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时任辽宁省辽源市教育科研所所长的栾传大率先提出“科研兴教”的观点。18年来,这一观点已深深扎根教育土壤并得以拓展与衍生。
百年老校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三中学与时俱进,作出了“科研兴校、争创一流”的理性选择,在广泛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奏响了‘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的华美乐章。
2007年,老河口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市三中”)再度荣膺“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的称号。
转眼间,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如今的市三中发展得怎么样?他们在教育科研方面又有什么新的进展?
近期,记者走进市三中校园,走近校长朱国平,采访获悉,今天执着地走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上的市三中显得更加意气风发,市三中人在破解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难题、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方面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求“变”——奏响“兴校”变奏曲
聚焦:一本合订校刊
市三中校长朱国平递给记者一本名为《三中教科研》的校刊。这本校刊是市三中十余年来编辑出版的100期《三中教科研》的合订本。她设有《学校管理》、课题研究》、《德育心语》等多个成型的栏目,其间迸发出市三中人勇于探索、锐意求新的思想火花。显然,合订本《三中教科研》是市三中人坚持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作指导。
如何转变学校的发展思路,确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市三中领导集体遵循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提出了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
学校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正副组长的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教育科研工作專题会议,对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总体的规划和部署。学校引进了制约和激励机制,制订了教科研成果表彰奖励制度、学习研究制度、学科带头人评选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等。受到表彰的教师,其业绩被记入档案,并作为个人评优、晋级、选聘的重要依据,以此保护和调动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改善教育科研条件,逐步建立了校长领导下的教育科研网络,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巩固了教育科研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
学校成立了教科室,定期编辑、出版《三中教科研》的前身《教学月报》,并以《教学月报》为阵地,转变教师观念,帮助教师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意识,引导教师逐步确定“两种意识”:服务意识,即教师的教育科研要紧密结合教学和工作实际,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服务;创新意识,即要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改革旧的东西,提出新的观点,探讨新的方法。学校力图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科研工作,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科研观。
眼下,市三中编辑的《三中教科研》已经出版110期。《三中教科研》总结的经验成果与教学评估结果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1996年以来,湖北省先后分12批评审确定了213所学校为“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市三中位列其中。
2006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11个检查组,对包括市三中在内的部分教育科研实验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
2007年3月28日公布的评估结果显示:市三中被确认为“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学校”,再度入选“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之列。
《三中教科研》见证了市三中人“科研兴校”的奋进历程,记录了市三中发展的足迹:学校先后荣获“湖北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湖北省数学变式训练先进集体”、“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襄樊市教育科研十佳基地”、“襄樊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襄樊市发明创造示范学校”、“老河口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浚“源”——奏响“强师”进行曲
画面:一位教师获奖
10月中旬,从中央教科所传来喜讯,市三中教师丁志勇在由中央教科所与中国教育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课题试验学校中小学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该项活动的参赛者来自于全国各地课题试验学校和教育科研部门,丁志勇所讲的多媒体教学录像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脱颖而出,问鼎大奖,成为老河口市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教研活动和学校全面发展力量的源泉。
“培养一批‘懂行’的老师尤为重要。”校长朱国平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对此坚信不移,一支懂科研的教师队伍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所以,学校领导有意识地去培养一批能够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型教师。
市三中引导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校立足校本研究,加强在职培训,用足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更新教育观念,熟悉新教材,掌握新教法。每年学校都组织各教研组赴外地名校考察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弥补自己的不足。
学校定期举行一次“教学沙龙”和“教育教学研讨会”,为老师们提供经验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努力促进学校教科研浓厚氛围的形成。
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学校启动了“名师工程”,积极拓宽师资培养途径。具体做法有:
一是引路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还聘请专家学者到校为老师举办学术讲座,或积极承办省市学术活动,使老师们不出校门就能领略教育的前沿动态,扩大教师的视野,感受教育改革的步伐,为教师的成长指明方向。
二是搭台子,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评选等活动,为骨干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知名度。
三是压担子,让骨干教师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的课题实验,在研究中提高。
四是树典型,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的榜样作用,定期组织骨于教师举行示范课,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实行青年教师“拜师制”,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采访中,记者获悉,紧随教师丁志勇获奖的还有教师王立中。
11月22日至24日,襄樊市初中体育教学优质课暨三个一评比活动在襄樊四中举行,市三中的教师王立中技压群雄,获得襄樊市体育优质课一等奖。
丁志勇、王立中两位教师获奖是市三中师资水平大幅提高的一个缩影。
现在,市三中已基本形成一支专家学者型骨干教师群体,其中有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38人。他们无私奉献,不懈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勤于探索、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正是由于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才支撑起了市三中“科研兴校”的一片蓝天。
植“根”——奏晌“科研”协奏曲
镜头:一项课题成果
校长朱国平及相关教师主持的“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后进生转化研究”,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入手,历时两年调查研究,对 后进生的类别、成因、思想行为和不同的转化途径等诸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理性认识,为防差转差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在班级管理和德育过程中发挥出明显的作用。该项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受到襄樊教科所的专家一致好评。
实践是教育科研的“根”,而如何进行实践,则是整个问题的核心。
市三中的教科研实践从科研选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入手,使实践活动更具针对性、使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市三中在教科研中注重实践的目标型性,明确要求教育科研的理论价值于实践价值的有机统一,使教育科研在深化课堂改革的过程中发挥出有针对性的作用,强调“小、准、实”,反对“大、全、空”。朱校长接受采访时对此话题解释说:“它所强调的是,研究课题的选定应抓住本学科、本年级、本人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切入点要小,问题要找准,研究实验要扎实、具体、规范,反对不切实际的大道理和空洞的虚假研究。”
市三中在确立“后进生转化研究”的课题外,还确立了“初中化学双分教学研究”、“思想政治课情景探究”、“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结构研究”和“探究性课堂教学结构研究”等针对性极强的多个科研课题。其中,“探究性课堂教学结构研究”的课题研究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作用明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
“课题研究一旦取得成果,最大的意义和作用莫过于将研究成果大力推广、全面普及,迅速转化为教学常规,发挥其功效,实现其价值。”朱校长介绍说。
市三中及时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三种形式:一是边研究边推广,“自学式阅读全程教学”的研究课题的理论根据充分,优越性明显,市三中采取了开放性研究的模式,经常性地向兄弟学校教师开课,及时总结规律性的结论,让其仿效、推广;二是辐射型推广,“问题情境的创设与优化”的课题研究先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在学校确认的试点班试行,最后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形成市三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特色;三是全面统一推广,“快乐校园建设”研究课题切合学校情况,针对性鲜明,课题成果一经形成,校园中形成了会学、巧学、乐学的良好氛围;学校立即着手推广,在全市掀起了“快乐校园建设”的燎原之势。
如今,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市三中教育科研实践的基本目标和教育价值取向。
固“本”——奏响“育人”狂想曲
回放:一项发明专利
几年前,市三中学学生孟安琪发明的一种笔筒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CN200420058049.4。该笔筒为筒形,在笔筒内轴设有隔板。由于在笔筒内设置了隔板,这种隔板可以设置多层,这样,将不同的学习用具分别放在隔间内,就能避免学习用具凌乱堆放的情况。
无独有偶,同孟安琪一样获得发明专利的还有刘维骏,他发明的电动试管毛刷被评为实用新型专利。两位同学同获发明专利不是一种巧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市三中坚持教科研、坚持创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一种必然结果。
学校搞教育科研的就是为了求新,新方法、新思路、新成果都需要凭借教育科研来获得。创新是教育科研的本质,而育人则是一切教育创新的终极目标。
“市三中教研带动理念的更新,促进了育人模式创新的进程。”多位接受采访的教师都持有这一观点。
“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是市三中承担的襄樊市教育科研“十五”课题之一。经一段时间的研究论证之后,市三中提出了新。的“三育人”观点,即情景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正是这一创新的理念,孕育出了育人新模式。课题研究负责人、校长朱国平经常利用晨会、课余时间给学生讲一些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营造清新、生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缩小师生的心理距离,使教育要素发挥最佳的效益。课题组成员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对校园环境重新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精心规划,净化、绿化和美化校园环境,力求“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与此同时,课题组还协助成立了文学社、书画队和演讲团,制订出学校系列文化活动的运行表,组织开展了征文、书画、演讲、歌咏和诗歌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市三中班主任赵崎说:“我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如果我现在遇到……问题,我会这么做……”这是赵老师为学生依据教学要求设计的一道拓展写作片断的作文题。班上有一名男生公然在作文中大谈对“早恋”的向往。赵崎看过全文之后,意识到这是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的体现,其间,不乏挑衅老师权威的意味。
“我该怎么做呢?”赵崎思付着,看来讲大道理是行不通的。
为了避免出现面对面时可能出现的沟通障碍,赵崎决定用“批语”的形式来交流,批语中没有质问和否定,而有赞赏——“勇敢、直率、富有想象力”,还有启发——“为了八年后的成功,现在请你认真学习,积蓄力量和資本”。
特别的做法收到特别的成效。该男生撕掉了那一页,又补做了一篇作文,并在本子的右下方写上了一行小字:“赵老师,撕掉的那一页我想自己留着,我会记住时间的。”
“心会跟爱一起走”是赵崎及市三中更多教师的共识,“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在市三中,随着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育人方式就是这样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百年老校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三中学与时俱进,作出了“科研兴校、争创一流”的理性选择,在广泛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奏响了‘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的华美乐章。
2007年,老河口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市三中”)再度荣膺“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的称号。
转眼间,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如今的市三中发展得怎么样?他们在教育科研方面又有什么新的进展?
近期,记者走进市三中校园,走近校长朱国平,采访获悉,今天执着地走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上的市三中显得更加意气风发,市三中人在破解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难题、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方面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求“变”——奏响“兴校”变奏曲
聚焦:一本合订校刊
市三中校长朱国平递给记者一本名为《三中教科研》的校刊。这本校刊是市三中十余年来编辑出版的100期《三中教科研》的合订本。她设有《学校管理》、课题研究》、《德育心语》等多个成型的栏目,其间迸发出市三中人勇于探索、锐意求新的思想火花。显然,合订本《三中教科研》是市三中人坚持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作指导。
如何转变学校的发展思路,确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市三中领导集体遵循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提出了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
学校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正副组长的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教育科研工作專题会议,对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总体的规划和部署。学校引进了制约和激励机制,制订了教科研成果表彰奖励制度、学习研究制度、学科带头人评选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等。受到表彰的教师,其业绩被记入档案,并作为个人评优、晋级、选聘的重要依据,以此保护和调动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改善教育科研条件,逐步建立了校长领导下的教育科研网络,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巩固了教育科研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
学校成立了教科室,定期编辑、出版《三中教科研》的前身《教学月报》,并以《教学月报》为阵地,转变教师观念,帮助教师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意识,引导教师逐步确定“两种意识”:服务意识,即教师的教育科研要紧密结合教学和工作实际,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服务;创新意识,即要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改革旧的东西,提出新的观点,探讨新的方法。学校力图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科研工作,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科研观。
眼下,市三中编辑的《三中教科研》已经出版110期。《三中教科研》总结的经验成果与教学评估结果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1996年以来,湖北省先后分12批评审确定了213所学校为“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市三中位列其中。
2006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11个检查组,对包括市三中在内的部分教育科研实验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
2007年3月28日公布的评估结果显示:市三中被确认为“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学校”,再度入选“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之列。
《三中教科研》见证了市三中人“科研兴校”的奋进历程,记录了市三中发展的足迹:学校先后荣获“湖北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湖北省数学变式训练先进集体”、“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襄樊市教育科研十佳基地”、“襄樊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襄樊市发明创造示范学校”、“老河口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浚“源”——奏响“强师”进行曲
画面:一位教师获奖
10月中旬,从中央教科所传来喜讯,市三中教师丁志勇在由中央教科所与中国教育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课题试验学校中小学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该项活动的参赛者来自于全国各地课题试验学校和教育科研部门,丁志勇所讲的多媒体教学录像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脱颖而出,问鼎大奖,成为老河口市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教研活动和学校全面发展力量的源泉。
“培养一批‘懂行’的老师尤为重要。”校长朱国平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对此坚信不移,一支懂科研的教师队伍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所以,学校领导有意识地去培养一批能够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型教师。
市三中引导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校立足校本研究,加强在职培训,用足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更新教育观念,熟悉新教材,掌握新教法。每年学校都组织各教研组赴外地名校考察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弥补自己的不足。
学校定期举行一次“教学沙龙”和“教育教学研讨会”,为老师们提供经验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努力促进学校教科研浓厚氛围的形成。
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学校启动了“名师工程”,积极拓宽师资培养途径。具体做法有:
一是引路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还聘请专家学者到校为老师举办学术讲座,或积极承办省市学术活动,使老师们不出校门就能领略教育的前沿动态,扩大教师的视野,感受教育改革的步伐,为教师的成长指明方向。
二是搭台子,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评选等活动,为骨干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知名度。
三是压担子,让骨干教师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的课题实验,在研究中提高。
四是树典型,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的榜样作用,定期组织骨于教师举行示范课,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实行青年教师“拜师制”,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采访中,记者获悉,紧随教师丁志勇获奖的还有教师王立中。
11月22日至24日,襄樊市初中体育教学优质课暨三个一评比活动在襄樊四中举行,市三中的教师王立中技压群雄,获得襄樊市体育优质课一等奖。
丁志勇、王立中两位教师获奖是市三中师资水平大幅提高的一个缩影。
现在,市三中已基本形成一支专家学者型骨干教师群体,其中有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38人。他们无私奉献,不懈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勤于探索、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正是由于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才支撑起了市三中“科研兴校”的一片蓝天。
植“根”——奏晌“科研”协奏曲
镜头:一项课题成果
校长朱国平及相关教师主持的“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后进生转化研究”,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入手,历时两年调查研究,对 后进生的类别、成因、思想行为和不同的转化途径等诸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理性认识,为防差转差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在班级管理和德育过程中发挥出明显的作用。该项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受到襄樊教科所的专家一致好评。
实践是教育科研的“根”,而如何进行实践,则是整个问题的核心。
市三中的教科研实践从科研选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入手,使实践活动更具针对性、使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市三中在教科研中注重实践的目标型性,明确要求教育科研的理论价值于实践价值的有机统一,使教育科研在深化课堂改革的过程中发挥出有针对性的作用,强调“小、准、实”,反对“大、全、空”。朱校长接受采访时对此话题解释说:“它所强调的是,研究课题的选定应抓住本学科、本年级、本人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切入点要小,问题要找准,研究实验要扎实、具体、规范,反对不切实际的大道理和空洞的虚假研究。”
市三中在确立“后进生转化研究”的课题外,还确立了“初中化学双分教学研究”、“思想政治课情景探究”、“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结构研究”和“探究性课堂教学结构研究”等针对性极强的多个科研课题。其中,“探究性课堂教学结构研究”的课题研究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作用明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
“课题研究一旦取得成果,最大的意义和作用莫过于将研究成果大力推广、全面普及,迅速转化为教学常规,发挥其功效,实现其价值。”朱校长介绍说。
市三中及时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三种形式:一是边研究边推广,“自学式阅读全程教学”的研究课题的理论根据充分,优越性明显,市三中采取了开放性研究的模式,经常性地向兄弟学校教师开课,及时总结规律性的结论,让其仿效、推广;二是辐射型推广,“问题情境的创设与优化”的课题研究先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在学校确认的试点班试行,最后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形成市三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特色;三是全面统一推广,“快乐校园建设”研究课题切合学校情况,针对性鲜明,课题成果一经形成,校园中形成了会学、巧学、乐学的良好氛围;学校立即着手推广,在全市掀起了“快乐校园建设”的燎原之势。
如今,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市三中教育科研实践的基本目标和教育价值取向。
固“本”——奏响“育人”狂想曲
回放:一项发明专利
几年前,市三中学学生孟安琪发明的一种笔筒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CN200420058049.4。该笔筒为筒形,在笔筒内轴设有隔板。由于在笔筒内设置了隔板,这种隔板可以设置多层,这样,将不同的学习用具分别放在隔间内,就能避免学习用具凌乱堆放的情况。
无独有偶,同孟安琪一样获得发明专利的还有刘维骏,他发明的电动试管毛刷被评为实用新型专利。两位同学同获发明专利不是一种巧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市三中坚持教科研、坚持创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一种必然结果。
学校搞教育科研的就是为了求新,新方法、新思路、新成果都需要凭借教育科研来获得。创新是教育科研的本质,而育人则是一切教育创新的终极目标。
“市三中教研带动理念的更新,促进了育人模式创新的进程。”多位接受采访的教师都持有这一观点。
“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是市三中承担的襄樊市教育科研“十五”课题之一。经一段时间的研究论证之后,市三中提出了新。的“三育人”观点,即情景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正是这一创新的理念,孕育出了育人新模式。课题研究负责人、校长朱国平经常利用晨会、课余时间给学生讲一些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营造清新、生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缩小师生的心理距离,使教育要素发挥最佳的效益。课题组成员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对校园环境重新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精心规划,净化、绿化和美化校园环境,力求“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与此同时,课题组还协助成立了文学社、书画队和演讲团,制订出学校系列文化活动的运行表,组织开展了征文、书画、演讲、歌咏和诗歌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市三中班主任赵崎说:“我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如果我现在遇到……问题,我会这么做……”这是赵老师为学生依据教学要求设计的一道拓展写作片断的作文题。班上有一名男生公然在作文中大谈对“早恋”的向往。赵崎看过全文之后,意识到这是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的体现,其间,不乏挑衅老师权威的意味。
“我该怎么做呢?”赵崎思付着,看来讲大道理是行不通的。
为了避免出现面对面时可能出现的沟通障碍,赵崎决定用“批语”的形式来交流,批语中没有质问和否定,而有赞赏——“勇敢、直率、富有想象力”,还有启发——“为了八年后的成功,现在请你认真学习,积蓄力量和資本”。
特别的做法收到特别的成效。该男生撕掉了那一页,又补做了一篇作文,并在本子的右下方写上了一行小字:“赵老师,撕掉的那一页我想自己留着,我会记住时间的。”
“心会跟爱一起走”是赵崎及市三中更多教师的共识,“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在市三中,随着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育人方式就是这样悄然地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