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多月不明,官多不太平”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z5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区划改革,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行政运作效率,减少行政成本。
  近年,广东区划设置又成了热门话题。有人提出广州、佛山合并;有人认为,应以城市为中心重新调整广东的行政区划;还说广东要打造九大城市……
  在2013年1月的广东省人大会议上,有代表提出将珠三角重组为四个市,其中珠海、中山、江门合并为一个市。在3月的全国“两会”上,欧广源代表建议,广东有必要在行政区域方面做适当调整,合并一些地级市。欧广源说,上世纪80年代,广东是发达省份,后来设立了21个地级市,“一个地级市管两三个县,整个经济基础支撑不了上层建筑,导致行政成本很高,资源分割,重复建设。本来广东的财政收入不少,但是都用到养人吃饭上去了,搞得捉襟见肘”。
  欧广源直言:“多一个地级市要花多少钱啊!”他还认为,广东有必要在行政区域方面做适当调整,合并一些地级市。欧广源又指出,以现在的交通和通信条件,地方行政区域可以管得宽一点,现在一个电话和网络就解决了,“不需要有这么多的市、县、镇。不用这么多官的,‘星多月不明,官多不太平’啊。你搞这么多官干啥”?
  从近年的舆论到欧广源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直言,可见重新调整行政区划乃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中国城市究竟分多少级别】
  究竟中国的城市分多少级别?对此问题别说外国人,就是本国国民能给予准确答复的恐怕都不多。
  据笔者所知,我国的城市有省(部)级市,如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有副省(副部)级市,如各省的省会广州、长沙、南宁和特区深圳等;有地(厅)级市,如珠海、佛山、肇庆等;有县级市如高要、四会等。据说外省还有副地级市。城市分级如此复杂,这是行政区域变动频繁所致。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是从秦代实行的郡县制开始的,经过漫长的历史和多次的变革,民国年间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中央、省、县、区、乡五级行政体制。建国初期,基本沿袭了这一体制。
  上世纪50年代,全国“公社化”,广东的“区”变为“公社”,乡变为“大队”,村变为“生产队”,称之为“三级所有制”。而有的省“公社化”后依然保留“区”,其“公社”的规模相当于广东的“大队”。
  “公社化”虽然“乱来”,但层次还是分明的。改革开放,公社体制被否定,重新将“公社”改为“区”,大队更名为“管理区”。不久,又将“管理区”重新命名为“乡”。至此,我国的传统行政体制得以恢复,深受各界认同。
  岂料,过了不久,行政体制又变革:“区”变“镇”,“乡”变“村民委员会”。按照汉语词汇解释,“乡村”是地域名词,而“委员会”是机构名词,怎能用办事机构取代区域行政设置?如果说“区”变“镇”还可理解,那么用“村民委员会”取代乡政府就令人费解了。
  再说“地厅”级行政设置,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也几易其名。以广东为例,行政区域曾设置五大行政区:海南、粤中、粤西、粤东、粤北。后来拆分为多个行署,如湛江、江门、佛山、汕头、韶关等;接着,区域又分分合合,到上世纪60年代,广东各地行署称为“专区”,后又改为“地区”。
  【“撤县改市”,谁是受益者】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有的省份实行“市管县”体制,认为这样改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80年代后期,广东完成了“地改市”,将原来的地区改为地级市。本来,“地改市”的实质是将地区管县、城乡分治改为城市管县、城乡合治。
  开始,层级还是清楚的:县的顶头由“地”改为“市”就是了。但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突然涌动“撤县改市”热潮,行政体制再次变革。在这股热潮中,全国顿时增加了一批县级市。
  这些“撤县改市”的县级市,除了县长变成市长外,绝大多数农民并没有变成市民。有专家指出:“一个县改成市,仅一个字牵扯到的图章、信封等行政开销,就要耗资1000万元,这样的行政区划改革不是劳民伤财又是什么!”真是一针见血。
  城市、机关、企业、单位和在职干部都有级别,明确谁“大”谁“小”,谁领导谁,这是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向来为当政者重视。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有了“市管市”行政体制后,就出现了“市市市,怎分大与小”的问题。如重庆这座中央直辖市下属的涪陵是地级市,涪陵又管辖一座县级的合川市——如果不是我从报上偶尔看到,真不知涪陵与合川两市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市市市,因不知谁大谁小而经常闹误会。曾有报道说,一位地级市副市长带领属下的一批县市长到外地考察。接待者刚拿到一县级市长的名片,显得十分热情,而对那位地级市副市长递过来的名片看了一眼就放在口袋里,弄得那县级市长很尴尬,连忙向接待者介绍地级市副市长:“他是我们的领导!”
  这一现象,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前几年,上海一位老教授批评道:“中国难道缺少地方名词么?”在全国人大的一次例会上,就有代表提议将城市按级别分别称为“首都、都、州、郡、市”,以明确各自的“江湖地位”。
  “市市市,难以分大小”的现象该到了消除的时候了。区划变来变去,县市名称改来改去,最大的受益者除了民政部之外,就是那些做招牌、雕公章和印刷信封、信纸的行业了!
  【区划调整,建议恢复“派出所”】
  时至今日,国内一些省份还保留“地区”这一区划。
  我国行政区划自古至今,分分合合无数次,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引发的,也是决策不成熟的表现。本来,广东省1952年行政区划是比较合理的,当年撤销北江专区,设立粤北行政区;撤销潮汕专区、兴梅专区,合并设立粤东行政区;撤销高雷专区,设立粤西行政区;撤销西江专区,设立粤中行政区;撤销东江专区,所属的惠阳县、紫金县、河源县、龙川县、海丰县、陆丰县划归粤东行政区;博罗县、龙门县、增城县划归粤中行政区;连平县、和平县、新丰县划归粤北行政区。
  后来广东区划又多次变动,至2003年末,广东省辖2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42个县、3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5个乡、7个民族乡、1318个镇、380个街道办事处。此后,广东地级市的区划除了个别地方外,基本不变,这算是最长久的了。
  笔者认为,当今广东区划如要改革,最好是恢复建国初期的“派出所”机构(1949年以后,中国实行的是省—地区—县—乡镇“虚四级制”,其中地区是虚的,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而不是一级政府),即一共设五个行政区划:广州和粤中、粤西、粤东、粤北。
  首先,将广州、深圳作为省辖市,自成一体;其他地方则划分粤中、粤西、粤东、粤北四大行政区;至于那些市县,放进哪个“笼子”倒可以认真研究;而四大行政区设在哪里,笔者认为粤中行署设在佛山,粤西行署设在湛江,粤东行署设在汕头,粤北行署设在韶关比较恰当。
  这样,省的政令直达各行署,并督促各行署将指示落实到所属的县市区。省对地方进行检查时,也可以逐个行政区检查。如此,省一级的工作就会更加细致,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说到行政成本,以四大行政区为例,则较之当今的21个地级市要节省得多。如每个地区,按照过去的布局就是行署专员和地委常委两套班子,厅级干部就那么十多个。
  重调行政区划好处很多,除了大大减少行政成本,还有:区内可协调,容易均贫富;区外能互动,做强又做大;此外,城乡结合,融为一体,必将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作者曾任肇庆市政协委员、肇庆市作协名誉主席、肇庆市广播电视局副总编辑)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1930年5月,毛泽东带着红四军来到赣南寻乌县开辟新根据地。  说老实话,红军应该怎么建设根据地,起初大家都没有经验。自1927年以来,上海中央从瞿秋白到李立三,都盲目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命令各地共产党人搞暴动。但是暴动搞起来后怎么办?红军怎么生存?被国民党军队追击怎么办?中央都没有办法。所以大家说,中央领导是在上海的洋房里幻想着中国革命的高潮,结果是大批共产党员人
期刊
与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相比(见本刊2013年第12期《斯大林之女与克里姆林宫的角力》),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截然相反——女儿一心想凭本事吃饭,试图摆脱特殊的身份和待遇,过寻常百姓的生活,不得,一再抗争;儿子则对自己的特殊身份非常自负,凭借这一身份扶摇直上,又自恃这一身份为所欲为,最终害了自己。  瓦西里是斯大林的第二个儿子,综观他的一生,其双脚似乎从未踏踏实实地接触过地面,他仿佛乘坐着一辆疾速奔驰
期刊
王则楚(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我国现正处于矛盾多发期,对执政党来讲,通过协商解决一些存在的社会矛盾是较好的方式。因为协商民主讲究秩序,大家可以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比起摇旗呐喊当然要好得多。在这个时期里,有些人想利用所谓的“大民主”来解决问题,“文革”中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就是“大民主”的一种。我们是受过“大民主”的苦的,所以我们都不同意采用这种方式。真正
期刊
一  1927年2月25日,鲁迅在给章廷谦的信中说:“我不想做‘名人’了,玩玩。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 真是无奈之言。  没有“名”的人,总觉得人之“有名”是很风光的事,但真到了“有名”,如果不是想借虚名来骗钱或牟利,其实是很苦恼的。因为各色人等都要来这“名”上蹭一蹭,或托名以营利,或借名以自炫,或遭拒而恼怒,或仰慕而纠缠,或谬托知己强作解人,或有意贬抑以显其能。总之,“有名”便多是非
期刊
1956年以前,中共对台基本方针主要是武力解决。  中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不仅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而且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对台湾的政策也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愿同蒋介石进行第三次合作的思想更加明确起来。  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在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根据这一精神,1月30日,周恩来在全
期刊
执政党为什么要整风,整风能否刹住“四风”,如何才能整出成效,这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话题。1992年,小平同志曾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以来,如何进行党的建设,共产党一直在探索、思考、实践,有经验也有教训。到今天,中共已成为拥有8500多萬党员的大党——好的作风乘以8500万,将产生何等巨大的辐射全社会的正能量;若相反,又将产生怎样的负效应?执政党“自
期刊
1966年5月12下午,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徐业夫打电话到钓鱼台找我,通知说,主席有重要的事情要召见我和陈伯达、杨成武;并要我通知陈伯达,要我们三个人必须在明天一早赶到上海。  我是5月1日从上海回到北京的。我那次去上海,原本是为《红旗》杂志编发工农兵学哲学的文章组稿的。完成组稿后,张春桥传达中央通知,叫我继续留在上海,参加由康生、陈伯达、江青以及原中央秀才班子吴冷西、王力和尹达、张春桥、关锋、我等人
期刊
语文教育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与引起争议的社会话题,因为它涉及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石——语言与文字的教育与培养,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可事实上,大众对语文教科书的不满由来已久,批评的声音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未中断。为此笔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化批评家张柠,他同时也是一位中学生的家长,对语文教育有着理论与切身的双重感受。  【语文教材要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和“正能量”】  张天潘:为
期刊
虚构类作品被冷落、史传类作品受热捧的社会文化心理  意识形态,古无其词,但有另一个词唤作“义理”,意思差不多。明代士林风气即喜尚义理,热衷清谈,满嘴空话,所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既乏实干,也无真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给它两个概括,一是主观冥想超乎客观考察,一是以理论排斥实践。国家终于在空谈中亡了,痛定思痛,纷起反思。  在极重主观的明代之后,清代思想学术趋于客观了,比较排
期刊
2013年6月适逢《同舟共进》第300期。在汉语世界中,“三百”是很有文化意蕴的数字。相传孔子整理上古诗歌,删定“三百五篇”,后世遂以“诗三百”或“三百篇”指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即汉儒奉为经典的《诗经》。后世编辑某一朝代诗歌选集,亦往往以“三百”命名,譬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自1988年创刊以来,《同舟共进》已出版300期,可喜可贺!  如何表达个人的祝贺之情?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