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把握时代特征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19791013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释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时空观念的重要体现,是学生解读信息、分析问题和探究历史的第一把“钥匙”。“八省联考”历史卷中,时代特征或显或隐,体现出左右兼顾、前后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从对时代特征的教学研究来看,当前高中教学与学科特质和教考导向还有差距。因此,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从研究考试开始,“从一种或多种角度把零散的历史材料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成一个连续的或完整的历史过程”,引导学生全方位把握时代特征。
  关键词:八省联考;历史卷;时代特征;时空观念
  所谓时代特征,也称为阶段特征,是指特定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所赋予历史的深刻烙印。它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政策等方面的共性内容,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趋向的集中反映。
  一、“八省联考”历史试题特点:彰显时代特征
  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阐释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时空观念的重要体现,是学生解读信息、分析问题和探究历史的第一把“钥匙”。本次考试中,时代特征或显或隐,涉及面广。
  (一)左右兼顾的同一时代因素
  同一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和民族关系总是互为因果的。因此,考查历史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而要多种因素综合认识,“左右兼顾”,周全把握时代全貌。
  例如,“八省联考”江苏卷的第17题要求说明体育海报宣传信息的变化。解题的关键在于将两则海报置于其对应的时代背景下:前者的背景是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号召工人阶级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拥有强健的体质,更好地投入工业化建设浪潮中;后者是2006年,改革开放已近30年,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民身心健康成为社会风尚。又如,湖南卷第4题要求判断唐朝“外币”丰富的原因,如果能把握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文化多元、民族关系发展、中外交流频繁”等特征,问题即迎刃而解。
  (二)前后贯通的不同时代样貌
  历史具有连续性,同一主题事件在不同时代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历史教学要在“前后贯通”中勾勒不同时代的独特样貌,并能对特定时代的历史产生共情理解,而不是以后知之明超越时代局限。
  例如,江苏卷第15题考查美苏关系的阶段特征。20世纪下半叶,美苏争霸经历了“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互有攻守”“70年代苏攻美守”“80年代美攻苏守”的阶段历程,解题的关键就是兼顾题目所给时间段美苏关系的特点。同理,湖南卷第3题考查选官制度,要很快联想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从“先秦世卿世禄”到“两汉察举、征辟”“魏晋九品中正”,再到“隋唐科举”的发展历程。
  (三)中外关联的宏阔视域衬托
  任何历史现象,不仅有其所在时代的底色,还有更宏阔的视域衬托。将历史事件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下,更能判断其是顺应历史趋势,还是滞后时代潮流,抑或超越时代发展。
  例如,江苏卷第16题对“英国万国博览会和晚清南洋劝业会”的对照考查,作答可分为三层:首先,概括英国筹备万国博览会的特点并说明背景;然后,概括晚清筹建南洋劝业会的措施;最后,分析中英举办博览会的相同作用。三问层层推进,最后汇聚为“展示成果、促进交流、加强联系、提升国际地位、增强影响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引导考生突破对清朝“妄自尊大、抱残守缺”的印象,获得“全球化背景下主动接轨世界”的新认识。又如,江苏卷第10题,“多了几个邻国”指向1991年苏联解体,考生自然联想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本题定位于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世界多极化趋势迅猛发展这一时代背景,进一步烘托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二、历史教学的现状:缺失时代特征
  本屆高三面临课标、教材、高考的“大变革”,历史教学既要保持稳定,又要兼顾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新要求。教学现状如何呢?2008年到2018年,知网关于历史“时代特征(阶段特征)”的文献仅10篇,2019年和2020年各4篇。从对时代特征的教学研究来看,当前高中教学与学科特质和教考导向还有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首先是教材体例的影响。本届高三选修历史的学生使用的教材体例基于模块主题,课程内容的建构方式多开端、多系列、多层面。如关于“秦的统一”,相关的背景、过程、影响被分散在五本教材里:必修1的“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必修2的“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必修3的“百家争鸣”,选修1的“商鞅变法”,选修4的“秦始皇”。同一时代背景下的历史分散在多本教材中,且内容重叠、交叉,学生的历史学习缺乏时序感,不利于整体观的建立。
  其次是备考研究性弱化的惯性。2008年以来,江苏高考历史成绩并不以实考分算进高考总分,而是以等级作为高校录取条件,导致一些教师认为没必要开展研究,只要安于现状,历史等级匹配三科总分就可以了。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复习备考的研究含量。于是,较长时间内,历史备考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而这种惯性导致新高一《中外历史纲要》教学也面临挑战。新教材要求凸显单元的时代主旨,这倒逼常年在模块下教的教师实现转型。
  历史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历史的时间性侧重展示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历史的空间性则更多展示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新高考背景下,把握时代特征的教学显得必要且迫切。
  三、历史教学的导向:全方位把握时代特征
  新高考背景下,教师不能安于现状,而是要主动作为,从研究考试开始,“从一种或多种角度把零散的历史材料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成一个连续的或完整的历史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时代特征。
  (一)以小见大,横向把握时代特征
  江苏卷第18题选做题B考查“秦直道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和修建直道的影响”。教材对“直道”的表述仅见于选修4第1课“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朝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路上交通由驰道和直道等各种规格不同的道路组成,水上修筑人工渠道以沟通自然江河”一段,且并未展开。由于高三历史课时安排少、复习任务重,且以往高考中仅有一题份额,很多教师对选修并不重视。然而,本次考试后,笔者对高三学生做调查发现,这个陌生的“直道”还是比较“亲民”的,不仅几乎所有学生都选做了,而且均能将“直道”修筑条件和影响置于“秦统一”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央集权的优势,合理分析其加强边防、巩固统一、促进交通、有助民族交流的积极意义以及加重百姓负担的消极影响。这也启示我们,教学要以小见大,横向把握时代特征。   教材纵深感强、跨越性大,教师要引导学生横向归纳特征,如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王室衰微、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特征;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引发资本主义世界“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出现了“美苏争霸对抗、欧日实力增强、第三世界崛起、中美关系改善”现象,这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滞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资本主义阵营分化、苏联改革陷入困境密切相关。只有以小见大,才能横向展示时代全景。
  (二)勾连线索,纵向把握时代特征
  教材知识点若即若离,发展脉络若隐若现,教学中应勾勒演变趋势,纵向把握时代特征。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古代中国各时期特征的分析,认识儒家思想地位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演变的必然性: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儒家思想遭冷遇;秦一统天下,法家思想成为制度理论依据;汉武帝时期,儒家适应中央集权需要成为正统;两宋时期,纲常伦理受到威胁,崇尚理学;明清反封建专制思潮渐起,新儒学成为警世危言。诸如此类,可以勾连线索的知识还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南北朝开始、宋元完成、明清巩固”;古代商业“汉唐市坊分开、两宋打破界限、明清长途贩运”;中国革命和建设工作重心“八七会议后从城市到农村、七届二中全会后从农村到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经历“文艺复兴反神权、宗教改革反教权、启蒙运动反王权”的历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大航海时代出现雏形、19世纪后半期初步形成和20世纪初最终形成”等。
  (三)整合模块,贯通把握时代特征
  学生要有跨时空意识,尤其是面对重大社会变革时期,更要从大历史的视界,贯通中外历史。如将1840年鸦片战争置于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从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等要素上对比中外历史特征,不仅能解释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与结局,还可以理解中外科技发展走向、中外对外政策差异、早期启蒙思想的不同境遇等。
  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旧教材中,同一时代的历史被割裂在各个模块,不利于时代特征的建构。2007年,笔者执教高二历史选修班,在保持整体进度和其他班级一致的基础上,打通必修3、选修1及选修4的新授内容,并以此为主线,辅以高一必修1和必修2相关内容复习。如此教学,有些特立独行,甚至“一意孤行”。但笔者相信,这符合学科特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从结果来看,相对于平行班,笔者任教班级学生知识体系更为完整,教学效果喜人。
  上述教学尝试对当下教学仍有借鉴价值。鉴于目前高三复习进度,笔者认为,可以在复习相关内容时,以点拓展横截面、带动时间轴,从而将时代特征的建构渗透于常态复习中。如从横向看,宋词的繁荣是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队伍扩大等社会特征在文学上的反映,而这种特征还反映在印刷术的革新、风俗画的流行、话本的出现、瓦肆的兴起;从纵向看,宋词作为文学形式,向前可以追溯先秦《诗经》、楚辞,汉赋,魏晋民歌,唐诗,向后有元曲和明清小说这一延续表现。打通教材、回归时代,每种形式都能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时代特征上找到成因。
  对时代特征的把握不仅需要教师完备自身知识结构、渗透时空观念,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建构、表达时代特征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学都要貼合时代特征。有一些“特殊”“偶发”现象会超越时空的“长宽高”,需要“异”想天开。因此,教学不能画地为牢、一刀切。
  *本文系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改实验项目“指向时代性价值的高中教学建构的实践研究”、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时代性价值:高中历史学科育人的实践研究”(编号:2019JK13L1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函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苗颖,刘晓兵.从高考考查谈时间观念素养的教学分解[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6).
  [3] 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徐奉先,刘芃.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开放性试题开发[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1(1).
  [5] 唐琴.历史新课程教材中的教学整合[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7).前沿论坛
其他文献
课后,找机会和学生聊聊,会聊出很有意思的内容。上课和老师在一起,课后也能和老师聊一聊,大概算是一种比较高的学习境界了。《论语》上的那些话,好像没有一句是“上课”时讲的——孔子时代不但没有课、没有教室,连教材也没有。课后能和老师聊聊的学生,往往很有趣;聊的话题,也能让老师开眼界。那些放学后拎了书包急急忙忙离开学校、怕与老师交流的,有些是不善于学习,有些是性格孤僻。我想象不出他们为什么少言寡语。几十年
期刊
摘要:值新旧高考交替之际,分析“八省联考”物理试题的命题意图,洞察其中的命题趋势,对物理复习、备考意义重大。总体来说,“八省联考”物理试题注重联系实际创设情境,突出“图像语言”的使用,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因此,高三二轮复习应重视教材资源的运用,加强联系实际的教学;重视多种表征的信息提取,加强答题方法的训练。  关键词:八省联考;物理试题;情境;图像语言;教材  2021年1月23日—25日,第三批新
期刊
摘要:针对高中阶段学生阅读《论语》的难点,进行《论语》导读:一是导向“专题”,开展深入系统的“研读”,包括对孔子、孔门弟子以及时代背景和语言特色的研究;二是导向“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讲读”,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论语》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三是导向“生活”,采取反求诸己的“心读”,让学生把阅读《论语》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去思考《论语》。  关键词:《论语》;导读;
期刊
摘要:2021年“八省联考”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探索行动,对新时代物理教学变革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基于对“八省联考”物理江苏卷的分析,探寻高中物理教学的应对思路:关注真实情境的创设,重视实验与思维融合。  关键词:八省联考;物理卷;真实情境;实验;思维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树立科学的教育发
期刊
摘要:运用“5E”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理解和建构“植物的蒸腾作用”概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暴露前概念,引发认知冲突,“吸引”学生;带领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结构层层“探究”,丰实概念;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表达理解,“解释”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迁移”应用,总结概念意义;开展“评价”,考查学生对概念及技能的掌握。  关键词:“5E”教学模式;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蒸腾作用  “5E”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读后续写”要求根据语篇材料和所给开头语,续写一篇150词左右,与原文材料“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学生对“读后续写”题型不太适应,主要表现在续写的主题、内容、逻辑和语言与原文不够融洽。高三复习写作专项训练的一次“读后续写”教学,着力帮助学生找到内容、情感、语言和逻辑等方面的协同点,提升续写内容与原文的协同度。  关键词:英语新高考;题型;读后续写;协同点;协同度  “读后续写”作
期刊
摘要:英语科的阅读理解关键能力,包括理解词汇,理解具体信息,理解主旨要义,理解观点、态度,理解目的,推断和理解文章结构、类型。通过分析“八省联考”英语卷对阅读理解关键能力的考查,得出教学启示:英语备考要重视语篇教学,发展语用能力,开阔阅读视野。  关键词:八省联考;英语卷;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键能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包含“一核”“四层”“四翼”。其中,“四层”指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
期刊
摘要:“八省联考”英语卷体现了高考评价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试卷中隐含的理念、试卷结构以及试卷题型的更新,要求英语复习教学做出如下改变:改变单纯记忆的做法,增强语用意识;改变单一训练的做法,拓宽听力渠道;改变功利刷题的做法,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硬背模板的做法,加强写作指导。  关键词:八省联考;英语卷;理念;试卷结构;复习动向  新高考背景下,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的2021年“
期刊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为持续推进新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2021年,新高考方案将在第三批参与高考改革的八个省(市)落地。作为八省(市)新高考的一次预演,“八省联考”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上一期呈现了对语文、数学两科“八省联考”试卷的深度解读及其带来的教学启示,本期《独家策划》栏目继
期刊
摘要:分析“八省联考”物理卷中的实验题型,发现试题特点有:实验目的创新,指向物理观念;实验装置创新,指向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设问创新,指向科学思维。结合高考评价体系在本次物理实验题中的落实情况,得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启示:突出创新思维、重视实验原理、改变实验方法。  关键词:八省联考;物理实验题;核心素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作用,物理试题中对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