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养情操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的确,在清静明亮的屋内,或临摹、展玩字画,或抚琴、听琴,或观棋、弈棋,品味出其中的佳妙之处,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时,就能体会到其中无与伦比的乐趣。可见,琴棋书画是能够养性助乐、调剂精神的娱乐方式。

抚琴养生调心神


  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雅趣。早在唐代已有,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古人借琴抒发情怀,指应于弦,籍琴已成曲,心动而手应,畅心情而动肢体,中医认为这是一种形神统一的娱乐活动,故可以内养其心而外动其形,有益心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就是用琴瑟之乐来防病健身的,当时他怀才不遇,心情郁闷不畅,于是向孙道滋学琴,感受音律的熏陶,时间一长便不觉得自己身体有不适了。因此他在《秋声赋》中说道:“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将有得焉,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变其忧思,感人之际,亦有致者。”正如欧阳修所说,优美的琴声,可以调节情绪,转移精神压力,陶冶情操,舒畅情志,赋予人们无限的欢乐。操琴时,手指灵活的运用,有助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养心健脑,可谓是一剂养生妙药。现代人对古琴艺术也越来越重视,这项传统技艺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艺术魅力也在吸引着更多人的关注。在闲暇时,雅兴所致,不妨抚琴弄弦,或用心倾听欣赏,相信您会伴着琴声,坦然自安,感受无穷乐趣。

弈棋修煉养功夫


  棋类是一种兼娱乐与益智于一身的娱乐活动。弈棋时,精神集中,头脑冷静,思考周密,可以排除一切杂念,这种状态犹如修炼静养功夫,心神专一,意守棋局,谋定而动,心气平静,因此有“善弈者长寿”之说。在实际生活中,古今棋手长寿者不乏其人,明末的高兰泉、清末的秋航等都获90岁以上的高寿;近代象棋手林奕仙,去世时93岁,有“百岁棋王”之称的谢侠逊从6岁开始与棋结缘,象棋伴随他一生直到100岁去世。
  但棋迷们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不能过度耗神,一般来说,“三打二胜”,1~2小时即可,不能“弈而忘返”,过度疲劳;二是注意弈棋的姿势,应该保持自然的坐位,避免蹲下或长时间低头;三是不要计较输赢,弈棋对阵,犹如用兵打仗,胜败乃兵家常事,要置之度外,做到“对弈从来乐趣多,胜亦高兴败亦喜”,抱着这样的态度,弈棋才能真正起到愉悦心身、养生保健的作用。

书画悦心凝心神


  我国的书画艺术在世界上都是享有盛名的。中国的书法可以用汉字这一特殊的载体展示出无色而有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境界。古代养生名著《寿世宝元》有“诗书悦心,可以延年”之说,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练书法、习绘画,必须意力并用,心神集中,杂念尽消,心正气和,神意安稳,荣辱皆忘。“先默静思”以净化心灵,然后运气于指、腕、臂、腰,以调节全身之力于指端,“下笔点画波撇曲直,皆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有如“蜻蜓点水”,或似“蛟龙戏海”而妙笔生辉。所以,有人形容书法、绘画,犹如一种在纸上进行的太极拳,同样也可使全身肌肉、筋骨运动,达到舒筋活络作用。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陈永灿)
其他文献
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除了服用健胃消食的药物,不妨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来点中药茶。陈皮茶:理气健脾促消化  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服用。比如冬令进补时,在膏方中加入适量广陈皮,可助脾胃运化、补而不腻,让药效更好吸收。  此外,气滞大便不通者也可泡服广陈皮,简单易行,可有效解除便秘的痛苦。但是,陈皮偏温燥,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及内有实热者要慎用、不用
我今年44岁,患有肠易激综合症,造成体质和精神都较差,同时还患有低血压。请问我该如何治疗?  贵州 廖先生  廖先生:  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组包括腹痛、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性大便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这种病是因为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特点是持续反复发作,很难根治,属于功能性疾病。此病属于中医的“泄泻”、“呕吐”、“腹痛”等范畴。中医把此症分为若干型,根椐您提供的症状,应属于中医的“脾胃虚弱型”
惊蛰是24节气中第三个节气,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桃花红、李花白、鸟儿高飞。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气温升到0℃以上,春飞桃杏开,蝶舞蜜蜂来,农忙开始,小麦进入返青阶段。  养生法 从立春到清明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生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血压波动大、过敏性疾病等。在保健
4类食物减轻关节痛  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最近,美国“前沿营养学”网站刊文,讲了4类能缓解关节疼痛的食物,配合药物疗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食草类动物肉。研究显示,牛、羊、兔、马、鹿、鹅、火鸡等食草类动物肉中含有的一种特殊的脂肪,可以消炎,缓解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此外,食草类动物肉中富含的肌氨酸能帮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增长肌肉,使其充满力量。  2.含
脖子、腰、脚踝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这3个部位应做好保暖。  暖颈:扩胸仰头抻筋骨  脖子本身就很娇贵,再加上有人有慢性劳损的底子,一旦受寒便可能引发血管的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戴围巾或穿高领衫,让脖颈不露在外面。此外,还可以扩胸仰头抻筋骨,锻炼头颈部肌肉。  暖腰:按摩疏解受凉不适  老人中比较高发的寒湿性腰痛主要由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而女性腰部受寒引起的氣滞
采摘一把“活麻”叶子,用厚布包住茎杆,以叶片反复擦扫痛处,两天1次,连用6~14次,能止关节疼痛。  湖南湘潭 宋海泉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四川称为“活麻”的植物,又称大蝎子草、荨麻、红霍麻等。在民间,大蝎子草可作蔬菜食用,鲜品或晒干能当药治病。中医认为,大蝎子草味苦、辛、凉,小毒,主要有祛痰、利湿、解毒的功效,内服可治咳嗽、痰多、水肿、风湿痹痛、跌打疼痛、皮肤瘙痒等病症,常规
生物医药的研发、临床和制造,不仅代表了先进的技术,还和人民的健康需要、“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紧密相关。2019年,我国继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结合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创新与药品申请人沟通机制,加大新药研发力度,同时加快了境外新药国内上市进程,一批自主研发和国外进口的新药陆续上市,为我们打赢与疾病的斗争增加了不少砝码,也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2019年就要翻去最后一篇日历的时候,我们回
73岁的张大爷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很多年了,最近去医院检查,发现颈动脉有斑块,血管已明显狭窄,医生建议他做介入手术,但他坚决拒绝。他听街坊说经常做推拿按摩可以活血化淤,慢慢消除颈动脉斑块。于是,张大爷来到街边的一家按摩店,再三叮嘱按摩师给他好好按摩颈部。没想到几天后,张大爷突然出现头晕、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家人立即送往医院抢救,被诊断为急性脑中风。幸好抢救及时,最终转危为安,而这都是张大爷擅自去
王女士,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初诊时主诉:头晕目眩、烘热汗出近1年。现病史:近一年经常因情志失调诱发病情变化,时轻时重。刻下症见头晕目眩、疲乏无力、烘热汗出、易寒易热、腰膝冷痛、双下肢浮肿,伴有心烦抑郁、失眠、月经不调。既往患者有泌尿系感染病史,诊见舌质暗、苔薄腻略黄、双脉尺沉。辨证属肾虚肝郁、阴阳失调,治以补肾疏肝,理气活血,调和阴阳。方用四逆散合二仙汤加味,每日1剂,共14剂,水煎服。二诊:服药后
罗汉果 罗汉果不仅是一种名贵的坚果类食物,同时中医认为罗汉具有清热肺止咳等多种功效。由其可辅助治疗由于肺热引起的咳嗽和风热型感冒。用罗汉果同柿饼用水早晚两次煎服就可。  生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人不可百日无姜,生姜本身就具有散寒、止咳、暖胃等功效。  无花果 中医认为无花果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抗肿瘤等多种功效,临床常用无花果辅助治疗肠炎、便秘、喉咙痛、痔疮等疾病,夏季常吃无花果可缓解痰多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