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头马仅有的四次见面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
  也就几天前吧,刚见过一次大头马,在南锣鼓巷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我因为感冒,去得比较晚,到的时候,天都快黑了,咖啡馆里只剩两桌人,一桌像是两个女学生,正笑得花枝乱颤;另一桌就是大头马和一位外国友人,两人抽着电子烟,沉默着,一副聊了很久、话语已尽的疲惫相。我招呼她,她半起身,挥了挥手。“这是我的译者,诗歌圈的,他只翻译我的小说。”这是她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接着,她把手缩到了桌子底下,僵着身子,颇有些拘谨地补了句,“我牛逼吧。”一阵寡淡的互捧和寒暄后,我们各自聊起了过去一年的经历,我可说的不多,主要是她在说,说她在老家一个派出所的工作经历,她描述得很像一份工作,由一个老警察带着,接触各种刑事案子。一来我正感冒,二来她说话太跳跃,我很难跟上她的节奏,一开始还在努力,后来就放弃了,瞟一眼旁边一桌的女生,看看走动的服务员,只在她停下来、强调说“这事我改成了一篇小说”,或者指着外国友人说“我刚才已经跟他讲过一遍了”时,才点点头,迎合两句。其间,她或许一直在说这段经历,或许还说了点别的,最后又绕回到案子上。“那个老警察就研究出一套严谨的审讯方案,终于撬开了他的嘴。”这句话,我听得很真切,因为旁边一桌的两个女生已经住了声,也往我们这边瞟了过来,她们在偷听她的话,而她又一次把手缩到了桌子底下,仍是那副拘谨的神态,“我打算写一部长篇,就是关于合肥这些年的案子的。”那一刻,我顿觉陌生,陌生这场景,陌生眼前的大头马。但转念又想,加上这次,我们也不过见过四次面,她或许只是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
  上海
  那是第一次见大头马,二〇一七年的十月,金理和何平老师在上海组了个“双城文学批评工作坊”,我第一次参加这类似的活动,刚到的时候,大堂里有一群人在聊天,我跟他们都不认识,站了一会儿,便挪步到门外抽烟去了,接连抽了好几支,然后,一个干瘦的女生走了出来,管我要烟,我把烟递给她,又替她点上火,她才问我,是不是也是来参加活动的?我说是。她就说她是某某某,她声音很小,我一个字也没听清,她顿了片刻,又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周恺,幸会幸会。她接得很快,“对不起,没听过。”这时候,大堂里的那群人也出来了,往吃饭的地方走,她“嗯”了一声,就跟过去了,把我晾在原地,我心想这他妈谁啊。第二天开会,开了一整天,主题叫“青年写作和文学的冒犯”,座次很滑稽,写批评的和写小说、写诗的对坐,这样安排,摆明了是想挑事,但结果并不如意,大多数时候,都是写批评的在试图训导我们这帮年轻人,翻来覆去都是,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什么样,你们的写作有什么不足之类的话。我读过我们当中一些人的作品,不少都是背离所谓的“好”的,但他们都表现得很温顺,我估计是懒得跟他们争。我被排在倒数几个发言,怨气已经压不住了,开口便冒了句,“主办方的钱白花了,这会既不青年,也不冒犯。”然后巴三揽四一大堆,还在说着,我就已经后悔了,我发现金理老师的脸色不大好看,这会是他负责的。幸好,我发完言,来了个更不礼貌的,她坐在角落,手里把玩着钢笔,语气慢吞吞,很是挑衅,“各位好,我叫大头马,大家可能都不认识我,哈哈,没关系,我也不认识你们。”到这时候,我才晓得,这家伙叫大头马。随后,她因为“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不是一个水准跟某人争执了起来,我已经记不得她的观点是什么了,只记得最后是以对方的一句“我们下来再聊”收场。事实证明,我们这样的表现的确很尴尬,因为,会后,大家还得坐一起吃散伙饭。吃饭时,我孬兮兮地自觉坐到了角落,然后,她也坐了过来,开始我还以为,她是不是觉得我的发言很有意思,想跟我继续讨论,但她并没有要讨论的意思,一声不吭地蹭我的烟抽,两个人抽一包烟,烟盒很快就空了,最后一支,她客气地让给了我,然后举手问,她可不可以要一瓶小二,很多人都在笑,我也笑了,金理老师没笑,他说当然可以,然后又像打暗语一样地问了声,“头马,还好吧?”她说:“没事,没事,你们聊,不用管我。”
  潮州
  那次工作坊结束过后,大头马加了我的微信,发来一句话:谢谢你的烟。我回复:客气。她再回复:好。到现在,这个字也是我们的聊天记录中最多的一个字,往往我跟她说个事情,她就回复一个“好”或者“好的”。我也是那次工作坊过后,才渐渐跟同龄的写作者有了联系。有那么一阵子,“大头马”这三个字会出现在各种聊天中,我也零零碎碎地知道了,那阵,她因为一些事情,状态不大好,停笔没写了。这些都是听来的,她到底怎么样,我不太清楚。我们第二次见面,是一年之后,在潮州,《花城》组织的笔会,我记不得她是跟我同一天到,还是隔天才来,我记得的是,她刚一见到我,就主动招呼了我,然后笑着走过来,问我:“有烟没?”这次笔会要轻松得多,除开半天的会议,别的时候都在采风,逛夜市、看花灯、拜寺庙、买漆器,像极了夕阳红旅行团。大头马对人的态度也比之前和气了些,脸上总挂着笑,拍照的时候还会突兀地比个“V”的手势。兴许是我们先前就见过,路途中,大巴车上,她会主动来找到我聊天,问我的近况,也说她最近对某类音乐有兴趣,然后介绍带她玩那类音乐的人,独独没有聊写作。直到最后一天晚上,逛牌坊街,我们一路走,应该是我递烟给她时,她突然说:“我前阵子看了你的小说,挺好的。”当然,我不信,至少当时不信,便把话题扯到了别的上头,扯到了卡夫卡,扯到了舒尔茨,又扯到了波拉尼奥,就是聊到波拉尼奥的时候,她说她去过智利,是去跑马拉松,她用这段经历写了篇非虚构,我随即就问她,现在还在写小说吗?她说没写,又抽了两口烟,就没说话了。
  香港
  应该是在潮州的时候,我跟大头马说,我随老婆暂时搬到香港了。她说她很喜欢香港,也常去,下次找我。我当时以为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转年的春天,她发来微信,说她要来香港,看巴塞尔艺术展。我问,一起吃个饭?她说,多了张门票,可以转给我。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钱转了过去。我老婆多嘴说了句,别是谁捡了手机搞诈骗。老实说,见到大头马之前,我心头都很悬。从我住的地方到会展中心要一个多小時,到了那儿,我完全是晕的,跟大头马打了好几通电话,才发现她就在不远处,只是我没认出来。她搞了副很大的耳机挂在脖子上,手头拿着电子烟,很像个港女。她是跟着一帮朋友一起来的,一些是单纯来看展,还有些是奔着买画的目的来,似乎很急,我们只是打了个招呼,就匆忙进了展厅,而且进展厅,便各走各的。我对那些艺术品没多大兴趣,纯粹是走马观花,没多久就逛完了,再转回去时,碰到了大头马跟她的两个朋友,她的两个朋友在议论着什么,而她则戴着耳机,昂着头,站在一件装置作品底下,那是一只数十上百把镰刀拼成的巨翅,作品名就叫《左翼》。我走了过去,她看到了我,取下了耳机,跟我说:“这个有点意思。”等所有人都逛完展厅,天已经黑了,我们就近找了家餐厅,人很多,坐的长条桌。我跟大头马年纪最小,依旧坐在最边上,趁他们聊天,我们胡吃海喝一通,其间,她告诉我,她最近应该还会来趟香港,她拿了个奖,是一篇小说,她说她又开始写了。我印象中,他们一帮人吃完饭,又打算去泡吧,我去不成,我得赶收班车回去。我陪他们走了一段,在兰桂坊外面的一个十字路口告的别,大头马在前头走得很快,她已经穿过人行道了,我就隔着马路,远远地跟她道了声保重。那会儿,我在香港已经待了大半年,几乎没什么熟人可见,成天都闷在家写小说,当时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老实说,心头是颇有些不舍的。两个月后,大头马果然来香港领奖了,只是,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缘故,我们没能见上面,第四次见面便是开头提到的前几天的这次。
其他文献
一  2016年秋,我搬进长沙的一个别墅小区。房子是朋友介绍的,房主叫易生,前些年发了财,在近郊的小区买了两套连在一起的联排别墅,想出让其中一套。朋友的一句话让我彻底动了心,他说,易生会是一个好邻居。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白居易的诗对我影响很大,一个好邻居对我很有诱惑力。  看完房子,易生请我们去他家里谈。他家院里栽着一棵碗口大的月桂,散发着幽香。走进院门
期刊
朱安娜,1996年生,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组亚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作品散见于《滇池》、《湖南文学》、《芒种》、《特区文学》、“ONE·一个”等。  我所在的城市能看得到月亮,但极少能看到星星。星星比月亮脆弱,它的光芒在穿过浩远的银河和由悬浮粒子组成的障碍层以后,就已经耗损殆尽。偶尔一些少云少风的日子,或许能在我们浑浊的夜空中发现几颗星星的踪迹,它
期刊
秋天  秋天在窗外叫嚣了一整夜  道具师把往年的场景又摆置了一遍  而螺旋形眼睑刻下平静的遗嘱  你背着稻禾与金币跨过古老的门槛  镜子里,你清癯,沉默,遗忘了语言  你站在你之外,而裸露的双臂落在了夏天  人们缓慢地解开祝福并呈上  那金黄色的衰败开出灿烂的虚无之花  号音被压在几重颜色之下  出发与返回的道路已被卷起  你在金黄的失败中长嘘一口气  池塘被落叶一口一口熄灭  你在穹顶上捡拾露水
期刊
李昕,别名金属小昕。诗人,画家,先锋小说作者,自由摄影師。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作品散见于《大家》、《西湖》、《青春》、《汉诗》等文学期刊,并被《长江文艺·好小说》转载。曾出版诗集《神仙的精神生活》、《黑日梦》、《我以为这就是爱情》,短篇小说集《黑色孤儿》,摄影集《坏血统的女儿》等。  1  无法控制的压抑笼罩着我,窗帘拉得很紧,我怕被别人看到;或者说与其怕被别人看到,也是怕被自己看到。  长达二
期刊
怪兽  我体内有一头怪兽  它往往在我夜晚散步时苏醒  流淌的河流、远处的灯光  或者空中的月亮  常惹得它莫名地狂躁和恼怒  张开血盆大口  吞吃漆黑的夜色和人间罪恶  吐出诗歌的碎骨头  后遗症  去过西藏后,每次看到山峰  我都会紧盯着那峦尖  想象上面正覆盖着积雪  都会在心里庆幸  在这污水横流的人世  还有钻石,在高处  闪烁着光芒  黄昏即景  放眼望去,满大街都是游泳的人  他们在
期刊
化解  我心疼  那颗明亮的星星旁边的另一颗,它小而寂寞  没有被伸长的望远镜捕捉到  痕迹  我心疼  电话那头快递员的催促  司机在大街上拼命翻着地图  或者是伸出阳台那一朵凌霄花  美得高高在上,却无岩可攀  我也希望你心疼  心疼我的心疼  将不息的言语和苦涩的表情  化在一只无色的净瓶里  注入清水,随便捡来一枝  枯木  让它逢春  相生相依  山谷里,树的坠落  会让一片云没有寄托 
期刊
原因  用纯粹的焦虑燃烧自己  自我缠斗  发出些许光亮  陪着沉潜的蓝色一同  消失在他者的眼眸  如此往复传递  直至历史尽头  直至最后之人  风  不曾拥有夕阳的风  与拥有沉默梦境的我  分享一根香烟  风一口,我一口  如同多年的老友  我们共同生产了部分记忆  塑造了彼此一点点的灵魂  我为风感到惋惜  它剛刚出生  它奔赴死亡  关于你的两种喻体  重新定位时间的标尺  离开的速度
期刊
1  我在外头敲着S医院精神病病区的门。  锁得很紧。一个穿蓝条病号服的男人,小心翼翼地走过来,然而表情却是温和又怯懦的。他跑过去叫护士。  护士很胖,不客气说简直肥得要命,这个肥胖的女人不耐烦地给我开了门,问有什么事。  我只是想配点药,因为是节日,门诊医生休息。  这个女医生叫叶蕴容,其实我见过她一次,因为我经常来配药。我很喜欢她的名字,甚至长相,她长得很清纯。  名字和长相搭配,这是很难得的
期刊
中国电影市场早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但持续推进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也始终围绕着中国电影。从全年电影票房跨入百亿时代,到现在突破600亿元,中国电影市场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疫情影响下,中国电影业从市场环境、经营模式到消费习惯,都较以往有了新的变化,如今,单部影片票房也已突破60亿元。对于整个电影产业和众多电影人而言,在以最快速度复苏走出阴霾的同时,也在疫情带来的挑战中催生新的发展格局
期刊
夜光下的白玉兰  当它,吐露一身洁白的心事  站在虚空里  每一朵,都盛着一满盏月光  这株路旁的白玉兰,它是在等我吗  它,让我想起,长在故乡  童年里的那一株  想起故乡,那一个  白玉兰花一样的人  如今,她只能在夢中出现  多么相似,她和它  有着一样的容颜  一样的芬芳  以及,一样隐忍的光芒……  北斗  我指给你看,这柄由七粒萤光打造的  银勺子  它是我家祖传的  一件老器物,它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