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大华行到华润公司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Ma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第一次见到张平同志是1997年在他的好友舒自清的追 悼会上。那时他已85岁高龄,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我就常 常造访他在北京锡拉胡同简朴的寓所,听老人回忆过去的岁月。
  
  精明强干的"红心商人"
  
  张平,原名张焕文。江苏省无锡县洛社镇滨口村人。1912年生于农家,8岁丧父,后因 生活困难,13岁来到上海,在英国约克洋行当清洁工。全凭刻苦自修,后被聘为高级职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筹措抗战经费,张平与卢绪章、杨延修等人共同创办广大华行股 份有限公司,并积极参加上海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华联同乐会"的活动,成为骨干之一。19 38年7月,他宣誓入党。1940年初,张平接到上级的秘密指示,为防止国共关系破裂,白区 工作中断,要把广大华行改做中共第三线备用的绝密机构,让他马上投入公司改组及中心向 西南转移的工作。张平非常激动,决心不辜负党的信任。他完成各项改组任务以后,于1940 年7月从上海启程奔赴重庆,开辟新的战场。
   当时,由于战火迅速蔓延,去内地十分困难。必须先乘船到香港,再换船去越南海防, 经法国人建的小铁路,转道云南、贵州再进四川。张平从香港上了法籍轮船"小广东"号, 一切都很顺利。可是刚到琼州海峡,就传来消息说,日军截断了前面的航道。船上一片恐慌 ,船长只得下令掉头返回香港。望着船尾激起的阵阵浪花,张平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
  滞留香港期间,他偶遇过去的朋友,欧亚航空公司电信股长顾乐村和报务员盛棣华。这 两人曾经多次得到张平的帮助,再次相见真是又惊又喜,张平热情地邀请他们共进晚餐。
  席间谈到彼此的近况,顾乐村很感慨:"老张,咱们是他乡遇故知啊!不瞒你说,这几 年时局不好,我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可不是吗,只好顺便带点各地的土产,到处卖 卖,贴补家用呗!"盛棣华也闷闷地发着牢骚。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张平敏锐地感到这是个好机会。因为战火遍地,交通断绝,广大 华行的业务也受到影响,正在寻找新的货运渠道,同时保证党的地下交通顺畅无阻。于是张平提议:"小打小闹的没意思,由我们广大华行投资百分之五 十,与你们合作建立'新中贸易商行',我当经理,用飞机运送紧俏的贵重西药、医疗器具 到内地销售,大大地赚他一笔,如何?"顾、盛二人喜出望外,紧紧抓住张平的手说:"还 是老哥有魄力,咱们就全靠你了!"
  在张平的努力下,新公司很快筹备就绪,马上起用了这条空中运输线。依靠从外国洋行 到中国商场十几年搏杀的丰富经验,开头的几笔买卖盈利丰厚,前景看好。顾乐村和盛棣华 对张平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新中贸易商行并入了广大华行。
   香港、海防之间的水路恢复以后,张平立即赶往海防,乘坐去昆明的小火车。没想到小火 车开到中越边界的老街,前面的铁路全被拆毁了,张平只好下车再想办法。这里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沿途看去,到处是断壁残垣,一片狼藉。还听说土匪出没频 繁,专抢过路的商旅。张平靠着意志和信念坚持走了一天一夜,终于在河口赶上了火车,辗 转于年底到达重庆。
  上级委派张平担任广大华行会计主任兼贵阳办事处主管。接任伊始,他就听说有一批英 国进口的稀有药品被贵阳稽查处扣押。张平非常焦急,让司机开出卡车,冒着漫天的大风雪 立刻赶去解救。重庆到贵阳的公路崎岖蜿蜒,晴天都很难走,雪天结冰路滑,能见度差,开 车更是险象环生。张平几次差点坠入深壑,但他没有犹豫,坚持开到了贵阳。
  通过朋友,打听到稽查处长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弄不好财货两空,还会惹祸上门 。张平决定不直接与他打交道,而把目光锁定在贵阳城里的权贵--省卫生委员会主任何辑 伍(何应钦兄)的身上。他启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送上大批金条,很快就把被扣货物 领了回来。可是第二天一早,警察突然上门查户口,不由分说把张平和刚从延安来的严朴夫 妇抓走。张平心里虽然十分紧张,表面却很从容镇定,拿出"老板"的派头与警察局长周旋 。因为他确实刚从贵阳抵渝,又有广大华行经理的身份,而且言谈举止无一不像循规蹈矩的 商人,所以警察拿了点好处就先把他放了。张平立即以无锡来投亲的表兄嫂的身份,设法把 严朴夫妇保出,所幸有惊无险。
  
  国民党的钱流进了共产党的腰包
  
  1941年春,广大华行的业务扩展很快,张平被派往成都筹建分行。成都位置优越,富庶 发达,是天府之国的重要城市。许多内迁的工商企业、医院、学校、国民党的军政后勤单位 纷纷落户于此。
   张平牢记党对白区工作者勤业、勤学、勤交友和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的要求,广泛结 交成都社会的上层人士,特别是医药界有影响的主管、医院院长和医大的教授,为推销药品 和医疗器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遵照周恩来不断提升个人社会地位的指示,参加了"国际扶轮社",与中外成功者来 往密切,给人留下了诚信精明、锐意进取的好印象。
   在前后不到一个月的紧张筹备之后,张平终于正式挂出了广大华行成都分行的招牌。而且 一举把中央、齐鲁、华西等各大学的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南京等各省、市地方医院、 专科医院的大批订单抓在手里,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在一次社交活动中,他结识了国民党航空委员会卫生处处长郭致文。别看这只是个处长 ,却把持了空军医院系统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材的大权。国民党空军向来是天之骄子,空军后 勤部门的经费也最充裕。张平明白,只要抓住了郭致文,就等于挖到了金矿。所以倾心相交 ,凡他所托之事,无不办得干脆、漂亮,让郭致文感到张平非常仗义。
  郭致文为人贪婪,有一次挪用公款倒腾黄金全盘赔尽。总部马上要来查帐,如果暴露, 必被送上军事法庭。郭致文只好又来求张平帮忙,张平没说二话替他补上了窟窿。致谢席间 ,郭致文举杯对张平说:"今后若有差遣,兄弟粉身碎骨决不皱一皱眉头!"于是,张平拿 到了空军每年购买西药和医疗器具的全部订单。从此,国民党政府的钱就源源不断地流进了 共产党的腰包。
   由于业务增长很快,1943年,张平筹办售药门市,准备加倍赚钱。为了扩大影响,开张典 礼搞得非常隆重。市长和警备司令等军政要人送的条幅,挂在大门口显著的位置;大批名流 、同业贺喜的镜框、花篮从扶梯一直摆到街上。鞭炮声中来贺喜的宾客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成为茶馆酒肆的中心话题。
  1944年7月,张平被调回重庆主管总行的财务。为了防微杜渐,细心谨慎的张平制订了 严格的会计制度。货单、进帐各项细目搞得一清二楚,每月结算,从没出过疵漏。还准备了 两本帐簿,以应付国民党的税收稽查,让敌人挑不出毛病。
  张平为人没有架子,虽然对工作要求很严,但平时关心下属,和他们相处融洽。把从各 方面选拔来的职工团结在一起,为公司的发展献计出力。部下都觉得他是个好人,是有能力 的新派资本家。
  8月的一个晚上,中共南方局领导刘少文,代表周恩来召集广大华行特别支部成员开会 。他们以打麻将做掩护,表面看起来完全像平常的社交聚会。在麻将牌的碰撞声中,刘少文 听取了广大华行的工作汇报,并向同志们传达了延安整风的精神,特别提及在白区孤军作战 的情况下,做到刘少奇所说的"慎独"的重要性。张平等人深受启发。
  当时,周恩来秘密派人到广大华行取钱,都是由周恩来下令,经张平之手执行的。一般 都在深夜把现钞装好麻袋,等秘密交通员来取。有一次解放区急需药品,张平亲自从仓库取 出,悄悄送到南方局领导人家里。广大华行不断向延安、向地下党提供经费、药物或其它解 放区短缺的物资,成为党在经济上可靠的支柱。
  最使张平终身难忘的是1946年的春节,他在红岩村受到了周副主席的亲切接见。周恩来 不但肯定了广大华行的成绩和重要性,还语重心长地鼓励他继续深藏不露,为党做更多的事 情。
  1945年4月,张平曾被派往兰州筹办分行。通过蒋介石侍从室专员施公猛,他弄到了一 个"第六战区湘谷运输处上校参谋"的头衔。这东西既是护身符,又能优先购买机票,方便 生意,张平立刻动身飞往兰州。
  由于有国民党军长龚梦涛、高级政客张军光、军统西北区区长少将程一鸣等人的介绍, 兰州的国民党党、政、军、警、特都把这位张上校当作自己人。郭致文还亲自到兰州为张平 拉场子,宴席间,带他认识了空军兰州基地卫生处、空军医院、省府卫生部门、八战区司令 部所属医疗机构的头头脑脑。张平又结交当地工商实业界人士和科技人员,还担任了"国际 青联社"的副社长,很快变成兰州社会瞩目的名人。
  这时,他一方面要建立药房,继续做西药、医疗器械的买卖。还要捋顺对苏贸易的通道 ,从新疆接运苏联药材,转送内地。同时,积极筹划在西宁、张掖、酒泉、武威等地收购肠 衣,准备开办肠衣加工厂、肥皂厂和药棉厂,打算大干一场。然而,由于抗战形势的变化, 张平在兰州只呆了5个月,就被调回总公司,担任广大华行副总经理,民安、民孚等公司的 董事,工作担子更沉重了。
  抗战胜利后,广大华行迁回上海,进入全盛时期,在商界和社会上很有影响。可是,也 引起各方敌特的注意与眼红。
  张平等人非常小心谨慎,在外表上他们的住房、服饰、日常生活要符合"大老板"的身 份,但也绝不奢侈,给人留下沉稳可靠、信誉良好的印象。
  一次保密局的一个高级特务找上门来,说上峰密令要抓广大华行里的共党分子。张平不 软不硬地回答:"我们总经理卢绪章先生是组织部长吴开先介绍入党的,还是二十五集团军 的少将参议;公司的协理、经理也多是国军的上校、国府的参议,你说谁是共产党?!"特 务语塞,转而大骂时局艰难,生活每况愈下,露骨地想要敲诈。张平笑笑说:"不错,我们 是发了点财,可你也不能开这种掉脑袋的玩笑啊!有事好商量嘛。"最后花了些钱,将此事 摆平。
  为了撤销国防部查纠广大华行通匪的密令,张平受组织派遣去敌人内部打通关节。
  这天夜里,他携带大批现钞与上海警察分局局长严少白来到法租界。车子在严少白的指 引下七拐八弯,最后停在一座花园洋房的门口。这里静谧幽雅,与喧嚣繁华的闹市形成鲜明 的对比。张平是个老上海了,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世外桃源。
  严少白示意他下车等候,自己上前按响了门铃。过了许久,出来一位穿着考究的男子, 严少白满脸陪笑地对他说:"这位是广大华行的张副总,'财神爷'啊!凡事请多多关照! "张平送上钱箱:"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那人神情倨傲地接过去,转身走了。张平刚 想问严少白,严少白却拉着他上了车,小声神秘地说:"静候佳音吧!"经过各方面的努力 ,不久密令果然销声匿迹。
  对于敌人的种种挑衅,张平等人胆大心细,滴水不漏,充分利用中统、军统和国府高官 为他们保驾。军统少将梁若节,就曾在上司面前拍胸脯担保:"卢绪章他们要是共产党,我 也是共产党了!"
  
  华润公司的掌门人
  
  随着蒋介石兵败如山倒,国统区经济风雨飘摇,政治迫害日益严重,广大华行准备南移 香港,再图发展。
  1948年7月,张平接受上级指示来到香港。这时他们国内的商务已经四通八达,还不断 加强进出口贸易,用大量资金支援解放战争和筹建新中国。
  1949年3月,周恩来密电指示:广大华行与华润公司合并,张平、舒自清留港工作,其 他人北上学习,准备随军接管上海。
  华润公司是为掩护民主人士去参加新政协而建立的。1948年8月,中央贸易组组长钱之 光,对外以解放区救济总署特派员的身份来到香港,具体运行此事。他提出公司的名称既要 有意义,又不能暴露身份:"就叫'华润公司'吧,华是中华的华,代表中国;润是毛润之 的润,代表我们党。"
  12月18日,华润公司正式宣告成立。为了北上方便,还买了几艘轮船,大副、船长都是 中共党员。以到香港出口农副产品、采购物资的名义,秘密接送民主党派领袖和著名爱国人 士去解放区。张平等人也参与了这项工作。
  当时国民党特务遍布全港,对民主人士盯梢、监视,甚至采取暗杀手段。但是在华润公 司和广大华行同志们的努力下,从1948年底到1949年3月,把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章 伯钧、郭沫若、马叙伦、沙千里、李济深、章乃器、柳亚子、马寅初、黄炎培、茅盾等一大 批民主人士安全地送到北平,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张平虽然渴望回到解放区,但是为了党的事业,他毅然留下。并把自己在广大华行的股 份十万美元,全部交给组织。
  在两个公司合并之初,张平担任华润公司的执行董事,1951年担任总经理,1952年至19 60年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新中国建立后,华润公司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窗口,担负着赚取外汇、引进先进技术设 备、促进国内建设;密切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沟通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等重任。
  张平认为,要想做好这些工作,必须与港英当局、各国领事馆和商务代办处、老牌的外 国公司建立密切联系。他利用来港的各方老友,积极与香港上层人士交往。华润公司经常通 过举办招待会、叙餐会等方式,邀请港府官员、各国领事和商务专员、怡和洋行与汇丰银行 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等,在交往中增进了解、建立感情。例如,英国商务专员哈里逊、澳大利 亚高级专员孟席斯、加拿大商务专员弗来泽、港英政府财政司长、工商局长等,后来都成为 张平的好朋友。
  这些工作效果很好。1950年,国内需要出口大豆,换取急需的外汇。华润公司接受任务 ,立即与英国怡和洋行商洽,很快签订了出口大豆的合同。这笔买卖非常成功,是当时华润 公司最大的一笔出口生意。后来需要进口化肥,他们就向怡和代理的比利时化肥厂购买,还 从西德、奥地利直接采购。
  我军攻打海南岛时,中央了解到那里粮食奇缺。为了帮助海南人民,巩固新生政权,要 求华润公司想法解决粮食问题。张平他们紧急从泰国买到5万吨大米,装船运往海南。当运 粮船驶进刚解放的海口码头时,沿岸群众含泪高呼:"共产党万岁!"场面热烈感人。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反封锁、反禁运成为中央交给华润公司的一项主要任务。张平等 人分析形势,认为"封锁禁运"也损害帝国主义本身的利益。而且西方国家并不是铁板一块 ,它们之间的利害冲突,使这个政策既不可能统一,也不可能长久。
  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例如,港英政府追随美国,宣布96种战略物资不许运进 中国内地。可是,香港的对外贸易却因此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八点二,以后不得不放宽了限制 。
  在战时,华润公司按照中央:"统一领导,分散经营,进进出出,来来往往"的方针, 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寻找缝隙,区别对待,积极做工作,宣传和平友好、平等互 利的商贸政策,广交天下朋友,扩大了中国的海外影响。同时,在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买到 大批橡胶、棉花、石油等禁运物资,冲破重重阻碍运回国内,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还替 苏联代购代运货物,为增进中苏友谊做了许多工作。
  1952年10月,华润公司成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随即在印度、 缅甸、巴基斯坦、新加坡、埃及等地设置了代办处,经营范围不断增加,本销、外销、转口 业务同时发展,又陆续打开多个海外市场,进口大量国内急需物资和设备,为国家积累了雄 厚的外汇资金,很好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
  同时,圆满地完成了组织货源、供应港澳市场,保证当地同胞基本生活和生产需要的任 务。为稳定香港、澳门,繁荣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游列国,满载而归
  
  为了使新中国突破封锁,全面展开对外贸易。1953年至1956年,华润公司受外贸部委托 ,穿针引线,并接待了途经香港去北京的英、法、西德、比利时等国大商人组成的贸易代表 团。
  张平运用老练的与外商打交道的经验,带领员工和代表团成员广泛接触,安排好他们的 食宿、娱乐。通过宴请、会谈等方式加强了彼此的了解,既宣传了中国的政策,也摸清了他 们的意图,为外贸部的工作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
  1956年4月,英国驻港商务专员哈里逊,邀请张平等人参加英国工业展览会,同时访问 欧洲。英国发达的工业、古色古香的伦敦和对方殷勤的接待,给张平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饭店吃早餐时,张平要了一客鸡蛋,侍者面露难色,耸耸肩说:"对不起,先生!连 我们的首相也只能每周吃一次鸡蛋,请您点别的菜吧!"
  张平大为惊讶,立刻向周围的人了解情况,才知道当时英国蛋品脱销,鸡蛋成为上至王 室下至平民最热门的佳肴。于是,他马上同英国商贸部门接洽,提出由华润公司向英国出口 中国鸡蛋。英方非常高兴,准备以优惠的价格向中国购买4万吨鸡蛋。签约酒会上,英国官 员个个喜气洋洋,对张平既做了好事,又赚了一大笔很是欣赏。
  访问瑞士期间,张平等人参加了国际油脂会议。美国代表团团长对张平等精通业务、不 卑不亢的中国人很感兴趣,会议休息时主动找他交谈,引起许多国家代表的注意。张平很快 把有关资料转回国内,为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拟定计划作参考。同时,按中央的指示向瑞 士方面提出,要购买几十万只手表。瑞士商贸官员非常欢迎,签约时表示,以后中国还有什 么需求,他们一定尽量满足。这些手表是为国内回笼货币之用。
  在西德,他们参观了赫赫有名的汽车制造厂。当时中央正准备召开八大,要他们采购一 百辆奔驰牌高级轿车,供会议接待外宾使用。西德与美国在经济利益上存在许多矛盾,张平 等人利用这一点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买到不少高精尖技术的禁运物资,对祖国建设起了很 好的作用。
  访欧期间,张平与英国贸易部次官、意大利前总统,西德、法国、奥地利、瑞士、荷兰 、比利时、卢森堡等国的工贸部官员、国会议员广泛交往。还撰写了题为《新中国贸易展望 》的文章,刊登在伦敦《远东贸易》杂志1956年第5期上。主要宣传我国"平等互利,互通 有无"的外贸政策,展示中国广阔的外贸前景,敦促欧洲各国与我们加强贸易,互利互惠。 此文发表后影响很大,西欧各国发行了数万册单行本,印度一些报刊也纷纷转载。这些都为 以后的友好往来和双边贸易打下了基础。
  为了沟通国内外贸易渠道,扩大中国的影响,华润公司主动参与了广交会的筹备工作。 他们派专人去日本博览会进行宣传,热情邀请各国客商。同时在驻港领事和商人中积极活动 ,还大力号召东南亚华侨回广州参会。广交会带动了国货业在香港的蓬勃发展,打开了中国 产品的出口通道,具有世界影响。华润公司确实功不可没。
  
  "三趟快车"援港澳的奠基人
  
  1960年夏天,外贸部终于同意张平调回北京。张平交待完工作,于12月下旬离开香港, 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回到了祖国。
  组织上任命他担任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由于他有丰富的在港商贸工作 经验,了解香港市场的需求,所以上级让他立即参与筹备"三趟快车"(供应港澳鲜活商品 )的开行工作。
  港澳600万人的副食供应一向依靠内地,他们对食品的口味、新鲜度、外观质量要求很 高,喜欢生、猛、鲜、活的商品。但因地少人多,缺乏仓库,市场容量有限。鲜活商品要随 到随卖,特别是应时的货物。否则积存下来,只好降价或销毁,不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也影响港澳同胞的正常生活。
  三趟快车的起点都在经济发达的中南、华东地区,运行线路集中在京广、沪杭、浙赣三 条主要铁路上,这也是交通最繁忙的区段。所以,要完成这个任务非常艰难。
  外贸部和铁道部下定决心,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按照"优质、适量、均衡、应时" 的方针,于1962年3月20日从江岸发出751次第一列车,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收益。
  周恩来总理很关心这件事,他亲自指示说:"由上海、南京去深圳也应组织同样的快车 。"于是,从1962年12月起,又增加了由上海龙华始发的753次第二列车,和由郑州北站始 发的755次第三列车。
  无数外贸工作者、科研人员、农牧精英、铁路职工,还有押车的"牛老板"、"猪保姆 ",无论寒暑,坚持为三趟快车而奋斗,源源不断地把祖国的关怀送给港澳亲人。张平他们 奠基的三趟快车至今仍在运转,把港澳和大陆紧密联系在一起。
  张平同志为外贸事业孜孜不倦地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83年离休后,仍然继续为 我国的商贸工作贡献力量。问到他个人的业绩,他总是很自谦:"是党培养我成为擅长经贸 工作的干部,我个人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
  
  
  
其他文献
《魏特琳日记》是继《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后,又一部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原始档案材料。拉贝是一位德国人,其日记以保持原始档案史料价值见长;东史郎是一位原日本士兵,是作为加害者一方的日记;而魏特琳则作为一位美国女教授、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和南京女性难民心目中的“活菩萨”,其个人亲历日记具有其他档案资料不可取代的价值。  明妮·魏特琳(Minnie Vantrin),中文名华群,美国传教士
期刊
2002年10月,我率全国人大常委会《种子法》执法检查组来到兰州,视察了徐家山绿化工程示范区。在徐家山森林公园,我们参观了当年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支援的树种种植的纪念林。纪念林按地区分块种植,立上各地牌子,其中还有中南海单独的一块。这片纪念林,是1983年胡耀邦同志视察甘肃后,团中央根据耀邦同志的指示,号召全国青少年支援西北树种建立起来的,林中立了一块纪念碑,刻写了耀邦同志的题词:“种草种树,
期刊
天安门事件终获解决  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虽然闭幕了,但由于与会代表对天安门事件问题的反应强烈,会议的公报几经修改,仍未敲定。11月13日,市委进行会议总结。晚上,最后拟定会议公报,并在公报中添加上了后来众所周知的实际上是宣布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一段文字。当时在京西宾馆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林乎加、贾庭三、王磊回市委,参加讨论。11月14日上午,林乎加、贾庭三又将事情原委以特急件方式上报中央政治局常委,
期刊
8月的一天,夏雨绵绵,我们在张昕女儿的引领下,穿过黝黑的楼道,走进张昕老人的家。这是一套普通小三居住房,住着张昕和他的女儿、女婿,还有一个保姆。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里,几间屋子里,除了床和旧桌椅之外,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人们很难将这里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李维汉联系在一起,然而,这里就是李维汉亲生女儿罗静松和女婿张昕的家。  罗静松已于今年5月病逝,我们想了解她的情况
期刊
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李大钊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将于2004年10月大钊同志诞辰之际召开,会址在河北(地点另行商定),规模约在百人以内,并确定学术研讨会的中心主题为:李大钊与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  李大钊既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学贯中西、继往开来、名重当世的学者。他无论作为革命
期刊
编写毛泽东的传记,是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传分为建国前部分和建国后部分。建国前部分即《毛泽东传(1893-1949)》,已于1996年8月出版。建国后部分即《毛泽东传(1949-1976)》,从1995年11月动手写,到今年12月出版,正好8年。  这部书共43章,130万字。它的内容,从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到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
期刊
1976年是很紧张的一年,大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波澜迭起。  1月,是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同时,毛泽东同志不能容忍邓小平同志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又发动了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全国因而再度陷入混乱。4月,是载入史册的天安门事件爆发。7月,是德高望重的朱老总逝世。在这个月里,又发生了伤亡数十万人的唐山大地震。没多久,伟大领袖毛主席又在9月里溘然长逝。神州大地承受着空前的震动。 
期刊
近年来,反映清代历史的电视剧很繁荣。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戏说”,一种是“正说”。前者出以“游戏”之笔,几乎怎么写都町以;后者是严肃的正剧,作者可以虚构、想象、创造,否则就没有艺术可言,但是,这种艺术创造必须反映历史真实,特别是历史的本质,不能有任何“戏说”的成分。从风格看,当下正在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显然属于正剧,它企图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中国社会从帝制走向共和这——段历史,主题很好,但是,
期刊
纪希晨先生所写《对辩误的辩误》(以下简称为《辩》文)一文, 重申其《听叶剑英谈西安事变的张学良》(以下简称《听》文)文中观点,对拙文《听之而已 信则未必》提出商榷。真理只有一个,蔽则昏,辩则明。仅就《辩》文所示,再申愚见,就 教于纪先生,并祈识者参予研辩,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以澄清事实,促进史学进步。  《辩》文断言叶剑英于12月13日向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等人参加的"中央 会议"汇报西
期刊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面临着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复杂和困难的局面 。重新组建国家经委并恢复国家经委的工作,对于企业整顿和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袁宝华同志长期在国家经委工作,直接参与组织领导了国家经委的恢复组建等重要 工作,并担任国家经委常务副主任、主任等职。最近,我们专门就这方面的问题采访了袁宝 华同志。    "文革"结束后,迫切需要组建新的国家经委    贺耀敏:袁主任,您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