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 :财富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自主创新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央着眼全局和未来做出的战略决策。本文从自主创新角度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并就如何推进实施创新型城市提出了基本思路。
  关键词: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力 创新型城市
  “提高自主创新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央着眼全局和未来做出的战略决策。自主创新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发展的主体战略。当前,我国城市一方面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诸多优势,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1、夯实创新基础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要始终坚持把理念创新放在首位,提倡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勇于创造、倡导争鸣、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改革科技投入方式,探索通过对共性技术、公益技术的开发、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和竞争性分配,财政创新经费专项不应“撒胡椒面”,公开“竞标”,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使有限的科技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建立科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导向作用,整合现有科技基础资源,加大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力度,加强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满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产学研无缝隙结合,鼓励和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以吸引高科技成果来转化。
  2、提升创新能力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达5%和3%以上。同时,扩大科技资源的总量,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积极引导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优势产业和社会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探索科研单位与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办经济实体等举措,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支持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创新资源的集成与整合,要以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为方向,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程式服务,使社会资源在发展科技产业方面得到优化配置,有力地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培育创新文化
  依托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面向国内外,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争取更多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前来创业发展。大力实施高素质人才培育工程,重视“领军人物”培训,抓好“实用型人才”培训。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基地,培养和引进一批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培养一批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同时,培育创新文化。要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汲取养分,把培育创新创业文化与实践“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倡导全民创新创业,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提高全民科学和文化素质,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城镇务工人员、农民、未成年人和社区居民等五类重点人群进行各种形式的科学普及和创新培训。充分发挥科普工作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以此为载体,开展更多的有利于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科普舆论氛围。
  4、优化创新环境
  围绕建设公共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创新公共服务体系,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完善创新服务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实施主动管理、协同管理、服务管理。围绕提升有利于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环境承载能力,加快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要按照“少环节、快节奏、高效率”的要求,进一步营造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良好政务环境,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对必审的投资项目,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办事手续,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按照“诚实、守信、践诺”的要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为加快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总之,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体制和机制层面的很多问题,推进创新型城市还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萍.《长株潭一体化创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2]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创新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林先扬等.《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热带地理,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商业保险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当前中国的“强银行”“弱保险”的市场格局仍然没有改变,这种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度变迁的影响。本文将金融结构与金融深化理论运用到商业保险之中,并借鉴保险深化相关理论,探讨商业保险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保险深化 问题 对策  1、保险深化相关概念  发展中国家作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经济发展重要保障的金融行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金融时代,充斥着速度、变化和机遇.其中,在金融领域,财商教育脱颖而出,财商是一个人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只要具备了较高的财商就能在创业过程中游刃有余,人脉旺盛,机会自然也就接踵而来,对财富的渴望就有可能变成希望、变成现实.从而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理财习惯。  关键词:华夏财商 财商教育  事实上,财商与智商、情商一样,都是一种指导人们行为的无形力量。对财商教育的重视,并
期刊
1、宏观经济分析  1.1、宏观经济运行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1.1.1、宏观经济因素  ①中国经济(GDP)稳定高速地增长带动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由图我们知道,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由快速发展阶段过渡到稳定增长的阶段,最近几年保持了较快速稳定增长的态势。总体来说,宏观经济稳定高速地增长带动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推动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全国和主要城市人
期刊
摘 要: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这是中国当代的一大特点,能否顺利完成这一转变的关键点是现实人的现代化。必须把握好社会结构转变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方可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进而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变。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人类历史证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促进。正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转变的我国,培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的现代化的人显得格外重要。反之,市场
期刊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面对社会的全面变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文化改革等,同时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想思潮的大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经济等环境条件的改革而发生巨大变迁。往往较难形成稳定和适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体系。因此,更加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 人生观 必要性  1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村镇银行的现状及发展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探讨分析了国内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选择与变革策略。  关键词:村镇银行 可持续发展 战略设想  以下,笔者将从几个方面,结合村镇银行的现状与发展特征,对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简要探讨。  1、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共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五百多家,东西部基本各占一半。总体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与日俱增,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上升,相应的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上升,这在无形中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给我国的建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提升空间。由此看来,建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我们需要对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对策做出更多的思考与讨论。  关键词:建筑经济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
期刊
摘 要:证券市场中不断波动的股价与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存在十分紧密的相关系,有价值的财务信息被誉为是市场潜在价值传播的桥梁,促进股价朝内在价值的方向发展,合理配置资源的价格机制实现,达到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然而,错误的财务信息会误导投资者的判断,更严重的会影响到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而损害股票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作用。  关键词:上市企业 股价波动 财务信息相关性  1、影响股票价格的几个关键的
期刊
摘 要: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方式已经从由中外合资企业主导向外商独资企业主导转变,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采用收购中方股份、并购中方企业以及直接独资设厂等方式。这种转变,究其原因,是国内企业竞争力的不足与合资企业的天然劣势导致的。对于我国政府和企业而言,FDI的独资化趋势有利有弊,合理加以研究才能占据主动权。  关键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独资化趋势原因 影响  自改革开放允许引入外资后,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
期刊
摘 要:社会保障是所有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经济社会政策之一。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基金 对策  针对单位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挑战,唯有主动跟上改革的步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需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化解风险,确保平衡,使养老保险得以顺利运行。  1、加强征缴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