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与生活质量

来源 :自我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utur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效果,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10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科学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观察比较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效果及实验组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后,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全面渗透,有效护理方式的临床推广.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代替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的广泛推广.结论:有效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将起到促进冠心病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作用,有
其他文献
目的:浅析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而言,实施家庭延伸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80例,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观察组(n=40),分别实施常规、家庭延伸护理,分析应用价值.结果:经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存率较优(p<0.05).结论:家庭延伸护理对于老年CHF患者应用价值显著,值得研究.
目的:判断心理护理对为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者的影响.方法:征得同意后,筛选40例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者,入院后有20例行心理护理,有20例行常态护理,设置的组别名称为心理组和常态组,均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入院,调查负面情绪,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针对两种负面情绪进行检验,P>0.05.干预后针对两种负面情绪进行检验,数值在心理组比常态组低,P<0.05.经多维度评估生活情况,在心理组比常态组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多项作用,可改善情绪及生活,得到透析者认同.
院校合作是基于校企协同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专业护理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过程包括真实的学习情境、真实的病人和真实的工作经验,采用课堂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培养模式,提高临床思维.本文总结了院校合作的经验,旨在探讨学院合作教学方式对提高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的作用,总结了院校合作模式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寻找提高院校合作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目的:体会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和价值.方法:行此研究借助回顾性方式,抽取我院2020.3-2021.4内7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遵从“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9例,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心率、焦虑心理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心率下降较为明显,焦虑心理分值较低,躯体、心理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分值较高,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改善其心率水平并提升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白内障病人中的效果.方法:纳入124例观察对象,均为白内障患者,全部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本医院接受治疗,以电脑数字随机筛选的方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前者则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情况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指导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自护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自护能力与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数据对比后,观察组的术后自护能力与术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为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起到重要作用,提升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与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
目的:分析责任制带教模式在重症监护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护士6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护士接受传统功能制带教,给予观察组护士责任制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职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基础理论、基础操作、专科理论、专科操作结合床边实践均高于常规组护士,P0.05;两组护士培训前自我效能感无差异,P>0.05,培训后出现差异,且观察组护士教育要求、工作职责均优于常规组护士,P0.05;常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价值.方法:择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常住居民,分层抽样法随机选取150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150名居民日常习惯危险因素占比情况,并依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社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慢性病防治干预效果.结果:调查150名居民日常习惯危险因素占比情况可知:运动锻炼过少占比率最高为23.33%,其次为嗜辣嗜甜20.67%、高脂饮食19.33%;占比率最低为饮酒为7.33%(P0.05);两组干预后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从2019年8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慢性胃炎患儿中选取70例,按照“护理差异”分组,2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护理情况.结果:试验组依从性、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慢性胃炎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提高患儿依从性,利于病情恢复.
目的:对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模式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某社区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期间的脑卒高危人群选取进来,作为研究对象,共有186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受试者跟为两组,一组为干预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一组各有93例.在对照组中,主要将常规健康教育实施进来,在干预组中,以常规健康教育为基础,实施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模式,不但要将电子信息化健康档案的建立包含进来,还要将日常健康风险评估以及动态随访等涵盖进来.在干预12个月之后,将脑卒中防治只是调查问卷和健康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