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开发,始于对学科的激情
校园周而复始的青春循环,生活、自然、青春、时代和传统诸多元素形成一个完整而又不断吐故纳新的生态体验场,这些共同生成语文课程的无穷资源。当我拿起笔来编制教材或创作教材读本时,我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面向中学生开发教材,只是觉得课堂有未尽之言,难以意足神全,情动于衷,必形之于笔。
对青春、学问、人生、社会始终能够用婴儿一样的眼光去看待,这是成就卓越教师的一个极重要的条件,这样的人或许天生就是做老师的。对于生命、学问、青春、语文,我自信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和敬畏感。我上语文课一向都是自由式的“裸课”,不喜欢上表演性质的所谓展示课。面对一群不以求学为目的的人讲课,双方都会觉得不自在,假得很。我坚持一个原则:课堂与课程只以学生为“卖萌”对象,不刻意为“新鲜上市”的理念做注解,更不为所谓公开课而哗众取宠。语文科要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除了追求课堂氛围的热烈,还必须融美善、青春于其中。从前的教材中并不是每篇文章都经得起推敲的。如果我认为某篇文章自己发现不了闪光点,我就让学生一起来探讨。如此积学积力几年之后,我逐渐发现某些教材文本的局限性:僵化、刻板,先入之见、高高在上,与时代和青春的生命相距甚远。
我觉得这样的教材需要老师用自己的原创去补充。不要以为只有写作诗歌、散文,创作音乐、绘画才需要灵感,教育教学也需要,能够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灵感,是创造性劳动区别于工匠性劳动的标志。行者必善护念,师者必善付嘱。善护念者才能澄心静虑、深入教育的法海;善付嘱者才能相与和鸣、激扬青春的性灵。人即风格,人即课程是不二法门,所以炼人、炼心比搜集资料更重要。在信息时代靠搜集资料而成的课程,即使无谬误,大多也乏善可陈,偶尔的教学灵感同样离课程开发很遥远。课程开发不是靠一朝顿悟,而是一点一滴朝夕积累而成。课堂上种种随机妙语、联翩浮想,一天天地沉淀下来了,最后凝成一粒粒珍珠玛瑙。
2005年3月,我开始拿起笔来,在20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系统地总结零散的教学灵感与经验,并加以延伸拓展,集合构成中学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系列,共四部专著。语言的示范性、行文的青春色彩、语文素养的凸现等,都以贴近学生、贴近时代为目标,新课程理念如盐融于水,不见其形而显其味。
课程成稿后,曾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顾之川博士审阅,顾老师回信说:“正如您所说,这本书‘由心而发,诞生在课堂上’,充满着‘生命体验、时代脉搏、个性探究’,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产物,也是您在课改中积极参与、深入思考的结晶,具有思想的厚重感。加以文思泉涌、文笔流畅优美,我想大有益于新课程在实验区的实施,对非实验区的老师也当有启示意义。这次新课程改革实验,关键还取决于我们教师自己。因为说到底,课程改革除了外在因素,最重要的就是教材和教师这两方面。只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就语文来说,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于具体做法则可以多种多样。所以在此祝贺您已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希望您能坚持下去,不断完善,为将来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扩大实验探出一条新路子!”
顾老师的热情鼓励给了我继续完善教材的巨大勇气和信心。这时候,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教教材,从前使用过的所有教材文本,都不过是一个个固定的例子—— 一个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例子而已,要让例子变得形象鲜活,得靠教师,教师才是真正的、活生生的教材,于是我的课堂也随之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了。
二、“课例文学”:我的课程开发系列
语文课程的内涵是语言、思想和生活。对于教材,应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让思想的领悟先行,有意识地反思现有教材、创造性解读教材乃至重新开发教材,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深入生活体验时代精神,透视青春生命的渴望。惟有向体验、信仰、生活等方面深度拓展,师生才有共同个性化发展的广阔天地。
我28年的成长经历,在教研方面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广泛查阅资料,详解教材,吃透教材,不仅力求字句理解到位,而且赋予文字以激情,尽力在文本内部拓展空间,然后渐渐大胆置疑,在课堂上取精用宏,进而显隐自如,再渐渐揉进时代、学生元素,甚至是流行歌曲、畅销书、电影台词等元素,让课堂贴近生活和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争取去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求印证,先后教过省重点、市重点、乡镇中学生,重点班、普通班,高中、初中,到了中年后,才渐渐圆融统摄,步入佳境。
第二阶段是对教材逐篇细研,以纳泰山于草芥的精神,小中见大,大中观微,直至纵横捭阖,创作出《中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拓展》系列四部专著,以议论性散文为载体,起于教材原文的意蕴,又从今天的时代和生活重新切入,文风力求灵动优美,别开生面。
第三阶段,也就是现阶段我正在做的,是以生活为蓝本,以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大量取材于师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融进今人生活元素,创作有深度、有内涵、有可读性和耐读性的叙事系列文本,作为中学生语文教学的第二教材,力求情文并茂一气呵成,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课堂的外延。
概括起来,就是用好教材、自己编制个性化教材、自己创作部分教材用于示例和补充教材的盲点。我把这些年来的课程开发统称为“课例文学”,虽然不同阶段探索的重心有所不同,但目的却始终如一,即让教材及背后的精神深入学生的骨髓,让青春脱胎换骨,骨坚肉匀,形貌昳丽,以应对未来生活的无穷。
这里兹举一例,以使读者明了“课例文学”的形式与内涵。案例取自真实的教学生活场景,但写法不同于课堂实录,而是采用形式上更为自由灵活的第三人称叙事,虚虚实实,在保留课堂内涵的同时,更具可读性。
《世说新语·咏雪》
把课文还原成生活画面,让课文具有时代感,才能真正摈弃陈词滥调,让课堂产生巨大魅力。老于第一次体验到这一点,是10年前上初中古文《世说新语·咏雪》的那次公开课。这篇古文只有89字,老于与学生探讨了整整一节课。这堂无意中上得很成功的公开课,使老于对课堂、教材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
校园周而复始的青春循环,生活、自然、青春、时代和传统诸多元素形成一个完整而又不断吐故纳新的生态体验场,这些共同生成语文课程的无穷资源。当我拿起笔来编制教材或创作教材读本时,我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面向中学生开发教材,只是觉得课堂有未尽之言,难以意足神全,情动于衷,必形之于笔。
对青春、学问、人生、社会始终能够用婴儿一样的眼光去看待,这是成就卓越教师的一个极重要的条件,这样的人或许天生就是做老师的。对于生命、学问、青春、语文,我自信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和敬畏感。我上语文课一向都是自由式的“裸课”,不喜欢上表演性质的所谓展示课。面对一群不以求学为目的的人讲课,双方都会觉得不自在,假得很。我坚持一个原则:课堂与课程只以学生为“卖萌”对象,不刻意为“新鲜上市”的理念做注解,更不为所谓公开课而哗众取宠。语文科要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除了追求课堂氛围的热烈,还必须融美善、青春于其中。从前的教材中并不是每篇文章都经得起推敲的。如果我认为某篇文章自己发现不了闪光点,我就让学生一起来探讨。如此积学积力几年之后,我逐渐发现某些教材文本的局限性:僵化、刻板,先入之见、高高在上,与时代和青春的生命相距甚远。
我觉得这样的教材需要老师用自己的原创去补充。不要以为只有写作诗歌、散文,创作音乐、绘画才需要灵感,教育教学也需要,能够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灵感,是创造性劳动区别于工匠性劳动的标志。行者必善护念,师者必善付嘱。善护念者才能澄心静虑、深入教育的法海;善付嘱者才能相与和鸣、激扬青春的性灵。人即风格,人即课程是不二法门,所以炼人、炼心比搜集资料更重要。在信息时代靠搜集资料而成的课程,即使无谬误,大多也乏善可陈,偶尔的教学灵感同样离课程开发很遥远。课程开发不是靠一朝顿悟,而是一点一滴朝夕积累而成。课堂上种种随机妙语、联翩浮想,一天天地沉淀下来了,最后凝成一粒粒珍珠玛瑙。
2005年3月,我开始拿起笔来,在20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系统地总结零散的教学灵感与经验,并加以延伸拓展,集合构成中学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系列,共四部专著。语言的示范性、行文的青春色彩、语文素养的凸现等,都以贴近学生、贴近时代为目标,新课程理念如盐融于水,不见其形而显其味。
课程成稿后,曾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顾之川博士审阅,顾老师回信说:“正如您所说,这本书‘由心而发,诞生在课堂上’,充满着‘生命体验、时代脉搏、个性探究’,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产物,也是您在课改中积极参与、深入思考的结晶,具有思想的厚重感。加以文思泉涌、文笔流畅优美,我想大有益于新课程在实验区的实施,对非实验区的老师也当有启示意义。这次新课程改革实验,关键还取决于我们教师自己。因为说到底,课程改革除了外在因素,最重要的就是教材和教师这两方面。只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就语文来说,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于具体做法则可以多种多样。所以在此祝贺您已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希望您能坚持下去,不断完善,为将来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扩大实验探出一条新路子!”
顾老师的热情鼓励给了我继续完善教材的巨大勇气和信心。这时候,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教教材,从前使用过的所有教材文本,都不过是一个个固定的例子—— 一个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例子而已,要让例子变得形象鲜活,得靠教师,教师才是真正的、活生生的教材,于是我的课堂也随之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了。
二、“课例文学”:我的课程开发系列
语文课程的内涵是语言、思想和生活。对于教材,应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让思想的领悟先行,有意识地反思现有教材、创造性解读教材乃至重新开发教材,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深入生活体验时代精神,透视青春生命的渴望。惟有向体验、信仰、生活等方面深度拓展,师生才有共同个性化发展的广阔天地。
我28年的成长经历,在教研方面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广泛查阅资料,详解教材,吃透教材,不仅力求字句理解到位,而且赋予文字以激情,尽力在文本内部拓展空间,然后渐渐大胆置疑,在课堂上取精用宏,进而显隐自如,再渐渐揉进时代、学生元素,甚至是流行歌曲、畅销书、电影台词等元素,让课堂贴近生活和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争取去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求印证,先后教过省重点、市重点、乡镇中学生,重点班、普通班,高中、初中,到了中年后,才渐渐圆融统摄,步入佳境。
第二阶段是对教材逐篇细研,以纳泰山于草芥的精神,小中见大,大中观微,直至纵横捭阖,创作出《中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拓展》系列四部专著,以议论性散文为载体,起于教材原文的意蕴,又从今天的时代和生活重新切入,文风力求灵动优美,别开生面。
第三阶段,也就是现阶段我正在做的,是以生活为蓝本,以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大量取材于师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融进今人生活元素,创作有深度、有内涵、有可读性和耐读性的叙事系列文本,作为中学生语文教学的第二教材,力求情文并茂一气呵成,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课堂的外延。
概括起来,就是用好教材、自己编制个性化教材、自己创作部分教材用于示例和补充教材的盲点。我把这些年来的课程开发统称为“课例文学”,虽然不同阶段探索的重心有所不同,但目的却始终如一,即让教材及背后的精神深入学生的骨髓,让青春脱胎换骨,骨坚肉匀,形貌昳丽,以应对未来生活的无穷。
这里兹举一例,以使读者明了“课例文学”的形式与内涵。案例取自真实的教学生活场景,但写法不同于课堂实录,而是采用形式上更为自由灵活的第三人称叙事,虚虚实实,在保留课堂内涵的同时,更具可读性。
《世说新语·咏雪》
把课文还原成生活画面,让课文具有时代感,才能真正摈弃陈词滥调,让课堂产生巨大魅力。老于第一次体验到这一点,是10年前上初中古文《世说新语·咏雪》的那次公开课。这篇古文只有89字,老于与学生探讨了整整一节课。这堂无意中上得很成功的公开课,使老于对课堂、教材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