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面听说有极端分子为了报复社会,会在食物里注射艾滋病患者的血液,这种做法真的会被感染艾滋病吗?
广西陆先生陆先生: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很多人将其视如猛虎。1981年,美国洛杉矶和纽约的医生确诊了首例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从那时起,研究人员判断这一疾病最早可能出现在1969年。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人类在与艾滋病的较量中曾付出惨重的代价,但也愈发接近最终的胜利。从2003 -2014年,中国艾滋病病死率由22.6%骤降近九成到了3.1%,过去5年间检测人数亦从1亿增长到2亿。
艾滋病已经是可以被治疗的慢性内科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对它的认识误区!比如, “鸡尾酒疗法” (原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由美籍华裔科學家何大一于1996年提出,是通过3种或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可有效延缓病程进展)发明已逾20年,很多老百姓甚至同行还都认为艾滋病是超级肿瘤,不可治疗,谈“艾”色变。甚至,今天还有许多人坚信共餐或呼吸道飞沫可传播HIV病毒。实际上,艾滋病只有通过没有保护的高危性行为、母婴或者血液3种渠道才能传播。我国HI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性行为,占比达90%以上。
您可能会想,既然能通过血液传播,那吃了含艾滋病患者血液的食物肯定会被传染了!您的这个想法实属过虑。首先,艾滋病病毒只能在血液和体液中活的细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气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离开这些血液和体液,病毒会很快死亡。而且艾滋病的血液传播指的是人体被输入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吸毒、移植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组织器官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即便是将一瓶矿泉水里注入几万个艾滋病病毒并喝下去,大概率也不会感染艾滋病。以前有人传有不法分子在西瓜里注入艾滋病患者的血液,这也不必担心。因为,被注入西瓜的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因为处于低渗环境下很快溶解破坏,从而渗入周围的西瓜组织中,呈现与周边西瓜不一样的褐黄的颜色,明眼一看就可以看出来,而且食用时有明显的腥味和咸味,大可不必担心误食被感染。但如果存在口腔溃疡或口腔中有伤口还是需要留意一下,不放心也可以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艾滋病应避免无安全保障的性行为,确保在安全、无污染的情况下进行输血输液行为,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牙刷、剃须刀、穿耳针等用品,也尽量不要纹身,避免交叉感染等。
(综合摘自《大河健康报》《医师报》《北京日报》《生命时报》)
广西陆先生陆先生: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很多人将其视如猛虎。1981年,美国洛杉矶和纽约的医生确诊了首例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从那时起,研究人员判断这一疾病最早可能出现在1969年。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人类在与艾滋病的较量中曾付出惨重的代价,但也愈发接近最终的胜利。从2003 -2014年,中国艾滋病病死率由22.6%骤降近九成到了3.1%,过去5年间检测人数亦从1亿增长到2亿。
艾滋病已经是可以被治疗的慢性内科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对它的认识误区!比如, “鸡尾酒疗法” (原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由美籍华裔科學家何大一于1996年提出,是通过3种或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可有效延缓病程进展)发明已逾20年,很多老百姓甚至同行还都认为艾滋病是超级肿瘤,不可治疗,谈“艾”色变。甚至,今天还有许多人坚信共餐或呼吸道飞沫可传播HIV病毒。实际上,艾滋病只有通过没有保护的高危性行为、母婴或者血液3种渠道才能传播。我国HI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性行为,占比达90%以上。
您可能会想,既然能通过血液传播,那吃了含艾滋病患者血液的食物肯定会被传染了!您的这个想法实属过虑。首先,艾滋病病毒只能在血液和体液中活的细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气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离开这些血液和体液,病毒会很快死亡。而且艾滋病的血液传播指的是人体被输入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吸毒、移植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组织器官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即便是将一瓶矿泉水里注入几万个艾滋病病毒并喝下去,大概率也不会感染艾滋病。以前有人传有不法分子在西瓜里注入艾滋病患者的血液,这也不必担心。因为,被注入西瓜的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因为处于低渗环境下很快溶解破坏,从而渗入周围的西瓜组织中,呈现与周边西瓜不一样的褐黄的颜色,明眼一看就可以看出来,而且食用时有明显的腥味和咸味,大可不必担心误食被感染。但如果存在口腔溃疡或口腔中有伤口还是需要留意一下,不放心也可以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艾滋病应避免无安全保障的性行为,确保在安全、无污染的情况下进行输血输液行为,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牙刷、剃须刀、穿耳针等用品,也尽量不要纹身,避免交叉感染等。
(综合摘自《大河健康报》《医师报》《北京日报》《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