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所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认为FDI是影响我国进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它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的是互补效应。因此,我国引资工作的重点要放在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我国吸外引资的质量上来。
关键词:FDI;效应;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9-0035-03
外商直接投资(FDI)理论最早是由海默于1960年在《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提出的。后来,随着FDI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强,理论上对该问题的研究也逐步深入。FDI对贸易的替代效应,这一理论是由蒙代尔于1957年提出的,该理论有效地解释了二战前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1]它从比较静态的角度,指出一种商品可以通过贸易或投资的方式进入一国市场,选择了投资便会替代贸易。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间FDI活动的加快,国际间的贸易规模总量不但没有发生萎缩,反而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传统的贸易完全替代效应理论受到了挑战。到20世纪70年代,理论上关于FDI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研究从相互替代转移到两者之间的共生与互补关系上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FDI与贸易互补效应的小岛清模型。[2]该理论认为,FDI不单是资本的流动,还包括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技能的总体转移,FDI可以在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创造新的贸易机会,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贸易在更大规模上进行。那么对于我国而言,FDI对我国产生的究竟是贸易替代效应还是贸易互补效应呢?本文以实际利用外资额度量FDI流入量,以进口额和出口额来衡量对外贸易,然后采用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及统计局《统计公报》历年数据,对我国1980-2005年来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揭示FDI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其中,出口额用EX表示,进口额用IM表示,实际利用外资额用FDI表示。
一、时间序列的平稳性ADF检验
由于在经济模型中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经常发生伪回归现象而造成结论无效,所以对经济变量采用ADF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序列的平稳性和整形阶数。[3]对FDI,EX,IM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到序列LnFDI、LnEX和LnIM,分别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所有变量都能够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即这些变量是I(0)单整的。于是,进一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二、协整检验的结果
由于所有变量都是同阶单整的,且这些变量的某种线形组合是平稳的,则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进行OLS回归:
其中LnFDIt是t期实际利用外资的自然对数,LnEXt是t期出口额的自然对数,LnIMt是t期进口额的自然对数,c为常数项。引入对数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取自然对数后将更容易得到平稳数据而不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得到的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
从表2和表3的前一列可以看出两个方程的DW值都很低,表明残差可能存在自相关,需要进行自相关校正。校正后发现DW值分别为1.82和1.83,从统计上已经消除了自相关。
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还要考察方程(1)和(2)的回归残差μt1和μt2是否平稳,同样用ADF法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回归残差μt1和μt2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是平稳的。
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具体数据如下:
从式(3)和式(4)的协整回归结果可以知道,外商直接投资变动一个百分点,会带来0.595个百分点的同方向变动和进口0.163个百分点的同方向变动。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出口的增加,表明了我国的出口导向政策起到了预想的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同时也促进我国进口的增加,与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相反变动的理论想矛盾,这表明我国的进口替代政策效果不明显。
三、我国引资工作应采取的配套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引资工作的第一个重点就应该放在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措施上。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就是做好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协调,进一步拓展中国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进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企业而言,就是大力响应党中央“走出去”的号召,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此带动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4]
第一,协调好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关系,提高改革开放的效绩。目前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在内部实现了贸易和投资政策的一体化,欧美国家的实践也表明了协调政策的作用确实超过了单一政策的效果。因此,协调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在目标和管理体制上的不一致,将是我国引资工作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
第二,适度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增长率,充分发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1996年以来我国进口明显放缓,而与此同时外资大量进入,外汇储备于是大量增加,2003年已经突破了4000亿美元,这其实是对我国资源的一种浪费,在拥有庞大外汇储备的情况下一味追求贸易顺差,这种政策取向将极大地抑制进口贸易的发展,从供给角度来看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并不利。[5]但是,2003年我国出现了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的情况,2004年1月更是十年来首次出现了贸易逆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体现了我国政府已不再盲目追求贸易顺差,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发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第三,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制成品的技术和资本含量。我国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是短期的需求拉动效应。事实上我国现阶段重点扶持的许多制成品产业,不是朝阳产业,对当前经济增长甚至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快实施科教兴贸战略,全面推动出口产业的创新,促使制成品出口产业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体制,通过刺激技术进步的机制,发挥国际贸易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四,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一是对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而且可以利用当地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节约产品生产成本,还可以相对减少我国对原材料的大量进口,缓和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二是发展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积极利用国外技术密集地区的研究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等溢出效应,为企业创造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和信息来源,增强企业的竞争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伍海华.经济发展与利用外资规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朱勇.新增长理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
[3]Jones. Larry E. The sources of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s Dynamics and Control,1997,(121).
[4]杨全发,陈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作用分析[J].管理世界,2005,(5).
[5]胡景岩.中国吸引外资的新趋势[J].中国外资,2003,(1).
关键词:FDI;效应;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9-0035-03
外商直接投资(FDI)理论最早是由海默于1960年在《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提出的。后来,随着FDI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强,理论上对该问题的研究也逐步深入。FDI对贸易的替代效应,这一理论是由蒙代尔于1957年提出的,该理论有效地解释了二战前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1]它从比较静态的角度,指出一种商品可以通过贸易或投资的方式进入一国市场,选择了投资便会替代贸易。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间FDI活动的加快,国际间的贸易规模总量不但没有发生萎缩,反而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传统的贸易完全替代效应理论受到了挑战。到20世纪70年代,理论上关于FDI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研究从相互替代转移到两者之间的共生与互补关系上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FDI与贸易互补效应的小岛清模型。[2]该理论认为,FDI不单是资本的流动,还包括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技能的总体转移,FDI可以在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创造新的贸易机会,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贸易在更大规模上进行。那么对于我国而言,FDI对我国产生的究竟是贸易替代效应还是贸易互补效应呢?本文以实际利用外资额度量FDI流入量,以进口额和出口额来衡量对外贸易,然后采用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及统计局《统计公报》历年数据,对我国1980-2005年来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揭示FDI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其中,出口额用EX表示,进口额用IM表示,实际利用外资额用FDI表示。
一、时间序列的平稳性ADF检验
由于在经济模型中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经常发生伪回归现象而造成结论无效,所以对经济变量采用ADF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序列的平稳性和整形阶数。[3]对FDI,EX,IM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到序列LnFDI、LnEX和LnIM,分别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所有变量都能够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即这些变量是I(0)单整的。于是,进一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二、协整检验的结果
由于所有变量都是同阶单整的,且这些变量的某种线形组合是平稳的,则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进行OLS回归:
其中LnFDIt是t期实际利用外资的自然对数,LnEXt是t期出口额的自然对数,LnIMt是t期进口额的自然对数,c为常数项。引入对数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取自然对数后将更容易得到平稳数据而不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得到的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
从表2和表3的前一列可以看出两个方程的DW值都很低,表明残差可能存在自相关,需要进行自相关校正。校正后发现DW值分别为1.82和1.83,从统计上已经消除了自相关。
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还要考察方程(1)和(2)的回归残差μt1和μt2是否平稳,同样用ADF法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回归残差μt1和μt2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是平稳的。
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具体数据如下:
从式(3)和式(4)的协整回归结果可以知道,外商直接投资变动一个百分点,会带来0.595个百分点的同方向变动和进口0.163个百分点的同方向变动。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出口的增加,表明了我国的出口导向政策起到了预想的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同时也促进我国进口的增加,与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相反变动的理论想矛盾,这表明我国的进口替代政策效果不明显。
三、我国引资工作应采取的配套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引资工作的第一个重点就应该放在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措施上。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就是做好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协调,进一步拓展中国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进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企业而言,就是大力响应党中央“走出去”的号召,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此带动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4]
第一,协调好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关系,提高改革开放的效绩。目前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在内部实现了贸易和投资政策的一体化,欧美国家的实践也表明了协调政策的作用确实超过了单一政策的效果。因此,协调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在目标和管理体制上的不一致,将是我国引资工作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
第二,适度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增长率,充分发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1996年以来我国进口明显放缓,而与此同时外资大量进入,外汇储备于是大量增加,2003年已经突破了4000亿美元,这其实是对我国资源的一种浪费,在拥有庞大外汇储备的情况下一味追求贸易顺差,这种政策取向将极大地抑制进口贸易的发展,从供给角度来看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并不利。[5]但是,2003年我国出现了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的情况,2004年1月更是十年来首次出现了贸易逆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体现了我国政府已不再盲目追求贸易顺差,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发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第三,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制成品的技术和资本含量。我国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是短期的需求拉动效应。事实上我国现阶段重点扶持的许多制成品产业,不是朝阳产业,对当前经济增长甚至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快实施科教兴贸战略,全面推动出口产业的创新,促使制成品出口产业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体制,通过刺激技术进步的机制,发挥国际贸易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四,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一是对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而且可以利用当地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节约产品生产成本,还可以相对减少我国对原材料的大量进口,缓和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二是发展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积极利用国外技术密集地区的研究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等溢出效应,为企业创造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和信息来源,增强企业的竞争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伍海华.经济发展与利用外资规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朱勇.新增长理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
[3]Jones. Larry E. The sources of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s Dynamics and Control,1997,(121).
[4]杨全发,陈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作用分析[J].管理世界,2005,(5).
[5]胡景岩.中国吸引外资的新趋势[J].中国外资,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