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配合TDP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9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er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寻找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推拿、针刺配合TDP综合治疗39例(治疗组),并与针刺配合TDP治疗28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435.9%),显效16例(占41.O%),有效7例(占18.O%),无效2例(占5.1%);对照组痊愈6例(占21.4%),显效10例(占35.7%),有效5例(占17.9%)。无效7例(占25.O%)。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表明采用推拿、针刺配合,TDP综合治疗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针刺配合TDP治疗的对照组。
  关键词 颈椎病,神经根型 推拿治疗 针刺治疗 TDP治疗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神经根型多见,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多样。笔者采用推拿、针刺配合TDP与针刺配合TDP进行对比治疗,对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治疗组:39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3岁;左侧发病17例,右侧发病15例,双侧发病7例;病程最短9天,最长8年。对照组:2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68岁;左侧发病11例,右侧发病13例,双侧发病4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10年。
  两组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配。在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程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1.2 诊断依据 (1)症状: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颈肩部疼痛。疼痛自颈部沿受累的神经根放射至肩、上臂、前臂、手指及前胸,握力减弱。(2)体征:颈椎僵硬,活动受限,颈椎棘突或棘突旁压痛;臂丛牵拉试验、压顶试验及颈椎的后仰侧屈、旋转综合试验可为阳性,神经根分布区感觉异常,肌肉压痛,肱二头肌、三头肌反射减退或消失。(3)颈椎X线示:常见局部或广泛的骨质增生:左、右斜位片可见椎间孔狭窄,骨赘突出;正位片可见椎间隙狭窄;侧位片椎体前后缘有唇状突起。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理伤推拿:操作方法:①穴位点按:患者正坐,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拿法、揉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约5~10分钟。拿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推肩臂部。然后分别按揉风池、天鼎、缺盆、肩井、肩中俞、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小海、内关、外关、列缺、后溪、神门等穴。②痛点揉按:术者一手扶住头顶部。另手拇指或手掌对颈肩部进行痛点揉按,约2~4分钟。③顺肌理筋:患侧前臂置于背后。指尖触及对侧肩胛骨。术者一手拇指于肩胛骨旁用力由下向上、边推边揉,反复4~5次。④托头旋转:术者一手托枕骨部,另手托住下颌,轻缓地左右旋转头颈。⑤屈颈拔伸:术者两手分别置于患者下颌两侧,拇指放于耳后上方,在使颈部向前倾约30位置,用力向上拔伸,并同时摇晃,持续1分钟。
  2.1.2 针刺治疗:选穴:风池、新设、颈夹脊(骨质增生处)、肩三针、曲池、外关、合谷、列缺、后溪。操作方法:在选定的穴位上作局部常规消毒。用毫针针刺以上穴位。得气后静留针30分钟。其间用TDP照射颈项部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间隔5天再行第2个疗程。
  2.2 对照组 选用治疗组(2)的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制定如下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失,但仍有部分体征,如臂丛牵拉试验或压顶试验阳性;有效:主要症状已消失,遗留次要症状,如肩背酸重、手指麻木等;无效:主要症状未消失,如颈痛、颈僵等,体征未减。
  3.2 治疗结果 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即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4 典型病例
  
  罗某某,男,48岁,教师。2004年10月13日就诊。自诉颈肩疼痛,且向右上肢末端放射约2个月,疼痛难忍。曾作针灸、颈部牵引、物理治疗及中西药物治疗,未效。检查:患者颈部僵硬,颈椎生理弯曲变直,右上肢活动明显障碍,压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均阳性。右C5-6椎间及天宗穴、臂臑穴压痛明显。x线摄片示:颈椎生理弯曲变直,C4-7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项韧带轻度钙化。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经推拿、针刺配合TDP综合治疗2个疗程痊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5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化导致上下椎体骨赘增生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当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和粘连使其失去活动度,突出物挤压无避让余地时,就容易产生症状。中医学认为多因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劳伤筋骨、气血虚弱或痰瘀交阻所致。属“痹证”、“颈肩痛”范畴[1]。治宜舒筋活血、理筋整复。推拿治疗能扩大椎间隙及椎间孔,使椎体滑脱复位,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肿胀,分解粘连。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的血液供应,促使病变组织的修复。临床上以牵引为主,按压为辅是本病的指导思想[2]。针刺有舒筋通络止痛之功效,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颈部受压的神经根周围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消除肿胀压迫。TDP是应用生物电子学理论,采用现代先进的光子辐射技术,在工作状态下辐射特定的电磁波谱,激发人体基本粒子的谐振,在病变处产生内热效应和生化反应,同时调节人体生物电场,改善病变状况。具有消炎、消肿、止痛、减少渗液,促进新陈代谢。增进组织的恢复和再生之功能。本病临床上绝大部分非手术治疗有效,综合治疗的疗效较好,推拿在本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他文献
至2005年以来,笔者用按摩疗法治疗45例胃下垂,取效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30岁以下12例,31-50岁23例,51岁以上10例。病程:1~3年22例,4-8年16例,8年以上的7例。症型:脾胃虚寒型27例,脾肾阳虚型18例。病情:胃下垂5-8cm3例,9-12cm22例,13cm以上20例。上述病例均经X线确诊,并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
期刊
腹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多与肝、胆、胃关系密切。临床中多数患者食后腹胀满闷,矢气得舒,偶伴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笔者用开六门、运三脘按摩点穴方法在该病的治疗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在38例腹胀病人中,男8例,女20例,年龄15-55岁;病程3-6个月23例,半年以上15例。均为消化不良引起。患者表现为食后胸脘闷胀。伴两胁气窜作痛,暖气_、恶心,按之腹部疼痛或矢气得舒,伴
期刊
关键词 病变点 药刀 靶向 治疗    1药刀靶向微创治痛疗法介绍    药刀靶向微创治痛疗法是针刺、注射、针刀松解、磁疗药栓植入等10几种功能溶为一体一次到位的新疗法。在痛点检查器、探针查及痛点准确位置并固定,药刀在探针导航下刺人病变点,靶向微创刀药问治。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及某些骨关节疾病、内科疑难杂症中发挥了良好的治疗效应。1996年获国家专利,中国专利号96 2 35564 x。
期刊
肩峰下滑囊炎属现代医学病名,约占肩周炎发病率的50%。发病初期症状以肩峰外端疼痛为著,逐渐波及三角肌,引起臂不能外展。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可出现肩峰下滑囊、关节囊及肩袖等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肩关节粘连,活动受限,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痛苦,有关笔者对本病的治疗体会简介如下。    1、解剖特点    肩峰下滑囊炎,又称三角肌下滑囊,位于三角肌下面与冈上肌上面。此囊分为肩峰下和三角肌下两部分,二
期刊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齿状突构成的关节在—定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解剖位置上的异常改变。且不能自行复位者。寰枢关节半脱位是引起颈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笔者从2000年12月至2006年4月。应用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8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3-32岁,平均年龄21岁;病程2天1例,1个月1
期刊
笔者自2004年至2005年8月对门诊收治的180例颈椎病,采用颈椎牵引及练功导引,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历中,男82例,女98例,年龄14—78岁,病程3天-10年,大多数病人都有低头劳累史。  1、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颈部胀痛不适、眩晕、头痛、头颈转动及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放射至拇指及食指麻木,有晨僵感。  1、3主要体征大部分病例有风池穴
期刊
背肌劳损是一组以背部感觉酸痛、僵硬,活动受限。严重者胸段脊柱出现侧弯或胸曲减小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综合性肌肉关节疾病。劳累和天气变化时加重。本病虽算不上大病,但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近几年来,术者应用按揉推拨法治疗背肌劳损52例,取得了很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本组病例中,男性20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43岁;病程最长的5
期刊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纤维环破裂症,在骨伤科中是一种常见病,也是按摩治疗的适应症。本人从1990年。1991年间。对10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按摩加牵引点压复位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病因及症状    本病是由于椎间盘之纤维软骨之韧性减低,再加一次突然损伤所致,纤维环破裂。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并沿坐骨神经放射于一侧或两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和足背,轻症只有酸麻不适感觉,重则
期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本科门诊腰腿痛患者的25%左右。笔者自1996年以来,将经本人接诊资料较完整的120例门诊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四联疗法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1岁;干部38例,工人52例;有明显诱因者39例,无明显诱因者62例;病程最长20年。最短45天。  1、2
期刊
我们十余年来,共治疗了颈椎病144例,现将所运用的手法及治疗体会。分析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临床症状分析144例皆有颈肩痛,其中左侧42例,右侧77例,双侧25例;颈部活动受限105例,上肢酸麻痛112例,下肢麻木11例,眩晕51例,头痛36例,突然晕倒2例,视物不清29例,胸前区痛16例。下肢无力21例,步态不稳6例。查体:椎旁压痛76例,颈部肌肉僵硬58例,压颈实验阳性5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