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惠顿的《国际法原理》到丁韪良的《万国公法》——近代中国国际法译介新探

来源 :美国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ert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驻普鲁士前大使、国际法学家亨利·惠顿的《国际法原理》一书在面世后的百年间(1836~1936),通过不断再版和修订,成为国际法学科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对国际法学科做出了持久性的贡献。由丁韪良翻译的该书的中译本《万国公法》影响巨大,在其传播过程中,时常出现读者“只知译者丁韪良,不识作者惠顿”的情况。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界有关丁韪良和《万国公法》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对惠顿和《国际法原理》较少涉及。此外,由于缺乏对一手材料的溯源和掌握,我国学界在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的问题上看法不一。本文主要依据惠顿和丁韪良的档案,以及《国际法原理》和《万国公法》在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的诸多现存版本等材料,梳理惠顿的生平,分析《国际法原理》的成书、评价与影响,以期厘清《万国公法》的成书过程、翻译意图、翻译蓝本等问题。
其他文献
<正>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在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递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学科技能,还要展现音乐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感悟音乐之美,以此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感知能力,为之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奠定扎实、稳固的基础。同时,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增强音乐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趣味性特征,让学生更加积极去探索音乐知识,深入感知音乐作品中蕴
期刊
目的:优化银杏达莫注射液制备工艺。方法:以银杏总黄酮含量、双嘧达莫含量、外观等为指标,对原料药银杏叶提取物进行筛选,对注射液溶媒、助溶剂、抗氧化剂、活性炭吸附作用、注射液pH值选择等进行工艺优化研究。结果: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注射用水为溶媒;丙二醇为助溶剂;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活性炭吸附热原,脱色助滤;pH值控制在4.2~4.3。结论:该优化工艺质量稳定可控,为大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现代物流业在全面保障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是当地交通运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所以,相关部门要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健全现代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制度,为高效发展经济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小学音乐教育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近几年小学音乐教师是否能够利用正确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是否能够通过音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本文主要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之中节奏教学对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并对教师节奏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为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提供相关的经验,
刑事审判活动实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法官为了获得符合主客观标准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结论,在既定的司法体制和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制下,综合运用逻辑和经验的方法,能动地进行审判认识活动。对其中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以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去分析研究刑事审判的认识规律和问题解决之道。为了系统、深入地研究法官的认识过程,文章认为有必要构建一个特有的刑事审判认识系统,这个系统与法
中国登山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成果,其影响范围已经超越体育领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学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的宝贵资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中国登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中国登山精神的演进历程,阐明了中国登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把握中国登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育人价值,探求了中国登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路径。
Background Digital Twi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to manage complex systems. As digital twins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there is an increased need for effective tr
期刊
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开始商议“碳达峰”的政策,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当前背景下,伴随着各种清洁能源储备,转化的技术逐步完善,光伏行业同样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机遇期。目前在国内的光伏企业无论是公司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远超世界其他各国。本文选取光伏行业中的明星企业隆基股份作为研究对象,其成长历程和遭遇的困境,对行业内其他企业或者发展路径类似的企业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哈佛分析框架为基础,
针对接触寻位、摆动电弧传感焊缝跟踪及激光传感焊缝跟踪的特点、适用工况等内容展开论述,总结了机器人摆动方式、电流采样周期、通信方式以及相位延迟等因素对摆动电弧传感精度的影响,分析了激光传感器的适应工况并对其在厚板深坡口、焊丝弯曲等工况下跟踪精度不佳的原因。通过对上述跟踪传感方式原理及适用范围进行对比分析,将有助于工艺人员根据实际产品特征选用适合的跟踪传感方式。
电弧传感器根据焊接电弧信号的变化检测焊缝位置,具有无需额外设备、成本低的优点,但较低的传感精度和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研究焊接系统中影响电弧传感精度的因素,发现执行器发出位置信号的准确性、断弧现象、坡口角度和数据提取方式都会对传感的精度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并针对性地给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对工程中提高电弧传感精度和稳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