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f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都认为,只有路经生活坎坷的,才能写出那样悲伤,隽永而又优美的文章。归有光一生遭遇忧伤,八岁丧母,由祖母抚养长大,二十九岁丧妻,四十三岁丧子,人生旅途颇为坎坷艰辛,尝尽人世间的生离死别。他这一生中,不停地在时光中挣扎,不停地在对生命进行感叹和扣问。终于发现,世间最痛苦的事,不是疾病不是贫穷,而是身边所有的人都离开了,独剩自己活在在空阔辽远的天地间,孤单而又绝望。
  让我们拨开时光的雾霭,循着归有光的墨迹,来探索这时光的归宿。
  婢,寒花,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寒花葬志》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当年寒花随妻子魏孺人入我家时,垂双鬟,拖着绿罗裙,吃饭时眼眶冉冉而动,我和妻子笑之。再有天寒煮??,我取食之,而寒花持之不予,魏褥人又笑之。就是那一幕的风情,却成了永恒。让我在往后的时光里每每沉浸这样的画面中不能自拔。琐事二三则,去最能反映生活,念念不能忘的是那年雪夜我们三人围炉夜话,炉火烧得正旺,跳跃的火花,一直温暖着我的心,时至而今,时光却已忽忽过了数十年,你墓前的鲜花谢了又开,不觉蓦地流下泪来。你不能侍奉我到老,真的是命运决定的吗?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妻子的音容笑貌,寒花的衣着打扮,即使经年之后,我依然历历在目。而我想做额,就是让你们依然鲜亮的活在我记忆里。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然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只是一座旧阁子而已,却凝聚着三代人的悲欢。其实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又欢喜,也有悲伤,但为什么我偏偏总忆起的是那些让人感慨神伤的事?妪常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你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如今,我站在门后,但却隔了一世的光阴。相对泪眼朦胧中,我试着去走母亲曾走过的地方,去抚摸母亲曾扣过的门扉,是不是这样,就可以感受到她当年留下的痕迹?八岁那年你就离我而去,我甚至来不及记清你的容颜,时光就仓促地侵蚀了我的记忆。我对生活的旨意从来都是随意而安,祖母让我去读书去考功名,我便去读去考。可上天却对我那么苛刻,要夺走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总是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刻骨铭心地想起?如果说人在落魄的时候才会怀念过去,可我并不是因为会试不第仕途坎坷而醒悟半生虚名只是虚妄。祖母拿着象笏来鞭策我,我灯下苦读,你红袖添香。或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一屋一室一桌一椅,充满了温馨的回忆。后来坏掉了我也不想去修补,你若不在,即使我身处豪宅又有何趣?你我同在,便是陋室,我亦甘之如饴。项脊轩曾遭过四次火灾,而没有被烧毁,是不是冥冥之中你再保护着我们的宅子呢?你走之后,我一直没有续铉,这满屋都是你的影像,我怎么忍心看着被他人取代,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我很想念你。
  三世变迁,物是人非,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庭中那年你栽的枇杷树如今已亭亭如盖,每次我来到庭中都恍若看到你在树下巧笑倩兮,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是真是幻?
  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能清楚的回忆起和你在一起厮守的片刻光景,就已经很满足了。
  予岁不过三四月居城中,儿从行绝少,至是去而不返。每念初八之日,相随出门,不意足迹随履而没。《思子亭记》
  人永远不知道哪次说了再会之后,就真的再也不会见到了。谁能料到每年初八子孝都跟着我出门,今年却一去而不复返呢!从小你母亲就离开人世,我独自把你抚养成人,眼看你在将要进入弱冠之年,哪知道你会追随你母亲而去。如果说魏孺人的离世,给了我最深的打击,那子孝的去而不返,却令我绝望?。我一声历经沧桑,至亲之人一个个离我远去,使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悲痛里不能自拔。而如今,最伤心令我伤心的,莫过于我这个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不知道是老眼昏花还是念子心切,我仿佛在山池,草木,台阶,枕席之间,看到到处都是子孝的踪影。有时候在山路上走,有时在水边漫步,有时在花丛中穿行,人与花交辉相应。而如今花尚开,人已辞。余我空悲切。当日温恭少年,如今竟一别永诀。回忆以前,我倚着栏杆,子孝坐在阁子里,成群的乌鸦铺天盖地而来,那是子孝将亡的预兆啊,可惜我不能早一步得知,否则以我的生命换子孝的一生,我也无怨无悔啊。
  长天辽阔,望穿秋水。我始终相信子孝会黯然而回,我隔着时光和永不能抵达的州城,建起了这座思子亭,这一砖一瓦,都是我对子孝的深切思念啊。其实子孝一直活在我心里,从未离开。
  时光汇集而来,我一路记录着它们的归宿。回首前尘往事恍若南柯一梦,我看尽四季更迭,光阴明灭,却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宿所有社会能干活中的事,隔了经年的苍茫时光去看,不过是一场仓促的过往。
  魏孺人,祖母,母亲,子孝,寒花,我很想你们。我一直希望我们能不离不弃,一直在一起,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陈荃,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
其他文献
《夕阳真美》是苏教版小语第三册的最后一篇课文。与本单元的主题一致。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其生动地描述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巧妙地寓自然知识于美文之中。课文语言生动形象,读来十分流畅。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的内容,供学生观察。可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此外,全文还给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  以下就是我的几点感悟:    第一、感受课题之美    夕阳的美包括了夕阳本身和天
我们知道,作文困难生之所以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其很大程度就在于他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常常是视而不见。因此,要让这些作文困难生想写、乐写,教师首先做的是要打开他们心里的“结”,要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那么生活中的故事能否会自动地跑入学生的头脑中去呢?罗丹说过这么一句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要提高这些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引领学生学会观察。而多媒体在显示中具有定格、
心灵的港湾  杨 湄    在我内心深处,有个风平浪静的港湾,一直是我遮风避雨、孜孜求学、健康成长的依靠,她就是我的母亲。  我咿呀学语时,家住红钢城,母亲是武钢冷轧厂工程师,工作非常忙。每天清晨,母亲总是第一个起床,忙这忙那。因为当时我父亲远在深圳,母亲就一肩挑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每当我从幼儿园捧着奖状回到家里,母亲抱着我开心地笑个不停,我家就成了邻居们羡慕的对象。  我上小学,母亲更是一个人忙
古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评定有三个标准:“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三者为其一,便是不朽。这也是众多的才子名将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当不朽与做人的基本信念发生冲突时,是活着还是死去这一难住了哈姆雷特的选择题常常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而这一难题,由于不朽概念的存在,就使得人们无论是选择生还是选择死,都无法用勇敢和懦弱来衡量,人们通常把在危难面前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人,称为英雄。我们感叹那“粉身碎骨浑不怕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鲁迅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那么我们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有一生意人说:如果对方瞳孔扩张,你就大胆地把原价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条项链没能使对方张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换一条……总之,盯着对方的瞳
在晏殊的闲雅而有情思的《珠玉词》中,《蝶恋花》以其清雅之气、深挚之情而动人心扉。在苏教版必修四教学参考中对这首词的上阙有这样的鉴赏:“上阙之中,‘槛菊愁烟兰泣露’,此皆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燕子双飞’,‘明月穿户’,皆是令人悲愁恨恼之物,皆以乐景写悲,以无情反衬有情。前者在艺术上可称作烘托、共鸣的手法,后者在艺术中可称作反衬、对比的手法。”在这里出现了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
语文教学的生命在课堂,而个性化语文课堂教学又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实施新课程后,近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本人有幸观看到浙江省两位优秀语文教师授课《杨修之死》的精彩课堂:  浙江温州的杨聪老师教授此课时紧紧抓住一个“才”字,让学生从“字缝”里读出“杨修之才表现在哪里”。再围绕“恃才放旷”与“数”这两个词,引导学生历数杨修恃才放旷的事件,并根据重点词语分析理由,加深学生对杨
话题作文以其话题范围广,有话可说的特点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切入点,但有时又因为这个特点,使学生在写作中不知如何把握话题作文的材料和中心,思路打不开,思路肤浅,思路老套等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我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话题作文的构思技巧。  一、关注话题的提示语。提示语是一个重要内容,往往包含了出题者的意图,要想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一定要认真阅读、领会。如写“风”这个话题作文,它的提示语是:风,按季节
人们常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这无疑突出了作文的重要。一份语文高考试题,60分的作文分值,的确让师生们不敢小觑。为此,各种类型的作文讲座和各种版本的作文秘籍层出不穷,仿佛有了这些高人指点,学生就能妙笔生花了。虽然学生在学业的重压下希望求得捷径在情理之中,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花招”,而是长期积累修炼的“内功”。我们无法给学生充足的作文训练时间,可我们完全可
“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体验、感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新课标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细节就会发现,学生在写作时,思绪一般都会进入自己熟悉的生活,把生活中的一些画面记录下来,形成美文。学生作文就是心灵的写照,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当然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初步认识。  教师,是教学情景的预设者,作文教学可以采取贴近学生心灵的一系列预设,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作文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