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的守卫者:用锄头和“旱魔”作斗争

来源 :小读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撒哈拉大沙漠的萨赫勒地带,是世界上由自然灾害引发人类生存危机最严重的地区。毁灭性的干旱在百年内就发生了三次,庄稼颗粒无收,牲畜大面积死亡,难民流离失所……可以说,这里是人间地狱,14个非洲国家、6000万人束手无策,除了一位布基纳法索的勇士。2018年,他获得了瑞典颁发的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正确生活方式奖”,他的真实身份是撒哈拉沙漠腹地的农民。
  在“旱魔”面前誓不低头
  萨赫勒地带位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毗邻苏丹草原,是一块长度超过5000公里的狭长区域,就是这么一块地方,却让人常常望天兴叹:我太难了!
  “旱魔”逼退了很多人,却唯独没有吓跑布基纳法索的农夫亚库巴,在过去的25年里,他一直试图战胜“旱魔”。
  亚库巴是生活在萨赫勒地带的莫西族土著,他的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沙漠里,早已习惯了“旱魔”肆虐的恶劣环境。但最大的挑战终于在1975年到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席卷了莫西族人的聚集区,“旱魔”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亚库巴的同胞都被吓跑了,然而他却选择留下来,成为萨赫勒地带最后的堡垒。
  老祖宗留下的治沙秘密“武器”
  亚库巴之所以拥有赶走“旱魔”的底气,是因为他掌握了一种秘密“武器”,那就是古老的耕种技术,莫西族人世代相传。
  亚库巴相信,自己的祖先在沙漠中心生活了那么多年,“旱魔”无数次“攻城略地”,都没有彻底把人类从这块土地上逐走,可见他们早就有了对付“旱魔”的办法,何不再次利用呢?于是,亚库巴在当地请教了很多长者,在他们滔滔不绝的讲述中,终于学会了一种古老的抗沙技术——栽。
  学到了技术,亚库巴信心百倍地准备付诸实践,可周围传来了冷嘲热讽的声音。在人们眼中,亚库巴就像那个和不存在的风车决斗的天真骑士堂吉诃德一样,做的是一件永远也无法实现的事。亚库巴不为所动,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从“旱魔”手里把土地夺回来,让人们重新安居乐业。
  到底是什么样的“神操作”
  说是“神操作”,其实在当地土著看来,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做的。
  首先要抢占先机,趁着沙漠中贵如油、疾如风的雨季到来前,先在已经被“旱魔”沙化过的土地上挖坑,每个坑的规格是直径25厘米、深度20厘米,行与列的间距均为90厘米,然后将肥料提前埋入坑内。万事俱备,只等雨水和肥料混合,并钻入那一个个圆形的小堡垒中。降雨后的小圆洞就会变成营养舱,只需把准备好的种子扔进去,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那些水分和营养足够让种子茁壮成长,种子再也不会被“旱魔”吞噬了。
  说起来技术并不稀奇,但没有人能够像亚库巴那样一头栽进去钻研——废寝忘食、精益求精,甚至那些坑的规格是多少、形状如何排列、间距是多少,他都反复测算,以求得到最佳数据。
  把伟大的事业传承下去
  亚库巴像愚公移山般地开始治沙,让绿色的生机一点点覆盖曾经的荒漠。村落里的年轻人渐渐心动了,他们开始加入亚库巴的队伍中。
  在距离“旱魔”最后一次“屠戮”撒哈拉大沙漠30年后,亚库巴和他的追随者们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出这句话——“我们降服了这头自然界的怪兽”!就连一些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对亚库巴赞不绝口,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家。因为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非常先进,治沙措施也极为科学。当地人更是以实际行动对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表示敬意,称他为“挡住撒哈拉沙漠的人”。
  如今的萨赫勒地带早已不是“沙逼人退”的無人区,郁郁葱葱的庄稼和野草又开始装点大地,人们再也不用担心“旱魔”去而复返了,因为越来越多像亚库巴这样的人投入到环保工作中,他们筑起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摘自《智慧少年》)
其他文献
提到玻璃,你会想到什么词语来形容它?易碎、透明、美观。  国外曾有一个趣味挑战,在一个玻璃箱内装满了钱,如果能用锤子将玻璃箱砸碎,就可以拿走箱子里所有的钱。一个壮年男子抡圆了锤子砸下去,玻璃箱依然丝毫无损。  难道真有“砸不碎”的玻璃吗?  当然有!这种“砸不碎”的玻璃就是铝硅酸盐玻璃。其实铝硅酸盐玻璃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用途最广的就是高档手机或显示器的盖板!  鋁硅酸盐玻璃材料本身强度很
期刊
三年级下册的单元习作要求写一写节日的过程。过程该怎么写?不少同学觉得有困难。《元日》写的就是农历春节的情景,我们一起去读读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读完这首古诗,咱们可以知道,原来节日过程可以这样写。  节日习俗说一说。这首古诗中,诗人抓住了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这三件传统习俗来营造祥和、欢乐的气氛。原来在古代,人们在春节也放鞭炮、喝酒、
期刊
谁也想不到   一支总憋在   抽屉和书包的铅笔   有多少梦想?      第一个梦想   是溜出教室去   在山坡上   萌出嫩绿的芽   头顶,开着   漂亮的花儿      第二个梦想   是跑到荷塘里去   為小鱼虾   撑起阴凉的伞   伞上,趴着   大眼睛青蛙      第三个梦想   是跑到菜园去   在青叶间   长成长长的豆角  
期刊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你是一个做事爱拖延的人吗?假如你像大多数人一样,那么给出的答案肯定为“是”。拖延令人讨厌,却又无比强大。当你遇到糟糕的状况时,你总是说“我应该做它,但现在已经太晚了”,那么,你的拖延症的形成则不能归咎于外在力量的影响,它完全是由你自己的因素造成的。   拖延是一个导致你一事无成的恶魔,很
期刊
战国时期,魏国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他诚信待人,因此不论官员还是百姓都非常敬重他,魏国也迅速强大起来。  有一次,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第二天下午一起去山林打猎练兵。次日,下朝后举行了宴会,魏文侯准备宴会一结束就去打猎练兵。可谁知宴会结束后,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魏文侯起身对众大臣说:“对不起,我要告辞了,赶快准备车马,我要到郊外去,那里已经有人在等我了!”  众臣一见国君要冒雨出门,都上前去劝阻。
期刊
我常常在想:  天上什么最大?  爸爸說:太阳最大。  我说太阳没有窗户大,  为什么一扇小窗,  就可以把太阳全装下?  妈妈说:月亮最大。  我说月亮没有池塘大,  为什么月亮落在池塘里,  还不如一个脸盆?  爸爸说:星星最大。  我说星星没有眼睛大,  为什么满天的星星,  都落在我眼睛里?  妈妈笑着凑近我,  我在她的眼睛里,  看见了我自己。  在妈妈的眼睛里,  我小得像一粒芝麻。
期刊
小时候,常听奶奶说走夜路的故事。  最常说的是,你出门时要一直朝前走,不要回头,因为你的身后始终有一个门神在跟随保护你,一旦回头,门神就会自行离去。还有一个比这个更惊悚一些,说是有人走夜路,走着走着,听见身后有声音,不敢回头,硬着头皮继续走。突然感觉后背有东西爬上来,接着双肩和脖子都感觉到异样,忍不住回头看,不看不打紧,这一看啊,立马吓尿了,咋了?一个吸血鬼正趴在自己后背,一双锋利的爪子搭在自己的
期刊
你能在下面成语中选两个字,组合成一个汉字,写在后面的方格里吗?  口是心非—悲(选择“非”和“心”)  日月如梭— 口不应心—  一日三秋— 出口成章—  千里鹅毛— 口若悬河—  心中有数— 口口相传—  人人皆知— 交口称赞—  心如刀割— 不一而足—  大同小异— 水落石出—  根据诗句描述在括号里填上球类运动名称。  (1)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 ﹚  (2)拉马攀鞍似打毬,花
期刊
袁隆平虽是一位典型的理工男,但驾驭语言的能力却堪称一流。  袁隆平做客一档节目时,主持人问:“您一共得了二十多项大奖,还有以您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别人都称您是伟大的科学家,您怎么看?”袁老不假思索道:“不是伟大,是‘尾大’,尾巴大了也有好处,翘不起来。所以不能骄傲自满,要夹着尾巴做人。”听闻此言,台下一片掌声。毫不犹豫地对“伟大”给予否定后,袁老随即利用谐音过渡到“尾大”,进而再说不能“翘尾巴”之理
期刊
亚伯拉罕·林肯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律师。  有一天,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来了一个大腹便便的老板,想请林肯打一场官司,但在听了案情的经过之后,林肯坚决地拒绝了。  老板伸出10根肥胖的手指,在林肯面前晃了晃,说:“这样吧,我出10倍的价钱,怎么样?”“10倍?”林肯皱着眉头反问道。老板以为林肯答应了,大喜:“对,10倍,这可是你干几个月才能挣到的钱数,没问题吧?”林肯淡淡地说:“如果由我来担任你这个案子的
期刊