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和帮助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f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就业困难群体的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就城镇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三类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应时代形式且具有可行性的就业指导服务。
  【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城镇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就业问题是经济学的传统研究课题。而在社会学的视域中,失业与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经济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中国的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以上,中国的劳动力总数则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1/4以上。然而,中国的自然资源却相对贫乏,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所以,中国劳动力失业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必然是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问题[1]。其次,劳动者本身的家庭环境、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地理条件限制等原因也同样影响其就业。所以,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共同作用促使形成了一群特殊的弱势社会群体,其在经济上表现为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表现为低层次性,心理上表现为高敏感性,谓之就业困难群体。
  虽然,近二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群体形成了良好的缓冲作用,而且国家及各地劳社部门也根据目前就业困难状况相继发文对该群体进行了认定、政策扶持和就业指导。但是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就业困难群体及其种种问题日趋凸显,并且愈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工”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急需解决的就业问题。本文将就目前我国就业困难群体的构成、成因及其就业特征,较深入探讨如何对这一弱势群体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其能就业,稳定就业,并最终实现职业生涯发展。
  一、就业困难群体构成、成因分析及其就业特征
  随着各地区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范围也相应的具有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当前,人们常容易将就业困难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混淆,这两者其实是包含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等同关系,所以在就业困难群体的定义上一定要慎重、科学、合理。本文所谓的就业困难群体,主要综合归纳该群体的典型,抓住问题的重点,概括定义如下:就业困难群体是指各地区劳社部门按照相关政策登记在册的就业困难人员或未进行就业困难登记但在求职和就业中容易和已经遭遇挫折和困难的人员,主要包括城镇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弱势群体。这些就业困难人群的出现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现根据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社会表现形式,侧重分析城镇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三类主要的就业困难群体。
  1、城镇失业人员。这一群体在就业困难群体中较为典型。形成原因:(1)劳动力方面。劳动力总量的增长,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劳动力总量的增长引发教育资源不足,最终也致使了个体劳动力的素质不高。(2)社会结构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技术的进步,以及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负面就业观念所带来的影响[2]。虽然政府一直在不断加强对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和政策扶持,包括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大力开展产业转移等措施。然而,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见表一),居高不下的城镇失业数据说明城镇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
  城镇失业人员的基本就业特征:缺乏自信,沟通障碍,职业能力不高且较为单一,年龄偏大,家庭困难,求职经历少,就业资源缺乏。
  2、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群体是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的束缚下形成的一种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生产率有了大幅度提高,这就使一部分农业劳动者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城市,形成了规模浩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军。但是由于户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制度等社会保障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在正规的城市就业体系中总是处于不利的位置。虽然近些年国家和各地区也出台相关政策对外来务工人员予以扶持和帮助,但是城市社会对他们的“经济吸纳、社会拒入”的观念一时无法改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底我国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已达2.2亿之多,这说明了外来务工人员已是一个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就业困难群体。
  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就业特征:数量大,年纪轻,文化素质较差,观念旧,但体力强,能吃苦,适应性强,勇于探索。
  3、高校毕业生。形成原因: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为人才供给充裕与人才需求紧缩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高校扩招带来的是大量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见表二);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下降[3]。再者,大规模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质量,相应的也减少了企业需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基本特征: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学历、专业、性别影响就业,缺少就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就业预期较盲目化。
  二、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和帮助
  因为就业困难群体的结构复杂化,成因多样化,就业基本特征也不尽相同,所以针对其进行的援助性措施也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着重叙述对上述三类主要就业困难人群应如何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
  1、对于城镇失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对城镇失业人员进行的就业指导服务应以平等性、具体性、针对性为基础,及时并持续性的进行指导和帮助,辅以就业后继续跟踪措施保持其就业的稳定性。指导服务的形式应根据援助对象的不同来选择,可以采用单一的形式,也可以几种形式交叉使用,也可以分时间段采取不同的形式。通过求职与择业观念咨询、职业心理咨询等服务,使其改变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式,并向其提供各种岗位信息、政策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等服务,使该类失业人员能较快端正心态、认清自我,利用有效的政策扶持和就业培训,增强就业技能,主动搜集就业信息和资源,顺利上岗,稳定就业。
  2、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外来务工人员因其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广,整体素质不高,就业观念陈旧等因素,决定职业指导人员应深入基层,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帮助。根据目前我国外来务工人员现状,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应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信息诱导。因为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所以捕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高,搜集信息的欲望不强烈,就业指导人员应及时有效地对其传输就业信息,并且培养其主动搜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最终提高就业能力,降低失业风险。例如,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的推荐等等。第二,就业转移。分为就地就近转移和区域转移。根据援助对象的个体素质、所处环境差异等因素决定转移方式。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整合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现阶段,应大力提倡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第三,优势利用。利用该类人群的优势,例如,能吃苦耐劳,适应力强,勇于探索等优秀精神。
  3、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指导和帮助
  高校毕业生属于新成长劳动力,区别于以上两种人群而有其特殊性,缺少就业能力和就业经验是其最大弱势。由于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就业岗位具有断层,所以我们应以预防性的就业指导方式为主,实践性的指导方式为辅,开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具体指导服务内容如下:第一,正确就业观念和良好就业心理的培养。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了解职业,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了解自我。第二,就业政策法规和就业信息的传输。要及时准确的向学生传输各类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使学生能了解行业性和区域性就业政策,进行有效地职业决策。第三,就业技巧的掌握及社会适应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顺利就业,长期稳定就业。
  综上,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和帮助,应以就业指导的基本原理为中心思想,明确职业指导的对象,确定指导服务的范围,采取相应的指导形式,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长期稳定就业并最终实现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再见.论中国就业困难群体及其社会支持对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5.
  [2]唐宇.我国城镇失业成因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3]林灵志.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9(10):191.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BIM技术中的主要特点,对操作过程可视化、操作过程的协调性等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说明了BIM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人们对建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现存的国家级、升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巨大,这些文化瑰宝需要继承与保护.认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导向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社会和谐价值
早在一年前,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主办方向业界征求移师上海的可行性时,我们就意识到,这将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变化这么简单。时间行至20152015年2月,距离CHICCHIC举
期刊
所谓“物以类聚”,就是把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聚为一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不去研究单个事物,而更多的去分析某一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所以,聚类分析正是实际中
本文对国企改革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国企改革在经济新常态时期要有新选择:一是改革活动的稳定运行,二是要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来带动改革活动的开展,三是加强政企分开进程
本文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背景,探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建议,认为必须组织具有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和素养的师资队伍,并积极更新教学模式,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促进
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新的工作模式和管理理念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往应用的档案管理模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也不利用
房地产开发必然会在项目的管理工作上,逐渐向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管理工作流程规范运作,围绕项目管理工作任务,建立相配套的组织与
移师上海、四展联动、功能再造、资源整合——在中国服装业和中国服装品牌迎来重要转折的时刻,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也适时而变,将在3月18日的上海迎来新的春天。
期刊
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由之路.目前,武汉市的社会组织还未能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顶层设计缺失;社会组织自身生存能力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