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变脸”艺术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如何落实好新课标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在习作教学这个舞台上,教师应学会一些“变脸”的艺术,扮演起各种角色。只有表演好各种角色,才会使学生说真话、讲实话、抒心里话,才会使课堂成为彰显童真、续写童趣的平台。现结合作文教学案例以及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意识。
  一、教师是一个出色的演员
  课堂是一个师生对话的平台,教师应是一个出色的演员,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风采,给学生提供充足、直观的写作材料,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在马德堡半球实验案例中,教者让两个学生分别托住两个半球,自己拿着抽气筒,抽气前告诉大家,根据平时经验,40下可以将球内空气全部抽空。在抽气过程中,教师成了一个出色的表演艺术家,那极夸张的抽气动作、神态,给学生留下了极深刻的感官印象:抽气的动作越来越慢,呼吸急剧加速,也不知由于紧张,还是真的太吃力,脸色也逐渐变红加深,说话也显得断断续续,有点上气不接下气,学生伴随着老师的抽气,大声喊着次数,师生情感交融。大约到了30下,正当大家到了兴头上的时候,老师抽气嘎然而止,不经意地问:“老师尽力了吗?你们尽力了吗?”学生愣了一下后,立刻畅所欲言,很快一个尽心尽力的老师、一群尽心尽力的学生形象从学生口中流淌,可谓水到渠成。
  二、教师是一个精明的编剧
  1.设计一个个生动的习作场景。教师与学生一起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在抽气过程中停了两次:第一次抽到30下,让学生体会到抽气时人物的变化,刻画出一群尽心尽力的师生形象;在抽到接近40下时,老师又停下了,此刻学生的急切心情不言而喻,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谈感受,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语言自然就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其实两次停顿并非无意,而是教者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
  2.設计一个个鲜明的习作题材。教师要将“积累运用”的习作要求外化成一个个形象、直观、生动、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习作题材。如进行活动方面的习作训练时,教师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三大步上篮、放风筝比赛、春游、扳手腕、成语接龙、名言警句大比拼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亲身体验。
  三、教师是一个高明的导演
  1.导——演
  在习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表演,让学生得到表现的机会,并进行艺术的指导。在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拉球”时,教者不是简单直接地让两个学生一拉了之,而是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在他的临场导演下,只见球体两边的学生前腿绷,后腿蹬,咬紧牙关,瞪大双眼,双手牢牢地抓住拉环,俨然一副“拼命三郎”的架势。学生精彩的表演为习作拉球过程提供了直观的感知。
  2.导——行
  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作为教者,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习作素材,注重行为过程的指导,为学生赢得更多的习作机会。一天中午,我照例来到学校,看看班级情况,谁料全班无一缺席,格外整齐,我有些诧异。就在这时候,一名胆大的女生走来,悄悄地提醒我:“明天是元旦了。”噢,我想起来了,我曾说过举行元旦庆祝活动,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我竟差点忘了。我扫视了一下全班,从同学们眼神中流露出的期盼、急切、跃跃欲试,我知道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怎么办?这可是一次难得的习作机会,要组织好,我暗暗对自己说。瞬间,我安排了三个小活动:贴对联,歌舞,互赠祝福话语。于是,一副副精心书写的对联点缀在教室四周,一首首动听的歌谣回旋荡漾,一句句感人肺腑的祝语沁人心脾,学生完全沉浸在欢乐愉悦之中。我又让学生对刚才的活动过程进行赏析,等到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充满真情实感的时候,我才抛出习作要求:能否将刚才的庆祝活动记录下来,留下美好的回忆?学生的习作欲望一下子调动起来了,由于学生有切身经历,并且孕育了充足的情感,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不用说,这次习作取得了成功。
  3.导——法
  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抓住人物特点、选择典型事例进行细节具体描写是习作的难点,如何化解难点?教师没有简单说教,而是引导学生从固有的知识体系中寻找类似的课文或片断,大多数学生选定了《军神》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人物形象后,出示了几个表现刘伯承将军勇敢坚强的事例,让学生赏析后得出:课文中不打麻醉做眼部手术并准确数出刀数是最典型的事例。接着教师出示了课文片断(病人一声不吭……堪称军神),让学生读中体会到课文是怎样具体表现人物品质的。“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七十二刀。’”——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军神’!”——抓住人物的心理。最后让学生建立了写人文章的结构模型:抓住人物特点,抓住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由于习之有法、习之有据,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其他文献
作前指导、学生习作(教师间或也有指导)、作后讲评是小学习作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公开课教学,还是日常教学,多数教师只重视作前、作中指导,而忽视了作后的讲评。他们的着力点是放在写什么、如何写的指导上,对于讲评缺乏足够的重视。即使有讲评课,往往看到的都是“教师讲,学生听”, 这样的讲评方法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极其微小。我认为:恰当的作文讲评,好似
期刊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要任务,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孕育着许多创造性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语言文字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期刊
接送了一级又一级、一班又一班的学生,接的每个班都会有一些学习和交往有困难的学生,而我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学习和交往困难的学生,并引导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健康发展,会对他们的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我们知道,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是他们心灵的“火花”。为了点燃孩子们这心灵的“火花”,让这星星火花燎原,我一直在不断地思考、探索、实践。我
期刊
曾经在《湖北知音》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某位记者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分别向研究生、本科生、中学生、小学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你看到这个圆想到了什么?”研究生听后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本科生听后说自己会联想到“句号”;中学生听后说自己会联想到“句号、太阳、月亮”等;而小学生听后就叽叽喳喳说开了:句号、太阳、月亮、月饼、铁环、车轮、烧饼……这位记者最后提出了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知识层次越高却思维越来越狭隘
期刊
语文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养成的方法、态度、意识、行为等。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可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方面,提升语文学习的质量,也有利于健康地发育成长。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转化为良好的习惯,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归宿。尤其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显得更为重要。  一、引导学生用心自主地学习  学习态度端正,注意力集中,自觉性高,才
期刊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遍布每一个学段,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好阅读能力取决于教师极具创新理念的思维导向、正确的价值取向。加上教师合理的引导、情趣培养和学生长期坚持不懈地加强阅读练习的好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阅读 兴趣 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
期刊
摘 要:由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呢?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了分析:一、阅读;二、实践;三、生成内需。  关键词:观察 感悟 阅读 实践 内需    目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怕写作文的现象。据笔者调查,学生“怕写”是因为感到“没东西可写”。真的没东西可写吗?  有人说,现在小学生生活很单调,安全、网络媒体的繁荣、独生子女、自然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一篇习作,就是一颗童心的展现、一幅童话的世界。但笔者发现,在现行的小学生作文中,“格式同化、题材陈旧、语言枯燥、感情平淡、价值偏颇”等现象还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这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导致的必然结果,作文训练中的各种条条框框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缺乏写作
期刊
摘 要:集体备课能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率,是集教师智慧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活动形式,其优势有目共睹,但实践中的弊端也不容低估,如何扬长避短?本文以求解惑。  关键词:中学英语 集体备课 优势 弊端 对策    作为中学英语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集体备课试图合众家之长对教材或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整合、分析,它兼顾了中学英语学科性质及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
期刊
想象力是对头脑中所贮存的各种经验、知识、表象重新组织构成新事物、新形象的能力,是智力中最不可缺少的因素。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从形式趋于本质,教材的改革,考试中作文分数的比重加大,已在告诉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初中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一、作文教学中为何要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总目标规定: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阅读、写作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