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大毁灭背后的自信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提个问题:如果你是外星人,你所在星球的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地球人,而你打算和地球人有所接触,你会率先选择哪些国家?
  出于善意的目的,应该率先选择文明程度最高的那些,交流起来障碍最小;出于恶意的目的,也应该率先打击文明程度最高的那些国家,打击他们,是实力测量,打击他们,也是战略手段,可以让别的国家群龙无首,陷入极大混乱,从而降低征服的成本。
  也许真正的外星人不这么想,但科幻片里的外星人的确是这么想的,毕竟它遵循的还是人类的逻辑。所以,在《独立日》以及许许多多好莱坞科幻片里,当外星人试图联系地球人时,总是率先和美国人接触。当外星人对地球人实施打击时,也是率先从美国开始的。
  
  这里面,有种强大的自信。
  自信之一表现在:他们毛遂自荐地担任了地球文明先锋的角色,通过电影电视,通过目击报告,扮演了外星人选择的通灵人、传道者角色。自信之二表现在:他们丝毫不忌讳充当外星人优先攻击的对象,一次次毁灭自己的地标性建筑,展示遍地废墟的狼狈。
  《独立日:卷土重来》里,两种自信都有。电影里提到的罗斯维尔事件发生在美国,最后的集结地51区是美国外星传说中的圣地。而那个善意的地外文明,也率先和美国人联系,把大圆球的形象输入到了许多地球人的意识里。更不用说,带领地球人反抗外星人的也是美国总统,最后发起绝地反击的,是来自全球的精英飞行员,但领头的依然是美国人。
  电影里的大攻击和大毁灭,最先发生在美国,整个美国东海岸被毁了,国会山、白宫和方尖塔、自由女神像都成了废墟,几乎与此同时,欧洲也被毁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巴黎埃菲尔铁塔、伦敦大本钟、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被轻易摧毁,变成碎片。这几个地标建筑被毁灭的情景甚至被做成了“毁灭版”海报。总之,用各种花样摧毁美国和地球,已经成了罗兰·艾默里奇的品牌标志。
  不是毁了就算了,既然是电影,就要毁得有技术、有层级、有美感。《独立日》的特效,至今为人称道,《独立日:卷土重来》更进一步,外星人的巨大母舰在海洋中降落的场景,有层次、有情节、有美感,逻辑非常清晰。但这种技术也不难学(也可能我想简单了),难的还是那种自信。
  你能想象上海在电影里被外星人掀起的巨浪摧毁吗?能想象东方明珠在电影里变成废墟吗?
  哦不。我们这个民族一向多灾多难,所以,我们的文化里,对死亡、毁灭,对一切怪力乱神甚至对于别人的意见、批评,对所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物,都有巨大的排斥。人们如饥似渴地寻找安全感,希望知道自己能够完全控制局面。所以,我们不喜欢看到直言耿见,就连明星报道,也很难看到批评。
  这种外星人导致的绝世天灾类型的电影,却偏偏把这些都冒犯了个遍,它就是怪力乱神,就是失控,就是在说明我们的脆弱。所以,即便我们的技术能够迅速追上,但观念的进化还要很久很久,要在我们的电影里,看到东方明珠塔倒掉,还要很久很久。
  在武志红老师的书里读到过德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的一段话,大意是,有人过分看重自己,无法忍受自己控制不了局面,总被自己一时一地的思想控制,对他们来说,这些零零碎碎的念头,就是“我”,就是他本身,一旦遭受挫败,就像一次微小的死亡。
  而我们,得学会接受这些微小的死亡,微小的冒犯,现实的,或者虚拟的。
  在一次次毁灭、死亡和新生中,变成新人。
其他文献
摘要: 疑问是求知的前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遵循这一特点,对学习内容可以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以实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 “问题解决”教学 “问题”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    古有劝学诗《知疑》,诗中写道:“为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问师可释疑,释疑则有知。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知疑且善问,学成必无疑。”意思是说学习有疑问是个好事,有疑问后请教老师是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不仅要读,而且要将读的结果转述成符合题目要求的简明答案。也就是说,现代文阅读不仅考查我们的阅读能力,也考查我们的表述能力。  纵观考生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跟着感觉走”,答题时随意性、盲目性很大。具体表现在:忽略文章主旨或内容话题限制,答案游离文本;对题干中关键词把握不够,答案南辕北辙;表达水平不高,不能切中要害,或概括不全面,或缺少提炼整合,或过于笼统;有的
[摘 要]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解构和稀释效应,甚至让思想政治教育有迈入边缘化的危险。新媒体的传播特征突出体现为交互性更强和个体性更为突出。因此,应对新媒体的凶猛攻势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人与组织的对话”模式转向“人与人的个体对话”模式,由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占据新媒体阵地,与学生群体实施个体对话,以此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个体对话  [中
摘 要: 实验教学是环境土壤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对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其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 《环境土壤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1.引言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环境土壤学》作为高校环境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
摘 要: 学生能做到自主学习,对于学习效果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却也非常困难。很多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是迫于家长和教师的压力。他们的学习状态很不稳定,只要教师有那么一点的松懈,他们的状态立刻就一落千丈。因此,若能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既能使他们愉悦地学习,又能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平时对学生仔细的观察,结合理论和自己个人经验及学生的特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内容摘要: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无比美好的形象,被认为是光荣和幸福的化身,是刚毅和仁慈的象征,已经深深地嵌镶在博大的中国文化之中。玉石历经沧桑岁月,仍旧美仑美奂、光彩不改。笔者在多年的从艺历程中,发现具有着“玉石之王”的翡翠和“后起之秀”的黄龙玉是雕刻艺术家青睐的品种,本文将从翡翠和黄龙玉独有的特点出发来谈它们在玉石雕刻中的运用。  关键词:翡翠;黄龙玉;特点:运用  “翡翠齐火,络以美玉。流悬黎
初中课文中一些文言文旁有助读的译意,它突破了“硬译”的局限,而十分注意文字的规范和流畅,有利于学生学好现代语文,在教学中,可以适当使用它。但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和原文配合使用译意只能帮助我们去理解原文而不能代替原文。如果我们把原文撇在一边一味去啃译意,一旦离开译意,原文当然还是不懂,这岂非本末倒置?二是要注意与注释配合使用。译意与注释助读的功能不同,译意也不能代替注释。译意只译写文句,不作任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从42式太极拳的特点、健身功效、教学体会、练习效果等方面,分析、探讨了中老年知识分子学练42式太极拳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 中老年知识分子 42式太极拳 健身作用    太极拳是一项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健身运动,它汇集了我国古代保健体操的精华,内涵博大精深,健身作用独特,在现代紧张、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更表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多年来受聘于大理老年大学,担任
摘要: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预料之中的“预设生成”,更有教师预设目标之外的“诱发生成”。如何促进有效生成教学?本文从四个方面:树立正确观念、精心教学设计、实施师生互动、及时深刻反思,对此进行探索。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促进 实施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事件”。对这些“意外事件”教师都会觉得面临“两难选择”:如果置之不理,会让资源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研究重庆方言双韵母/uo/因组合音节影响产生音变来揭示这一双韵母的音系特征。为了论证这一假设,作者以30名来自重庆方言区的大学生为对象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双韵母/uo/与不同声母结合时会变音为/ue/或/o/,这些音变现象受到连音节发音规律的制约。  关键词: 重庆方言 普通话 音系差异 双韵母/uo/    1.引言    重庆方言作为四川方言的重要分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