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于中国诗词的爱好,始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的王安石的《咏梅》和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等诗。那时读古诗常觉得难懂,不能入其堂奥,又微微觉得译文过于浅薄,不及原诗惹我喜爱。后来我对古诗词下力很大,自信深深懂得古诗词之韵致,自身亦有古人之风,常于深夜吟哦不已,真仿佛一个古代书生了。可惜,所谓的“标准答案”常与我的“独到见解”多有抵牾。下面试举几句古诗为例,阐明我的“独到见解”(这里所谓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非指魏晋六朝以前的古诗和隋唐以后延续的古体诗)。
第一首是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第一句我即不能与“一般人”同。“暗”通说是使动用法,而我素来讨厌所谓的语法。其实,这句应当这样解:长云与雪山交接处,给诗人视觉上一个“暗”的感觉。于是诗人落笔为“青海长云暗雪山”,非常之自然、顺手。哪里是什么使动用法?恐怕问于长眠于地下的诗人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用法哩!第三句的“穿”,也不是使动用法,只不过说黄沙百战之后,金甲被刺破了而已,写成诗句既是“黄沙百战穿金甲”。此外孤城遥望玉门关,也难得说是什么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只不过写出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的苍凉情景而已,很实在,很自然,给读者的感触很深,恐怕诗人自己也没有考虑其他什么。现在的人老爱用白话文的语言思维理解、揣测中国古诗,其实根本就不知道古人的思维与今人有多么的不同。于是又有了下面的更典型的例子。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有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坂桥霜。这两句最能说明古人思维的灵动与跳跃。这两句写起来非常容易,像泼墨画国画似的。一圈一点,哪里是茅店,哪里是月亮,哪里是人,哪里是坂桥,哪里是霜迹,一一呈现出来,画面质朴、清新。如果用今人的白话思维则不可解——没有主语啊!什么意思啊!有这样疑问的人都是根本不懂中国古诗的表现,就是说压根儿没入门(而一般的语文老师最喜欢一句一句讲解,还找人翻译)。其实古人是最能与自然相处的,他们写的是境界,是意境,是情感,不是什么具体的意思和内容。今人沉迷于世俗物质社会,自然懂不了。上面我说到古人思维的灵动跳跃,是说中国古诗在意象呈现上往往有东跳西跳自由搭配的规律,借助格律、音节而显得文从字顺,读来爽口,听来悦耳。如温庭筠这两句。它们还极容易引我想起一段“早行”的经历。我以前外出,往往要搭早班车,披星戴月的,风尘仆仆的走过村头坂桥,留下一串一串霜迹,耳边还响起阵阵鸡鸣声。诗人大概也是为我们写下这个诗意般的夜行图吧!
在我所例举的两首诗中,不知读者可否见出我对于中国古诗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理解。我们对于古诗的赏读,不仅应该抛弃成见,而且应当顺从古人,甚至以“古人”自居,方可真正入古诗的门径。
末了,要说的是,读中国古诗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人生经历。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若出于一般诗人之手,恐怕要被笑为低俗浅陋。然而出于陶公之手,我们就要赞叹佩服起来。一般人不会轻易入诗的题材,陶公却偏偏从这些平凡生活中发掘出诗意来,意味深长。我们结合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和诗人人生经历,才知道诗人在经历大乱后,是多么珍惜简简单单的日常生活。诗人带着悲悯的眼神观看周围人和事,无不显现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平不可得,于是诗人在简单的生活中咀嚼人生的况味,倡導“得欢当作乐”的乐观精神。这绝不是什么消极避世,也不是什么享乐人生观。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至少在乱世是值得提倡的。
最近喜读清人喻元鸿的《元旦入五祖寺》,一并献给读者:古寺元朝静掩扉,山头歇马整新衣。应门童讶人来早,识面僧惊客到稀。数点梅花皆佛意,一声春鸟是禅机。扶筇试上莲峰顶,坐对匡云话落晖。
聂海波,教师,现居湖北黄梅。
第一首是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第一句我即不能与“一般人”同。“暗”通说是使动用法,而我素来讨厌所谓的语法。其实,这句应当这样解:长云与雪山交接处,给诗人视觉上一个“暗”的感觉。于是诗人落笔为“青海长云暗雪山”,非常之自然、顺手。哪里是什么使动用法?恐怕问于长眠于地下的诗人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用法哩!第三句的“穿”,也不是使动用法,只不过说黄沙百战之后,金甲被刺破了而已,写成诗句既是“黄沙百战穿金甲”。此外孤城遥望玉门关,也难得说是什么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只不过写出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的苍凉情景而已,很实在,很自然,给读者的感触很深,恐怕诗人自己也没有考虑其他什么。现在的人老爱用白话文的语言思维理解、揣测中国古诗,其实根本就不知道古人的思维与今人有多么的不同。于是又有了下面的更典型的例子。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有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坂桥霜。这两句最能说明古人思维的灵动与跳跃。这两句写起来非常容易,像泼墨画国画似的。一圈一点,哪里是茅店,哪里是月亮,哪里是人,哪里是坂桥,哪里是霜迹,一一呈现出来,画面质朴、清新。如果用今人的白话思维则不可解——没有主语啊!什么意思啊!有这样疑问的人都是根本不懂中国古诗的表现,就是说压根儿没入门(而一般的语文老师最喜欢一句一句讲解,还找人翻译)。其实古人是最能与自然相处的,他们写的是境界,是意境,是情感,不是什么具体的意思和内容。今人沉迷于世俗物质社会,自然懂不了。上面我说到古人思维的灵动跳跃,是说中国古诗在意象呈现上往往有东跳西跳自由搭配的规律,借助格律、音节而显得文从字顺,读来爽口,听来悦耳。如温庭筠这两句。它们还极容易引我想起一段“早行”的经历。我以前外出,往往要搭早班车,披星戴月的,风尘仆仆的走过村头坂桥,留下一串一串霜迹,耳边还响起阵阵鸡鸣声。诗人大概也是为我们写下这个诗意般的夜行图吧!
在我所例举的两首诗中,不知读者可否见出我对于中国古诗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理解。我们对于古诗的赏读,不仅应该抛弃成见,而且应当顺从古人,甚至以“古人”自居,方可真正入古诗的门径。
末了,要说的是,读中国古诗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人生经历。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若出于一般诗人之手,恐怕要被笑为低俗浅陋。然而出于陶公之手,我们就要赞叹佩服起来。一般人不会轻易入诗的题材,陶公却偏偏从这些平凡生活中发掘出诗意来,意味深长。我们结合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和诗人人生经历,才知道诗人在经历大乱后,是多么珍惜简简单单的日常生活。诗人带着悲悯的眼神观看周围人和事,无不显现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平不可得,于是诗人在简单的生活中咀嚼人生的况味,倡導“得欢当作乐”的乐观精神。这绝不是什么消极避世,也不是什么享乐人生观。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至少在乱世是值得提倡的。
最近喜读清人喻元鸿的《元旦入五祖寺》,一并献给读者:古寺元朝静掩扉,山头歇马整新衣。应门童讶人来早,识面僧惊客到稀。数点梅花皆佛意,一声春鸟是禅机。扶筇试上莲峰顶,坐对匡云话落晖。
聂海波,教师,现居湖北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