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物理课堂,解答生活疑问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epnui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生活疑问导入物理教学知识,可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本文从“摩擦力”的教学章节入手详细地展示整个教学过程,希望给教师工作者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摩擦力
  一、从生活疑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性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关于摩擦力的现象,发散学生的思维,独立自主性的总结出摩擦力的特点。
  师:同学们,公路上奔驰的汽车车带有光滑平整的嘛?你们宿舍挂衣服的挂钩为什么不会轻易掉下来?还有走在下过雪的路为什么容易摔倒?
  生1:汽车车带粗糙是为了防止打滑。
  生2:胶水将挂钩和墙面紧紧粘在了一起,所以不容易掉。
  生3:下过雪的路面太光滑了。
  师:这和我们今天所讲的“摩擦力”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做一个课堂实验,再来体会一下“摩擦力”吧。
  活动1:准备一个有盖子的瓶子,找到班级内力气比较大的一个学生。首先,让这个学生拧开干燥的盖子;然后,将盖子涂抹上一层生物油并盖上,继续让这个学生拧开盖子。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讲述自己两次“拧盖子”的感受。
  活动2:让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桌上找到两个薄厚大体一致、大小一致的两本书,将这两本书插到一起,然后拿起其中的一本书,观察另一本是否会掉出来?
  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抛出现实中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多维度、发散性思考。为了让学生有直接地感官体验,紧接着设计了两个课堂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动手学物理。
  二、结合课堂活动,引入摩擦力概念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以上活动,需要将摩擦力是否存在、存在的条件、判断其方向、计算其大小等一系列知识讲解清楚。这些知识都需要让学生在亲身感受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接受。
  师:同学们,课堂开始的问题和活动都是围绕“摩擦力”展开的。你们对摩擦力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吗?
  生1:汽车车带不光滑,给了汽车一个阻力,让汽车轱辘向前转。
  生2:挂钩与墙面之间增加了摩擦,更不容易掉下来。
  生3:下雪天容易摔倒,是因为减小鞋底与路面的摩擦。
  生4:在瓶子上抹油后,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也减小了,不容易拧开,需要使更多的劲儿。
  生5:另一本书不会掉下是因为两本书之间的摩擦太大,书自身的重力小于摩擦力。
  师:同学们,你们说出了关于摩擦力的关键点。首先,摩擦力存在的条件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而挂钩、路滑、抹油难以拧开这些现象都是描述摩擦因子。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问题。
  虽然学生已经知道了摩擦力和摩擦因子,但对相对运动和相对运用趋势了解的还不够深入。因此,教师需要对这两种运动状态做出讲解。
  师: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分界可以理解为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那一个时刻。在发生相对运动前称为相对运动趋势,产生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可能发生变化;产生相对运动后,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并保持不变。
  这个阶段,教师讲解的内容比较多,需要让学生从感官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结合现实生活对摩擦力概念进行深入地理解。根据教学经验,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需要在课堂上重复2遍,才可以将抽象地理论解释清楚。
  三、经典例题讲解,加强对摩擦力知识的理解
  经典例题是高中物理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判断灵活多变题目的标准。随着教学的深入,摩擦力在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作用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向。因此,课堂还需要增加例题讲解部分,加强对摩擦力知识的理解。
  例题:在两个木板之间夹一个重50N的木块A,左右两边对木块的压力均为F=150N,木板和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力因数为0.2。如果想从下面把木块拉出来需要多大的力?如果从是上面拉出木块,需要多大的力?
  这样的题目并不十分困难,但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抽离出学习模型,使得摩擦力有关的题目变得更加简单、有趣。教师在课堂的例题讲解中,需要从解题思路、知识运用两个层面入手。这个例题应采用“受力分析——分析题目——运用知识——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解答。
  首先,进行受力分析。A物体受重力和左右两边的压力,在木板和木块的接触面可能有摩擦力的存在。然后,分析题目。如果从下面拉出木块,需要克服向上的摩擦力;如果从上面拉出,需要克服向下的摩擦力和重力。再然后,运用知识。根据F=μFN公式得出两种情况下需要的拉力。最后,进行计算,F上=G+μFN=110N;F下=μFN-G=10N。这个例题通过改变条件,改变了摩擦力的方向,让学生体会到摩擦力的特点,深入理解“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含义。
  例题讲解并不能将所有的摩擦力知识包含起来,但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启发,让学生通过运用知识,体会本节教学知识的要点。抽象的物理知识并不能苛求学生一次性全部理解,但必须让其知识具有逻辑性和正确性,以便可以以此为标准对新问题进行判断。总之,从现实问题入手,讲解理论知识,深化知识运用的教学思维可以散发学生的思维,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甚至爱上物理学科。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微课即微技术与教育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微课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丰富了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如今,微课教学理念已在我国教育界得到普遍认可,并倡导一线教师积极实践。基于此,本文即以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探究微课对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善傳统教学模式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教学;微课实践  1.微课模式的意义与优势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生的就业优势也将遇到一些潜在的危机和竞争。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更看重应聘者的职业素养。语文教学应该借助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呢,让情感教育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添助力,为学生顺利与社会需求接轨插上隐形的翅膀!  【关键词】中职生;情感教育;职业素养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仅要解决人文性与工具性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还应充分考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能力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其话语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解答问题性习题,不断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探究;创新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
期刊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伪探究与假合作的问题普遍存在。本文简要分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在介绍笔者的一次省级公开课的教学案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笔者对合作探究教学策略的新思考。  【关键词】教学设计;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当前,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被老师广泛采用,但在在教学实际中,伪探究与假合作的现象广泛存在。所谓“伪探究”,就是用探究的形式,推行传统的应试教育;所谓“假合作”,就是学生表面上在进
期刊
【摘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把数学教学活化、趣味化。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的美,让学生爱上数学,把数学学习作为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在此,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方法的传授,把数学知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教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方法引导  初中数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教师授课过于枯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我积极性不高,
期刊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是初中数学授课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开展知识学习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数学题目解答效率有积极影响。因此,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兴趣引导学生、渗透课堂教学及有效拓展课外等角度探讨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地实现初中生的“运筹方法,决胜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逻辑感悟,融合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知识内容加以体现。实践
期刊
【摘 要】今年的中考试题仍注重对双基的考查,大部分题型来源于教材,贴近初中数学的教学实际,知识点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对初中数学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本文着重分析了2016年数学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并由此带来对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中考数学;试卷命题;特点分析;启发  一、试卷特点分析  1.回归课本,考查考生的双基水平。  例如,(试卷第9题)分解因式2a(b+c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只有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大胆质疑,才能高效达成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本文作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尝试了培养学生质疑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大家深思和商榷。  【关键词】质疑氛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质疑能力;类比联想  古人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谓“质疑”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会勇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
期刊
【摘 要】2012年10月份,南京市教研室开展了“基于课标的深度研课”的项目研究,我校有幸成为四所实验学校之一,在两年多的研课活动中,我们对课堂教学渐渐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教学要求》对数学课程标准、模块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都有比较清晰的阐述,《标准》确定的目标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所以我们开展“基于课标的深度研课”的项目研究,目的是使平时每一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培养大批合格人才。本文作者理论联系实际,畅谈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值得大家进一步商榷。  【关键词】原始问题;物理学史;实验操作;核心素养;高中物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逐渐向以个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转化,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现代教育的新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