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处于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时下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行政管理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了更好的完成行政管理工作,就要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下面本文就对此内容展开讨论。
关键词:互联网;行政管理;政治民主;电子政务
互联网对政治民主、文化传播、社会管理、舆论监督、思想道德等方而的影响深远,已经成为公众政治参与的新渠道、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大众传播的新途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行政管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技术手段,转变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达到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的目标越发受到关注。
一、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缺乏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权威发布渠道,影响了政府信用与形象
由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缺乏,某些地方政府隐瞒应公开的数据,伪报行政信息,令群众不满,由于政府对重大公共事件回应不及时、效率低,缺乏权威的发布渠道,在互联网状态下容易产生虚假信息或导致信息歪曲,导致政府应对重大事件时处于被动地位,在处理后续事宜时难以开展,加剧事态的恶化。互联网环境下,地方政府官员的不当言行也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例如,南京女护士被官员打瘫痪;陕西派出所长发威胁恐吓短信;吉林一官员骂百姓“给脸不要脸”。
(二)行政管理体制落后,公民政治参与形式化
在传统科层制行政体制下,权力封闭运行,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结构。公共服务产品由政府单向供给,公众没有选择的自由而只能接受。我国政府及官员民本理念意识不强,甚至不承认民众是权力的来源。官本位、强权思想的存在导致非理性的权力行使和官员的腐败现象。政府缺乏公共意识和责任感,百般推脱与拒斥公众参与,公众难以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互联网不仅能为公众参政提供渠道,它的快捷性和广泛性也能大大提高政治参与的效率,使权力得到制约。但是,这也无法彻底克服传统行政体制的弊端,抵挡官本位思想的侵蚀,导致公众政治参与形式化。
(三)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低,政府职能难以转变
电子政务作为互联网和行政管理结合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其发展水平太低反倒难以发挥其转变政府职能的作用。电子政务在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很多地方政府建设电子政务都是为了敷衍上级命令或者显示政绩,形式主义问题突出,没有真正将转变政府职能与发展电子政务相结合;其次,电子政务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各地的建设标准不一。政府各部门独成一体,职能交叉重叠,信息共享程度低,业务不协调,阻碍政府管理运作机制的转变。再次,群体间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数字鸿沟使得公众参与失衡,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人员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比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职能转变。
(四)网络政治参与局限性大,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
占我国人口相当大比例的农村人口、老年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想要通过互联网表达诉求仍受到很多限制,网络政治参与结构失衡。网络信息和意识倾向过量,极易瓦解主流意识,政府不能掌握正确信息导致盲目决策。网络参与行为的不理性也易导致决策失误。不受约束的自由参与必然导致权利的滥用和行政决策结果的不客观,使得真正的公众诉求得不到满足。对于网络政治参与,我国只是制定了若干单项法律和规章制度,欠缺全面而完善的立法。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局限性、参与行为的不理性、法律规范的缺乏都严重影响行政管理的发展。
二、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面临的发展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政府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行政管理能力等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依靠互联网发展电子政务,鼓励网络政治參与,才能有利于行政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强化行政监督,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一)互联网能保证行政信息的真实、完整和有效
政府获取行政决策信息时历经多个层级,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流通不畅,容易造成信息失真、缺失或不完整。互联网作为高效的信息获取和传播途径,为政府行政信息的获得和公开提供了便利。首先,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将信息直接传递到决策层,使得信息传递真实、快速。其次,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收集信息,解决基于决策者有限理性的信息缺失或不足等问题,使决策更加理性。对于大容量信息的保存和共享来说,互联网是最佳的选择,其传播成本也最为低廉。
(二)互联网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平等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和快捷地了解行政管理事务。这有利于政府将公众纳入到公共事务管理中来,得到并采纳更多的政策建议,转变了行政决策方式。其次,网络政治参与强化了政府的服务理念,有利于政府知民意、传思想、化矛盾,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转变行政管制和执法方式。此外,互联网环境下,群众可以时刻监督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的言行和公权力的使用,政务更加公开,促进了行政监督方式和运行方式的转变我们认为,互联网不仅是行政职能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实现行政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互联网能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传统行政体制下,政府认为公民参与会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损害行政效率。然而,充分而有效的公众参与是做出高质量行政决策的关键步骤。政府通过互联网向公众通报行政决策,听取公众的建议,民意得到充分的表达,整个决策过程变成了民主、开放的过程。网络政治参与使得行政决策逐渐实现了从部分到民主、从专断到协商、从暗箱式到开放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强化了集体决策特征,极大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的发展策略
互联网是当下行政管理发展最重要的机遇。行政管理必须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大潮,步步依托互联网实现自身的发展。 (一)利用大数据加快信息共享,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机制
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特征。它采用特殊的方式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信息和数据,利于开放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加快政府信息公开的进程。一些学者认为,在互联网辅助下,民主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公众不仅可以了解和把握政府行政信息,增加政府的透明度,而且能进行有效的行政监督,防比腐败。
我们认为,针对当前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的现状,首先,政府应通过互联网及时发布和传播有关信息,不能隐瞒真相,在出现焦点问题的第一时间发布官方信息,详细说明事件真相和处理进展,表明政府的观点和立场,防比信息的歪曲。其次,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实现政府与公众及时有效的沟通,保障公民知情权。这有利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掌控舆论风向标,维护社会稳定,树立政府形象。
(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鼓励网络政治参与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应该是解决行政管理制度弊端、实现公众参与、提高决策质量的根本途径。其中,权力下放是完善权力制约结构的关键。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就要改革科层制,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下放或者取消政府的部分权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充分履职的有效政府,树立服务理念,杜绝官本位和强权思想,加强群众监督,让他们参与到决策中来,防止公民政治参与形式化。
我们认为,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就要转变行政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其次,要开设政策咨询,决策协调和监督的网络政务平台,鼓励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优化行政管理流程;此外,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简政放权,理顺权责关系;最后,加强绩效评估,提高管理透明度,鼓励群众行政监督,杜绝官僚主义作风,遏制腐败等。
(三)制定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开发利用新的互联网技术
针对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低、良美不齐、形式主义突出的现状,应该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实现信息共享,建立职责清晰的组织机构,避免各部门独成一体、职能交叉。要树立发展电子政务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的理念。要提高行政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给公众提供真正需要且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与公众在线互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与电子政务的发展相结合。要开发利用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手机等互联网技术产物,大大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有利于消除数字鸿沟,实现平等参政,促进平台的规范化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为了更好的适应互联网环境,需要对管理方式进行改革。首先要认清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且,抓住存在的机遇,运用大数据加快信息共享,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鼓励网络政治参与,制定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开发利用新的互联网技术等策略,促进行政管理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巩玉涛.浅议我国行政管理模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法制与社会,2008年 21期.
[2] 马小彬.新时期地方志工作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地方志,2012年 06期.
关键词:互联网;行政管理;政治民主;电子政务
互联网对政治民主、文化传播、社会管理、舆论监督、思想道德等方而的影响深远,已经成为公众政治参与的新渠道、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大众传播的新途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行政管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技术手段,转变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达到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的目标越发受到关注。
一、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缺乏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权威发布渠道,影响了政府信用与形象
由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缺乏,某些地方政府隐瞒应公开的数据,伪报行政信息,令群众不满,由于政府对重大公共事件回应不及时、效率低,缺乏权威的发布渠道,在互联网状态下容易产生虚假信息或导致信息歪曲,导致政府应对重大事件时处于被动地位,在处理后续事宜时难以开展,加剧事态的恶化。互联网环境下,地方政府官员的不当言行也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例如,南京女护士被官员打瘫痪;陕西派出所长发威胁恐吓短信;吉林一官员骂百姓“给脸不要脸”。
(二)行政管理体制落后,公民政治参与形式化
在传统科层制行政体制下,权力封闭运行,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结构。公共服务产品由政府单向供给,公众没有选择的自由而只能接受。我国政府及官员民本理念意识不强,甚至不承认民众是权力的来源。官本位、强权思想的存在导致非理性的权力行使和官员的腐败现象。政府缺乏公共意识和责任感,百般推脱与拒斥公众参与,公众难以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互联网不仅能为公众参政提供渠道,它的快捷性和广泛性也能大大提高政治参与的效率,使权力得到制约。但是,这也无法彻底克服传统行政体制的弊端,抵挡官本位思想的侵蚀,导致公众政治参与形式化。
(三)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低,政府职能难以转变
电子政务作为互联网和行政管理结合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其发展水平太低反倒难以发挥其转变政府职能的作用。电子政务在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很多地方政府建设电子政务都是为了敷衍上级命令或者显示政绩,形式主义问题突出,没有真正将转变政府职能与发展电子政务相结合;其次,电子政务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各地的建设标准不一。政府各部门独成一体,职能交叉重叠,信息共享程度低,业务不协调,阻碍政府管理运作机制的转变。再次,群体间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数字鸿沟使得公众参与失衡,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人员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比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职能转变。
(四)网络政治参与局限性大,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
占我国人口相当大比例的农村人口、老年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想要通过互联网表达诉求仍受到很多限制,网络政治参与结构失衡。网络信息和意识倾向过量,极易瓦解主流意识,政府不能掌握正确信息导致盲目决策。网络参与行为的不理性也易导致决策失误。不受约束的自由参与必然导致权利的滥用和行政决策结果的不客观,使得真正的公众诉求得不到满足。对于网络政治参与,我国只是制定了若干单项法律和规章制度,欠缺全面而完善的立法。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局限性、参与行为的不理性、法律规范的缺乏都严重影响行政管理的发展。
二、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面临的发展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政府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行政管理能力等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依靠互联网发展电子政务,鼓励网络政治參与,才能有利于行政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强化行政监督,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一)互联网能保证行政信息的真实、完整和有效
政府获取行政决策信息时历经多个层级,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流通不畅,容易造成信息失真、缺失或不完整。互联网作为高效的信息获取和传播途径,为政府行政信息的获得和公开提供了便利。首先,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将信息直接传递到决策层,使得信息传递真实、快速。其次,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收集信息,解决基于决策者有限理性的信息缺失或不足等问题,使决策更加理性。对于大容量信息的保存和共享来说,互联网是最佳的选择,其传播成本也最为低廉。
(二)互联网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平等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和快捷地了解行政管理事务。这有利于政府将公众纳入到公共事务管理中来,得到并采纳更多的政策建议,转变了行政决策方式。其次,网络政治参与强化了政府的服务理念,有利于政府知民意、传思想、化矛盾,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转变行政管制和执法方式。此外,互联网环境下,群众可以时刻监督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的言行和公权力的使用,政务更加公开,促进了行政监督方式和运行方式的转变我们认为,互联网不仅是行政职能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实现行政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互联网能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传统行政体制下,政府认为公民参与会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损害行政效率。然而,充分而有效的公众参与是做出高质量行政决策的关键步骤。政府通过互联网向公众通报行政决策,听取公众的建议,民意得到充分的表达,整个决策过程变成了民主、开放的过程。网络政治参与使得行政决策逐渐实现了从部分到民主、从专断到协商、从暗箱式到开放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强化了集体决策特征,极大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的发展策略
互联网是当下行政管理发展最重要的机遇。行政管理必须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大潮,步步依托互联网实现自身的发展。 (一)利用大数据加快信息共享,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机制
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特征。它采用特殊的方式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信息和数据,利于开放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加快政府信息公开的进程。一些学者认为,在互联网辅助下,民主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公众不仅可以了解和把握政府行政信息,增加政府的透明度,而且能进行有效的行政监督,防比腐败。
我们认为,针对当前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的现状,首先,政府应通过互联网及时发布和传播有关信息,不能隐瞒真相,在出现焦点问题的第一时间发布官方信息,详细说明事件真相和处理进展,表明政府的观点和立场,防比信息的歪曲。其次,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实现政府与公众及时有效的沟通,保障公民知情权。这有利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掌控舆论风向标,维护社会稳定,树立政府形象。
(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鼓励网络政治参与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应该是解决行政管理制度弊端、实现公众参与、提高决策质量的根本途径。其中,权力下放是完善权力制约结构的关键。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就要改革科层制,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下放或者取消政府的部分权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充分履职的有效政府,树立服务理念,杜绝官本位和强权思想,加强群众监督,让他们参与到决策中来,防止公民政治参与形式化。
我们认为,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就要转变行政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其次,要开设政策咨询,决策协调和监督的网络政务平台,鼓励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优化行政管理流程;此外,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简政放权,理顺权责关系;最后,加强绩效评估,提高管理透明度,鼓励群众行政监督,杜绝官僚主义作风,遏制腐败等。
(三)制定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开发利用新的互联网技术
针对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低、良美不齐、形式主义突出的现状,应该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实现信息共享,建立职责清晰的组织机构,避免各部门独成一体、职能交叉。要树立发展电子政务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的理念。要提高行政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给公众提供真正需要且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与公众在线互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与电子政务的发展相结合。要开发利用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手机等互联网技术产物,大大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有利于消除数字鸿沟,实现平等参政,促进平台的规范化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为了更好的适应互联网环境,需要对管理方式进行改革。首先要认清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且,抓住存在的机遇,运用大数据加快信息共享,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鼓励网络政治参与,制定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开发利用新的互联网技术等策略,促进行政管理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巩玉涛.浅议我国行政管理模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法制与社会,2008年 21期.
[2] 马小彬.新时期地方志工作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地方志,2012年 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