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一个教学理念已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在听读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边听边想象
  文学是形象思维的结晶,文字之妙,妙在“意会”。正是这种“意会”也就成了激发学生想像力的一种手段。“听”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学生惟有通过“听”方能逐步培养捕捉信息、筛选信息、储存信息的能力。教学中可选择一些散文、诗歌、文言文等,让学生多“听”。时间安排上,可在导入新课后即让学生“听”,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觉。或在授课结束时再让学生“听”,让学生陶醉在语言美的韵律之中,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听”能弥补阅读的不足,使语言更形象化,还能有效激发学生想象的能力。如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用一段低沉幽雅的古筝配上朗读,这时可及时启发学生在美妙的听读声中去想像山间那幽静古朴的陋室,陋室内高雅之士的活动。让学生在所读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自我创造性的理解。
  二、通过写作文,加强想象力的训练
  巴金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字,没有想象就没有佳作。”反过来,写作也能加强想象力的训练培养。对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的作文形式多种多样,听音乐作文即是一种训练想象力的好方法。在了解音乐创作背景的前提下,在欣赏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既获得了美的享受,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有一副漫画画了一双手,拿着一把水果刀和一个地球。我要求同学们看完漫画后以“地球的无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很多同学运用发散思维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化宽泛的话题为具体的人、事或观点,有的记叙现实生活中人们破坏地球环境,使环境不断恶化的事件;有的编写地球迫于无奈,只好到宇宙法庭去状告人类的故事;有的用“保护地球刻不容缓”、“破坏地球就是破坏我们家园”为题写议论文;还有的写散文、诗歌、书信……,可见,只要我们培养训练想象力的作文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品和心理特点,就能激发他们想象的欲望。
  三、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想象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想象中出现的新形象,表面看起来好象是超现实的,而实际上任何想象都是以现成的材料为基础的。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教学时通过分析在把握了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自编自演课本剧、续写等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位生活在人吃人的封建社会中,在一次次的争取生、争取平等的权利中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悲剧人物。教学时,可提前布置编排课本剧的任务,学完后,可布置“弥留之际的祥林嫂”的续写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临死前的祥林嫂会想些什么。同学们在熟悉的事物上展开想象,激发了创作的兴趣,活跃了思维。
  四、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表象重组”,形成想象的能力
  想象决不是表象的堆砌,而是按表象的自身规律“重新组合”,是一种严格的构思过程,受思维活动的控制、调节、支配,与敏锐的观察力密不可分。因此,培养学生想象力可从观察入手,进而分析,再进人想象。如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一幅画面内容是一位小姑娘悄悄趴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看几只蚂蚊和一只瓢虫的图画,发挥想象,写一篇章话或者故事。先要求学生仔细看清蚂蚁数量、队形和走向,然后启发学生设想蚂蚁与瓢虫之间将会发生什么事——爆发一场殊死战斗,战斗的结果一定是孤单的飘虫不敌越来越多的蚂蚁群,瓢虫成了蚂蚊的盘中餐。还可以想出许多蚁群凯旋而归、庆祝胜利和饱餐的情节来。学生激发了兴趣,想象丰富,写作起来便得心应手。又如诗歌教学中,由于诗歌困于篇幅,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展开而留下空白,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会这“意无穷”,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加以补充。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写到“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就结束了,诗人并没有写出卖炭翁在炭被抢走后会如何反应。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老翁可能产生的言行和思想活动,进行续写,也可对叙事诗进行全文改写,写尽卖炭翁的辛酸、悲苦。
  五、在教师精讲课文中帮助学生想象
  教师在课堂上精讲重点时,要围绕教学目标,找出引起学生想象的“着火点”、“触发点”,从而驱使学生去想象。触发点选得好,想像的阀门一打开,就如同童话中的魔棒一样,脑子里会闪现出许多奇妙的事物和许多生动的形象。其实,课文中的人物神态、教学情节、场面气氛、未尽之情、言外之意都可成为学生想象创造的例子。如朱自清的《背影》生动而细腻地刻画了父亲去买橘子时又胖又笨的身子爬铁路上月台的情景。在阅读这一情节后,可利用这个“诱因”诱导学生去想象,勾起沉淀的经验,讲讲“我父亲的故事”,这样师生之间就能形成一种浓厚的“兴趣场”,就能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学生能“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能力都会有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修养,及音乐审美功能。因此,新的音乐教育观念必须首先确立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思想,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审美体验为中心。作为一名教研员,在深入课堂体验课改实践后,深知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普及教学,新的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强调大众教育,突出基础性、普及型,从而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
期刊
摘要:面临国际形势的日趋化,当今的世界是充满挑战的世界,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时代。面临新技术革新的挑战和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各国纷纷把培养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首位,作为思想统率的政治课,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再一次作出了改革,走上“开卷考试”的轨道。面临新的形势,作为每一位政治教师应把握机遇,面对挑战,走在时代的前沿。本人就此发表一些拙见,以供同行参考,即“三位一体教学法”。何谓“三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教育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原则,阐述思想政治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幽默。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  运用教育幽默就要掌握大量的幽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猜读法的提出猜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猜读尝试着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尝试着走进文本,触摸作者的思想,力求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 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一、猜读法的提出  1.阅读教学现状之反思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文章亲密接触的过程。教师应当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感知文本,思考文本;不能以教师的阅读结果(其实大多是从参考书上生吞活剥下来
期刊
摘要:在走进新课程以后,本人逐渐地发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又叫协作学习也叫共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强调于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从而获得知识。笔者把小组合作应用到课堂中去,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它确实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下
期刊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及教学手段的升级,学校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而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对教师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的处理好教材,正确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达到预期目的,是教师教学过程必须把握的方向。新的基础教育课
期刊
摘要: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促使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中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目前,在英语教学中大都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评价重视结果不重视学习的过程。这种以分数、结果来判断学生优劣的
期刊
摘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具有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对话、交流的特征。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之前须有充分的预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接触。教师课前充分备课,经过充分的预设,课堂的教学生成便能顺利地开展。英语新课标提出,英语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同时课堂教学必须承担“引导人”、“塑造人”和“
期刊
摘要:开发学习潜能是各学科统一的教学目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潜能,是能力的一种,即潜在的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内容。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着无穷的价值,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未知前提,潜能开发就是在学龄阶段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条件而促使其生理、心里潜在的“可能”变为现实的“能”。本文就初中英语中学习潜能的开发谈谈自己的认识。  开发学习潜能是各学科统一的教学目的,是素质教育的重
期刊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的努力。而且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在每一个细微之处,最关键的几点学习习惯的培养入手,逐步完善。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与大家共同研讨  对于才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数学是一个“很难啃的骨头”。于是,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很头疼。于是抄作业,不交作业等现象还是屡见不鲜。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发现,产生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