去的氛围;在诗歌第二节,诗人用“How many,but one”这种对比烘托出了自己对于女主人公的深情;用“pilgrim soul”和“changing face”来表达自己的爱并非肤浅,不重外表,是真正对内心的爱慕;第三节中,作者用“bending down,paced upon,hid amid”三个连续的动作,表现出对爱情流逝,终未能得偿所爱的遗憾与追忆。在全诗中,作者反复使用“and”这个词,不仅是为了捋顺整首诗的语言架构,更是为了增强整首诗的氛围和语气,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忧伤。
以上讨论的四部分作者的“炼字”,都是作者特殊的用词手法,使整首诗结构紧密,语气流畅,意境优美,烘托出一种深情与遗憾交织,浪漫唯美有神秘隽永相结合的艺术氛围,值得我们研究鉴赏。
所有新时代的中国学生都需要形成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文化品格,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跨文化感知力培养至关重要,所有高中英语教师应尝试研究。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
一、 中外诗歌中的“典故”翻译
“典故”,常被运用于诗歌当中,通常来自于一种文化历史悠久的文化典籍、神话传说、宗教故事等。它们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极具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长久累积的宝贵财富和文化精髓。在汉语诗歌中引用典故非常普遍,大大增添了中文诗歌的色彩和魅力,但在翻译成英语诗歌的时候,很难具体地体现出来。
(一)中译英中的典故翻译
案例1:外研版Book3 Module3 The Three Gorges Dam里引用了毛主席诗词“walls of stone to hold back clouds and rain till a smooth lake rises in the narrow gorges”,汉语诗歌原文为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三个步骤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翻译背后的文化。
在教学中,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英文翻译很容易就猜测出这是毛主席的诗《水调歌头·游泳》,写于1956年,毛主席巡视南方,在武汉畅游长江时。全诗气势磅礴,恢弘大气,充满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骄傲和憧憬。在了解了原诗的写作背景、感情色彩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原诗句的意思。例如更立西江石壁中的“西江”指哪里?(三峡在武汉的上游,即“西部的江段”);截断巫山云雨中的“巫山”又是什么典故?(巫山指三峡中的一处“巫峡”所在的山峰)高峡出平湖中的“高峡”指什么,“平湖”又是什么?(高峡指三峡,平湖指三峡大坝建成后出现的大湖)。
学生通过课上讨论、课下查找资料等方式理解了毛主席诗词中每个典故的由来和指代的对象,才能批判性地鉴赏课文原文中引用的英文诗句。因此下一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毛主席的原诗句出发,对教材上的英文版本进行鉴赏,找出翻译的不准确不传神的地方,这一步教师在引导学生去理解汉语诗歌的内涵的同时,使学生明白中译英中准确理解诗歌内涵的必要性。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英文译本中对“西江”“巫山”等典故没有体现。那么在第三步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尝试翻译更体现中国文化的版本,培养学生未来进行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意识和基础。
(二)英译中里的典故采用
案例2:无独有偶,在一篇英文经典歌词翻译成中文的典型案例中也熟练地运用了典故,可以拿来作为上篇教学的辅助拓展材料。
阿黛尔的经典歌曲 《Someone like you》中,有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
Never mind,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运用典故的古风翻译:
无需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
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
其中,引用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两个典故。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原歌词全文,理解歌中所述故事的背景和情感态度,然后尝试用多种风格自己翻译。我挑选其中一个运用东北俗语的案例“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然后给出了经典的古风翻译版本,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翻译词语的选取、典故的运用、情感的倾向及风格的把握的奥妙之处。
二、中外诗歌中的“意象”把握
“意象”是中国诗歌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指的是可观的事物(象)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意)产生联系的结合体。西方诗歌中“意象”用image一词来指代,跟中文诗歌中意象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中外诗歌在同一外在事物所代表的不同情感,表达同一情感所运用的不同事物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
(一)以“浮云”为例,不同文化中相同的情感表达——“floating cloud”与“lonely cloud”的互通
案例3:外研版Book8 Module6 The Tang Poems一章中,引用了李白的《送友人》一诗,原诗为: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教材中引用的英文版本为:
Farewell to a Friend
Blue 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
White riv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
Here is the place to say goodbye;
You’ll drift like lonely thistledown.
With floating cloud you’ll float away;
Like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
You wave your hand and go your way;
Your steed still neighs “Adieu! Adieu!”
通过这首詩的原版和英文版本的翻译对比,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着重体会中英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及翻译。原诗中着重运用了“浮云”和“落日”两个意象。
“浮云”这一意象在中国诗歌中含义非常丰富,“浮云”意味着漂泊不定,身无归处,当它同“游子”,“别离”这种典型情景相结合时,常常负载了孤寂的游子思乡,怀友的凄凉之情。当翻译成英文时,由于“cloud”在英文中也有这种孤寂之感,所以译者直接采用了“floating cloud”的翻译方法。 案例4:非常巧妙的是在本单元的Speaking部分中节选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William Wordsworth的诗《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咏水仙》)的第一小节, 原文如下: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这首诗的标题及开头部分便采用了“a lonely cloud”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漫无目的、漂浮不定、孤寂缥缈的感情,这和前面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师带领学生对两篇文章中的“云”意象呼应着学习,体会跨文化交流中的奇妙相似之处,让学生注意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从直白地表达字面意思,转向注重文化内涵的一致性,达到跨文化感知与交际的目的。
(二)以“落日”为例,同一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
——“parting day”与“setting sun”的选用
“落日”代表光明的消逝,总会带给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奈。上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兩句,依依惜别,友人之间的情谊感人肺腑,借“浮云”比友人漂泊不定,借“落日”比自己依依不舍,就像夕阳依恋大地而不忍落去一样。
在英语中,“parting day”代表“黄昏”,常在诗歌中指对一天流逝的惋惜之情。所以,在译文中,译者并没有直接把“落日”翻译成“the setting sun”, 而是遵循了英语语言文化,翻译成了“parting day”, 这样能让读诗的英语母语者更好地体会和感受到原诗中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中外诗歌中的“炼字”与“意境”
中国传统诗歌讲究炼字和写意,像“疏影”代“竹影”,“暗香”替“桂香”,化用后而成经典;西方诗歌则是在用词的基础上更注重烘托出一种“意境”,比如在《当你老了》这首诗中所表现的那样。
案例5:外研版Book6 Module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一课的Reading Practice中,选用了爱尔兰诗人W.B. Yeats的《When you are old》,原文如下: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本诗中渗透着一种朴素的语言风格,整首诗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但正是通过这种朴素的语言,作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五步教学法去引导学生体会英文诗歌通过“炼字”所达到的烘托“意境”的效果。
第一步,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诗,扫清语言障碍;第二步,教师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意境与情感;第三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挑出一些体现作者情感的用词,即原诗作者的“炼字”,并交流探讨这些词语对烘托文章“意境”起到的作用;第四步,尝试让学生翻译原文;第五步,学生优秀范文赏析鉴赏。
在诗歌第一节,作者仅用“nod,take down, read, dream ”等几个简单的动词连用,烘托出了一个垂垂老妪的形象,烘托出了回忆过去的氛围;在诗歌第二节,诗人用“How many,but one”这种对比烘托出了自己对于女主人公的深情;用“pilgrim soul”和“changing face”来表达自己的爱并非肤浅,不重外表,是真正对内心的爱慕;第三节中,作者用“bending down,paced upon,hid amid”三个连续的动作,表现出对爱情流逝,终未能得偿所爱的遗憾与追忆。在全诗中,作者反复使用“and”这个词,不仅是为了捋顺整首诗的语言架构,更是为了增强整首诗的氛围和语气,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忧伤。
以上讨论的四部分作者的“炼字”,都是作者特殊的用词手法,使整首诗结构紧密,语气流畅,意境优美,烘托出一种深情与遗憾交织,浪漫唯美有神秘隽永相结合的艺术氛围,值得我们研究鉴赏。
所有新时代的中国学生都需要形成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文化品格,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跨文化感知力培养至关重要,所有高中英语教师应尝试研究。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