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四射”的游戏教学法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0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努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游戏正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活动。
  一、什么是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和谐、有趣、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游戏教学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游戏教学法吸收了国内外外语教学的合理成分,并结合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际,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反思。
  二、游戏教学的作用
  1.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是一种语言,抽象枯燥,而且在学生周围没有相应的语境,难免会使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感到陌生。但是小学生的天性是玩,他们活泼好动,爱表演,乐于接受趣味性强的事物。游戏正好顺应了小学生这一特点,寓教于乐,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用視听说写画唱等形式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营造出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由于小学生爱动手、动脑,因此要给予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天空。例如,在学完了beef、chicken、vegetables、fish、rice 等词汇后,为了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大家去餐厅吃饭的游戏。先分配角色服务员和顾客,点餐时利用一些实物和图片来模仿当时的场景。整个活动中尽量做到用英语,表演得相当出色,学生不但复习了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would you like some…Yes, please./No, thanks.还很快就记住了这些新授单词的读音和意思。以游戏为形式的动态教学活动,不仅会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生生之间人际活动的能力。
  3.游戏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游戏不单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个游戏的设计能突出重点难点,教师能在游戏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作出补救,有的放矢,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组织游戏活动时的原则
  1.处理好师生之间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在大部分课堂游戏中,教师起的是导演的作用,学生是演员。有时教师还可成为主持人、裁判员、啦啦队长甚至演员,但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担当多种角色,学生也可以充当导演。但是,不管教师在课堂游戏中的角色如何,教师一定是一个智慧的隐者形象,从整体上把握学生游戏的程序、节奏和效果。
  2.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特别是开展竞赛性的游戏时,要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结合在一起。
  3.游戏运用得当,时间安排合理。不能力求面面俱到,游戏过多就会影响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从而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因此,要注意在突破重难点时,或是学生处于“思维低谷”时,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用最短的时间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活动。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设计游戏时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能参加,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地开展游戏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乐学者。总之,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如果在英语教学中能适时地开展游戏教学,就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欢声笑语,何乐而不为呢?
其他文献
许多高考学生感觉平时积累了不少的成语熟语,可是考试题常常是自己不知道的熟语,怎样才能让学生避免这种难堪局面呢,是一个指导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20来岁时在农村中学执教,高考前,给那些在模考中成语常做错的学生说,高考时,你认为正确的,你就别选了,你认为不对的,你就选上。结果是很多时候学生居然得分了。这种方法是很不科学的,但是,它却说明了一个问题,高考的成语考试有极强的迷惑性,比如“明日黄花”,字
期刊
又是一年开学时,迎着一张张陌生而稚气的脸,初一(1)班新的班集体诞生了。如何建立一个快乐、阳光、向上的班级体,让小升初的萌宝们心神快速安定下来,找到家的感觉,这是班主任的头等大事。  每年开学第一周是班主任们最忙碌的时刻,忙着自己的教学,更忙着班队建设以及教室的文化布置等等。作为班级主人的孩子们则冷眼旁观,因为他们有力无处使,有热情无处表达,还要被动地接受一切安排,美其名曰:适应新环境。今年我想改
期刊
郑板桥题书斋联有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主张:抓住根本,以少胜多;自辟新路,入脑入心。  语文教师的记叙文“作文思维训练”,只有参透理、号准脉、开对方,在医治学生 “写记叙文题材陈旧”这一顽疾时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现盘点教学反思如下,以指引自己走好今后的教学路。  一、参透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
期刊
张邺心老师的《理性取材,推陈出新——高三作文组织材料的思维训练》一课,观后引发我诸多感想,在此浅谈一二:  本来对研修平台提供的观摩课并不抱太大希望,但是张老师的课乍一看这个题目就马上勾起我的兴趣,因为这堂课的内容是非常貼合我们课堂需要的,也是我们这些正在成长中的教师最需要关注和学习的,更是我们作文训练中必须面对的难题。我渴望从这堂课中获得营养,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这节课的构思我觉得很别致也很朴
期刊
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人的品格、底蕴,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可是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课堂干枯、板结,令人可怕的乏味,甚至面目可憎。有鉴于此,我们在这里“呐喊”一声,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我们认为,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正在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以其所具有的个性特点向社会的各个层面蔓延。在网络普及的大趋势下,其与教育的联系也日渐加强。学生和老师们也毫无选择地被卷入网络化的浪潮中,接受着各种网络信息的洗礼,网络甚至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或“隐性课堂”。网络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诸多方面的不足,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契机,增加了大量的“营养”。  一、农
期刊
常听同事感慨,现在的孩子作文越来越差,批改学生的作文是一种折磨,就是每周一篇的生活作文,也找不出点新鲜的,要么流水账,要么东挪西抄凑一点。的确,提起作文,总是给人以厚重的感觉。教师怕教,学生怕写,这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常听一些学生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述。我开始听到这种想法,同感也很强烈,似乎学生不会写作文的原因就是在此,心理的焦虑也少了很多。事实真是上面所述
期刊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奉钻故纸,何日出头时?每一位教师都是课程标准的代言者,新课改理念的践行者,语文学习的引领者。毫无疑问的,每一位教师一点一滴的成长,就可能推动语文课程的创新和学生积累的进步。  一、广袤天地积累知识  空门不肯出。这是愤慨的一声当头棒喝,也是内心深处的忠告呐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当有着如此的境界,三尺讲台是留给老师的施展空间,清新校园是供给老师的学习园地,但是我们的成长
期刊
依据教育学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原理,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愉快地去学习,能增进并引起大脑皮质的积极态度,产生兴奋优势中心,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灵敏,触角也更细微,从而取得最大的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和谐情境,营造愉快的艺术氛围  美术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因此
期刊
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他把读、写、听、说比作四盏灯,把“想”比作这四盏灯的“总开关”。这个比方极其生动形象地道出了“想”与读、写、听、说之间的辩证关系。由此看来,“想”是提高语文能力的“牛鼻子”。换句话说,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若没有“想”,那就只能停留在徒具表面的读、写、听、说的被动机械重复之中而难得其效。下面浅谈进入高中这几年,我通过想象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些方法。  一、活化“想”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