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手法,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中经常用到它。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对比如果运用恰当,对文章的布局谋篇、人物形象塑造、突出主题等方面将产生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从而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可读性。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中,不乏精彩的对比。如诗圣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把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老百姓的饥寒交迫放在一幅画面中,形象地揭露了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关于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人”进店消费方式的描写,寥寥数笔便力透纸背地暗示了等级森严的人际关系,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做了铺垫。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既塑造了外形奇丑但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也塑造了道貌岸然、灵魂邪恶的副主教弗罗洛。再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骑士堂吉诃德和仆人桑丘形成鲜明对比:一个高瘦,一个矮胖;一个终日沉溺幻想,一个处处讲究实际;一个行动鲁莽,一个胆小怕事。
我出生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村。小时候,上山砍柴、下水捕鱼是家常便饭,村里村外没有一个角落我不熟悉。长大后离家求学,寒暑假几乎都待在家里。进城生活后,回去的次数就渐渐少了,加上这些年乡村变化确实很大,故乡与我的关系开始发生質的变化——它不再是那个亲人般的存在,从它身上我读到了“陌生”,感受到了它的“渐行渐远”。究竟是故乡疏远了我,还是我疏远了故乡?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觉,让我一次次陷入感伤与迷惘的尴尬境地。这种尴尬,出生在城市的人恐怕无法理解。
如何表现故乡“渐行渐远”?
结构方面,文章前半部分写母亲、父亲以及中秋夜赏月,一组温馨祥和的画面;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写故乡环境的巨变以及自己的忧虑与痛楚。行文时有意安排几处鲜明的对比:中秋夜“月亮又白又圆,镶嵌在寂静的夜空,周围一圈淡黄光晕,仿佛一块温润的美玉披了一件漂亮的外套。四周云彩柔媚,好像刚从地里采摘回来的棉花,散发着露水的气息,包裹着山雀清脆的叫声”,而白天看到的却是“坝子后面的山坡上,采矿的作业面又扩大了不少,原本葱绿的山体被机器挖得千疮百孔。宁静如镜的水面倒映着白森森的山的肋骨”,还有“那些曾经拴过牛的大树早已不见踪影,那些可以捕鱼、捡田螺的池塘已经萎缩、干涸,那些收藏我的咳嗽的小巷子也已消失殆尽”。细心的读者不难从中体味到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怀。
写到结尾一段时,我想起微信朋友圈里读到的《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这篇文章,不禁眼眶湿润。是啊,回忆过去,放眼当前,想象未来,我以及我的孩子,总有一天也会成为故乡的“客人”。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中,不乏精彩的对比。如诗圣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把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老百姓的饥寒交迫放在一幅画面中,形象地揭露了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关于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人”进店消费方式的描写,寥寥数笔便力透纸背地暗示了等级森严的人际关系,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做了铺垫。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既塑造了外形奇丑但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也塑造了道貌岸然、灵魂邪恶的副主教弗罗洛。再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骑士堂吉诃德和仆人桑丘形成鲜明对比:一个高瘦,一个矮胖;一个终日沉溺幻想,一个处处讲究实际;一个行动鲁莽,一个胆小怕事。
我出生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村。小时候,上山砍柴、下水捕鱼是家常便饭,村里村外没有一个角落我不熟悉。长大后离家求学,寒暑假几乎都待在家里。进城生活后,回去的次数就渐渐少了,加上这些年乡村变化确实很大,故乡与我的关系开始发生質的变化——它不再是那个亲人般的存在,从它身上我读到了“陌生”,感受到了它的“渐行渐远”。究竟是故乡疏远了我,还是我疏远了故乡?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觉,让我一次次陷入感伤与迷惘的尴尬境地。这种尴尬,出生在城市的人恐怕无法理解。
如何表现故乡“渐行渐远”?
结构方面,文章前半部分写母亲、父亲以及中秋夜赏月,一组温馨祥和的画面;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写故乡环境的巨变以及自己的忧虑与痛楚。行文时有意安排几处鲜明的对比:中秋夜“月亮又白又圆,镶嵌在寂静的夜空,周围一圈淡黄光晕,仿佛一块温润的美玉披了一件漂亮的外套。四周云彩柔媚,好像刚从地里采摘回来的棉花,散发着露水的气息,包裹着山雀清脆的叫声”,而白天看到的却是“坝子后面的山坡上,采矿的作业面又扩大了不少,原本葱绿的山体被机器挖得千疮百孔。宁静如镜的水面倒映着白森森的山的肋骨”,还有“那些曾经拴过牛的大树早已不见踪影,那些可以捕鱼、捡田螺的池塘已经萎缩、干涸,那些收藏我的咳嗽的小巷子也已消失殆尽”。细心的读者不难从中体味到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怀。
写到结尾一段时,我想起微信朋友圈里读到的《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这篇文章,不禁眼眶湿润。是啊,回忆过去,放眼当前,想象未来,我以及我的孩子,总有一天也会成为故乡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