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传统戏剧鉴赏课教学中的不足,尝试读、练、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感悟,在练的过程中去思考,在演的情境中去深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戏剧鉴赏;教学模式;读、练、演一体化;探究
  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指导方案》中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形式,可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指导方案中,规定了8门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戏剧鉴赏》就是其中的一门。
  戏剧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探究有效的戏剧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戏剧教学的质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的戏剧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戏剧具有表演性、现场的直观性、观众的参与性、集体艺术创造、戏剧冲突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就决定了戏剧不仅像诗歌、小说、散文与人阅读,而且也应用来表演,通过表演将戏剧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
  在传统的戏剧教学中,侧重于文本分析,往往按照戏剧作品的作家生平、创作背景、主题思想、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教学内容来讲授。这样的讲授只是把戏剧作为文学进行鉴赏,忽略了戏剧的现场直观性、表演性和舞台艺术性,忽视了戏剧作为“戏”的自身艺术特点,忽视了戏剧理应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教学规律。而且在这样的方式中,主要是以教师“讲”为主,可以说是将教师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更多地是以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整个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作品内容和教师的分析,是单向度的“传递——接受”过程,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理解和鉴赏。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只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也抹杀了戏剧本身的趣味性。
  为了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教师采用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戏剧剧目的演出实景。但在视频资料的选择和使用中,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教师无法收集到足够的和合适的视频资料;二是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有效把握视频资料播放的时间和尺度,有的教师播放视频资料过于频繁,使戏剧课变成了一门纯粹的艺术观赏课,同时学生也会产生观赏疲劳。
  还有就是利用视频资料辅助进行课堂讲授的同时,加入学生片段表演的授课环节。加入片段表演,以直观的视听感受让学生来了解剧本,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会更集中,更能理解戏剧内容。但只停留于片段的阅读与表演,缺乏对戏剧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把握。
  二、何谓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上,取长补短,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与实践读、练、演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阅读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排演或者改编作品,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作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戏剧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作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读:经典篇目精读
  在学期初,教师在结合学生兴趣和意见的前提下,确定本学期必读的戏剧作品,要求学生对每一部作品进行通篇阅读。确定的必读作品尽量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不同类型的经典戏剧,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戏剧史上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提高自我的审美素养。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曹禺的《雷雨》、老舍的《茶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通过阅读首先使学生对作品的情节有所了解,对人物性格有大体的认知,对戏剧冲突有初步的把握。消除了学生因对作品不了解,而对戏剧产生的隔膜,避免了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能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以自己的鉴赏角度,对作品人物形象、主题、艺术特色、戏剧冲突等形成个人的观点,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力和艺术修养。
  (二)练:经典台词模练与讨论
  戏剧的创作完全是通过人物台词来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反映矛盾冲突、揭示主题,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选取戏剧的经典台词,在课堂上随机点名让学生分角色模练,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戏剧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另一方面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觉地走进戏剧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加强学生在角色模练、赏析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和互评,可以适时引入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既能引发学生对戏剧作品的深入思考,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如在《玩偶之家》学习中讨论“娜拉出走后应怎样?”“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应建立什么样的价值观?”等。通过问题的讨论,即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能博采众长,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对戏剧进行排练,每一次排练前各组分配好角色,谁是导演,谁是编剧,谁是演员,谁是舞台设计等等。然后选取戏剧性较强,人物形象丰满,易于表演的一幕或者一章节进行分角色练习或者自行编排,在此过程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角色的情感世界,并在进一步熟悉、揣摩台词时加深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也能由此检验出学生对戏剧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促使学生更好地品味作品。
  (三)演:经典戏剧表演
  戏剧不仅以文本的形式供读者阅读和欣赏,而且最终将以舞台表演艺术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戏剧教学应该体现戏剧的舞台艺术特点。由此在平时排练的基础上,分组在班级表演,各组互评。实际的戏剧演出,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能让他们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品味到戏剧语言的独特魅力,充分感受人物的复杂情感及人生际遇,从而触摸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更主要的是唤起了他们对话剧的热爱和关注之情。在整个戏剧演出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只从旁指导和启发,充分实现了更深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可能。   在学期末时,组织学生采用汇报演出或专场展演的方式进行,优秀的表演作品可以成为大学生艺术活动的节目之一,从这点看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与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活动开展结合起来。
  三、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 回归戏剧本体,符合戏剧特点的教学
  上戏剧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把“戏剧小说化”,读、练、演一体化的戏剧教学模式更多地关注台词理解、角色体验、表演实践、场景改编等方面,符合戏剧的特点,而不是过多关注了一些非戏剧、泛文体的教学。
  (二)激发学生对戏剧乃至文学的热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热衷于阅读娱乐新闻,热衷快餐文化,喜欢片段式的电子阅读,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多章节的戏剧,而阅读经典戏剧名著对学生具有陶冶情操和启迪思想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生、体验社会。在读、练、演一体化教学模式中,阅读是基础和前提,演练是深化。当然无论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还是学生的演练实践,学生都是主动的、积极的实践者和探究者,不再是游离于课堂的旁观者;始终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戏剧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戏剧的关注和热爱。在课外,学生会自觉地阅读更多的经典作品,这样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从而逐渐地、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的人文修养。
  (三)丰富了戏剧教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有个性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自我发展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开放的、民主的、灵活的。同时也为公共艺术其他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基础。
  (四)锻炼并提高多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一,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这种模式需要学生情感、认知、感官等多方面的投入,调动学生各种心理功能,让学生以整体的方式去体验和感悟艺术,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学生审美能力和品位得以提升。其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们在戏剧的演练中,需要分工明确,需要配合默契,才能出色完成任务;在角色扮演中,感受人物的情感和心理,萌生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也逐渐提高。其三,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也进一步得到锻炼。
  (五)改变了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中,通常在学期末以完成一篇戏剧鉴赏文章作为考核方式。在读、练、演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考核方式更加全面化,以学生的阅读完成情况,课堂的表现情况,分组演练的情况等各方面整体进行考核,体现过程性的评价方式。
  在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感悟,在练的过程中去思考,在演的情境中去深化。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情感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人格更加健全,发展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董建,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杨玉静. 如何利用中外经典戏剧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审美素养[J].理论观察,2013(12).
  [3]崔淑琴.高职院校中外古今经典戏剧动态教学模式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4]牛晓霞.戏剧教学的延伸与魅力的开掘———关于现当代文学戏剧教学的方法探讨[J].社科纵横,2006(9).
其他文献
被誉为“一代婉约词宗”的李清照是我国两宋之交著名的女性词人,其词在很多方面都显露出独有的女性意识.本文旨在通过李清照词中的花卉描写来探讨李清照及其词作的女性意识.
目的:探究精准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肝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取的6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的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
现在很多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特别是刚开始接触作文不久的中高年级学生,认为作文是一项高难度的思维创造,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不知该怎样写。笔者通过多年教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要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融
隋唐时期刻有“谶语”的墓志,是丧葬文化史上极为特殊的现象,其为古老的“谶纬”文化在不同事物上的相似表征。是葬家利用巫师、方士等以谶术做的隐语或预言,以其强大的因果
它创新商业业态,重新定义购物中心.甚至,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概念,它在抓住最炫人群的同时,也是营造年轻一代生活形态的高手、也是制造北京最In生活的领导者.
3月10日,星期四,县作协李军受命组织人前往永宁村观瞻村民祭龙活动,这种活动听说过,从未亲临过,于是,欣然应邀前往.
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小学教学的前提。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低部的学生,尤其是刚
摘 要:我国是古典文学大国,古典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内容,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赏析一直是我国中文教育中比较重视的部分,并且还有很多的学者专门做了研究,在文学作品中深刻理解古典文学的创作背景,同时在对古典文学的赏析中掌握古典文学所表达的内容及意境这对于古典文学的赏析方式探索尤其重要。  关键词:古典文学作品;审美特征  从古典文学的整体来讲,古典文学的诗词解读主要可以从作者创作的背景、当时的场
摘 要:语言词汇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本文主要从日常外语词汇的演进来分析饮食习惯。文中首先从breakfast, lunch, dinner/supper, brunch, diet的形成历史来总结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从趣味的角度分析当代社会健康饮食习惯的来源:例如日语中,早餐“ちょうしょく(朝食)”口型较大、发音较为粗狂用力、午餐“ちゅうしょく(昼食)”口型收敛,发音较为委婉谦和、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